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清思路加快改革步伐——兼论快拍在新闻摄影改革中的地位与作用

理清思路加快改革步伐——兼论快拍在新闻摄影改革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划清理论界限 加速改革步伐——兼论抓拍在新闻摄影改革中的地位与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余皓洁[1](2020)在《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及其历史经验研究》文中认为

都海虹[2](2018)在《《北洋官报》研究》文中认为《北洋官报》在我国新闻传播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有待再认识、再评估的问题。由它起,结束了中国古代邸报的历史,开启了现代化官报的历程。在中国新闻传播史上,《北洋官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创造了诸多第一,例如:它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产生重要影响的政府官报;是我国第一份邮发报纸;是我国最早采用铜板印刷技术的报纸。但目前史学界对该报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论文着重研究了《北洋官报》的整体面貌,并运用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对《北洋官报》的宣传报道进行了内容分析。《北洋官报》创办于庚子之变后,大清国势衰微,半殖民地程度加深之际。清末统治者决定实行新政,继而实行“预备立宪”,开启了中国近代宪政的历史。得益于袁世凯利益集团的支持,《北洋官报》成为直隶新政的产物。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通上下,开风气,传播新政新学,促进国家富强,成为报纸的办报目的。从外在形式形态上看,《北洋官报》与古代邸报大大不同。报纸取法日本,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尝试新的编辑形式,探索各种渠道促进发行,实行邮递制度,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实乃开新式官报风气之先。该报成为后继创办的官报模仿的典范,甚至影响了民国时期创办的报纸。从内容上来看,《北洋官报》已蜕变成现代化报刊。官报的办报主旨和编辑思想清晰明确。报纸栏目不断调整和完善,内容丰富。创办初期,官报封面刊载《圣谕广训》。除此之外,官报一直刊载“宫门抄”、“上谕”及“辕门抄”。其形式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充分反映了《北洋官报》对于皇权秩序的维护和尊崇。《奏议录要》、《公牍录要》和《文告录要》是《北洋官报》的重要内容,每期要占3到5个版面,刊载直隶本省及中枢各机关及各省各部门的重要奏议、公文及文告。相较于前时代的邸报、京报与同时代的民办报刊,《北洋官报》刊载更多的政务信息。这充分反映了《北洋官报》的官报性质。另一方面,奏议、公牍、文告属于清政府的行政工作内容,大量政务信息的公开报道,也反映了清政府向现代政治文明的一定程度的转型,营造了新政有序开展的表象。《北洋官报》大量刊载新闻,实现了新闻纸的基本传播功能。其中,国内新闻覆盖地域广,涉及类别多,重点报道清末新政。它对“学务新政”的报道数量最多,涉及问题较为深入;对“经济新政”的报道重在引导社会兴工振商;对“警务新政”的报道充分反映出袁世凯的警政思想,有效协助了直隶警政的建设;1906年后,集中宣传报道“预备立宪”,尤其对立宪知识的普及贯穿始终。国外新闻在《北洋官报》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从创刊之日起,就设有专栏,专门刊载。睁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是官报刊载国外新闻的重要目的。其刊载的国外新闻包罗万象,五花八门;主要关注的是资本主义列强,对“名不见经传”的小国也有报道,由于外交关系,受关注度最高的是日本。关注的内容主要是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相对来说,《北洋官报》的评论并不突出。其评论随着清政府对新政的重视程度与新政和预备立宪的进展状况而时有时无。报纸上开过评论专栏,发表过慷慨激越的言辞,为新政和预备立宪摇旗呐喊,也试图寻找符合其利益诉求的思想或观点,加以宣传或推广,为清政府政治改革找到思想支撑和依傍,借以维护中央权威,强化中央意志。通过对《北洋官报》形态与内容的分析,本文认为:《北洋官报》已脱离古代邸报的样态,具备了现代媒介传播的部分功能。它促进了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进而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在清政府实行新政及“预备立宪”过程中,《北洋官报》起到了一定的舆论引导作用;能够促进清末官员思想的现代化;并促进了社会政治文化形态向现代化过渡。《北洋官报》作为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不仅宣告了古代形态官报的终结;推进了出版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报人的地位;而且初步形成了现代化和专业化的编辑理念与编辑技术体系。

孟婷[3](2017)在《中国大陆体育纪录片发展史研究(1949-2016) ——基于媒介社会学视角的考察》文中指出体育纪录片记录的是体育事件,反映的是政治与社会文化现状,传递的则是价值观、习俗与信仰。体育纪录片作为大众传播的一部分,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电视尚未发展和普及,体育纪录片兼具新闻报道功能,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大量信息通过体育纪录片传达给民众。进入电视时代,体育纪录片逐渐剥离新闻报道功能,转向人文视角,注重对体育文化和体育价值观念的传播。如今新媒体成为体育纪录片越来越重要的传播平台,体育纪录片进入多元化发展时期。本文在媒介社会学视角之下,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大陆地区体育纪录片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和研究。论文的导论部分交代了研究缘起,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问题:在梳理体育纪录片历史脉络的基础上,分析不同时期体育纪录片传播受到了哪些社会力量的作用,受何种因素支配?同时结合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市场逻辑之下,政治传播方式的转变,以及政治的隐形制约作用,进而分析了体育纪录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发展契机在哪里?诸如此类问题。媒介社会学视角下的媒介研究,能够从宏观层面上研究媒介与社会的互动。在这个研究视角下,能够看到不同时期体育纪录片生产背后的社会因素,不同美学特征呈现背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不同时期体育纪录片功能的变迁,以及这种变迁背后的国家话语与市场力量控制。本文的具体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深度访谈与实地观察、文本分析以及个案研究等。第一章论述了 1949年到1965年间体育纪录片的情况,这是体育纪录片的起步和探索阶段。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成立以后,体育纪录电影迎来了第一个发展小高潮。这一时期,体育纪录片在国家主导之下,选题面比较广,群众体育、竞技体育选题分布较为均衡;其次,体育纪录片的新闻报道功能突出。接下来,本章分析了体育纪录片中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美学及其形成原因。最后,以《征服世界最高峰》为个案,研究了国家主导下的体育纪录片何以完成巩固政权合法性和社会动员任务?本章小结部分对起步阶段体育纪录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虽然问题具有时代性,但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第二章停滞阶段论述了 1966年到1976年间体育纪录片的情况,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十年“文革”时期。本章分析了“乒乓外交”过程中体育纪录片突出的新闻报道功能,以及体育纪录片对“超阶级友谊”的政治言说。另外,本章对《再次攀登珠穆朗玛峰》与《征服世界最高峰》两部影片进行了再解读,研究了体育纪录片中的阶级话语呈现和女性形象塑造,具有那个年代的特殊性。第三章论述了 1977年到1992年间体育纪录片的发展情况,这是体育纪录电影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给体育纪录电影提供了丰富的拍摄素材,体育纪录电影的数量显着增加,体育纪录片在艺术探索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就,纪实美学风格确立。这一时期,体育纪录片逐渐剥离新闻报道功能,开始由新闻报道向文化传播过渡,同时体育纪录片摒弃了先前的革命话语转而用现代化话语言说。接下来,本章重点分析了体育纪录片中的民族主义叙事,体育纪录片通过空间上“自我-他者”关系建构、时间上民族“自我”今昔对比两条路径实现民族主义建构。最后,本章结合上世纪80年代体育报告文学对体育的言说,对体育纪录片思辨性的缺失进行了探讨。第四章研究了多元化发展时期体育纪录片的情况,时间跨度从1993年到2016年。这一阶段,体育纪录片迎来了两个机遇期:第一个机遇期是电视纪录片栏目化的发展,为电视体育纪录片的创作和播出提供了稳定的平台;第二个机遇期是新媒体平台崛起,并成为体育纪录片越来越重要的播出平台,这进一步推动了体育纪录片的市场化发展。本章首先对体育纪录片制作主体的多元化、艺术创作的多样化以及生产方式的多样化进行了研究。