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市政建设得到迅速发展。市政工程的设计标准严密和工程质量要求高,和其他工程相比,其质量本身具有影响因素多、质量波动大、质量变异大、质量隐蔽性和终检局限大的特点。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市政工程现场施工中的工程质量控制,防患于未然,提高市政工程质量。本文分析了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
前言:市政工程在城市发展中所具有重要性,结合市政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所涉及内容多、遇到问题复杂多样性。质量管理与控制是贯穿全过程的,只有抓住关键性措施,做到科学有序,有效控制,才能提升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
1 市政工程施工中所出现的质量管理问题分析
1.1 施工单位责任心不强,偷工减料现象严重
“现在市政工程的承包商普遍没有很强的质量意识,短期行为突出。目的是为了赚钱,越多越好。即使中标价很高了,也要偷工减料;如果中标价很低甚至亏本,更是想方设法偷工减料、降低成本,赚取利润。”很少能做到努力抓好施工质量,以向业主提供合格工程作为主要目标。
1.2 监理单位管理存在问题
我国目前建设的监理行业发展太过迅速市场是不健全的,监督管理的机制是不完善的,由于个人和社会对监理工作的理解是有偏差的;一方面许多人员并不能上岗,一些监理人员没有证,同时且不具备一定的监理资格,培训工作又显得比较流于形式,整体的效果不是很明显,这样会造成监理质量没有保证,进而会给监理队伍建设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另一方面建设单位和监理个人对监理责任认识不清,没有给予重视认为有无监理的管理都是一样的或者工程质量主要依托施工单位自身的管理。
1.3 施工单位在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缺陷
施工单位是市政工程的主要建设者,也是施工质量管理中最薄弱的环节,有些施工单位不具备施工的资质,只能挂靠施工,有些建筑企业搞内部项目承包制,公司向项目部收取承包费,对质量的监控自然薄弱化了,有的不按图纸施工擅自变更设计,这些问题都极易造成工程的质量问题。此外,随着建设的发展,很多总包企业都是由原先的分包企业发展而来的,在质量管理的环节本身就很薄弱,对分包商、材料商的管理很松散,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不到位。还有部分承包商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利益,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降低成本。很少有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配备足够的技术和管理力量,一旦遇到施工条件差、施工环境复杂的情况就容易出现把握力不强质量控制混乱的现象。
2 加强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对策
2.1 熟悉图纸和现场
在工程施工前,组织施工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学习,全面掌握施工图纸的内容和要求,同时对参加施工项目的所有的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特殊岗位的施工人员还要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其次就是组织相关的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调查,熟悉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以及地理条件,对施工中使用的水、电等的分布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对现场影响施工的管线、建筑物等有一个全面的把握。
2.2 明确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目标
为实现市政工程总的质量目标会设有许多的分目标,一步一步实现分目标可被视为是实现总目标的一些具体步骤。所谓已经确定好的目标实际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要求被管理的对象要按照预定的目标和方向进行作业;另一方面是控制管理活动不能够超越现有的资源条件。因此在明确了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目标之后,项目的管理人员在制定具体的质量管理计划时,就要以具体的行业技术标准为依据,对过程中的各主要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高效的计划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对施工材料的管理与控制
加强对施工材料料源生产厂家的调查,优选供货厂家。如查厂家的生产许可证,对沥青材料、矿粉、石灰、粉煤绘、外加剂、石材及成品、半成品构件,还应检查与其质量相关的资料;订货前要取得供货厂家的产品合格证书及试验报告,并对产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样验收实验,以生产关键工序、隐蔽工程为重点,加大质量监督力度。加强材料的检查验收,严把质量关。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准使用,不合格的预制构件不准安装。选择信誉好的供应厂家,保证材料货源充足。施工中,充足的材料是施工质量和进度的重要保证,因此一定要选择产品质量好、信誉高的供应厂家,保证材料的供应能跟得上工程的进度,避免因供应不足而导致出现使用不合格产品,或影响工程进度等情况。抓好材料的现场管理,做好合理使用。按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法要求,组织各种材料进场,按总体平面布置堆放,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材料分别堆放。并准备好防雨覆盖设施,特别是防止水泥受潮变质、钢筋锈蚀;在工程开始前以及施工过程中发生材料来源或规格的变化时,必须对材料来源、材料质量、材料数量、供应计划、材料场堆放及储存条件等进行检查;材料仓库、现场材料堆放处均设立标示牌,写明品种、产地、规格、检验状态,严格按“三检制”执行,使原材料自始至终处于受控状态,并做到可追溯性。好材料的试验、检验工作。应对工程主要材料进行室内试验,及时出具试验报告,坚持做到用数据说话;施工前材料的质量检查应以同一料源、同一批次购入并运至生产现场的相同规格品种为一“批”进行检查,应在使用前规定的期限内向监理工程师或工程质量监督部门提出正式报告,等取得正式认可后,方可使用。
2.4 加强市政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管
质量管理中最基本的内容对工程的工序质量的控制,目的就是要发现偏差和分析影响质量的制约因素,并消除,使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确保质量。工序质量既不稳定、也不确定,不稳定性是因为人工操作,难以完全调整步调,不确定性是指市政工程的施工工程量很大,施工人员交叉施工的情况普遍存在。要把握好工序质量, 就要对每道工序都严格执行检查制度,使每一道工序都在合理的控制之下进行。
2.5 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
因为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会使施工质量的管理更加艰难,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首先,政府要为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升采取行动。可以由政府出钱,印刷有关施工问题的书籍。这样即使施工人员的自身素质不高也可以从书籍中获取一定的专业知识。其次,对于施工单位来说,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可以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统计。充分了解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从而对症下药。对于专业素质较低的人,可以组织他们对施工过程进行学习,专门对他们进行一下短期的培训。此外,为了帮助他们专业素质的提升也可以让他们跟着有经验的师傅进行学习。
2.6 进一步加大监管和诚信建设力度
目前,违规违法成本过低助长市政工程建设领域各责任主体的违法、违规行为,质量监督机构的权威性未能有效树立,违法、违规行为不能很好的得以遏制。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市场主雀对质量责任主体的约束力,加强诚信建设。基于加强诚信建设的需要,对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施工图审查机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监理单位等涉建关单位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所规定的质量责任和义务的行为,以及勘察、设计文件和工程实体质量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情况记录在案,录入信用系统,并提请有关部门将不合格的工程质量责任主体清除出工程建设市场,并将其终身列入为名单,不得再次参与工程建设项目,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结束语:
总之,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任务既十分复杂又很是繁重。而市政工程关系着城市中每一个人的生活,不可谓不重要。因而在市政工程中的施工质量问题也具有举重若轻的地位,既关系民生也关系市政,应当牢牢抓住市政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对待、谨慎分析、小心控制、严格把关。以保证我国市政工程质量管理达到一个新的台阶,以保证居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魏占民.浅谈市政工程质量管理[J].科技风,2008,(14).
[2]梅小林.做好市政工程监理工作的几点体会[J].科技资讯,2007,(20).
论文作者:郭亚威,衡亚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市政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材料论文; 市政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