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促进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和大力推进,许多建筑工程中逐渐开始运用混凝土作为建筑中的主要材料。目前,高性能混凝土因其优质的物理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在建筑行业中,同时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也有了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运用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混凝土不再是以强度作为唯一衡量性能的指标,而是为了满足工程需要,混凝土需要控制其性能、匀质性和耐久性指标,既控制了施工成本,又符合设计规范及要求。
1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及特性
1.1概念
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是指在大幅度提高常规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成的混凝土。
1.2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
它采用的是高性能外加剂,如高效减水剂或缓凝高效减水剂和掺入足够的超细活性掺合料,如:硅灰、优质粉煤灰、超细磨矿渣等达到低水胶比,并具有耐久性、工作性、各种力学性能的新型混凝土。它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针对不同用途的要求,保证混凝土的适用性和强度并达到高耐久性、高工作性、高体积稳定性和经济性。应当清楚的是,强度高的混凝土不一定就是高性能混凝士,高性能混凝土也不一定就是高强度混凝土。强度高了性能不好,也不是高性能混凝土。建设部推广应用的是既强度高又性能好的新型混凝土。在实际推广应用中要避免重强度、轻性能的错误倾向。
2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发展现状
2.1高能性混凝土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人们对于混凝土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普通混凝土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高需求。于是高性能混凝土便应时而生,逐步发展起来了,它是建筑工程中一种常见的施工材料,因其优秀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在工程中被广泛应用。高性能混凝土是普通的混凝土使用砂石、水泥等普通建筑材料,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和物理加工形成耐久性高的混凝土材料。相比普通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更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高能性混凝土是在普通混凝土的基础上,使用较为先进的材料和高效减水剂制作而成的。相比于普通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混凝土中的用水量,降低坍落度的损失,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而在高性能混凝土制做过程中,利用矿物质添加物可以填充材料间的缝隙,以便于提高混凝土的密度,改善混凝土的整体结构,提高混凝土的使用质量。在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虽然高性能混凝土被广泛使用,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耐久性,也满足了建筑环保的需求,但混凝土的收缩性和脆性是工程中的一大问题,高性能混凝土在工程中很容易出现裂缝的情况。因此,如何降低高性能混凝土的收缩性和脆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2.2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改进方法
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被广泛应用,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当首先提高自身的耐久性和质量;其次,若想解决混凝土的收缩性和脆性,就需要改变混凝土中的添加剂,使得混凝土中的高效减水剂与矿物材料在不断试验中找到适合的配比,使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更好的耐久性,同时保证混凝土的高质量。除此之外,若想提高混凝土的高性能,可以通过降低用水量,减少水泥的比例来改善混凝土的收缩性。水泥作为混凝土中的主要材料,在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材料,但若大量使用水泥则会出现混凝土收缩过大的情况,时间长就会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3.1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被广泛应用,运用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能有效的降低建筑工程的自重。同时,由于高性能混凝土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在水利工程中也有着广泛应用,使用高性能混凝土能够降低海水对建筑物的腐蚀程度,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
3.2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道路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相比于普通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作为耐久性强的混凝土材料被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包括道路工程、建筑工程等。在道路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作为道路工程中常见的建筑材料,能够帮助地面的厚度得到合理的缩减。随着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广泛应用,道路的厚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减少,而道路的质量和耐久性得到提高,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年限,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4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控制
4.1配合比设计原则
⑴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采用试验计算法,其配制强度确定原则应与普通混凝土相同,即强度保证率为90%。⑵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5mm。这有利于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⑶通过试验证明,减水剂与采用的水泥必须匹配。⑷胶凝材料浆体体积宜为混凝土体积的35%左右。主要为了保证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的尺寸稳定性。⑸应通过试验确定最佳砂率。⑹应通过降低水胶比和调整掺合料的掺量,使抗氯离子渗透性和强度指标满足规定要求。
4.2原材料选择
⑴水泥的选择选用的水泥应质量稳定,含碱量低,C3A含量小,强度富余系数大,活性好,标准稠度用水量小,并且原材料色泽均匀一致,强度等级不宜低于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保证相邻结构构件使用的水泥为同一批熟料。⑵石子的选择石子选用的原则是强度高、连续级配好且同一颜色的碎石,其产地、规格必须一致,含泥量小于1%,大于5mm的泥块含量要小于0.5%,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5%,骨料不带杂物,25mm以下连续级配碎石。⑶砂子的选择选用中粗砂,细度模数必须在2.3以上,颜色一致,含泥量控制在3%以内,大于5mm的泥块含量小于1%。⑷掺和料的选择选用优质的ⅱ级粉煤灰,掺量控制在胶凝材料总量的35%左右。⑸外加剂的选择采用高效减水剂以尽量减少混凝土的水胶比,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强度、抗氯因子渗透性能,能满足混凝土抗渗、抗冻性能要求,且与水泥相适应。
4.3配合比设计
提高混凝土抗渗性和抗化学侵蚀性措施:掺入粉煤灰掺合料,使混凝土的导电量明显降低,抗氯离子渗透性明显提高,可以抵抗温度、湿度、盐害和冻害等混凝土耐久性病害的侵蚀。提高砼抗碳化措施:碳化速度与混凝土密实度有关,需通过控制砂石级配,掺入磨细掺合料并控制砂率、水胶比等配合比的设计参数,达到提高结构密实度的目的。最终确定砂率42%,水胶比0.34。混凝土胶凝物质的总量≥400kg/m3,坍落度≥120,抗氯因子渗透性(c)≤1000。原材料质量的合格和质量稳定性时保证高性能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应建立严格的原材料质量检验制度。
结语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的不断进步,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和研究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目前,对于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研究还不是很成熟,同时也不能充分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因此,应当不断发展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对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不断进行研究,使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能够更好为社会和建筑业提供助益,同时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使其发展能够达到人们的生活需求。
参考文献:
[1]邹晓艳,张彦伟.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与应用初探[J].科技视界,2018(22):157-158.
[2]吕英娟.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与应用初探[J].科技创业月刊,2017(1):92-93
[3]杨林.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与应用初探[J].山西建筑,2017(16):145-146.
[4]徐伟.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与应用初探[J].门窗,2018(11):230-231.
论文作者:马永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混凝土论文; 高性能混凝土论文; 耐久性论文; 强度论文; 技术论文; 材料论文; 性能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