接下来,分析了市场逻辑对体育纪录片传播方式的影响,主要是体育纪录片的“去政治化”研究。随后,本章分析了体育纪录片中政治的隐形规训,市场化时代体育纪录片几乎不再直面来自上层的政治要求,但是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情结早已内化于制作者的认知体系中,另外,当局的播出监管也具有隐形的制约作用,不能越轨是底线。最后,在小结部分探讨了这一时期体育纪录片太过于重视人文性而忽略了运动美学展示的问题,毕竟体育纪录片的运动美学是它区别于其他社会类题材纪录片的根本特征。第五章从宏观上分析了体育纪录片当前的生态环境,并探讨了体育纪录片所面临的边缘化危机及发展契机。不同时期体育纪录片的选题、美学特征、功能以及政治传播方式等,都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宣传政策、体育现代化进程、传媒市场化改革的进行与深化、传媒技术的发展以及创作者主体的能动意识等等。各种力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不同的历史阶段、具体到每一部体育纪录片,其支配性的因素是不尽相同。体育纪录片的危机即来自外部也来自体育纪录片本身,但是在国家扶持纪录片产业和体育产业的大背景下,体育纪录片有着巨大的发展契机,更何况传媒技术的发展也将带来新的机遇。在当前的生态环境中,体育纪录片发展有三个显性的驱动因素:政治驱动、资本驱动和技术驱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体育纪录片的未来发展路径:商业性体育纪录片的娱乐化发展路径和宣传性体育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路径。不管是作为宣传作品,还是文化产品,这几百部体育纪录片影像既记录了中国体育事业发展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也清晰地勾勒出了中国人体育价值观念的变化轨迹,既记录了中国体育现代化的进程,也参与了体育现代化进程,体育纪录片记录的是体育,折射出的是中国大社会的整体形态与变迁,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罗奥[4](2017)在《《中国青年报》(1951-2013)社论与中国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共青团自成立至今已有九十多年历史。它在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探索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始终冲在革命、斗争和建设的前列,成为党的得力助手。在不同历史时期,共青团都充分发挥其政治宣传功能。它团结青年,教育青年,为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革命者和建设人才。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是处于不断调整、改进中。新世纪以来,社会更加开放,人们的价值观更加多元,共青团面临组织弱化的困境。于此,共青团亟须学习新的宣传理念,改进政治宣传工作,推动团的全面改革,提高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本研究对共青团政治宣传演进过程进行了详实研究,其中: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缘起、海内外研究现状、核心概念界定、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等几方面内容。第一章研究了中国共青团与《中国青年报》的历史与现状。本章主要回顾了政治宣传与共青团的发展、共青团机关报刊的发展和中国青年报社的发展。重点探讨了共青团政治宣传与中国革命、建设之间的关系,并从共青团机关报、刊的创办过程与发展过程中梳理出其政治宣传工作的总体思路和方法。第二章是《中国青年报》所发表的社论总述:笔者梳理、统计并简要分析了《中国青年报》社论的总体情况。其主要包括对《中国青年报》历年社论数量与分布情况,《中国青年报》转载其他报、刊社论数量与分布情况,和《中国青年报》社论话题的数量与分布情况等的分析。第三章分析了《中国青年报》社论的特点。笔者梳理、分析、比较了建国头十七年时期、极“左”时期、1978—2000年、2000—2013年四个历史时期,《中国青年报》社论话题的分布特点、社论的内容特点和社论的语言风格特点等。第四章讨论了《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之间的关系。首先,本研究梳理分析了《中国青年报》直接转载中央党报和地方党报的情况。具体包括转载社论的数量、话题和发表的时间等。其次,笔者对比研究了针对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和党报社论的异同,具体包括事件的话题、社论语言风格等。第五章对共青团政治宣传工作做出了展望:总结共青团政治宣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政治宣传理论滞后、宣传主题单调、服务意识淡薄、宣传载体单一等。根据对共青团政治宣传发展演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本研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推进共青团政治宣传大众化;紧扣服务青年宗旨去推进共青团组织改革;充分依托新媒体技术,广泛开辟宣传渠道。结语部分,对本研究的结论作出概括。

卜新章[5](2017)在《《人民画报》涉农报道中农民幸福的媒介话语建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民画报》创刊于1950年7月,是新中国第一本用图片来报道新闻的刊物,创刊以来发行面广量大,至今从未间断。本文以《人民画报》创刊以来的涉农报道为研究对象,以画报中的农民幸福为主题,对画报中不同历史时期的涉农报道进行分类统计,并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文本分析和媒介话语分析,分析报道中农民幸福的叙事与表意,以及画报对农民幸福的媒介话语建构,探究画报涉农报道中农民幸福的话语内容、话语立场、话语倾向,从而发现画报在涉农报道叙事表意中承担的角色,发现农民幸福的话语建构中潜藏的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逻辑。过渡时期(1949-1956),《人民画报》的涉农报道对农民的幸福进行了肯定,并对农民的幸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渲染,丰收景象、农民生活条件天翻地覆的变化让农民沉浸在幸福之中。同时对农民幸福的内容和归因进行了积极的引导,强调农民幸福的获得是共产党的领导,强调只有组织起来才能战胜生产建设中的困难,才能获得丰收、获得幸福,从而引导农民对共产党、组织集体、互助合作的认同,并推演出互助合作的集体归宿就是农民的幸福。探索时期(1957-1976),农民的幸福尽管在内容上延续了前一时期对物质生活条件的满足,然而在集体归宿方面的幸福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并越来越趋向于对物质幸福内容的替代,幸福的内容还越来越超越物质生活的基本满足,成为战天斗地、建设贡献的精神超越,成为超越资本主义世界的美好愿望,成为社会主义集体归宿的自豪,成为文化革命斗争中的狂热激情,从而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的附庸,以致农民幸福的内容被异化,幸福的概念被偷换。改革开放时期(1977-1999),画报的涉农报道见证了共产党工作中心和经济体制的转变,见证中国农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见证了中国农民的主体性在生产生活中的逐步发挥,基本还原了农民幸福生活的真实面貌,从而建构了这一时期农民幸福的主要内容和核心价值。报道中体现出农民幸福的个人立场、媒介立场、官方立场,宣传农民富裕幸福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富裕幸福的方法途径,对农民追求物质富裕幸福进行了肯定和鼓动。新世纪以来(2000-2016),画报的涉农报道对农业的发展没有进行过多的炫耀,也没有太多的农民富裕幸福的叙事,而对“三农”发展过程的很多问题进行了呈现。同时,画报涉农报道中农民增收和现代农业建设的话语较为集中,城乡关系、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市化发展成为新世纪画报涉农报道的主旋律。在这些涉农报道中,展开了城乡发展和农民幸福的追问,交织着农民增收的方法、途径和追求,进行着农民幸福与不幸的综合叙事,演绎了农民幸福的丰富内涵,表达了广大农民对幸福的进一步追求,并通过共产党的大政方针和具体措施,阐释了国家存在和领导的意义。将《人民画报》60多年来涉农报道中农民幸福的媒介话语建构纳入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发展轨迹中,从话语转变的角度对农民幸福的媒介话语进行传播政治经济学观照时发现,不同历史时期农民幸福的叙事具有明显的特点和转向,而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等对话语建构起决定作用。过渡时期和探索时期,画报涉农报道中农民幸福的话语铺天盖地,农民在物质和精神生活方面的幸福、个人和集体方面的幸福得到了全面铺陈,同时更倾向于精神的和集体的幸福,并呈现为一边倒的农民非常幸福的倾向,没有任何农民不幸或问题的负面报道。改革开放初期,农民幸福的话语出现了明显的转向,在画报建构的物质幸福、精神幸福和农民主体性地位之间的关系和重点呈现出独具时代的特征,在幸福话语建构的媒介立场上出现了迥然不同。新世纪以来,尽管报道话语与改革开放以来的话语一脉相承,但在进行农民幸福的话语呈现时,出现了很多农民不幸的批评话语,呈现出农民幸福与不幸均衡报道的话语转向。在这些转向的背后,体现出党报媒介话语的霸权和意志,以及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控制和转变,呈现出《人民画报》作为媒介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操控逻辑。也能发现,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人民画报》已然成为共产党的宣传手段,在需要解决一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问题方面具有良好的社会控制效果。

