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市立医院 药剂科 山东 枣庄 277800)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山豆根引起喉头水肿、剥脱性皮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使用中药山豆根引起的药物性皮炎、喉头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为38例和12例,开展针对性方式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剥脱性皮炎者皮疹均在半个月内消退、经半年随访后未复发,治愈率100.00%。喉头水肿者均痊愈,治愈率为100.00%。结论:对于使用中药山豆根引发的喉头水肿以及剥脱性皮炎者,停用过敏药物,口服组胺,使用糖皮质激素,做好抗感染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山豆根;喉头水肿;剥脱性皮炎;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59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3-0350-02
药物性剥脱皮炎主要指的是药物经口服、注射或者以其他方式进入到机体后,所引起的皮肤/黏膜发疹。药源性剥脱性皮炎为严重药物反应的一种,极易造成肝肾衰竭和死亡[1]。急性喉头水肿主要指的是喉部松弛处粘膜下存在组织液浸润。其也为致敏反应的一种。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喉咙疼痛等,经喉镜检查可见黏膜为深红色水肿改变,表面发亮、喘鸣。严重者窒息。上述两种药物过敏反应均会对患者疾病转归造成一定影响。为了分析治疗药源性喉头水肿、皮炎的临床治疗方式,结合实际情况,本文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使用中药山豆根引起的药物性皮炎、喉头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治疗方式,现将治疗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使用中药山豆根引起的药物性皮炎、喉头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喉头水肿者12例,剥脱性皮炎者38例。经诊断,患者符合卫生部最新颁布的关于上述两种疾病临床诊治标准。病患此前均因咽喉肿痛以及扁桃体肿大服用过山豆根,含服数次。1~2d后,既往扁桃体肿大以及喉咙肿痛现象未能好转,表现为唇部红肿、表皮脱落、瘙痒、唇部周围存在数量不一疱疹,呼吸以及吞咽困难,张口受限。患者均为敏感体质。男患者35例,女患者15例。年龄区间为25.28~68.59岁。平均年龄为(38.25±2.25)岁。
患者知晓实验过程,自愿参加实验调查,在此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详细标记患者皮损部位。告知病患3d内不得冲洗,严禁进行剧烈活动。使用药物前详细询问过敏史,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开展相关治疗:首先对患者静滴地塞米松,剂量为10mg/d,治疗时间为5d。当病患临床症状控制,水肿减轻后,可将地塞米松减少至5mg/d,当水肿完全消退后,可调整剂量为3mg/d。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决定停药时间,当大量滴注地塞米松过程中,可使用一定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结合其全身症状,开展对症治疗工作使用组胺类药物,大剂量输液,直至患者机体内致敏药物排出体外[2]。在此过程中,应当注意患者电解质平衡,大面积皮肤剥脱者,会造成低蛋白血症,因此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适当补充白蛋白。
喉头水肿治疗方式为:停用既往致敏药物,给予吸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查体,静推剂量为10mg的地塞米松注射液、肌肉注射剂量为25mg的盐酸异丙嗪,当患者喉头水肿缓解、口唇和面部颜色好转后,观察病情4h,后口服扑尔敏,1次/日。
2.结果
剥脱性皮炎者皮疹均在半个月内消退、经半年随访后未复发,治愈率100.00%。喉头水肿者均痊愈,治愈率为100.00%。
3.讨论
山豆根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和根茎,其有着清热解毒以及消肿利咽的作用。苦、寒有毒。主要用于治疗火毒蕴结,乳蛾喉痹,咽喉肿痛,齿龈肿痛,口舌生疮。所谓喉头水肿,指的是咽喉部黏膜下组织浸润,为药物过敏常见反应。使用中药山豆根后引致喉头水肿的主要原因可能和中药制剂内含有的大分子物质存在抗原性,引致I型变态反应。
药源性脱皮性皮炎为严重变态反应的一种,对于病患机体损伤极高。就过敏反应类型而言,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抗原-抗体反应型:
药物中的某些成分进入到机体内,和机体蛋白质结合,形成完全抗原,当过敏体质者初次使用药物后,具有一定潜伏期,在此期间内会令机体产生相对应抗体,继续使用致敏药物后,抗原和抗体在机体内发生过敏反应,进而产生皮疹,后演变为剥脱性皮炎,有学者将其称之为“非变态反应”。本组患者均为此类过敏反应。
(2)迟发型过敏反应
主要因为药物作为抗原/抗体进入到机体内,致敏淋巴细胞,当淋巴细胞致敏后再次接触药物时,会释放出淋巴因子,进而激活巨噬细胞,释放出溶酶体等物质。靶细胞受损,毛细血管通透性加强。该类型特征为:因细胞激活、增殖以及凝集需要一定时间,因此该反应类型需在24h以上。
(3)类过敏反应
此类型无需免疫系统参加,也就是首次使用药物后发生的过敏反应。主要引致原因为:药物在敏感机体内令碱基分子自嗜碱粒细胞以及肥大细胞外移;或者令血小板释放出活化因子。,令炎性细胞外渗 ,演变为剥脱性皮炎[3]。
对于因使用山豆根引发的喉头水肿以及剥脱性皮炎者,笔者治疗体会如下:
(1)第一时间停止使用致敏药物,告知病患今后不再使用。同时也不能使用化学结构类似的药物,对于难以判断的致敏药物,应当停止使用可疑致敏药物。
(2)对于剥脱性皮炎者采取隔离疗法,避免患者加重病情。
(3)由于病患全身皮肤剥脱、水肿。皮肤散热量高,因此患者要做好保暖工作,医护人员要注意液体量。因皮肤防御功能下降,应当注意预防感染。此外,剥脱性皮炎者长时间卧床,局部受压,血液循环不畅,因此应定期翻身,对于皮肤水肿位置可以使用依沙丫啶软膏治疗。
本次实验相关结果中显示:剥脱性皮炎者皮疹均在半个月内消退、经半年随访后未复发,治愈率100.00%。喉头水肿者均痊愈,治愈率为100.00%。
由此可见,对于使用中药山豆根引发的喉头水肿以及剥脱性皮炎者,停用过敏药物,口服组胺,使用糖皮质激素,做好抗感染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蒲俐,马登艳,陈崇诚,等.1例口服别嘌醇致严重全身剥脱性皮炎病人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护理研究,2016,30(5):638-639.
[2]李莎,贾晓英.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致剥脱性皮炎1例[J].中国药物警戒,2016,13(8):508-508.
[3]赵淑清,罗轶波,余瑶,等.6例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8):187-188.
论文作者:武忠秀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5
标签:水肿论文; 喉头论文; 山豆根论文; 药物论文; 性皮炎论文; 患者论文; 剥脱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