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的文化使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城镇化论文,使命论文,农村教育论文,进程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村城镇化是我国农村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步骤。目前,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的城镇化建设,促进区域之间经济和各大中小城市的系统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性任务和当务之急。而在其进程中,农村城镇化不仅表现为农村社会制度与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变化过程,在更深层次意义上,它是一个文化变迁和文化革新的过程。农村教育的文化使命顺理成章地被推向了时代的前沿,这不仅仅表现在其为城镇化提供大量的合格劳动力等表层因素,更重要的是在新旧观念替代中所起到的巨大的冲击和启蒙作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进一步以政府的名义为其提供了政策的佐证,“明确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农村城镇化与农村文化变迁
我国基于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城镇化道路也是一个社会文化变迁的过程,无论是从外部的自上而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策落实和城镇化的现实推进中,还是从其与现有的不断发生变化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内生矛盾中,我国当前农村文化的普遍落后状况都表现出了与其所处时代格格不入的强大危机,而所有的这些因素都敦促着农村文化变迁成为一种必然。
1、农村城镇化为农村文化变迁提供了契机与平台。
城市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所谓城市化的过程,就是指在一个国家或社会中,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以及农村中城市特质的增加。①到目前为止,我国城市化水平已达36.2%。城市化的结果首先是以工业化和商业化为标志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同时相伴随的另一个变化就是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我国当代农村城镇化主要是一种小城镇的发展模式,“小城镇是城乡连续体中的一个特殊类型,具有纽带和桥梁的作用”。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明确指出,我国目前的城市发展方针是“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出发,小城镇指的应是县城及其以下比较发达的集镇和乡所在地,以及大城市周围农村中设的卫星城镇。……小城镇介于城乡之间,构成城乡的结合部,具有双重性,既是城市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乡村的一个组成体。”③而所谓文化变迁,就是指文化在社会变革过程中在内容与结构上不断地进行自我调节,从而能够适应并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城市与乡村在当代文明中代表着相互对立的两极。城与乡各有其特有的利益、兴趣、特有的社会组织和特有的人性。它们形成一个既互相对立、又互为补充的世界。二者的生活方式互为影响,但又决不是平等相配的。……随着城市的影响不断地向广大农村渗入,农村人也在被改造的过程中,二者之间的差异最终是会逐渐消失的。”④由此可见,小城镇可以说是农村中的城市,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它是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混血儿;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其客观上要求建立一种更具城市文化特质的城镇文化模式。这种城镇文化根本不同于农村文化,由于城镇化发展所带来的交通的便利和信息技术的革新,使一元农业文化走向多元文化,更具开放性,竞争与创新将成为这种文化的主体。
2、面对城镇化,农村文化发展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
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造成了城乡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农村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的建设上均落后于城市的发展。在目前的城镇化过程中,乡村文化向城镇文化过渡、乡村人格向都市人格转变的历程成为必然,然而,其转变是长期的和渐进的,同城镇化过程中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相比,要表现出极大的滞后性。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曾用“文化滞后”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认为人类非物质文化的变迁总是落后于物质文化的变迁。⑤从我国经济上已经实现了城镇化的地区来看,虽然农村城镇化和农业机械化的目标基本实现,但是人的现代化问题却是始终悬而未决,人们的思想观念仍然十分陈旧,例如迷信盛行、法古尚老、家庭本位、知足常乐、封闭守旧等等,这些也都是农村文化发展面对城镇化所表现出来的滞后性和局限性。(见下表)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与文化差异比较⑥
比较因素农村世界 城市世界
与农村有关的职业,种类较少,范 制造业,商业,贸易,种类繁多,
职业 围较小。 范围大。
环境 自然环境为主 人为环境为主
共同体范围小,人口少
范围大,人口多
人口密度 密度低
密度高
人口特质 社会心理和行为模式同质性 社会心理和行为模式异质性
社会分层 社会阶层较少,以世袭为主 社会阶层复杂,以个人成就为主
社会流动 纵、横向流动都少 纵横向流动多
人际交往多、接触面广,人际关系
社会互动体系 人际交往频率少,人际关系持久 短暂,呈表面化,形式化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这种“文化滞后”现象对城镇化发展提出了挑战——城镇化的完成不能仅以经济的发展水平为唯一标准,更重要的还在于人的观念的现代化,只要人的文化观念还处于滞后状态,那么,城镇化就不能算是真正实现,只有人的现代化问题解决了,才是真正实现了城镇化。
3、农村文化变迁的价值取向。