王光艳[6](2016)在《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种独特的影像形式,纪录片担负着诸多重要功能:第一,它真实记录人类社会的历史,用直观的影像为社会的变迁留存一份珍贵的档案;第二,它通过影像传递某种思想,进而影响受众;第三,它通过文化传播,促进不同地域人们的相互了解;第四,它属于文化产业,可以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第五,纪录历史与现实,最终目的是启迪未来。作为地方纪录片的代表,湖北纪录片创作具有某种意义上的“标本”价值。一、起步较早。早在1905年,湖北人谭鑫培就参与了中国第一部舞台纪录片《定军山》的拍摄。1911年,朱连奎在武汉拍摄了辛亥革命。二、水平较高。湖北创作的纪录片屡屡斩获国内、国际大奖。三、思想活跃。湖北纪录片导演的创作思想十分活跃,既有坚持传统的一面,也有部分思想引起诸多的争议。四、产业待兴。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部分,湖北纪录片的振兴尚待时日。因此,研究湖北当代纪录片的发展有助于我们认识湖北地区在纪录片创作中的成就,也有利于我们“解剖麻雀”,充分认识地方纪录片创作中的巨大能量。本文着力研究的是湖北当代纪录片,力图通过纵、横两条脉络来揭示湖北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和创作特点。整篇论文分为“绪论”、“上篇”、“下篇”、“结语”等四个部分,主干是“上篇”和“下篇”。绪论部分是全文的总体说明,也是全文逻辑思路的集中表述,说明了选题的由来、研究现状、研究方案与学术创新、有关概念的界定等问题。论文的“上篇”是湖北纪录片发展史研究,分为五章。第一章是湖北当代纪录片创作的“前史”,介绍从纪录电影的传入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湖北纪录片创作的情况。第二章到第五章分别是“十七年”、“文革”期间、新时期、多元化时期的湖北纪录片创作。按照拉斯韦尔的5w模式,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纪录片的“谁拍摄/放映”、“放映/拍摄什么”、“通过什么渠道”、“谁观看”、“产生什么效果”的考察和研究,结合世界及中国影视的发展状况横向比较,构建基于传播学视野下的湖北纪录片发展史。这是历史纵向的湖北纪录片梳理。论文的“下篇”是湖北纪录片创作研究,也分为五章。依据纪录片的主题、内容倾向等把纪录片分成五大类,即:新闻纪录片、历史文化纪录片、文献纪录片、自然科学纪录片、人文社会纪录片等,从第六章到第十章按照纪录片的类型分别论述。在具体每章论述中,分成本类型纪录片创作概貌、创作特点、个案研究、本章小结等几个方面,力图建构一个从历史到现实、从面到点的研究模式。从整体来看,“下篇”是横向的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结语部分是对湖北纪录片的若干思考,包括纪录片影像介入历史的意义、地域影像纪录与社会发展、湖北纪录片创作的启迪、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关于后续研究的思考等。需要说明的是,本人竭尽所能地将有代表性的、主流的湖北纪录片基本上都搜集在文中。但是,由于湖北纪录片在不同的年代,由不同的机构和个人拍摄,数量很大,不计其数,很难收全。因此,难免有遗漏,后续的研究可弥补其不足。此外,在文末,还附录了《湖北纪录片发展大事记》和《湖北纪录片获奖作品名录(部分)》。通过这种的形式,期望读者可以很便捷地了解各个不同时期湖北纪录片的发展状况。

邱志仁[7](2016)在《生命伦理学视域下的上海租界公共卫生 ——以工部局档案为基础的研究》文中指出生命伦理学是对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的伦理学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其话语内核不能脱离“现代性”的实践关切。本文在生命伦理学视域下,以上海市档案馆工部局卫生处英文档案(档号U1-16)为研究基础,通过对工部局卫生处在医院医疗卫生、工业卫生、难民收容卫生、卫生知识宣传方面的工作展开研究,试图解读“卫生现代性”在租界这一特殊的社会文化空间之下,是如何获得具体实践的。第一章从生命伦理学中“生命与政治”的视角出发,阐述了侨民公共卫生与华人公共卫生的伦理问题,对卫生处解决华人公共卫生难题的伦理实践进行了考察,展现了卫生处当之无愧成为上海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开拓者。第二章主要从“生命与身体”的角度论述租界医院的医疗卫生,展现了工部局为治疗和护理社区居民的生命健康的实践。第三章从“生命与生产”的角度,分析租界工厂的工业卫生,通过对租界工厂检查权的中外交涉的重新考量,展现工部局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如何帮助和拯救工人们的生命。第四章从“生命与战争”的角度,研究难民收容所的卫生,从中可以看到工部局面对难民问题时,为保持秩序、对抗疾病所采取的措施。第五章从“生命与教育”的角度,分析了工部局为传播卫生知识、构建城市卫生文化所做的努力。全文着重表现了工部局卫生处对于生命权利、生命价值、生命质量的看法。在此基础上可以发现,正是现代性的生命伦理学观念支配了工部局的这些工作内容和方针,而这些工作则在租界乃至上海促成了尊重生命的伦理学观念的形成。在工部局卫生处构建租界医院医疗卫生体系、工业卫生体系、难民生命应急救助体系和多媒介生命教育体系的过程中,现代性、殖民性与民族主义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呈现出一幅曲折而又瑰丽的历史画面。

杨乔栋[8](2014)在《新华社伦敦奥运会体育新闻图片报道研究》文中指出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至2012年伦敦奥运会,新华社的奥运新闻报道已历经风雨28载。新华社的体育新闻报道实力通过几届奥运会的历练而不断增强,尤其是新华社的体育新闻图片报道实力与30年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仅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得益于新华社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得益于新华社与时俱进的体育新闻摄影理念。本届伦敦奥运会,新华社派出了从事海外奥运报道以来规模最大的奥运前方报道团参与奥运报道工作。由此可见,奥运会的体育新闻报道仍是新华社体育新闻报道工作中的一个重点。与此同时,图片报道在其体育新闻报道中也逐渐演变成为一大特色。本文是针对新华社伦敦奥运会体育新闻报道中的图片报道所展开的研究。随着“读图时代”的概念深入人心,新华社体育新闻图片报道的影响力在国际上也逐渐增大。尤其是在北京奥运会之后,新华社的图片报道更是得到了前国际奥运会主席罗格和多家世界顶级通讯社的赞赏,也进一步得到了国内外广大用户的认可和喜爱。因此,本文选取了新华社在伦敦奥运会上的体育新闻照片作为研究对象,以体育摄影学、体育新闻学、传播学和图片报道等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以及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图片报道中的形象表现力和新闻价值角度出发,对新华社伦敦奥运会图片报道进行系统分析。首先,从体育新闻摄影在体育新闻中的传播功能和美学价值入手,之后从新华社伦敦奥运会体育新闻图片报道结构和体育新闻图片的特征方面展开分析,试总结出新华社体育新闻图片所呈现出的传播特征和体育新闻摄影理念。通过研究发现,新华社在伦敦奥运会上的图片报道注重图片形象力和新闻价值的高度统一,在充分保证新闻价值的情况下,积极创新,不断寻求新颖的图片表现力的可能性。通过图片报道这一形式,旨在更好地传播新闻事实。同时,新华社伦敦奥运会的图片报道中在项目选择、新闻选择以及运动表现力方面有非常典型的特点。通过分析,试对新华社体育新闻摄影理念进行了总结,认为新华社在奥运会中的体育新闻摄影理念是在人文精神、奥运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引导下,将构图、色彩、拍摄技法等因素组合,追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育新闻摄影呈现出了良好的专业性、规范性以及市场适应性。

贺琛[9](2013)在《新闻传播者的道德责任研究》文中提出摘要:在今天这个媒介塑造的“拟态环境”日益“环境化”的时代,在人们处于媒介化生存状态的时代,相信没有人会否认大众传媒的力量、影响和作用。人们在日益依赖传媒的时候,常常又为传媒频频出现的责任失范现象而恼火,尤其是那些深受传媒报道影响的群体,比如“被死去”的名人,陷入悲痛和烦恼中却无法保护自己隐私的采访对象等等。于是,责任失范问题成为当前传媒的突出问题,塑造具有道德责任精神的新闻传播者成为当前新闻伦理建设的重要任务。传媒责任研究应该从新闻传播者个体道德责任的视角展开研究,并从美德、制度和规范三个维度的综合视角来界定新闻传播者的道德责任,才能消弭歧义,达成共识。传播责任有两个维度:规范维度和美德维度,只有两个维度的传播责任相辅相成才能塑造具有责任精神的传播者。新闻传播者道德责任存在的三重依据分别是身份论、契约论和自然论。身份赋予责任,人的责任来源于他在社会分工体系中的身份地位。公众对于新闻传播者的身份期待是要求其担任公众利益的“代言人”、权力的“监督者”、环境的“了望者”和信息的“传播者”,与此相对应的身份责任就是监督社会,为公共利益鼓与呼。责任源于契约,传媒依靠一系列契约与各个利益群体维系关系,因而契约是传播责任的重要源泉。传播责任来源于宏观社会契约订立过程中传播主体的自由选择和理性承诺,来源于从社会公众手中获取的各种传播权利。每个人天生就被赋予了与自然权利相对应的自然责任,比如尊重人格、仁爱互助、敬畏生命等。传播责任研究的必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传播责任失范现象层出不穷,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另一方面,新闻传播者在传播活动中经常面临角色冲突、权力冲突和利益冲突等责任冲突,陷入行为选择困境。