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实验小学校
摘要:在现代班级管理中,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需要教师满怀对教师职业执著的爱,对学生无私的爱,并施以科学的方法和技巧,才能有所收效,才能有所提高。而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和引导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阐述了当前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其次进行原因分析,最后对如何加强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旨在培养学生具有开拓、进取、创造的人格特征,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现代化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 问题 对策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特别是作为学校管理的基础——班级管理。班级是学校工作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管理的全局,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在目前的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不少问题。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中诸多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能力的全面提高,个性的健康发展。
一、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自理能力差而造成班级管理混乱
我国目前独生子女较多,对孩子溺爱的家庭又为数众多,因而使得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普遍下降。生活上这些孩子被父母包裹得严严实实,天热时不晓得减衣服,脱下了衣服活动之后又不会穿;上厕所的规律不能及时养成,休息时只顾贪玩,铃声一响又慌里慌张,甚至憋尿;做值日的时候,东一扫帚,西一扫帚,累得满头大汗却还没打扫干净,自己身上倒有明显的劳动痕迹;上课时不能专心听讲,随心所欲,不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自理能力差而导致了其常规管理能力较弱,在五项常规上,经常出现不会站路队、做两操,经常漏掉某件学习用品或者红领巾;上课前不把学习用品准备好;一些简单的事情也容易犯错误,粗心大意;下课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作业。
(二)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娇纵和固执而形成常规管理能力弱
在五项常规上,经常出现不会站路队、做两操,经常漏掉某件学习用品或者红领巾;上课前不把学习用品准备好;一些简单的事情也容易犯错误,粗心大意;下课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作业。
(三)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独立占有欲而引起学生之间不和睦
目前独生子女较多,容易养成以我为中心的思想,不容易与别人分享学习用品或和平共处的游戏,容易发生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样一来,他们明显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导致违反班级纪律现象十分严重。
(四)小学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而导致上课纪律较差
由于孩子年龄小,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所以在课堂学习中,自律性差,爱做小动作,思想开小差,不能专心听讲。
二、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班级管理中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复杂的,解决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各方面的密切配合。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班级管理是维护学校秩序、保证教学质量、实现教书育人目标的基本保障。那么怎么优化班级管理呢?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了如下探讨:
(一)对学生进行教育,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
1.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
唐代韩愈在《师说》中提出“古人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我们认为学生受教育不光在课堂之中,其实,老师的言行也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学校统一的大扫除和日常的值日时,我都以身作则做好表率,每天和孩子们一起打扫卫生,因为班内孩子小,并指导学生去做,交给学生方法。
2.创设环境,让兴趣去激发学生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每个人的学习过程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也需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许多家长曾说,孩子刚会走路,就想拿着扫把扫地、洗袜子等。这说明孩子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应正确引导,培养他们的兴趣。在学校,我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一起做贺卡和成长记录袋,他们做出了精美的成长记录袋,可漂亮了。甭提他们有多高兴啦!老师给学生搭建了这样的平台,不仅让他们尝到了自己亲自动手劳动的成功和喜悦,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3.及时鼓励,让表扬来巩固学生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
对学生每天的值日,我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奖励一颗小红星给予表扬,这时他们心里会有一种成就感,都能体会到劳动的快乐。人都有一种要获得别人肯定和赞许的心理,及时鼓励学生,并对他们的能力进行肯定,这对他们的成长有一定的好处。
(二)改变传统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重视课前三分钟,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为了尽快将学生课下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当前的教学任务和活动之中,我们可以结合小学生爱说、爱唱、爱表演的特点,在课前三分钟开展日有所诵、谜猜、讲小故事等活动,开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引导学生将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迅速进入角色,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这样,学生就会对对所学科目产生兴趣。正所谓:乐其师,信其道。
2.营造良好的氛围,避免学生注意力分散
(1)微笑进课堂
教师一进课堂,就要以精神饱满的状态进入角色,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平等对话,以微笑面对学生,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被重视、关注的,从而也愉快地进入自己的角色。
(2)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多媒体课件电教手段可以化抽象为直观形象,能一下子吸引学生的目光,使学生获得直观、形象的认识,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兴趣。如教《鸟岛》一课,我出示了鸟岛视频,学生一下子如临其境、兴致很高,在解决问题时,均能踊跃发言,效果良好。
(3)控制调节课堂教学节奏
学生的情绪与课堂教学节奏有着直接的关系。热情洋溢、欢快喜悦的课堂氛围,将会使学生喜欢学习语文,爱上语文课。单一、古板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只能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新世纪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灵动的、丰富的。因此,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尤其在低年级如果发现学生疲倦时,应穿插一些趣味性的东西,让学生做做课间操。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始终跟着老师转。
总之,班级管理是辛苦的、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同时又是充满了育人的科学,它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健康成长,甚至影响着孩子们一生的生活道路。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形势和任务又在千变万化,让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使班级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2] 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论文作者:程秀娟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11月总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4
标签:学生论文; 班级管理论文; 小学论文; 学习用品论文; 他们的论文; 兴趣论文; 能力论文; 《成长读本》2017年11月总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