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建始县人民医院;湖北建始445300)
摘要:人工髋关节作为一种替代病损关节的人造器官,自从1891年德国医生Gluck采用象牙股骨头与髋臼进行了首次髋关节置换术以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arthroplasty,THA)已经成为治疗终末期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炎、髋关节发育不良、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最为常见且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它能够显著缓解病人疼痛,恢复髋关节的活动和功能,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本文主要对人工髋关节置换研究进展进行了有效的分析。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研究
引言
据文献报道,目前约有0.83%的美国人接受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属于当前治疗患有髋部疾患患者的手术途径,能够有效解除髋关节疼痛问题,能够拓展关节活动范围,并且减少残疾,同时恢复关节功能,在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人工髋关节表面材料
1.1人工关节金属材料
和其他假体材料相比,金属材料因其具有的高强度、高韧性、易于加工、抗疲劳等特性,与不锈钢材料相比,钴铬钼合金具有更好的的生物相容性、更高的强度,且耐腐蚀性、耐磨性更好,也曾被用于髋关节假体的制造,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钴铬钼合金假体植入体内后,会增加髋关节周围组织中的钴离子浓度,从而引发一些过敏性反应。与上述两种金属材料相比,钛合金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弹性模量更接近人体骨骼等优势,因此,临床上仍有部分植入物产品采用钛合金制成。
1.2人工关节陶瓷材料:陶瓷材料
氧化铝陶瓷因其生物学特性稳定,具有优异的抗腐蚀性、抗磨损性能,是最早期应用于假体材料的陶瓷之一。目前,临床上采用的陶瓷关节多为第四代陶瓷关节,在制作过程中采用添加氧化锆和铬酸锶铝等物质来加强陶瓷关节的韧度和抗磨损能力,进一步降低假体破裂的风险。有文献报道,第四代陶瓷股骨头的碎裂率已降至0.002%,但其陶瓷内衬的碎裂率仍为0.028%,并未见明显下降。
1.3人工关节黑晶材料
黑晶材料主要成分是锆97.5%+铌2.5%。将锆合金置于空气中加热,将其表面约51μm厚度转换为陶瓷。黑晶材料具有较高的硬度,硬度是钴铬钼合金的2倍。同时其拥有像金属一样的疲劳强度及韧性而不是像陶瓷组件表现出的易碎性,可以满足1000万次循环1000磅最小疲劳负荷。黑晶材料在拥有金属材料性能的同时,其也具有陶瓷的光滑度及抗磨损能力。与钴铬钼合金相比,黑晶材料的磨损率降低50%,碎屑颗粒降低98%。与此同时,其生物相容性较好,并不含或仅含极微量的金属镍,从而避免了金属材料所带来的过敏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表面层一旦损失后,黑晶材料将会带来更大的磨损,而其高昂的价格也是限制其大规模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2固定方式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最早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跨越了了几十年的技术发展。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在设计上不同于传统的全髋置换,其保留了股骨颈,没有承重的股骨柄,并且使用较大的球头,头颈比例和生理接近。早期的髋表面置换由金属股骨头及聚乙烯髋臼构成,由于材料技术等限制,去掉了较多的髋臼侧骨质,严重的聚乙烯磨损碎屑,导致了严重的髋臼及股骨侧骨吸收。早期的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失败的的主要原因是较高的无菌性松动、磨损及骨溶解发生率。随着全髋技术的发展,其适应症也越来越广,患者的年龄不再是手术的禁忌症,而活动量较大的年轻患者THA术后有较高的失败率并且难以满足患者功能要求。随着新的摩擦负重界面、更好的固定方式以及手术技术的提高,髋关节表面置换又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阶段髋关节表面置换主要使用大球头的MOM界面假体,大多采用髋臼侧生物固定及股骨侧水泥固定的混合固定模式,髋臼假体一般不超过5mm,保留了较多骨质,没有聚乙烯磨损的产生。有学者就表示髋关节表面置换对于活动量大的年轻患者更适用。