农村文化变迁是一个动态过程,其目标应是在区域间形成一种达到相对稳定、相对适应发展需要的新的文化生态平衡,其价值取向应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农村文化变迁不是盲目地对城市文化的全面追求和对农村文化的全盘否定,而是农村文化自身在创新中进行扬弃,是一种“文化自觉”(费孝通语),首先是对贫困文化的超越;第二,农村文化的变迁应有全球视野,应从全球的视野来主动适应多元文化现状,避免一元论和文化虚无主义;第三,农村文化变迁包括制度、器物和价值观念三个层面,制度是根本,器物是前提,而价值观念则是实质与核心,农村的现代化首先是作为主体的农民的现代化,而农民的现代化则在于农民文化伦理观念的创新,在于农民科学素养的提升。
二、农村教育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应有的文化使命
农村教育是推动农村城镇化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大力发展农村教育能够加速农村文化变迁,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繁荣。
1、农村教师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与城市不同,农村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机构中的教师作为农村为数不多和最具代表的知识分子,他们在接受新观念和新事物的能力上远远高于农民。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必然也要求人们转变观念、适应变化的环境,农村教师能够较快转变观念、接受和适应工业化和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变化,例如竞争意识、法制观念和平等原则等都是农村教师所能接受并希望在农村能普及的观念;另外,农村教师作为农村社会知识界的权威,他们的观念、态度和行为又极易对学生、学生家长和其他社会成员产生影响,从而将先进的文化观念传播给他们。
2、农村学生对父辈的文化影响:后喻文化的作用。
农村教育应更多的关注后喻文化,因为“儿童学习新文化要快一些,他们往往会成为父母和祖父母的文化解释者”。⑦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拓宽了信息渠道、扩大了信息量并促进了城镇整体环境建设的发展,这些都为青少年获取新的文化观念、学习新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有利条件。尤其是在农村成人文盲和半文盲还存在的情况下,儿童作为新文化的解释者,通过家庭生活中的不断冲突与融合,能够有效地逐渐转变成人的一些陈旧观念和态度。由于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而且农村没有高等院校,中小学和职高的师生在当地就是“文化人”,因此,在农村教育中有必要有目的的教育学生主动影响和改变其家庭成员的文化价值观念。陶行知先生就认为农村学生在学校学习,回到家后可以教他的父母,从而改造农民的文化价值观念,增长农民的文化知识。笔者与部分农村初中学生和教师座谈了解到,由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在校内外从事文化娱乐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而且,学生接触电视、广播和课外读物的机会也增加了,这使得农村学生一般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独立自主的个性,学生普遍表示对教师没有恐惧感,敢于同老师平等的对话,并且,一旦认为老师的话没有道理,他们就不会听从。另外,学生自己也认为上初中后就不能只注重学习,还应培养自己的个性与特长。用一位学生的话说就是:“现在的学生和以前的学生不一样了,爱唱、爱跳、爱发表意见的多了”。另外,老师也多数反映,现在的学生“不听话了”,凡事不能只靠生硬的批评和指责,必须要和他们讲道理,而且认为这种变化是素质教育的结果。可见,农村学生对个性独立、思想自由和平等有着强烈的渴望,他们对新文化的敏感性极强,积极主动的通过他们来改造农村文化是极为重要的手段之一。
3、校园文化对农村社区的文化辐射作用。
校园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教育文化和微观组织文化。⑧据笔者在东北三省和河南、山东等地的农村教育调研情况可知,在经历城镇化的农村地区,农村中小学和职业学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基本上是朝向城市化方向的,无论在教育文化、管理文化还是组织文化上都把城市校园文化的模式奉为圭臬。农村中小学和职业学校的学生、教师对城市文化的吸收能力很强,诸如张扬个性、平等观念和创新意识等都是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因此,校园文化作为农村社区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必然能通过社区生活影响到整个社区文化的发展,并将具有城市特质的文化价值观念引入农村社区生活,从而激发农民改造自身文化生活的愿望和热情。
4、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科技文化传播功能。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农村学生进行农业科技和其它现代科学技术的传授,进而向他们渗透一定的科技文化,并以职业高中为依托逐渐向农民传播相关的现代科学技术和科技文化,激发农民对科技的热情和学习的主动性。由于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和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结构也会发生变化,为适应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农村职业高中的课程结构大都采取了保留农业方面的课程,同时面向市场需要,不断调整与开发新课程的策略。如2002年笔者在吉林省某县职业高中了解到,该校除了开设传统的与家畜养殖和经济作物种植相关的课程外,还开设了餐饮服务、培训电信讯呼员、缝纫、财会电算化和驾驶等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除少数(如餐饮服务和培训电信讯呼员是为大都市定向培养职工)外,大多是针对城镇建设的发展需要而开设的。这种课程价值取向本身就是对城市文化的一种肯定和传播,因此,从其教育的过程和结果上看都有利于农村文化的变迁。
三、农村教育文化功能的实现困境
与农村教育应有的文化使命相比,目前农村教育文化功能的实现程度尚距甚远。
1、现实环境中,由于农村与城市之间文化生态的失衡,农村教师在接受城市文化时会遇到巨大的阻力,贫困文化的束缚与农村文化变迁本身所具有的缓慢特性,都极易将他们拖回到摸得着、看得见的“现实生活”中去,放弃努力,和光同尘,进而失去改造自己与他人主观世界的动力。
2、农村中小学校和职业学校在农村社会生活中的相对封闭状态,使得农村中小学校和职业学校很难发挥其文化资源优势,反而成为农村社会中的“文化孤岛”。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农民只关注自己的收入问题,真正参与学校文化生活的只有教师与学生,这是我国农村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尤其是在西部和其它落后地区的农村。
3、乡村学生和农民由于缺少正面引导和教育,再加上农民受崇尚经验和不愿向自己的晚辈学习的传统观念影响,在家庭中很难形成一种积极的后喻文化氛围。
