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超声检测与治疗评价论文_刘达

刘达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云南昆明 650032

【摘 要】目的:讨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超声检测与治疗评价。方法:在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选取我院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20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的1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使用超声检测,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结果:实验组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狭窄,动脉球部内中膜厚度增厚的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使用超声检测,准确率较高,操作简单,价格低廉,无创,适合进行反复的检测,有利于在早期发现疾病,在治疗中也可以适当的使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超声检测;治疗评价

缺血性脑血管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如果不能及时诊断治疗,会发展为脑卒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颅内以及颅外的动脉血管疾病造成的,在治疗中需要根据患者发生血管病变的部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1]。超声检测具有操作简单,无创,安全性,能够重复检测等优点。使用超声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准确性较高。本文中在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选取我院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20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的1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使用超声检测,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选取我院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20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的1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使用超声检测,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其中,实验组女性患者57人,男性患者63人,年龄在47岁到77岁之间,平均年龄在(61.5±2.8)。对照组女性患者56人,男性患者64人,年龄在45岁到76岁之间,平均年龄在(62.7±2.9)。两组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差别不显著,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选取的人员进行超声诊断,使用超声诊断仪,使用8到11MHz的频率,患者在检测中使用仰卧位,使用二维灰阶显像的方法,对患者的颈动脉进行检测。检测患者的动脉的粥样硬化斑块以及斑块的位置,大小,形态,数量的情况。另外,检测动脉内狭窄的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如果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颈动脉狭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动脉球部内中膜厚度增厚的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缺血性脑血管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在临床诊断中使用超声诊断准确性较高,在临床上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早期一般以颈动脉的内膜厚度作为评价的标准,健康人的颈动脉内膜厚度为0.1到0.5毫米[2],在国内中认为颈动脉内膜厚度大于1.0毫米认为具有颈动脉硬化的症状,是缺血性血管疾病的早期征兆[3]。动脉硬化的斑块主要是由于平滑肌细胞以及致密的纤维帽连接,其中核心的部位主要使用坏死的碎片以及脂质组成。通过超声检测颈,脑动脉硬化性血管狭窄的情况,能够为手术以及介入手术提供依据[4]。通过超声还能检测颅内动脉的血流速度,血流方向,血流频谱,血流声频,频峰形态,频谱内部的分布,血管的搏动指数等[5]。超声对颅内动脉硬化狭窄检测的准确率较高。使用脑血管造影检测是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但是造影技术是一种有创的检测,并且价格较高,不能作为反复检测的技术。超声检测是一种无创的检测方法,能够重复性的检测,并且较高较低廉。超声诊断的结果可以为外科手术以及介入手术提供治疗依据。本文中在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选取我院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20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的1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使用超声检测,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结果,实验组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颈动脉狭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动脉球部内中膜厚度增厚的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使用超声检测,准确率较高,操作简单,价格低廉,无创,适合进行反复的检测,有利于在早期发现疾病,在治疗中也可以适当的使用,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鑫,夏章勇,王晓婷等.高分辨率磁共振评价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9(11):1220-1223.

[2] 周陈,张佩兰.经颅多普勒超声与磁共振血管造影对急性缺血性卒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通的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3,13(12):1027-1032.

[3] 温玉星,顾宇翔,黄绍崧等.颅内外血管重建治疗老年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血管病[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6,15(1):54-57.

[4] 梁舒媛,李智贤,王斯达等.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联合超声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8):4522-4525.

[5] 张蕾,王维平,李亚琼等.颈动脉超声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颅内动脉狭窄性病变的预测价值[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3,21(1):53-56.

论文作者:刘达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1月上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  ;  ;  ;  ;  ;  ;  ;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超声检测与治疗评价论文_刘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