传播责任冲突的化解需要传播者掌握责任判断原则和平衡准则,熟悉伦理抉择模式,才能形成伦理智慧,做出负责任的传播行为。构建一个基于新闻传播者、受众、传媒组织和政府的四元一体的传播责任体系,为新闻传播者提供一个道德责任精神养成的良好环境,是实现责任传播的有效途径。传播责任研究的目的在于培养新闻传播者的道德责任感,塑造其责任担当精神。构建传播责任体系的深层意蕴在于发展“前瞻性责任”,而非事后的“责任追究”。传播责任研究还必须注意从“抽象思辨”到“面向行动”的转向,因而传播责任体系的构建应该具有理性和实践的双重指向。新闻传播者只有将规范维度与美德维度的责任完美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健康传播、责任传播,成为社会正能量的传播者,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杨立青[10](2013)在《上下联动的中国文化管理体制创新 ——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探索》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是决定我国历史命运的伟大实践,也是一场影响极其深远的制度变革。作为当代中国制度变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管理体制改革自1978年后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取得了不少进展和成效。但作为一个系统性过程,我国文化管理体制改革至今已进入深水区,面临着诸多的障碍,如何在克服障碍的同时加强制度创新,成为新形势下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制度变迁”理论来分析我国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除绪论外,本文主体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本文的理论基础,即制度变迁理论,为透视我国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有效的理论分析工具。第二部分探讨传统文化管理体制的建立和演变过程,以及这一传统体制的功能特征。第三部分分析传统文化管理体制的弊端及其改革兴起的条件与表现,包括改革的动力来源、约束条件与路径依赖。第四部分分析正式组织在制度变迁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引出驱动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主体问题。第五部分提出以“上下联动”来推动我国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的核心主题,探讨了上下联动与改革开放的关系,并以之观照文化管理体制创新所存在的障碍。第六部分为本文的制度设计与政策建议部分,提出进一步完善“上下联动”文化管理体制创新模式的若干维度。作者认为,制度变迁理论不仅适用于对我国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分析,而且对于改革的历史和现实均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在本文中,制度变迁被理解为通过改变旧制度体系的规则与程序,以新的结构关系和激励方式形成新的制度行为规程的过程。根据这一理解,作者指出1949年前后建立的传统文化管理体制,既是新中国“国家制度重建”的一个历史缩影,也对社会新秩序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但基于这一体制本身具有的制度弊端,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特别是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然而,无论是体制改革,还是制度创新,均需要一定的主体来驱动,在我国,推动制度变迁的核心主体无疑是党和政府。但改革开放以来的“分权化”不仅分际了国家、市场和社会之间的传统关系,也使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角色发生了深刻变化。那么,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文化管理体制改革进程中各自的地位、作用是什么?两者的“上下联动”对于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产生了什么实质性影响?这一制度创新模式及其机制在当前又存在什么样的障碍?本文最后认为,调整文化管理主体横向关系,重组文化管理职能与组织构架;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协调,优化央地政府权责配置;实现改革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完善政策制订和运行机制;实行区别对待分类指导,鼓励地方政府间适度竞争;完善相关激励与评估机制,增强官员制度创新动力;松绑意识形态紧箍咒,创新意识形态管理方式;借助市场与社会力量,共同推进存量改革和增量改革等,是完善“上下联动”文化管理体制创新模式的有效的制度安排和路径选择。从上下联动与制度变迁的关系来分析文化管理体制创新是一个新的理论尝试。虽然制度变迁的方向和面貌受各种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多重影响,但组织因素却是最根本的。作为一种新的分析途径,从“上下联动”的角度来看我国文化管理体制的创新,有助于人们重视组织因素在我国制度变迁中的地位与作用,并将关注点放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良性互动中来,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制约我国文化管理体制创新的障碍及其成因,从而有助于我们探索出一条完善这一体制创新模式的可行改革路径。

二、划清理论界限 加速改革步伐——兼论抓拍在新闻摄影改革中的地位与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划清理论界限 加速改革步伐——兼论抓拍在新闻摄影改革中的地位与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2)《北洋官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基本框架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点
    五、概念辨析与界定
第1章 《北洋官报》创办的历史背景
    1.1 《北洋官报》创办前后中国时局动荡
    1.2 清末新政的实施与新闻事业的发展
        1.2.1 清末新政的实施
        1.2.2 清末新政中有利于报刊发展的因素
        1.2.3 晚清新闻事业的发展
        1.2.4 清末新式官报蜂起
    1.3 袁世凯与直隶新政
        1.3.1 直隶新政成绩瞩目
        1.3.2 创办《北洋官报》是直隶新政重要举措之一
    1.4 晚清的政治舆论失范与媒介控制
        1.4.1 晚清社会的言禁受到极大冲击
        1.4.2 晚清政府对舆论的管控乏力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北洋官报》的定位、形态与运营
    2.1 《北洋官报》的发展分期与形态确立
        2.1.1 发展前期形态确立
        2.1.2 发展中期调整变革
        2.1.3 发展后期收缩僵化
    2.2 《北洋官报》的体制
        2.2.1 组织与运行现代化
        2.2.2 办报宗旨高远
        2.2.3 版面设置与栏目安排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2.2.4 附刊注重开民智
    2.3 《北洋官报》的发行方式与广告
        2.3.1 发行方式以派销为主
        2.3.2 阅报社的推行配合官报的发行
        2.3.3 报纸的寄递受益于大清邮政系统
        2.3.4 广告收入无法支撑官报发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北洋官报》的内容分析——“通上下,开民智”
    3.1 《圣谕广训》与邸报的摘抄
        3.1.1 篇首刊载《圣谕广训》表达对清朝皇权道统的尊崇
        3.1.2 刊载上谕维护官场权力秩序
    3.2 官方文牍的刊载
        3.2.1 《北洋官报》比邸报、京报刊载更多的政务信息
        3.2.2 刊载大量政务信息是清政府政务有限公开的表现
        3.2.3 清政府借助新式官报刊载政务信息营造新政有序开展的表象
    3.3 国内新闻的报道
        3.3.1 重视新闻报道,重点报道新政
        3.3.2 对“学务新政”的报道数量最多,涉及问题深入
        3.3.3 对“经济新政”的报道引导社会兴工振商
        3.3.4 对“警务新政”的报道协助直隶警政的建设
        3.3.5 对“预备立宪”的报道声势浩大
    3.4 外国新闻的选登
        3.4.1 刊载外国新闻为了看世界、学西方
        3.4.2 《北洋官报》的外国新闻报道分析
    3.5 图画的刊载
        3.5.1 新闻摄影彰显新的报刊理念
        3.5.2 广告图片突出营销兼顾审美
        3.5.3 装饰图片增强视觉冲击力
    3.6 论说的编发
        3.6.1 清政府试图借官报评论挽回流失的话语权
        3.6.2 评论随清政府对新政的态度时有时无
        3.6.3 《北洋官报》评论主题分析
        3.6.4 以“浅说”的形式普及立宪常识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北洋官报》的历史作用及其地位
    4.1 《北洋官报》与舆论引导
        4.1.1 国际国内要求清政府实施新政的舆论呼声高涨
