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区域发展规划的理论基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规划论文,新时期论文,理论基础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1;F061.5
文献标识码:A
区域发展规划(regional development plan简写RDP)是区域生产力和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对未来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所做的总体部署。它标志着人类在能动地改造自然,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关系方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整个国民经济管理朝着加强宏观调控、微观放开搞活的方向发展,各级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对其管理水平提出了更新的要求,进而对作为其宏观调控与管理有效手段的区域发展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其新的内涵。在这一经济转型、社会转轨和世纪之交的新时期,从理论更新和完善的角度重新确立规划的理论基础,既是规划本身的需要,更是市场经济体制对区域经济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本文重点从市场经济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两个层面出发,论述新形势下市场经济理论、大协调全息经济运行论和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及其对区域发展规划的指导作用。
1 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与区域发展规划
市场经济有着资源配置市场化、企业行为主体化、宏观调控简接化、市场体系完善化等一般属性,它与社会主义制度在新形势下的有机结合,就形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是我国现阶段必须建立的最有效的经济体制[1], 这种经济体制既具有现代市场经济的共同属性和一般规律,又具有由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具体国情所决定的若干特殊性。
以共同属性和一般规律而论,可归纳为以下四点: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一切经济活动必须遵循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变化,按市场选择、市场评价、市场引导的方式进行;②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竞争是市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参与市场经济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按照公平规范的市场竞争规则,平等地参与竞争;③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生产者和经营者都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④政府的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竞争和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两条主线[2]。
就其特殊性而言,由于这种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结合体,又是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转变而来,因此始终与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表现为:①仍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共同发展;②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辅以其它分配形式,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缓解社会分配不公,防止两极分化;③是共同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既要克服计划体制下的缺乏活力病症,又要避免市场体制下的周期性经济危机。
基于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理论,新形势下区域发展规划必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由计划型转为市场型,编制弹性发展规划,对规划依据、内容、对象和管理手段等均应作相应调整,规划依据由过去的国民经济计划转变为国民经济计划与市场价值规律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巨大作用;规划内容由过去侧重于物质实体规划转变为物质实体与非物质实体规划并重;规划方式由指令性规划转变为诱导型或自愿性发展规划,由自上而下的政治参与规划转变为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型发展规划;规划对象由过去的政府机关和公有制企事业单位转变为全民、集体、私营、个体、外资、合资等多种经济成分的企事业单位;规划管理手段由过去以行政手段为主辅以经济、法律手段转变为以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为主辅以行政手段。适应这种转变,笔者在参加完成的《新乡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报告(毛汉英主编,1997)中,将市场经济理论和市场供求规律渗透到规划指导思想、战略重点选择、主导产业确定、多目标方案以及重大建设项目筛选等内容中,为了保证规划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顺利实施,同时制定出了未来不同年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中、低方案,其对应的2010年GDP 总量将分别达到895.32亿元、669.89亿元和498.32亿元,GDP 年均增长速度将分别保持在12%、10%和8%的水平; 规划实施对策中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放在首要地位,并将新乡市未来工业发展的市场定位为:继续坚持以国内市场为主、国际市场为辅的总方向,逐步提高消费品及原材料产品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把电器电子工业、纺织服装工业、机械工业和化工医药工业作为新乡市未来发展的支柱产业。
2 大协调全息经济运行理论与区域发展规划
大协调全息经济学(Macro-coordination Economics)是研究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宏观协调的各种大尺度经济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其基本观点为:一是把区域经济活动作为一个整体,在人类与自然界的大尺度上考虑其对人类生存的利害,跳出经济圈看经济活动本身的各种得失,寻求最经济的同生态环境协调途径。二是把区域经济活动同各种社会活动关联起来,通过改革社会或各种社会活动提高社会整体的宏观效益。三是把每一个保证人类在自然界中适宜生存的条件和经济活动的每一个必要条件,都作为健康的经济活动必不可少的维度,在使用多维的立体坐标(如经济发展维、社会发展维、生态环境保护维等,见图1), 计算各维效率和交叉限量的基础上[4],求解整体效率和宏观效益。 各维效率在整合过程中交叉影响,某一维效率的提高有时会造成其它维效率的降低,但又会带来整体效益的提高。
图1 区域发展规划的多维坐标示意图
应用大协调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可从理论上克服区域经济活动的片面性及其造成的不经济性,全面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并获得全方位的综合效益,以此为指导的区域,将可在大尺度背景趋势下选择最佳的区域发展路线,推动区域高效持续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建立区域大协调全息经济运行机制,构造区域大协调全息反馈总体整合模式(见图2),根据区域大协调综合发展的原则, 把全球人类的生存利益和全球经济活动的宏观效益,同区域人类的生存利益和经济利益结合起来,并使各方面因素和各行业、各区域利益相互协同,使近期利益与远期利益协同,使大协调全息经济运行机制得以正常运转。通过这种机制的大尺度大跨度运行,真正使工厂感到减少“三废”排放比增加“三废”排放合算;降低能源与资源消耗比增加消耗合算;使消费者感到使用保护环境的产品比使用破坏环境的产品合算,减少垃圾比增加垃圾合算;使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各环节各部门感到良好地发挥本职功能为社会经济整体增加宏观效益,比利用职权谋私损害宏观效益合算;使发展中区域感到尽快转向同自然界和谐的发展轨道,比跟在发达区域后面竞相扩大破坏自然界合算。这种利益机制是指导我们编制持续协调发展规划和效益发展型规划的重要理论基础。
