摘要:近些来,随着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日益成熟,它能大幅度让建筑行业信息化技术走向更深层次的发展,特别是在机电安装工程应用BIM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机电安装工程的生产效率,而且能够为项目带来更好的经济利益。BIM技术是否能够很好的在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阶段方面应用,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就BIM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管理进行剖析,BIM的工业厂房机电安装综合技术的研究,希望相关研究人员以及和参考。
关键词:综合技术;机电安装;工业厂房;BIM
1.BIM技术的特点
BIM技术能够被广泛应用在建筑行业中,这与它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密不可分,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1.1可视化
统的建筑设计方案都是通过施工图纸来进行分析和研究的,通过简单的线条描绘然后在平面上所呈现,至于具体的立体模型只能通过想象的方式进行。BIM技术通过建立建筑该工程的三维模型,可以在设计时就能看到项目的效果图,针对不合理之处,可以方便快捷的进行修改。
1.2协调性
建筑业不仅仅只是建筑,它关系着各个方面,比如暖气管道布置,水管布置,电路怎么安排,都需要各行业的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协调。传统建筑设计遇到问题,只是自顾自方面,并没有及时进行很好的沟通交流,只是等出现问题之后才进行商讨解决。通过BIM技术就能够很好的解决这类问题,它能够在建筑模型设计时,就遇到这类不协调的问题,针对爆发出来的问题,直接进行商讨调节,很大程度上节约时间。
1.3模拟性
BIM技术也通过对有可能发生的事件进行模拟,不仅是对建筑模型。比如,考虑遇到地震灾害,BIM技术通过设计,可以设计快速逃生通道,以及救援人员快速救助通道。再比如对设计和施工方面的模拟,进行日照模拟和节能模拟,预估工程进度,做出调整和优化。
1.4优化性
没有最完美的方案,我们只能在已有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和调整,让项目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BIM技术通过对全面信息的整合,在考虑众多因素,运用科技设备对现有设计进行改良和调整,能够设计优于现有的设计模型。
2.详细技术方案
本文以某技改项目为例进行分析,该项目由联合工房、动力中心两个单体组成。联合工房建筑面积86432m2,分为六个功能区,动力中心建筑面积8135m2。主要分为锅炉房、制冷站、空压站、真空站、换热站、配电房六大设备站房。本项目工艺管道、暖通、给排水、电气、智能化等机电系统齐全。
2.1利用模型制定相对科学的施工方案
利用BIM的模型成果,能够在施工方案以及技术交底中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提升技术交底的效率。利用BIM技术能够得出节点图平面图以及剖面图等等,在技术交底时能够从三维立体角度看清整个设计的要求,同时效果完成图也能够三维展示,BIM软件中还具有专门的三维可视化漫游功能,能够达到动态可视化工程交底的作用。利用这种先进的视频模式,能够对技术施工人员进行良好的交底工作,同时对于可能存在的技术缺陷和问题,能够及时纠正其错误的施工方法。在进行机电工程安装时,相关管理人员可以利用BIM技术协同作业的特性,增加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利用云平台以及移动互联网平台,实时传输现场信息,并且将信息之后关联的数据模型中,供有关人员进行核查和比对,以保证整个工程工期按计划完成。
2.2BIM技术深化设计
本项目体量大,涉及专业多,管线纵横交错,有多家分包单位,工作面分散,这些特点给施工技术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对项目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否则,难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方作为机电安装工程总承包,提出应用BIM技术,对管线综合布置,二次深化设计后建立模型,实现可视化、预制化、精准化、信息化,使各方更好的协同工作,提升项目管理工作效率。
2.3深化设计工作流程
1)根据公司制定的BIM实施方案,制定详细的项目BIM实施导则,确定建模管线、设备颜色表,管线综合排布总体避让原则等。管线避让原则:综合管线让结构;一般管线让风管;小管让大管;有压管让无压管;无保温管让保温管;造价低管线让造价高管线;临时管线让永久管线;电气管线位于冷水管上方,位于蒸汽管、热水管下方;兼顾整体排布合理美观。2)BIM小组根据二维图纸创建三维模型。3)利用Magicad软件将三维图综合、对综合管线进行分析、检查碰撞。4)导出碰撞检测报告、定位碰撞点、调整模型、消除碰撞,完成模型深化设计。5)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各方确定优化后的综合排布方案,导出图纸。
2.4施工现场实施
1)可视化虚拟交底针对技术方案无法细化、不直观、交底不清晰的问题,项目改变传统的思路与做法(通过纸介质表达),借助4D虚拟动漫技术呈现技术方案,使施工重点、难点部位可视化、提前预见问题,确保工程质量。重点、难点施工方案的模拟,以BIM方式表现、推敲、验证施工方案的合理性,检查方案的不足,协助施工人员充分理解和执行方案的要求。通过BIM软件平台,采用立体动画的方式,配合施工进度。
2)工程量精确计算,辅助物资计划工程量计算是进行工程造价编织的基础工作,其计算过程繁琐枯燥、工作量巨大而且容易产生人为错误。借助BIM完成工程量计算工作,可以使预算人员从繁琐枯燥的手工算量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询价、风险评估、编织精准预算等更有价值的工作,并有效降低因人为因素而导致的错误。
3)移动终端使用根据Magicad提供的用户变量信息录入功能,可根据需要将技术参数信息输入至BIM模型中;轻量化后导入移动终端设备,方便各方进行直观快捷的查看、核对。
4)光照模拟:应用软件对光导管光照效果进行多次模拟,结合管线综合模型最终确定光导管最佳布置方案,将太阳光进行最大化利用。
5)系统调试:根据设备的实际参数通过模型计算风管各处流量,定义管径选择标准,计算风管尺寸,校核设计图纸。对通风系统进行平衡计算,得到平衡时各阀门开度,可直接指导风管系统调试。
2.5工业管道大型综合支架设计安装技术
现场综合支架普遍采用16#及以上规格,支架层数均在5层以上,跨度大于3m,部分超过6m,立柱长度大于4.5m,部分达到6m,单体重量高达1.4t。由于综合支架尺寸大、焊口多,受力情况复杂,安装时容易产生变形,影响使用功能及美观程度,施工质量难以控制。根据分公司编制的《作业指导手册》,需要达到的目标的测量标准是:支架立柱垂直度不超过3/1000mm,横梁弯曲度不超过1/250mm。
(1)虚拟建模,计算选型运用BIM技术进行管线排布优化,设计综合支架方案。创建支架三维模型及剖面图,在Magi-cad、solidworks中进行虚拟建模,模拟综合支架实际荷载大小及位置,限定支架横担变形量为1/250mm,立柱变形量为3/1000mm,由此进行计算选型。(2)焊后对变形支架进行调直我们研制一种对安装完成后的变形支架立柱进行调直的综合支架调直器,适用于规模较大、立柱容易产生变形的综合支架,对焊后变形支架进行全数调直。
3.结语
BIM技术模型是安装模型的一个缩影,它不仅能反应实际的安装效果,也能通过现实与模型的对比,检查现场安装管道是否合格。工业管道应用的日益拓展,越来越多的行业把这种“功能强大,成本低廉,使用便捷”的BIM技术作为提高生产力的首选,也就激发了BIM技术在工业管道安装中的不断创新和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国BIM培训网.BIM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应用[J].搜狐教育,2016.
[2]住建部.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S].
论文作者:汤林 宋江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技术论文; 管线论文; 模型论文; 支架论文; 机电论文; 风管论文; 方案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