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在开始接触生字学习和普通话学习时,首先就需要借助拼音这一语文工具。但是一年级学生常会在认记抽象的拼音字母时,感到难以有效掌握,加上教师采取的反复读背的方式,势必会导致学生丧失语文兴趣。小学拼音教学是一个难点也是重点,拼音是学生开展认字识字的基础,对今后的语文学习有着基础性作用。一年级拼音教学难度大、时间短,如何能够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关键。
一、借助儿歌——让拼音学习趣味化
目前一些一年级学生在入学前普遍接受过一些浅显的拼音教学,有的是父母进行教读,有的在幼儿园就开始学了,这虽然有好处,但是也存在教学不规范的情况,导致学生的读音不标准。如果学生已经养成不好的读音习惯,后期纠正将十分困难。教师可以采取儿歌的形式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读音。
以“ɑ、o、e、i、u、ü”六个单韵母为例,这几个韵母是学生最早接触的,但发音不一定准确。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诵读儿歌,帮助学生认知发音并掌握发音规律。儿歌是这样的:单韵母,很重要,口形发音要摆正,嘴巴张开ɑ ɑɑ,嘴巴张圆o o o ,嘴巴扁扁e e e ,牙齿对齐i i i ,撅起嘴巴u u u,吹起口哨ü ü ü。根据儿歌,学生能够很容易摆正口型,发好音。
又如,在进行声母、复韵母教学时,可将一些生活用语迁移到教学内容上。如在教学声母d、t、n、l时,教师带领学生这样唱儿歌:d d d,座钟笔筒摆成“的”。t t t,时装表演当模“特”。n n n,杀出关门是“哪”吒。l l l,小丑表演让人“乐”。而在教学复韵母ao、ou、iu时,教师带领学生这样唱儿歌:“奥”运环,ao ao ao, a o 并排ao ao ao。小莲“藕”,ou ou ou ,o u 并排ou ou ou。小朋友,水中“游”,i u并排 iu iu iu。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能够读准拼音。
二、借助故事——让拼音学习趣味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众所周知,拼音学习十分枯燥,而学生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专注力不集中,常常学习效果不佳。教师如果能够引入故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也可以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故事情境中启发智慧,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每一个字母的正确发音,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拼读能力,让学生的拼音学习事半功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一位教师在《ai ei ui》一课的教学中,就设置了“龟兔赛跑”这一故事情境,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等,让学生能够沉浸在故事情节中,把原本晦涩枯燥的复韵母学习变得生动活泼,学生能够更容易接受。在课堂教学之初,教师通过幻灯片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边展示边给学生讲故事“在这片春意盎然的草地上,有一群小动物,你们能看出他们分别是什么?他们又在干什么?”有学生会说“我看到一只小白兔挨着小乌龟,梅花鹿正和小猪玩得开心呢!”通过图画,能够自然而然地引出复韵母ai的教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韵母的识记和书写教学。然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这样一个故事:“白兔站在乌龟旁边,显然兔子高出一大截,她就笑乌龟太矮肯定爬得慢,乌龟被这么一激就要求跟兔子比赛跑步。比赛开始后,小兔子就欢快地就跑,由于兔子腿长自然没一会儿工夫就跑到很远,而小乌龟正在一边喘着粗气,一边ei哟ei哟地慢慢爬。”教师故事讲到这里,顺势说出ei就是今天要学的复韵母。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讲故事:“虽然乌龟唉哟唉哟地很慢地爬着,可依旧赶不上小兔子。小兔子此时已经爬到了山顶,对着山下的小乌龟喊。”教师可以讲到这里的时候停顿下,让学生猜兔子在喊什么,之后再予以总结,并继续故事“小兔子对着山谷大声喊道:喂,我已经轻松地爬到山顶了!山谷不断地传来回音。小白兔不停地喊:喂喂喂!山谷同样不断传来回音:喂喂喂!”讲到这里,教师可以顺势给学生讲解复韵母ui的发音,整个教学过程充满童趣。
三、借助比赛——让拼音学习趣味化
教育实践表明,合理地引入竞争可以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可以利用比赛的方式趣化学生的拼音学习,让学生在比赛中巩固知识点。
例如,在教学整体认读音节时,一位教师这样引导:“整体认读音节不太好摆布,它们都想让你们编好听的故事,谁先来编故事?”并公布打擂攻擂的规则,让学生进行守擂攻擂的互动。一位学生说“我先编‘yu’的故事。有一天小ü想出门玩耍,但是它胆子小,它看见大y带着小i变成yī出门了,就很羡慕。这时爱助人为乐的大y来了,让小ü擦干眼泪,并表示可以和小ü手拉手出去玩。小ü一听急忙把两点去掉,欢天喜地地跟在大y后面,这样就变成了整体认读音节yu。”这时候攻擂手不服气,就开始讲了“我也能编‘ye’的故事。现在秋天到了,树叶黄了,复韵母ie看到树叶黄了就想去捡树叶,于是他就找y,让y带他去捡树叶。声母y说:‘行呀,不过前提是小i必须跳进大衣口袋内,只有藏好了才能出去。’小i就按照y的要求藏好了,这样,大y拉着e出门去捡树叶了。这就是整体认读音节‘ye’”。学生们通过一轮轮的打擂台,不断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故事,提高运用拼音的能力。
在比赛的过程中,能够转变拼音教学的枯燥乏味的弊端,不断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取得效果自然比纯粹的读背好太多。
总之,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拼音教学是重点,同时又是难点,采取趣味化的教学策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拼音训练过程中也要注意方式方法,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巩固提高运用拼音的能力。不断丰富完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浓厚的课堂环境中提高拼音水平。
论文作者:俞丹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45总第3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拼音论文; 学生论文; 韵母论文; 教师论文; 故事论文; 儿歌论文; 发音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45总第3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