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余昊

信息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余昊

湖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4100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各个行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国内的水利水工程也开始引进这一新型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管理水平与效率。但是收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企业或部门由于本身的技术水平,以及一些硬件条件的不足造成信息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无法全面、有效地推广与普及。文中对于信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可行性进行了全面分析与探讨,并针对信息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应对方法,以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习中进行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水利水电;管理应用

引言:水利水电工程关乎民生大计,而且在施工过程中规模大难度高,同时功能复杂而且涉及的技术分类以及设备较多,其工程的施工时间也相对较长,并且工程施工位置往往是在人烟稀少的偏远地区。除却这些外界因素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上难度相当大,因此需要引进一些科学有效的高新信息化管理的技术来协助管理部门设立一个完整健全的工程管理系统,对于解决国内水利水电工程信息化管理的这一短板是具有重要意义。

1.水利水电工程信息管理的内容以及运用

水利水电工程信息管理涉及的内容多而杂,而且交叉性强,在水利水电工程信息管理过程中,必须要通过一些先进的技术来对有限的水利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共享与利用,并通过对水资源的采集以及储存、运输、处理等等方式来提升对水利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从而形成的独立的系统化的信息管理机制。通过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对水利水电工程中所产生的数据或者信处进行采集、储存、加工以及使用等等流程。

信息管理技术系统运用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具体实践内容包括了以下几个部分:(1)首先,是有效地将水利资源进行管理,同时将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具体的信息与数据内容进行全面共享。(2)其次,信息管理技术通过采集来的数据与信息可以为以后的建设工程作为对考。(3)信息管理技术通过高效的数据信息传输机制可以及时有效地进行沟通,对于不同部门或是单位间的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4)信息管理技术的实行极大地减少了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的人力以及物力上的成本投入,在管理过程中不仅提升了效率同时也减少了开支,并且也促进了水利水电工程往现代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目前国内水利水电工程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硬件问题

2.1.1 管理方式过于保守

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有一些高层领导由于思维方式过于落后,并且管理理念仍然停留在早期的落后模式中,这些陈旧的管理模式早已无法适应目前新时代的管理理念,并且这一部分管理人员对于新型的管理模式采取不接受不反对的态度,因此给信息管理的推广带来极大的阻碍。同时有一些管理人员对于技术管理相当重视,但是忽略了数据采集与信息的整理归纳,从而造成信息数数结构不完整导致信息库的建设工程无法顺利进行,无法体现出信息管理工作所采购的大量机器与设备的价值。

2.1.2 专业管理人才的稀缺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人员中的绝大部分来自工程管理,这些人有经过计算机操作以及运用的学习与考核,可是并没有系统化地接受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学习与教育,对于工程信息管理中的编程以及数据库结构的构架完全是一片空白,而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此类人才严重不足,这也给信息管理的推广与应用带来了严重的阻碍。

2.1.3 硬件设备不足

要想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运用与普及信息技术,前提条件就是需要投入大量的硬件设备。比如说一些新型的电子传感器、3D动态监控、影像播放设备、数据传输系统、电子计算机等等。这些设备不仅仅精密度好,而且价格昂贵,同时在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后期的维修护理、耗材价格高,这一大笔资金的投入对于企业或是单位来说负担有一些大。由于现阶段国内水利水电工程的效益不好,国内整体经济实业经济都呈现出下滑的趋势,企业或部门对于这种大规模投资无能为力,也间接地造成工程信息管理无法顺利地推广。

2.2软件问题

首先,由于硬件上的不足以及软件上的功能限制,现阶段的软件技术还不能对施工现场进行可视化远程管理,限制了管理执行力度。其次,现阶段国内常见系统为C/S机制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需求。再次,软件之间的规格与标准不一致。最后,收集后的数据与信息内容无法进行共享。

3.水利水电工程信息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3.1 信息化是水利水电工程的必然发展趋势,因此对于信息技术以及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操作也一定会成为水利水电管理人员必须要掌握的技术。由于信息管理的出现,有效地提高了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品质以及效率。在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下,水利水电工程的领导要勇于突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并进行及时地创新,并且要不遗余力地吸引专业信息管理人才,购置齐全的硬件与软件设备。与此同时也要求管理人员全面掌握信息管理以及网络技术的实践能力,从而有效地提升管理能力以适应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需求。

3.2 GIS系统作为一种特殊的地理信息采集分析系统,也是一种进行数据与信息进行储存以及分析的软件工具,并且被广泛运用水利水电工程中,由于GIS系统可以用动态画面将施工过程完整描述,从而可以全面准确地进行可视化工程管理。通过GIS系统中的C/S升级为B/S可以实现水利水电资源共享。

3.3 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引入信息技术后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够将水利资源进行有效地利用。运用全面的系统化资源分配机制可以在短时间内就做到与全国水利资源信息进行联网,然后再通过设定大量的数据库,为水利水电工程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大量真实、有效的数据进行参考与分析,合理有效地将全国水资源进行规划。

3.4 信息技术引进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然后通过计算机智能技术将水利资源进行有效地调度与管理,从而实现水利资源的智能调配。在计算机网络里导向水利资源的数据波动,就可以从数据值的变化与波动中看出目前输水的情况,同时也可以对上级部门进行及时反馈一些隐患以及高危数据并发出警报,从而有效地对输水作业进行调节。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与安全性。

4 结语:

综上所言,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发展也是大势所趋,虽然在水利发展过程中有一部分基础设施不足以及网络系统不够全面等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将水利信息化施在重要位置,努力建设出一套完整健全的信息化综合保障机制,通过水利信息化来加快水利现代化进程。同时也需要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才能够更全面为水利工程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斌.信息自动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探讨.[J].江西建材.2016.08(02)66-78

[2]康井强.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的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7.01(05)15-22

作者简介:

姓名:余昊/性别:男/出生年月:1991年5月/籍贯:湖南 /主要从事的工作:水利工程建设/单位:湖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邮编:410000

论文作者:余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3

标签:;  ;  ;  ;  ;  ;  ;  ;  

信息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余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