相对于全髋置换,髋表面置换具有更大的活动度而脱位率较低,更多股骨近端骨保留,更多的本体感受,更接近于人体解剖,更少的应力遮挡,翻修后更类似于初次全髋置换。有学者研究对于55岁以下骨性关节炎患者行髋关节表面置换更优于全髋置换,其假体生存率更高且活动量较大,几乎均正常参加重体力劳动及体育活动。2007年,澳大利亚关节登记系统报告称髋关节表面置换累积翻修率为3.8%,而对小于55岁患者,5年的累积翻修率为2.8%,相比较而言,THA的累积翻修率为2.8%,而对于小于55岁患者生物固定的THA翻修率为3.1%,更支持年轻患者行髋表面置换?Baker等比较108名性别?年龄?BMI以及术前活动度均匹配的年轻患者分别行Birming-ham髋表面置换(BHR)与混合固定的全髋关节置换(THR)的中期效果,THR组平均随访10年,其翻修率为16.7%,BHR平均随访9年翻修率为9.3%,且BHR组OHS?UCLA及Eu-roQol视觉模拟评分优于THR组,提示髋关节表面置换中期效果优于全髋关节置换?但是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Bengs等对年轻患者行生物固定的全髋置换与髋表面置换效果行Meta分析,全髋置换组纳入6408髋,平均随访8.4年,股骨侧假体翻修率1.3%,而髋表面置换组纳入3269髋,平均随访3.9年,股骨侧翻修率为2.6%,提示髋关节表面置换翻修率更高?也有学者通过体外实验发现传统的全髋置换活动度优于髋关节表面置换,前者股骨颈与髋臼杯撞击频率明显更低,而假体颈与髋臼杯的撞击可能是其松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Hing等报道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股骨颈变细,但未能明确其在临床上的意义?Ritter等研究发现几乎所有超过10年的股骨侧假体失败病例其股骨颈都会出现变细。由于缺乏长期的随访数据结论,对于年轻患者选择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或者全髋关节置术换仍将存在较大争议。
3手术操作
第一,手术实施之前,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和具体情况,如果必要可以采用体检处理措施。第二,手术之前三十分钟左右,需要使用抗生素等药物,这样可以为之在手术流程中的抗菌药物学浓度。第三,在应用骨水泥的过程中,需要加入抗菌药物,并且实施必要的搅拌[。手术过程中,需要应用无菌操作手段,监督相关人员的无菌操作,并且限制手术间的来往人数,避免无效的走动和基础。在拆除假体包装的时候,需要检查有效期以及包装等情况[2]。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需要使用多种器械,器械护士需要提前半个小时洗手,并且把相关的专用器械和常规器械进行分类放置,和巡回护士一起清点个数。配合消毒医师,手术流程中及时清洗器械的血污,并且正确打开假体,避免碰到其他金属等坚硬物品,避免假体出现磨损的问题。
结束语
髋关节骨折是临床骨科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患者多因高处坠落、交通意外以及平地跌倒等造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置入人工髋关节恢复患者髋关节功能,手术对于骨折关节的功能以及形态恢复性较佳,操作简便,耗时短。因此,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中备受临床医师和患者的青睐。
参考文献
[1]沈建辉,崔明宇,陈波,丛伟,石冰冰,姜丽娜.前路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J].名医,2018(07):94.
[2]宋世堂.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近期疗效研究[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8,7(02):320.
[3]张弛.全髋关节置换术相关安全性的临床研究[D].郑州大学,2016.
[4]张建兵.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部假体安装的相关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9.
[5]王婧.人工关节个体化定制设计应用研究[D].新疆大学,2007.
论文作者:盛勇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6月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3
标签:关节论文; 表面论文; 患者论文; 假体论文; 手术论文; 股骨论文; 黑晶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6月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