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春天的故事》为案例的探讨
王恒彪 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乡中心小学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特别是新一轮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主要教学目标的教学改革的全面落实,各学科教学的不断优化更新是学科教学不断取得发展的客观需要。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阶段整体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形成与优化具有重要的影响,这在一定意义上就构成了持续优化改革学科教学的必要性。《春天的故事》是小学六年级思品与社会课程中的重要一课,本文将以此为案例重点阐述和探讨基于核心素养培育基础上学科优化与改革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 新课程改革 春天的故事 改革策略
改革与优化是促进学校各学科教育教学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这是最为基本的命题。当下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正处于历史性的改革关键时期,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主要教学目标的新一轮基础教育教学正在全面推广的过程之中,这是对于以往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全面总结与升华,具有丰富的基本价值内涵和成熟的实际操作模式,应该成为基础教育教学阶段各学科教学改革与优化工作的指导理念。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在小学整体教育教学课程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是培育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健康完善人格的重要学科之一,同时也是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民族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而基于核心素养培育语境下的小学思品与社会课程要积极而自觉地进行学科教学改革,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作为学科教学的重要价值维度。《春天的故事》一课是小学思品与社会六年级教材中的重要内容,这一课通过对于邓小平改革开放伟大决策基本史实的简要阐述着力展现了一代伟人的战略眼光和非凡气质,使学生对于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概括性的感知,在思想价值层面上学习邓小平果断、睿智的高贵品质,助力学生成长,整体而言这一课的教学内容在面对小学生这一群体是教学难度较大,因为期间牵涉到一系列历史史实的知识,小学生把握和感知的难度较大,本文以下将以新时期小学思品与社会课程教学改革为特定主题,以《春天的故事》一课为具体的案例,重点阐述和探讨核心素养语境下小学思品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改革路径与优化策略。
1、核心素养语境下小学思品与社会课程教学改革要自觉而积极地实现教学内容层面上的优化拓展,强化与临近学科之间的融合。
以往我们普遍理解意义上的小学思品与社会课程实际上主要目的是强化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和完善健全的人格,教学形式上也更多地偏重于基于简单案例基础上的说教,这实际上是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事实上随着学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特别是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提出,小学思品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在逐步实现优化更新,教学的价值维度、教学组织形式等都在优化,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等层面上的教育是目的,而实现这一目的所要依赖的内容是多元化的,因此思品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要自觉而积极地实现教学内容层面上的优化拓展,强化与临近学科之间的融合,只有这样才能高效地完成学科教学任务。以《春天的故事》一课为例,这一课的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要求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积极引导,站在历史的角度上阐述问题,将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社会的基本情况展示清楚,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理解和把握邓小平的伟大与意义,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充分挖掘和立足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只有这样学科教学才是高效而科学的,也才符合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
2、核心素养语境下小学思品与社会课程教学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开展直观教学,这是基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基础上的教学策略。
小学生这一群体具有自身较为独特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基于此就要求在进行小学思品与社会课程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这一实际情况,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通过视频地、图片地等多种形式较为直观地展示课堂教学内容,强化对于学生的代入感,以高效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这是核心素养语境下学科教学的客观需要。以《春天的故事》这一课为案例,这一课的教学要严格以改革开放为具体情境进行阐述,但小学生普遍对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这一史实既陌生又缺乏认知的基本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辅助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聆听歌曲《春天的故事》,简要剖析歌词中的含义,重点要通过一系列直观的图片展示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这是看得见的,有利于学生基于历史基础上的思品课程学习。
3、核心素养语境下小学思品与社会课程教学要尊重和保障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开展自主讨论学习、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突出和强调了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视,如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探究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而这一系列能力与素养的培养需要我们在进行小学思品学科教学设计时要着力突出教学形式的优化,摈弃传统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模式,重点开展自主讨论学习、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其目的是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表达和交流个人的想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诸多层面上的能力与素养将得到无形中的发展。以《春天的故事》为例,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同时可以适时地设计必要的探讨和交流命题让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实现交流互动,如在课堂的后半部分让学生探讨“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回答)”这一命题,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邓小平主导的改革开放我们今天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学生在思考和表达的过程中核心素养得到了有效培育。
参考资料:
1、孙国河,小学思品与社会教学生活化的设计,《成功(教育)》,2012年24期。
2、李朵,新疆和田地区农村小学思品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3、方怡妮,苗族地区市区小学思品课教学现状研究——以黔东南州凯里市D小学为例,《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年04期。
4、高红燕,智慧翻转,自主探究——浅谈翻转课堂在小学思品课中的应用,《中国校外教育》,2016年13期。
5、陈小平,“准”中明理 “真”中激情 “实”中导行——小学思品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9期。
6、魏星,小学思品课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呼市呼哈路小学为例,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1年。
论文作者:王恒彪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素养论文; 小学论文; 思品论文; 核心论文; 学生论文; 这一论文; 社会论文; 《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9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