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翔凤镇土堡小学 445000
摘 要: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应当把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优秀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学习习惯作为自己的主要责任。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合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教学方式,指导学生进行主动且个性化的自主合作学习。本文阐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以及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利用小组合作打造高效数学课堂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特征 数学教学 应用 策略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
小组合作学习主要具有以下特征:1.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为学生创造了沟通和交流的宝贵机会,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2.小组合作学习利于小组成员之间情感的增进。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就是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和各取所长的过程,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大家相互支持和激励,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同时学生也懂得了怎样关心和评价别人,认真学习别人的长处,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3.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学习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他们需要仔细地分析与阅读学习材料,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4.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组织能力的提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组长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回答与提问,安排小组成员的角色,并且及时完善存在的问题,这有助于学生组织能力的提高。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小组合作学习在“分数乘法、除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本案例采用小组合作开展互动的方式进行“分数乘法、除法”的教学,以图1为例。教师在幻灯片上打出这么一张图,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图中的圆被分为了几个部分?其中红色、蓝色和绿色各占多少?”等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得出问题的结果后,教师进而继续讲解更深入的知识点,比如分数中分母的最简化,还有对于分数除法的内涵的解释,即任意数除以一个分数,就是乘以它的倒数。而在开展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各组的小组长组织对于该题目的提问和解释,各组小组长必须向组员发出自己的疑问,或者组织小组组员分别向组长提问,互相探讨与解决提出的问题。
图1.分数乘法、除法
三、利用小组合作打造高效数学课堂的策略
1.科学合理分组。小组合作学习中科学合理的分组是高效数学课堂的前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班内各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基础程度、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组织能力、合作能力等多方面因素,通过合理搭配、优化组合,使各小组之间形成均衡的竞争力,营造稳定、和谐的学习气氛。通常,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之原则,以每组4~6人为佳,并需确定小组长以负责组织小组讨论,同时还可指定小组发言人、活动记录人等,以促进全员参与。
2.预留小组合作学习时间。小组合作由多人组成,且各成员的学习水平有差别,若在合作学习时预留的时间不足,则往往容易造成数学学习水平高、能力强的学生有发言机会,而其他学生则难有充足的时间思考。此外,时间太短也难以使学生深入探讨问题、交流意见,致使合作的质量不高、成效不大。因此,教师应预留出足够的合作学习时间,以使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探讨解决之道。例如,在每次的数学小组合作中,根据合作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内容量的大小预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对于难度较小、不需要太多动手操作的问题留出5-10分钟时间;对于难度较大、需要动手操作进行研究的问题则留出12-18分钟时间。当然也需要结合实际的合作学习进度、讨论激烈程度、是否出现新问题等情况适当调整时间,以促使每一名同学都有时间去思考、探讨、参与解决问题,促进合作深入开展。
3.强化教师引导。在小组合作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适当对学生加以引导,促进学生转变思路,提高合作效率。在引导时机的把握上,教师应做到适时适当,如加强对知识重难点处的引导,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向,指导学生合作的方法及开展形式,等等,以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习惯。
4.合理评价。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后,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对小组合作进行评价与反思,总结小组合作经验,探讨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寻求更高效的合作方法。评价可分为学生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等多种方式,并结合教师的评价,达到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性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学生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作为评价的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何雯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五年级数学课中的运用与研究[J].学周刊,2015,(4)。
[2]徐晓琴 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究[J].未来英才,2016,(01)。
论文作者:和显云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2月总第2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15
标签:小组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 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时间论文; 教师论文; 高效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2月总第2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