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辅助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研究论文_李丽华 高秀芹 黄秋芳

李丽华 高秀芹 黄秋芳

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 河北 保定 071000

【摘要】 目的:通过系统全面的临床观察,研究中药浙贝枇杷露辅助治疗小儿咳嗽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理,对今后中医药治疗小儿咳嗽提供研究思路和方法.方法:将40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0例.两组患儿视病情补液及抗感染药等治疗,对两组患儿疗效进行客观的评价,同时进行追踪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浙贝枇杷露组能有效的改善咳嗽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结论:浙贝枇杷露能有效地改善咳嗽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具有增强患儿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而且未发现不良反应和药物依赖性,可以作为辅助治疗小儿咳嗽的良药. 【中图分类号】R27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345-02

材料与方法2 临床资料观察对象为400例2012年1月-2012年12月底门诊及住院患儿.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0例.治疗组:男112例(56.0%),女88 例(44.0%).病程3-7天者98例(49.0%),8-15天者67例(33.5%),16-30 天者35例(17.5%).胸透结果:138例见肺纹理增粗或紊乱.对照组:男114 例(57.0%),女86例(43.0%).病程3-7天者101例(50.5%),8-15天者66 例(33.0%),16-30天者33例(16.5%).胸透结果:135例见肺纹理增粗或紊乱.两组患儿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症状及体征等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患儿具体比较具有可比性. 3 研究方法3.1 浙贝枇杷露处方组成 浙贝母,枇杷叶,桔梗,紫菀,甘草,杏仁等3.2 给药方法 两组基础治疗无差异.对照组:加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液.用法:6个月~3岁2.5mltid;3岁以上5mltid.治疗组:采用自制的浙贝枇杷露,剂量及方法:6个月-1岁:5ml/次:1+-3岁:7ml/次;3+-7岁10ml/ 次;7+-14岁:15ml/次.每日3次.5d为-疗程.服药禁忌和护理: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应忌口,不吃辛辣油腻食品及海鲜类发物.家属应加强护理,预防患儿感受风寒而加重病情.

4 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4.1 观察指标 1.安全性观察:①一般体格检查:通过简单随机化方法选择治疗组1/4患儿口服药3周后复诊,包括问诊,心肺查体等.②电话随访时对每一例患儿均询问有无出现的不良反应.③通过简单随机化方法选择治疗组1/4患儿服药3周后复诊检查肝肾功能.2.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的对比;胸部X线、免疫球蛋白(Ig)含量测定检测.3.疗效性观察:患儿服药一周后随访疗效,通过对主要效应指标咳嗽、痰、喘、肺部啰音等情况(咳嗽的缓解)随访观察,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 结果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3.不良反应在治疗组和对照组通过简单随机化各抽取50例患儿在服药3周后经检查肝肾功能无任何异常变化,也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及对本药过敏者.在对每一例患儿的随访中也未发现不良反应的陈述,未发现药物依赖性. 讨论1.中医药在治疗咳嗽方面进行了很多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咳嗽的中医疗法也是多种多样,均取得了良好疗效.现代医家对于咳嗽的病因病机有深入的理论研究,并创立了不少有效方药,治疗费用低廉,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2.本方(浙贝枇杷露)分析浙贝母:具有(1)镇咳祛痰作用:浙贝母碱和去氢浙贝母碱对氢氧化铵致咳,测定半数小鼠咳嗽的吸入氨气时间EDT50,与可待因的镇咳作用相似.小鼠酚红排泌法证实,浙贝母有祛痰作用.其中以生物碱或皂苷的祛痰作用较明显.(2)平喘作用:低浓度浙贝母碱给猫和家兔离体肺灌流,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1]. 枇杷叶:枇杷叶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列研究,发现其含有挥发油、三萜类、倍半萜类、黄酮类等活性成分[2].此外,枇杷叶中还含有苦杏仁苷、绿原酸、甲基绿原酸、山奈酚、酒石酸、柠檬酸、苹果酸、刺梨酸、阿魏酸、紫罗兰酮、鞣质、儿茶素、表G儿茶素、逆没食子酸.维生素B1、2α 羟基-亚油酸,维生素B1,维生素C等.具有:(1)抗炎和止咳作用:(2)降血糖作用;(3)抗病毒作用. 桔梗:有非常显著的祛痰镇咳、抗炎、镇静、镇痛、解热等作用,其对粘膜的刺激,引起分泌增加,具有保护作用,能防止粘膜受到外界损伤性刺激,从而促使炎症过程的吸收[3]. 甘草: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糖皮质激素样、抗炎、抗变态反应、抗病毒、镇咳祛痰等作用.

3.疗效机理分析(1)明显改善症状、体征症状、体征能准确反映药物疗效.本方在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针对咳嗽患儿的特点,自制了浙贝枇杷露,临床应用表明能显著改善咳嗽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2)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患儿一般存在有免疫功能低下.免疫球蛋白是体液免疫主要的物质基础,IgG、IgA 是机体抗感染的主要抗体,特别是IgA 在局部粘膜抗感染中,起重要作用.非特异免疫功能下降以及特异性免疫功能平衡失调,导致迟发变态反应的延续[4].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患儿血清IgG、IgA 免疫球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说明治疗前体液免疫水平低下,符合文献报道.治疗后,治疗组IgG、IgA 均示明显提高,与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说明浙贝枇杷露能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3)改善肺部循环咳嗽主要是由于IgE和ILG5介导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炎性细胞,释放组胺、5G羟色胺、血小板激活因子、TXA 等多种炎性介质,使平滑肌收缩、粘膜水肿分泌物增加血液淤滞导致肺微循环障碍,在治疗方面需注重活血化瘀改善肺内微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 结论本文通过对小儿咳嗽的病因病机的分析探讨,通过自制的浙贝枇杷露治疗临床患儿,临床观察证实,该方能有效的改善咳嗽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同时,研究结果提示,该方主要通过增强患儿体液免疫的功能,有效改善其肺微循环障碍,达到治疗小儿咳嗽的目的.

参考文献[1] 韩莉.咳嗽慎用镇咳药.药物与人,2006,19(2):58-59. [2] 吴四喜.止嗽散加减治疗小儿咳嗽358例,湖南中医药导报,2002,8(8):[ 478-479. 3] (刘德恒.丁桂松香膏穴位敷贴小儿咳嗽100例.中医中药.医学分册.2006 [ 5):96. 4] (郭军,李萍.拔火罐加超短波治疗小儿咳嗽50例.新疆中医药,200422 3):30.

论文作者:李丽华 高秀芹 黄秋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

标签:;  ;  ;  ;  ;  ;  ;  ;  

中医药辅助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研究论文_李丽华 高秀芹 黄秋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