        4.1.2 大量刊载新政内容,对舆论进行议程设置
        4.1.3 以亲民化的表达方式进行舆论引导
    4.2 《北洋官报》与清末官员思想的现代化
        4.2.1 近代报刊对文明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4.2.2 开民智、开绅智、开官智是晚清社会现代化的基本路径
        4.2.3 《北洋官报》“开官智”的作用较大
        4.2.4 传播现代化内容和思想
        4.2.5 正确评价《北洋官报》的“开智”作用
    4.3 《北洋官报》促进了政治文化形态向现代化过渡
        4.3.1 促进了清政府的政务公开
        4.3.2 促进了地方社会“公共领域”的发展
    4.4 《北洋官报》在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4.4.1 宣告了古代形态官报的终结
        4.4.2 推进了出版技术的发展
        4.4.3 提高了报人的地位
        4.4.4 初步形成了现代化和专业化的编辑理念与编辑技术体系
    4.5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中国大陆体育纪录片发展史研究(1949-2016) ——基于媒介社会学视角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体育纪录片:用影像书写体育史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问题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
        一、体育纪录片的界定
        二、本文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理论视野
        一、国内外体育纪录片研究综述
        二、媒介社会学——一种研究视角
        三、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综述
    第四节 研究路径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探索发展时期:1949-1965年的体育纪录片
    第一节 体育纪录片产制的宏观环境
        一、体育事业的恢复与初步发展
        二、体育纪录片生产的国家主导
    第二节 体育纪录片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一、选题多样,以“成绩”汇报为主
        二、新闻报道功能突出
        三、原因分析:国家主导、计划生产的体制使然
    第三节 体育纪录片的艺术分析
        一、现实主义美学取向
        二、浪漫主义美学取向
    第四节 体育纪录片中的胜利叙事
    小结 起步阶段体育纪录片的泛政治化
第二章 停滞时期:1966-1976年的体育纪录片
    第一节 “工具论”登峰造极的十年
    第二节 体育纪录片作品及其新闻报道功能
        一、体育外交活动报道
        二、再现登山运动的辉煌
        三、“体育简报”与着墨不多的群众体育纪录片
    第三节 体育纪录片中的阶级话语呈现:《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与《征服世界最高峰》的再解读
        一、阶级斗争话语呈现:《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中话语的军事化
        二、性别从属于阶级:女性形象的嵌入
    第四节 超阶级的“友谊”:体育纪录片中的国家外交
    小结 体育纪录片的真实性问题探讨
第三章 黄金时期:1977-1992年的体育纪录片
    第一节 重启体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体育纪录电影
        一、竞技体育“霸屏”
        二、从宣传报道向文化传播过渡
    第二节 体育纪录片艺术性的回归
        一、纪实美学风格的确立及运用
        二、体育运动美学展示
    第三节 体育纪录片中的主导话语:革命话语向现代化话语的转变
    第四节 体育纪录片中的民族主义叙事
        一、“自我—他者”关系构建
        二、民族“自我”今昔对比:“东亚病夫”集体记忆构建
    小结 体育纪录片与竞技体育之殇
第四章 多元化时期:1993-2016年的体育纪录片
    第一节 体育纪录片制作主体多元化
        一、体制内体育纪录片及其宣传性和人文性
        二、体制外体育纪录片锋芒初露
    第二节 体育纪录片创作多样化
        一、纪实手法大量运用
        二、体育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
        三、电影创作手法的借鉴使用
    第三节 体育纪录片生产方式多样化
        一、生产流程模块化
        二、故事结构标准化
        三、工业化生产方式与纪录片的真实性和艺术性
    第四节 体育纪录片的“去政治化”传播策略及其市场逻辑
        一、传播实践:《筑梦2008》的“强国梦”叙事和《中国体育再出发》的文化叙事转向
        二、“去政治化”背后的市场逻辑
    第五节 市场化时代政治的隐形规训
        一、生产主体民族主义情结的内化
        二、体育纪录片传播过程监管
    小结 过度人文化与运动美学缺失
第五章 体育纪录片发展前瞻
    第一节 当前体育纪录片的生态环境
    第二节 体育纪录片的边缘化危机与发展契机
    第三节 体育纪录片的未来发展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访谈实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附件

(4)《中国青年报》(1951-2013)社论与中国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一)海外学者的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界定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共青团与《中国青年报》
    第一节 政治宣传与共青团的发展
        一、政治宣传与革命运动
        二、共青团与中国革命和建设
        三、共青团发展过程中的政治宣传
    第二节 中国共青团机关报刊的发展
        一、出版先进刊物与共青团机关刊物的创办
        二、共青团机关刊的演进与发展
        三、《中国青年报》的创刊与发展
    第三节 中国青年报社的发展简述
        一、中国青年报社的成立与发展
        二、中国青年报社的领导体制简述
第二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总述
    第一节 《中国青年报》历年社论数量与分布
        一、社论总量统计
        二、社论数量与分布
    第二节《中国青年报》转载社论数量与分布
        一、社论总转载量及其分布
        二、转载《人民日报》社论数量与分布
        三、转载其他报、刊社论数量与分布
    第三节 《中国青年报》社论话题与分布
        一、话题分类依据概述
        二、社论话题与分布
第三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的特点
    第一节 社论话题分布特点
        一、建国头十七年时期
        二、极“左”时期
        三、1978 年至2000年
        四、2000 年至2013年
    第二节 社论内容特点
        一、建国头十七年时期
        二、极“左”时期
        三、1978 年至2000年
        四、2000 年至2013年
    第三节 社论语言风格特点
        一、建国头十七年时期
        二、极“左”时期
        三、1978 年至2000年
        四、2000 年至2013年
第四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
    第一节 直接转载党报
        一、转载中央党报
        二、转载地方党报
    第二节 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的比较研究
        一、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的话题比较
        二、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的语言风格比较
第五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及共青团政治宣传工作的改进
    第一节 政治宣传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一、新形势下,共青团政治宣传理论滞后
        二、多元价值观时代,宣传主题单调
        三、服务青年意识淡薄
        四、宣传载体单一,与青年互动缺失
    第二节 政治宣传工作的改进建议
        一、积极开拓思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
        二、贴近青年,推进《中国青年报》社论政治宣传的大众化
        三、紧扣服务青年宗旨,引导共青团自身改革
        四、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广开政治宣传渠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1952年—1966年《中国青年报》社论标题及发表时间