┌──────┐
┌───────────┤全球发展模式│←──────┐
│ └──────┘ │
│ ↓ ↑│
│ ┌──────┐ │
├───────────┤国家发展模式│←───┐│
│ └──────┘││
│ ↓ ↑ ││
│ ┌──────┐││
├───────────┤区域发展模式│←─┐ ││
│ └──────┘│ ││
│ ↓ ↑ ↓ ↓↓
│┌──────┐┌──────┐┌────────┐
├┤环境发展模式│←→│人口发展模式│←→│资源适度开发模式│
│└──────┘└──────┘└────────┘
│ ↑ ↑ ↑ ↑
│ ↓ ↓ ↓ ↓
│┌──────┐┌──────┐
├─────→│社会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模式│←──┐
│└──────┘└──────┘ │
│ ↑ ↑ ↑ ↑│
│ ↓ ↓ ↓ ↓│
│┌──────┐┌──────┐ │
├─────→│ 生活模式 ││ 生产模式 │←──┤
│└──────┘└──────┘ │
└───────────────────────────┘
图2 区域大协调全息反馈总体整合模式对规划的指导作用
大协调全息经济运行理论要求我们在编制区域发展规划时,首先要树立规划的大尺度、大跨度、大协调思想,将传统的二维发展模式转变为三维或多维发展模式,编制区域PRED持续协调发展规划和外向型发展规划。如在笔者参与编制的《唐山市跨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规划》(毛汉英主编,1998)中,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规划的全过程中,根据唐山市人口密度较大、能源、矿产、水源消耗量大和“三废”污染较为严重等现实问题,专门增设了唐山市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及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规划内容,提出了运用经济技术手段确保唐山实现碧水工程、蓝天工程、生态工程、宁静工程和资源化工程等五大环保工程,切实做好唐山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综合战略决策的具体措施,把协调好经济社会同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唐山跨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战略。与此同时,还要求在规划中运用多维统计方法,改变过去只统计经济发展“成绩”的传统作法,转而统计生态、环境、资源、人口、经济、社会各维数据及其相互影响因素,不仅统计成绩,还要统计损失,真正的成绩(价值)是扣除损失后的实实在在的成绩(价值)。
3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与区域发展规划
如果说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和大协调全息经济运行理论分别从外部环境和宏观背景角度指导区域发展规划的话,那么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则是从内部环境角度科学地指导区域发展规划工作。劳动地域分工是指人类经济活动按地域的分工,它是社会分工的空间表现形式。区域自然系统性质的地域差异是形成地域分工的自然基础,区域社会经济系统性质的地域差异是形成地域分工的重要原因,为获得最优的经济收益和最大的消费满足是形成地域分工的根本动力[5]。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的基本观点可归纳为地域分工发展论、地域分工竞争论、地域分工层次论、地域分工协调论、地域分工合作论和地域分工效益论六大方面。它们分别从不同侧面对区域发展规划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见图3)。 分工发展论强调地域分工的目的在于最大强度地发挥区域优势,确定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一般专业化部门以及区域内部各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空间结构,进而指明区域发展方向与目标,而这些正是区域发展规划,尤其是经济发展规划所要研究的内容。分工竞争论认为不同区域之间出于自身利益需要,必然会产生争稀缺资源、争销售市场等竞争行为,这对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区域发展整体效益是很有利的,但这种竞争必须以统一市场为条件,以政策引导公平竞争为前提。在区域发展规划中引进竞争机制,有利于提高规划的效益,编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弹性发展规划。分工协调论通过合理的地域分工,使资源配置在不断扩展的空间范围内调整和重组,使区域之间、行业之间、区域PERD之间保持动态协调与自组织状态,进而形成高级有序的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是编制持续协调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分工层次论认为区域经济活动离不开一定的地域空间,地域分工在空间上的扩展,使各经济地域间分工与协作加强,形成更大空间范围的地域分工层次体系,高层次的地域分工对低层次的地域分工有指导与制约作用,这一理论对编制不同空间层次区域发展规划有重要指导作用。分工合作论认为分工是合作的前提,合作是分工得以实施的保障,合作的目的是合作各方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或优势相加,将分散的生产要素按最优结构合成新的生产力即协作生产力,取得“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综合效益。通过合作,不仅可避免区域产业结构雷同导致的区际冲突,而且可提高协作区域总体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的地位与作用,促进区域产业组织的创新,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和产业结构的协调化与高级化。正如马克思所说:“由协作和分工产生的生产力不费资本分文”[6]。 区域发展规划必须加强区域联合与协作研究,使规划成为合作发展规划。分工效益论强调建立在发挥区域优势基础上的地域分工与协作,以获得新的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的,合理的地域分工将役使区域发展规划通过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达到地域分工效益。综上所述,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是区域发展规划的总理论或总理论基础。
图3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及对区域发展规划(RDP)的指导作用
根据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的基本思想,在笔者参与完成的《淮海经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毛汉英主编,1997)中,依据淮海经济区的综合优势及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与要求,将淮海经济区未来发展定位为全国重要的饮料、食品、建材、造纸、纺织服装工业基地,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和苏鲁豫皖四省重要的烟草、制革和化学基地;将唐山市跨世纪发展定位为环渤海经济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津唐地区以能源原材料及深加工工业为主的新兴沿海港口城市和华东地区主要经贸中心之一以及外向型经济的主要基地。围绕跨世纪发展定位,正确处理好北京、天津和唐山的关系,立足唐山新优势,重点发挥唐山能源原材料深加工供应基地的功能,农产品深加工供应基地的功能,京津地区科技成果中试与生产转化基地的功能,环渤海西岸对外出海通道的港口集散功能、开放的现代化港口外向型经济的带动功能以及直接服务京津、冀东,间接服务东北、华北和东北亚的双向服务功能。
收稿日期:1998—12—13;
修回日期:1999—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