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对比论文_刘刚

刘刚

(成都市现代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 目的:对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下地活动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2~24个月的随访,就手术切口长度、手术进行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引流量、下地活动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骨折愈合时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上述两种手术方法均适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但对于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法的临床效果更佳。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动力髋螺钉;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6-0151-02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一般采取手术方法治疗,但手术治疗中内固定器的选择一直是临床讨论的热点,本文也对此进行了研究,旨在对比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现具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男患者69例,女患者51例,年龄分布为61~85岁,平均(67.5±3.3),120例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取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方法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类型及合并症等方面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术前准备 术前对患者进行骨牵引制动或皮肤牵引,并且积极治疗其他合并疾病,比如将血压控制在160/100mmHg以下的范围内,心律失常患者根据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于术前1周停止使用,将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在5.6~8 mmol/L范围内。可在手术前对患者预防性的应用抗生素以防止术后感染的发生。

1.2.2手术方法

1.2.2.1PFNA组:本组患者的手术体位为仰卧位,麻醉方法选择持续硬膜外麻醉,在行骨折牵引复位后,于髋骨大粗隆顶点处向髋骨近端作一长为5~7cm的纵切口,以使大粗隆充分显露;于切口的顶点中央或稍向前外侧处插入一导针,以为开孔做好准备,后经导针处植入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主钉,通过C臂X线机透视以调整主钉的打入深度,充分保持10~15°的前倾角,经套筒向股骨头颈内至关节面下1cm 处植入导针。在C臂X线机透视确认导针进入的正位(一般为股骨头颈中线偏下),侧位则为股骨头颈正中或者稍偏后。沿套管向股骨头颈内打入螺旋刀片至适当位置,后顺时针旋转将插入器旋入并锁定,通过瞄准器将远端螺钉锁入。后将切口冲洗干净插入引流管进行负压引流,逐层缝合切口。

1.2.2.2DHS组:本组患者手术体位与麻醉方法的选择同PFNA组。在骨折牵引复位后于髋骨外侧处作一纵切口,但并不切开外侧肌,仅将其向前上方提起,以使骨折部位充分显露。

2.结果

两组患者均得以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且无肺栓塞、再骨折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PFNA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等方面均明显少于DHS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骨折愈合时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见表。

3.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髋骨骨折的发生率、粉碎程度与不稳定性均与患者年龄息息相关,由于老年患者多伴有骨质疏松症,其髋骨骨折类型多为不稳定型,因此手术治疗成为首选疗法,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两种固定方法主要包括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法与动力髋螺钉法[1],其中动力髋螺钉法具有滑动与加压的双重功能,可使骨折沿滑动的拉力螺钉进行滑动从而对骨折端产生一定压力作用,且此方法治疗处位于股骨上端外侧,具有张力带作用。因此此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及疗效确切等优点,是一个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较好方法,但是,由于动力髋螺钉法只能够固定外侧皮质,受力集中于内侧,在内侧皮质不连续的情况下,容易造成支点外移,外侧张应力随之增加,因此易使骨折发生愈合畸形甚至引起钢板断裂或股骨头切割,因此对于临床不稳定骨折患者,此法仍存在较高的失败率[2]。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法中刀片的涉及具有独特分体结构,因此有防旋转与防退钉的双重功效;另外,此疗法通过螺旋形刀片的顺时针旋转可压紧松质骨从而而形成的钉道,因此能够明显提高刀片对周围骨质密度的把持力,可以更好的防止旋转和塌陷;再有,生物力学试验上显示此方法较传统螺钉固定方法的抗剪切力显著提高,使得髋内固定方式的稳定性及承受负荷压力的强度均显著优于髋外固定[3]。

【参考文献】

[1] 谢振钧,陈广滨,李仕国等.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4):3483-3484.

[2] 黄俊,纪方,曹磊等.DHS、Gamma钉和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8,29(10):1261-1263.

[3] 宁新创,范利中,王咏波等.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2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评估[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5):320-322.

论文作者:刘刚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3

标签:;  ;  ;  ;  ;  ;  ;  ;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对比论文_刘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