附录二:1979年—2013年《中国青年报》社论标题及发表时间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人民画报》涉农报道中农民幸福的媒介话语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
    第三节 关键概念
    第四节 文献综述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画报摄影图像的意义与叙事
    第一节 摄影图像的符号意义
    第二节 《人民画报》涉农封面摄影图像解读
    第三节 《人民画报》涉农报道的图像叙事
第三章 农民幸福“神话”的共识制造(1950-1956)
    第一节 农民日常生活的幸福“神话”
    第二节 集体幻想中农民幸福的“神话”
    第三节 身份认同中幸福的“农民阶级”
    第四节 参政地位中隐匿的农民幸福
    第五节 制造共识——农民幸福“神话”的建构目的
第四章 农民幸福的内容扭曲与话语异化(1957-1976)
    第一节 生产跃进“神话”中农民幸福的浮夸
    第二节 人民公社中农民幸福的意识形态绑架
    第三节 文化革命“霸权”中农民幸福的政治异化
    第四节 政治话语汇流中农民幸福的主体异化
第五章 农民幸福价值标准的本体归位(1977-1999)
    第一节 谨慎改革过程中迟到的农民幸福话语
    第二节 农民利益诉求中经济建设话语的汇流
    第三节 意识形态转变下幸福价值标准的回归
    第四节 政治话语范式转换中农民主体的自由解放
第六章 农民幸福的本质追问与终极追求(2000-2016)
    第一节 涉农报道中农民幸福的“议程”与“框架”
    第二节 “问题”议程中农民幸福本质的话语追问
    第三节 “增收”议程中农民幸福的经济本质
    第四节 “新农村”议题中内涵扩张的幸福本质
    第五节 “城市化”议题中农民幸福本质的终极追求
第七章 农民幸福话语的政治经济逻辑
    第一节 农民幸福“神话”背后的政治合法性确认
    第二节 农民幸福话语的意识形态操控
    第三节 农民幸福价值观转变的经济发展逻辑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6)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湖北纪录片研究现状分析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四、“纪录片”及“湖北纪录片”的界定
上篇:湖北纪录片发展史研究
    第一章 晚清民国时期湖北影视纪录(1895—1949)
        第一节 纪录片的传入与萌发
        一、影像生意:纪录片的诞生
        二、西风东渐:纪录片传入中国
        第二节 纪录片在湖北的早期传播
        一、登陆汉口:湖北人初会纪录片
        二、立足武汉:纪录片带来的“欧风美雨”
        第三节 辛亥战火催生的纪录片
        一、巧遇辛亥:武昌首义遭逢“纪录”
        二、辐射各地:纪录片在湖北境内传播
        第四节 抗日烽火中的湖北影视纪录
        一、风云际会:艰苦卓绝的抗战纪录
        二、热血奔涌:基于影像的抗战宣传
        三、管中窥豹:魂牵中国的大师纪录
        第五节 解放战争中的湖北影视纪录
        一、战火洗礼:如影随形的战争纪录
        二、迎接胜利:大军南下的湖北纪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十七年”的湖北纪录片创作(1949—1966)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湖北纪录片(1949—1953)
        一、机构整合:创作机构重新洗牌
        二、欢庆建国:庆祝新中国诞生的湖北影像
        三、关注发展:解放初期的湖北影像纪录
        第二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纪录片(1956—1966)
        一、发展电影:湖北纪录片创作有了自己的阵地
        二、建立电视:湖北纪录片有了电视舞台
        三、史海拾珠:省外电影厂镜头下的湖北纪录片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革”时期湖北纪录片创作(1966-1976)
        第一节 “文革”初期的湖北纪录片(1966-1969)
        一、山雨欲来:创作机构遭遇“夺权”风暴
        二、乱中蓄势:纪录片创作蹒跚起步
        第二节 “文革”中期的湖北纪录片(1969—1973)
        一、风雨飘摇:创作机构乱中求生
        二、艰难跋涉:湖北电影纪录片登上舞台
        第三节 “文革”末期的湖北纪录片(1973—1976)
        一、风潇雨晦:创作机构渐成规模
        二、逆境成长:纪录片创作初显成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时期湖北纪录片创作(1976—1992)
        第一节 徘徊期与拨乱反正期湖北纪录片(1977—1982)
        一、调整巩固:地市开始建立电视台
        二、蓄势待发:纪录片创作影、视并进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期湖北纪录片(1983—1992)
        一、发展壮大:地市电视台纷纷成立
        二、扬帆起航:纪录片创作影、视双丰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跨世纪发展期湖北纪录片(1993—今)
        第一节 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期湖北纪录片(1993—2002)
        一、合流发展:创作机构初步整合
        二、阔步向前:纪录片创作“影退视进”
        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期的湖北纪录片(2003—)
        一、整合发展:创作机构多次重组
        二、开放多元:纪录片创作接轨市场
        本章小结
下篇:湖北纪录片创作研究
    第六章 现实的写作: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
        第一节 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概貌
        一、新闻纪录片的概念
        二、湖北新闻纪录片发展概述
        第二节 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特点
        一、深入纪录重大历史事件,及时向外传播
        二、围绕社会热点,注重思想性表达
        三、立足现实问题,挖掘新闻背后的真相
        第三节 个案分析《三峡移民备忘录》:工程移民的当代画卷
        一、纪实视野下的人文关怀
        二、宏大叙事中面与点的平衡
        三、生存视野下的纵横对比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文化的坐标: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
        第一节 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概貌
        一、历史文化纪录片的概念
        二、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发展概述
        第二节 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特点
        一、凸显宏大的历史文化观
        二、聚焦荆楚文化的特色
        三、渗透文化担当的思考
        第三节 个案分析《楚国八百年》:荡气回肠的楚国史诗
        一、历史与文化:抽丝剥茧的追问
        二、写实与写意:多维叙事的表达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共时与历时的交响: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
        第一节 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概貌
        一、文献纪录片的概念
        二、湖北文献纪录片发展概述
        第二节 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特点
        一、小投入,大视野
        二、小题材,大文章
        三、小细节,大格局
        第三节 个案分析《情系长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武汉》:用文献还原历史
        一、文献:有温度的历史
        二、遗址:有见证的历史
        三、声音:有回想的历史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生命的平等: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
        第一节 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概貌
        一、自然科学纪录片的概念
        二、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发展概述
        第二节 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特点
        一、用平等的视角关注自然界的生命
        二、从关注单个科学现象发展到关注生态环境
        三、将人类的命运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第三节 个案分析《麇鹿家园》:人与动物的命运共同体
        一、灭绝与再生:环境变迁中的高歌
