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论文_黄宝泉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论文_黄宝泉

黑龙江省第三医院 黑龙江北安 164000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手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AO原则进行分类,根据患者病情不同分别予以内固定治疗方法与外固定治疗。结果:治疗结果显示,功能满意的有113例,功能恢复尚可的有5例,功能恢复不满意的有2例。手术治疗满意度为94.2%。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差异显著,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疗效确切,可最大限度地恢复桡骨及尺骨关节面凭证、尺偏角、相对长度及掌倾角均有重要的意义;而术后进行适当有效的功能康复锻炼,能使患者腕关节的功能得以最大程度的恢复。

关键词:手术治疗;桡骨骨折;关节骨折

在临床上!桡骨远端骨折为常见的和多发的骨折类型之一。在全身骨折中,该种类型的骨折约占1/6同时其也是上肢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当前。在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上。传统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仍是主要的治疗方式[1]。这种治疗方式。能够在极大多数桡骨远端骨折关节外简单骨折治疗中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是,采用此方法对特殊性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如稳定性较差、治疗效果却不理想,特别是对于关节内骨折,给予患者单纯的石膏外固定,无法稳固关节面,且可能引发桡骨尺关节骨性关节炎,顽固性腕关节疼痛及正中神经等多种严重的并发症[2]。本文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手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8例,女42例,患者年龄为28-78岁,平均年龄为(60.1±8.9)岁。左侧桡骨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58例,右侧桡骨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62例。

1.2方法

根据AO原则进行分类,将所有患者分为六种类型,其中,如果患者对闭合复位不满意,对于C1、B1、B2和B3型骨折患者,选择切开复位T形 纯钛金属板螺钉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对于C2、C3型患者,选择切开复位外固定架固定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同时,按照手术中患者对复位治疗的反馈情况,对治疗方案进行合理选择,必要时采用加克氏针给予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术中,对患者手术耐受力进行评估,并根据肢体的肿胀程度进行合适的手术治疗。

该研究中所有患者手术前均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所有患者取仰卧位,将患肢外展于侧台上,并对腕部桡背进行侧切口,使切口近端靠近桡骨茎突上端约6-8cm远端呈L形在桡腕关节后向背作切口。术中,需切开伸肌支持带,此带位于拇长伸肌腱及桡侧腕长短伸肌腱两种肌腱之间,并向拇长伸肌腱进行来开,充分暴露桡骨背侧关节面以及患者的骨折断端(断端近端3-5cm),沿该切口充分暴露桡骨背侧全部关节面,并充分探查掌侧碎骨块,在直视视野下对患者骨折进行复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复位时要注意控制掌倾角、桡骨远端长度)尺偏角等在规定的范围内。入股桡骨远端的长度满足需要时,在该情况下,发生骨缺损等情况,自体骨块移植,并在适当调整后,将桡骨远端关节面确定下来,确保可满足螺钉固定解剖复位的钛金属板的要求。

依据患者骨折线部位,对手术使用的T形板进行合理选择,将其置于患者桡骨远端背侧,并按照可打入3枚螺钉的长度进行T形板的选取。放置金属板时需注意是远端需在桡骨关节缘约3mm处,倘若金属板置入时桡骨远端受Lister结节影响程度较大,可采取将部分结节切除的方式减小影响。掌侧Barton骨折于患者桡骨远端的外侧作切口,掌侧弧形水平切开桡腕关节面,并在患者桡骨远端一侧掌侧将板钉置入。骨折部位稳定复位,采用外固定架在掌屈45°位条件下固定腕关节;如骨折的稳定性差,可用3枚克氏针行内固定,并加外固定架固定,患者术后10d调到功能位。手术操作完成后,在伤口内放置引流条,并对伤口进行缝合。

术后治疗方法,进行T形春钛金属板螺钉内固定方式治疗的患者,术后第1天,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指间关节、掌指关节活动,比如拇指的屈伸,注意事项为,配合肢体静脉泵,将前臂及手部的水肿消除掉。术后第2天,可拔除引流条,用以减少伤口敷料的使用,并行腕关节功能的锻炼。对于进行外固定架固定方式治疗的患者,手术10d后可将外固定架松开,将患者的腕关节调整到适当的功能位后,再将患者的外固定架锁紧,一月后逐步松解外固定架,并进行腕关节的功能性锻炼。术后第6周,按照患者桡骨骨折的际情况,决定是否完全拆除外固定架以及开展腕关节功能锻炼。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操作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经过SPSS17.0的统计学处理。并且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采用t检验原理来对资料比进行分析,而资料比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统一的应用X2来检验,检验结果的数据P<0.05,就充分说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结果显示,功能满意的有113例,功能恢复尚可的有5例,功能恢复不满意的有2例。手术治疗满意度为94.2%。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差异显著,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为常见的骨折类型,由于桡骨远端的生理解剖结构特殊,正常情况下,桡骨远端关节面掌倾角为10-15°,而尺偏角为20-25°,尺骨茎比桡骨茎大约短12mm,且桡骨的上述结构与腕关节的功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骨折复位过程中,应尽量将这些结构的解剖位置进行复位在。部位方面,桡骨远端骨折大都发生于腕关节背伸40-90°,如果腕关节背伸为90°,则可能出现腕骨损伤。其中,导致男性骨折的外力平均为283kg,而导致女性骨折的外力稍小,为195kg[3]。而老年人由于大都伴有不同程度的骨折疏松,在同等外力条件下,可能发生粉碎性骨折。在目前的临床治疗上,骨折后采用石膏外固定,治疗的效果理想。但对于骨折涉及关节面,且为不稳定的粉碎性骨折类型,石膏外固定的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可导致尺偏角、掌倾角减小、桡骨远端缩短及关节面平整度低等,可引发关节功能障碍及继发疼痛。相关的数据表明,未出现移位的桡骨远端骨折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为11%,而骨折一旦涉及关节面,其发生率上升至40%[4]。因此,在进行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时,应使其解剖结构和力学性质尽可能完全恢复。

综上所述,手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疗效确切,可最大限度地恢复桡骨及尺骨关节面凭证、尺偏角、相对长度及掌倾角均有重要的意义;而术后进行适当有效的功能康复锻炼,能使患者腕关节的功能得以最大程度的恢复。

参考文献:

[1]姜保国,张殿英,傅忠国,等.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华骨科杂志,2012,22(2):80-83.

[2]唐华军,熊英辉,刘建平,等.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内固定治疗[J].黑龙江医学,2012,36(6):454-457.

[3]李宽.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5,15(24):3339-3340.

[4]陈群.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外医疗,2015,16(24):80-83.

论文作者:黄宝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

标签:;  ;  ;  ;  ;  ;  ;  ;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论文_黄宝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