4、农村职业教育举步维艰,其文化辐射能力日渐式微。农村职业教育文化功能的实现必须依附于其经济功能的实现,否则还有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使农民对职业教育的功效产生怀疑。而我国目前农村职业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与城市职业教育相比差距很大,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另外,由于我国当前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分散经营、规模小、效益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学生也大多选择读高中考大学,如果落榜则宁愿到城里从事简单劳动,也不去务农。目前,农村职业教育的实质规模开始萎缩,生源大量减少,办学效益降低、成本提高,生存空间狭窄,许多农村职高或者自生自灭,或者走面向高考的综合发展道路。
四、实现农村教育文化使命的基本策略
面对制度、经济与文化上的诸多不利因素,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农村教育要想顺利实现它的文化使命,在农村社会文化变迁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从其外部的条件和自身的要求来看,应做到以下几点:
1、首先要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在拉动农村教育发展的同时,为农村教育文化使命的实现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与经济环境。
农村的城镇化会推动农村的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为农村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和物质环境,对此,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在一种封闭的、以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的环境中,只能产生贫困的经济和贫困的文化,农村教育非但不能起到任何改造农村文化的作用,反而会受到落后的生产方式的制约并最终融入到这种贫困文化之中。因此,只有首先通过城镇化的发展从制度上和生产方式上打破这种封闭的状态,才可能谈得上改造农村文化,农村教育也才有可能实现其对农村文化的改造功能。农村城镇化的发展首先能为农村提供交通、能源和信息等基础设施,促进工商业的发展,而这些客观环境的变化又可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奠定基础,尤其是信息建设和大众媒体的普及能极大丰富信息的来源、开拓人们的视野,这些因素作为背景和条件都能极大提高农村教育改造农村文化的力量。
2、不断加强农村各类学校与农村社区生活的联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发展终身教育体系。
农村各类学校是农村社区“文化生活”的中心,是农村最重要的文化活动场所,因此,在农村,依托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建设学习型社会组织,发展终身教育体系,不仅是未来农村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不仅是未来社会的教育组织形态,更是一种最重要的社会文化组织形态,它所赋予人们的也不仅仅是一种新的学习生活方式和教育观念,也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
3、在经历农村城镇化的地区,农村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地转变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和现代观念。
伴随着农村城镇化过程中,人们必然会面对新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这就要求人们要具有相应的现代观念,包括法治观念、平等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终身学习和创业观念等等。因此,农村教育工作者要及时转变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观念,努力传播新观念、新文化,做到教书与育人并重。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去影响家长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来加强学校、学生和家长的互动,创造一种平等对话和相互尊重的文化氛围,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改造学生家长的陈旧观念。
4、要适当地让教师“走出去”接受培训,深化农村教师对城市文化的感受与认同,努力做到使农村教师首先成为农村文化变迁中的觉悟者。
农村教师的培训一方面要节省经费,采取校本培训的方式;但另一方面,有条件的学校必须鼓励教师走出去,让农村教师到城市中进行中短期的进修和学习,使农村教师有机会亲身感受城市文化、成为先进文化的觉悟者,这样其对农村学生的教育才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然而在现实中,有些校长曾经送出一些教师到城市参加培训,但这些教师大多都被城市文化所吸引而最终选择到城市另谋职业去了,所以,这些农村校长便严格限制本校教师到城市进修、学习,只允许其通过自学来提高专业水平,对坚持到城市学习的教师则采取不予提供经费的方法来限制。这种削足适履的方法只能使得农村教师队伍日益变得知识陈旧、观念落后,也使得农村教育的文化功能日趋微薄。农村教育还应采取一定的对策,提高农村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做到校本培训与教师进修相结合,使农村教师能够走出去、返回来,为农村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5、围绕农村城镇化发展,进一步探索农村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推动农村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
由于课程是教育对社会文化内容进行选择后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是实现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要实现对农村文化创新的功能,就必须关注农村义务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尤其要开发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具有民主性、开放性和针对性等特征,农村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兼顾农村城镇化和农村文化变迁的发展,在课程内容与结构的安排上适当加入一些更具城市文化特质的内容,进而达到经由文化传播来推动农村文化变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