        二、觅食与繁殖:四季更替中的轮回
        三、竞争与合作:人与动物的相处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生存的范本: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
        第一节 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概貌
        一、人文社会纪录片的概念
        二、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发展概述
        第二节 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特点
        一、保持平等视角
        二、凸显人文关怀
        三、贯穿理性思考
        第三节 个案分析《舟舟的世界》:生命的尊严
        一、镜子:反观自我
        二、故事:人文关照
        第四节 个案分析《请为我投票》:人性的折光
        一、标本:班级的透视
        二、视角:社会的映射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湖北纪录片发展大事记
附录2:湖北纪录片获奖作品名录(部分)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后记

(7)生命伦理学视域下的上海租界公共卫生 ——以工部局档案为基础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论文思路及资料
第一章 生命与政治:上海现代公共卫生事业的开拓者
    第一节 伦理问题:侨民卫生与华人卫生的难题
        一、卫生处的历史——侨民卫生与华人卫生
        二、路径选择——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的结合
        小结
    第二节 伦理困境:卫生的现代性与殖民性
        一、为谁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对象的探讨
        二、现代性与殖民性——华洋政权的博弈
        小结
    第三节 伦理实践:卫生处对于华人的职责和活动
        一、卫生处的重要职责
        二、卫生处处理华人公共卫生难题的活动
        小结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生命与身体:租界医院的医疗卫生
    第一节 伦理问题:贫民医疗与资源短缺的矛盾
        一、贫民医疗与资源紧张伦理问题的出现
        二、伦理路径——医院理事会的控制
        小结
    第二节 伦理困境:财政资金的短缺
        一、维多利亚疗养院的建立
        二、去留之间
        三、戴维斯(C.Noel Davis)医生的三封信
        小结
    第三节 伦理实践:租界医院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一、租界医院体系
        二、医院医疗卫生的管理体系
        三、工部局护理体系
        小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命与生产:租界工厂的工业卫生
    第一节 伦理问题:工业生产与生命健康
        一、工业生产中伦理问题的出现
        二、伦理路径选择——工业卫生
        小结
    第二节 伦理困境:民族主义的对抗
        一、民族主义的发难
        二、工厂主的立场
        三、民族主义的失败
        小结
    第三节 伦理实践:租界工业卫生建设体系
        一、工业卫生调查
        二、上海电力公司的煤烟处理
        三、工厂清洁
        四、合作诊所
        小结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命与战争:难民收容所的卫生
    第一节 伦理问题:中日战争与租界难民收容
        一、战争与难民收容问题的出现
        二、伦理路径选择——人道主义
        小结
    第二节 伦理困境:人道主义救助与难民利益的矛盾
        一、难民用水
        二、难民遣送
        小结
    第三节 伦理实践:难民生命应急救助体系
        一、卫生稽查
        二、传染病防护
        三、食物保障
        小结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命与教育:卫生知识的传播
    第一节 伦理问题:工部局对卫生传播责任主体的干涉
        一、卫生传播责任主体的作为
        二、伦理路径的选择——大众媒介话语权的掌控
        小结
    第二节 伦理困境:技术维度对卫生知识传播的挑战
        一、卫生教育电影计划
        二、技术维度困境的根源——经费短缺
        三、解决电影技术维度困境的尝试
        小结
    第三节 伦理实践:多样媒介构建的生命教育体系
        一、卫生年度报告
        二、医学演讲
        三、宣传册
        四、照片
        五、标语
        小结
    本章小结
结语:敬畏生命与卫生现代性
    一、“敬畏生命”的价值观
    二、卫生的现代性
    三、城市的生命力
图表索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8)新华社伦敦奥运会体育新闻图片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体育新闻摄影的重要性
        1.1.2 图片报道发展的内在驱动
        1.1.3 奥林匹克运动的无穷魅力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体育摄影的研究
    2.2 关于新闻摄影的研究
    2.3 关于体育新闻摄影的研究
    2.4 关于体育新闻图片报道的研究
3 研究对象及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综述法
        3.2.2 内容分析法
        3.2.3 专家访谈法
4 分析与讨论
    4.1 体育新闻图片报道相关概念的阐述
        4.1.1 概念
        4.1.2 体育新闻摄影在体育新闻报道中的传播功能分析
        4.1.3 体育新闻摄影在体育新闻报道中的美学价值分析
    4.2 图片机构及图片样本
        4.2.1 图片机构
        4.2.2 奥运报道策略
        4.2.3 奥运报道概况
        4.2.4 图片样本
    4.3 新华社伦敦奥运会新闻摄影报道结构分析
        4.3.1 按赛事类型划分呈现出的报道结构
        4.3.2 按报道主体划分的结构状况
        4.3.3 按拍摄角度划分的结构状况
        4.3.4 按报道主体的性别划分结构状况
        4.3.5 按报道景别划分的结构状况
    4.4 新华社伦敦奥运会体育新闻图片报道呈现出的传播特征
        4.4.1 项目选择特征
        4.4.2 新闻选择特征
        4.4.3 视觉表达特征
    4.5 从图片结构看新华社体育新闻摄影理念—以“新华每日佳作”为例
        4.5.1 内容分析
        4.5.2 美学分析
        4.5.3 运动分析
5 结论
    5.1 新华社伦敦奥运会图片报道总结
    5.2 新华社体育新闻摄影报道的发展趋势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新闻传播者的道德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缘起
    1.2 研究综述
        1.2.1 我国传媒责任问题的研究进程与现状
        1.2.2 国外传媒责任问题的研究进程与现状
        1.2.3 国内外传媒责任问题研究的比较与启示
    1.3 基本思路
2 责任与道德责任
    2.1 责任及其基本分类
        2.1.1 责任的基本内涵
        2.1.2 责任的基本分类
    2.2 道德责任及其维度
        2.2.1 道德责任的内涵
        2.2.2 道德责任的维度
        2.2.3 道德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3 新闻传播者的道德责任
    3.1 传播责任及其构成要素
        3.1.1 新闻传播者道德责任的内涵
        3.1.2 传播责任的构成要素
    3.2 传播责任的发生依据
        3.2.1 身份责任
        3.2.2 契约责任
        3.2.3 自然责任
    3.3 传播责任的具体要求
        3.3.1 新闻传播者应该担负的身份责任
        3.3.2 新闻传播者应该担负的契约责任
        3.3.3 新闻传播者应该担负的自然责任
    3.4 传播责任的维度
        3.4.1 规范维度的传播责任
        3.4.2 美德维度的传播责任
4 新闻传播者道德责任的失范与矫正
    4.1 传播责任失范的表现
        4.1.1 有偿新闻
        4.1.2 虚假新闻
        4.1.3 低俗新闻
        4.1.4 新闻侵权和越权
        4.1.5 漠视、歧视和利用弱势群体
    4.2 传播责任失范的原因
        4.2.1 传媒产业化、资本化、集团化、垄断化带来的冲击
        4.2.2 社会政治环境和道德风尚的影响
        4.2.3 新闻媒介外部监督机制和力量匮乏的影响
        4.2.4 新闻传播者生存环境堪忧,影响其责任践履
        4.2.5 传播者职业道德责任意识淡薄,自律意识不强的影响
    4.3 传播责任失范的矫正
        4.3.1 有偿新闻的矫正
        4.3.2 虚假新闻的矫正
        4.3.3 低俗新闻的矫正
        4.3.4 新闻侵权、越权的矫正
        4.3.5 漠视、歧视和利用弱势群体的矫正
5 新闻传播者道德责任的冲突与化解
    5.1 传播责任冲突的表现形式
        5.1.1 新闻传播者面临的角色冲突
        5.1.2 新闻传播者面临的权力冲突
        5.1.3 新闻传播者面临的利益冲突
    5.2 传播责任冲突的伦理根源与实质
        5.2.1 传播责任冲突的根源:利益冲突
        5.2.2 传播责任冲突的实质:价值观冲突
    5.3 传播责任冲突的化解
        5.3.1 传播责任冲突的判断原则
        5.3.2 传播责任冲突的平衡准则
        5.3.3 三个伦理抉择模式
6 新闻传播者道德责任体系的构建
    6.1 加强自律,塑造具有责任精神的新闻传播者
        6.1.1 塑造责任精神主体的机制
        6.1.2 塑造责任精神主体的途径
    6.2 培育公民伦理,健全受众监督机制
        6.2.1 培养公民伦理,强化受众的媒介监督
        6.2.2 丰富受众监督途径,建立和完善受众监督机制
    6.3 建设制度伦理,优化传媒组织环境
        6.3.1 从制度伦理的视角评析当前传媒制度的“正当性”
        6.3.2 建设制度伦理,防止传播责任失范
    6.4 完善行业监督机制,推进新闻法制建设
        6.4.1 行业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新闻道德委员会
        6.4.2 加快新闻立法进程,推进新闻法制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10)上下联动的中国文化管理体制创新 ——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及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3 核心概念与分析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难点与创新点
2 本文的理论基础:制度变迁理论
    2.1 制度与制度研究
        2.1.1 关于制度
        2.1.2 关于制度研究
    2.2 “制度变迁”理论
        2.2.1 马奇和奥尔森的“制度变迁”理论
        2.2.2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
        2.2.3 历史制度主义的“制度变迁”理论
        2.2.4 社会学制度主义的“制度变迁”理论
    2.3 “制度变迁”理论在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适用性
        2.3.1 作为一项“制度安排”的文化管理体制
        2.3.2 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中的“制度变迁”
        2.3.3 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与当代中国的体制转型和制度创新
3 传统文化管理体制的建立、演变与特征
    3.1 传统文化管理体制的建立(1949-1956)
        3.1.1 传统文化管理体制建立的基础条件
        3.1.2 传统文化管理体制的组织架构与实施机制
        3.1.3 传统文化管理体制建立的经验来源
    3.2 传统文化管理体制的演变
        3.2.1 建国初期文化管理体制的演化(1956—1965)
        3.2.2 “文革”对传统文化管理体制的破坏(1966—1976)
        3.2.3 “新时期”文化管理体制的修复(1977—1979)
    3.3 传统文化管理体制的功能特征
        3.3.1 文化管理的政治化
        3.3.2 文化管理的集权化
        3.3.3 文化管理的规制化
        3.3.4 文化管理的专业化
4 传统文化管理体制的弊端及其改革的兴起
    4.1 传统文化管理体制的制度弊端
        4.1.1 政治化导致了文化的泛意识形态化
        4.1.2 集权化排斥了多元共治格局的建立
        4.1.3 规制化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低效与激励机制的缺失
        4.1.4 专业化导致了管理机构的膨胀和管理成本的提高
    4.2 当代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兴起与进展
        4.2.1 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兴起的背景与条件
        4.2.2 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兴起的表现及其阶段性进展
    4.3 变与不变:改革的动力来源、约束条件与路径依赖
        4.3.1 激励机制: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动力来源
        4.3.2 改革成本: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约束条件
        4.3.3 变与不变: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依赖
5 制度变迁的组织因素: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主体分析
    5.1 “组织”与制度变迁
        5.1.1 马奇、奥尔森的组织与制度理论
        5.1.2 “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导性制度变迁”中的组织
        5.1.3 诺斯等人的“两大行动集团”理论
    5.2 我国文化管理的组织主体
        5.2.1 中央政府及其文化主管部门
        5.2.2 地方政府及其文化主管部门
        5.2.3 微观文化主体
    5.3 三大组织主体与文化管理体制改革
        5.3.1 中央政府与文化管理体制改革
        5.3.2 地方政府与文化管理体制改革
        5.3.3 微观主体与文化管理体制改革
6 “上下联动”与文化管理体制创新
    6.1. “上下联动”与改革开放
        6.1.1 我国传统社会主义体制中的“上下关系”
        6.1.2 “上下联动”是改革开放成功实践的经验总结
        6.1.3 “上下联动”是当代中国制度创新的基本模式
    6.2 “上下联动”与文化管理体制改革
        6.2.1 “上下联动”与文化管理体制的渐进改革
        6.2.2 “上下联动”与我国文化管理的制度创新
    6.3 从“上下联动”看我国文化管理体制创新的障碍
        6.3.1 党政关系与职能分工的模糊
        6.3.2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悖论
        6.3.3 条块分割与职责同构的难题
        6.3.4 整体原则与地区行业的差异
        6.3.5 制度效率与意识形态的两难
        6.3.6 利益调整和动力不足的困境
7 完善“上下联动”文化管理体制创新模式的若干维度
    7.1 调整管理主体关系,重组职能与组织系统
    7.2 集权与分权相协调,优化央地政府权责配置
    7.3 实现改革合理化,完善政策制订和运行机制
    7.4 区别对待分类指导,鼓励地方政府适度竞争
    7.5 完善激励评估机制,增强官员制度创新动力
    7.6 松绑意识形态紧箍咒,创新意识形态管理方式
    7.7 借助市场社会力量,推进存量改革和增量改革
8 结语
9 参考文献
10 攻博期间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划清理论界限 加速改革步伐——兼论抓拍在新闻摄影改革中的地位与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及其历史经验研究[D]. 余皓洁. 湘潭大学, 2020
  • [2]《北洋官报》研究[D]. 都海虹. 河北大学, 2018(08)
  • [3]中国大陆体育纪录片发展史研究(1949-2016) ——基于媒介社会学视角的考察[D]. 孟婷. 山东大学, 2017(03)
  • [4]《中国青年报》(1951-2013)社论与中国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研究[D]. 罗奥. 兰州交通大学, 2017(02)
  • [5]《人民画报》涉农报道中农民幸福的媒介话语建构研究[D]. 卜新章.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6]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D]. 王光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7]生命伦理学视域下的上海租界公共卫生 ——以工部局档案为基础的研究[D]. 邱志仁.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7)
  • [8]新华社伦敦奥运会体育新闻图片报道研究[D]. 杨乔栋. 北京体育大学, 2014(04)
  • [9]新闻传播者的道德责任研究[D]. 贺琛. 中南大学, 2013(12)
  • [10]上下联动的中国文化管理体制创新 ——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探索[D]. 杨立青. 武汉大学, 2013(06)

标签:;  ;  ;  ;  ;  

理清思路加快改革步伐——兼论快拍在新闻摄影改革中的地位与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