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北区技能人才发展现状与需求的调查研究
马 雨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重庆 401320)
摘 要: 为了探究重庆市渝北区技能型人才的现状和需求,本研究以重庆市渝北区规上制造业和服务业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的“重庆市技能人才基本情况调查问卷”,结合实地走访和线上调查两种形式对重庆市渝北区180家规上企业进行调研。调查结果显示,重庆市渝北区技能型人才总体占比35%,总体收入偏低,学历结构偏低,技能等级结构呈金字塔形,严重缺乏高技能人才,且年龄结构趋向“老龄化”。目前对技能人才总需求量约为14072人,其中制造业需求量占70.36%,远高于服务业。基于调查结果,从鼓励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选拔奖励优秀技能人才、建立大师工作室引导人才技能提升、建立技能人才互联网共享平台等方面提出引进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技能人才;发展现状;人才需求;重庆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这意味着技能型人才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技能型人才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国家也十分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关心产业工人队伍的建设,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必须要有充足的技能型人才储备,特别是高技能型人才。随着产业快速发展,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的重要时期,增大了对高端技能人才的需求,而高技能型人才短缺,成为制约产业转型的因素。本研究将运用实证研究探索重庆市渝北区技能型人才的现状和需求,以此为技能型人才的引进培养提供合理的建议。
二、研究方法与样本统计
(一)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了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的形式,以重庆市渝北区规上企业为调查对象,考虑到重庆市渝北区产业以制造业为主,且技能型人才主要分布于制造业和服务业,按照分层抽样原则,在规上制造业中随机抽取150家样本企业,在规上服务业中随机抽取30家样本企业,共计180家规上企业,于2018年5月至2018年6月对调查对象进行了调查,共计发放180份问卷,总计回收问卷146份,回收率81.11%,有效问卷146份,有效率100%,同时,对20余家重点企业的HR主管进行了面访。为保证调查质量,正式调查之前,我们先在5家企业进行了小范围的预调研,将预调研结果与有关专家进行讨论,根据预调研过程中企业建议和专家意见进行了问卷的修缮,最后形成包含样本企业基本情况、技能人才分布情况和技能人才需求状况,共24题的自编问卷。
(二)问卷信度及效度检验
1、信度检验
信度也称可靠性,是衡量受访者是否真实回答的指标。通过SPSS,对问卷中企业基本情况和企业对技能人才引进培养政策的满意度进行信度分析,得到下表1的信度分析检验结果,由表1可知,α信度系数为0.727,大于0.7,说明问卷的可信度比较高,可以做进一步的统计分析。
表1:可靠性统计量
2、效度检验
问卷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的检验。通过SPSS,对调查问卷进行效度检验,得到下表2的结构效度的检验结果,由表2可知,KMO值大于0.8,说明此次回收的问卷具有很好的有效性。
表2:KMO和Brtlett的检验
(三)样本统计
调查显示,按所属行业、企业性质和创办时间3个项目对样本企业进行统计(见表3)。样本虽不能代表重庆所有的规上企业,但样本企业覆盖了整个重庆地区的工业和服务业,调查数据足以客观真实地反映目前重庆工业和服务业的技能型人才的整体情况。
表3:样本企业分布
三、研究结果
(一)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情况
调查显示,样本企业未来两年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总量为1815人,其中对初级工的需求量最大(占比45.4%),其次是中级工(占比25.56%),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占比为29.04%。另外,根据调查,传统工业需求量最大的工种类别依次为缝纫车工(初中级)、焊工(中高级)、漆工(中级)、火炮装试工(初级)、机械维修工(中高级)、电气工(中高级)、铣工(初级)、钳工(高级);新型工业需求量最大的工种类别依次为自动生产操作工(初中高级)、结构工程师(中高级)、车工(初中级)、冲压工(初级)、硬软件工程师(高级);传统服务业需求量最大的工种类别依次为乘务员(初级)、客运员(初级)、调料师(高级);新型服务业需求量最大的工种类别依次为乘务员(初高级)、客运员(初高级)、技工(初中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初中高级)。
根据被调查人的叙述和历年水文资料分析,本次洪水前涑水河与姚暹渠河干,湾湾河流量极小,可以忽略不计,洪水时段内也没有有效降雨。据此可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本次洪水时段内伍姓湖水文站总径流量:
图1:样本企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情况
(二)技能人才收入情况
根据样本企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数量,预测得到重庆市渝北区所有制造业和服务业未来两年技能人才的需求情况(见表7)。
3、技能人才年龄结构
图2:样本企业技能人才收入情况(单位:元)
注:左纵轴表示年平均收入,右纵轴表示年平均岗位津贴。
(三)技能型人才分布现状
1、技能型人才总体概况
1.2.1 干预方法两组均予以常规肠镜检查操作。实验组在取活检时用一次性薄膜手套外层覆盖于内镜活检口,内层收集损伤性血性分泌物,分泌物流入指套。对照组常规检查取活检。
调查显示,146家被调查企业,共计51539名职工,其中技能型人才17796人(占比34.53%),专业技术人才5716人(占比11.09%),一般管理型人才5340人(占比10.36%)。技能型人才中取得技能等级证书的有13922人,其中初级工6503人(占比46.71%),中级工3469人(占比24.92%),高级工2795人(占比20.08%),技师897人(占比6.44%),高级技师268人(占比1.93%)(见表4),技能型人才结构呈金字塔形,初中高级的比例(47:45:8)与发达国家的比例(15:50:35)有明显的差距,表明高技能人才占比不足,尤其是高级技师仅占1.93%。
表4:样本企业技能人才结构
2、技能型人才学历结构
调查显示,样本企业技能型人才的学历结构偏低,以高中及以下学历为主,占60.13%,高职或专科文化程度占28.82%,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技能型人才只占11.05%(见表5)。
调查显示,样本企业技能型人才总体年龄结构趋向年轻化,35岁以下的人占60.52%,35至50岁之间的人占33.96%,50岁以上的人占5.52%(见表6)。分等级来看,初级、中级工中35岁以下的青年技术工人占主导,分别占比64.71%、65.67%,随着技能等级的提高,年龄结构趋向中老年化,初级工中35岁以上的人占35.29%,中级工中35岁以上的人占34.33%,高级工中35岁以上的人占46.19%,技师中35岁以上的人占57.3%,高级技师中35岁以上的人占78.36%。由此表明,样本企业青年高技能人才占比有待提高,技师、高级技师的年龄偏高。
表5:样本企业技能型人才年龄分布情况 单位:人(%)
作为“寻根文学”作家中的一个异类,莫言开辟了一个独特的乡土世界。因对故乡——高密东北乡怀有爱恨交织且无法摆脱的复杂感情,他紧跟故土的呼唤,以灵魂这一崇高形式重返精神家园。《红高粱家族》中“我爷爷”、“我奶奶”等形象的设立充分说明了莫言对先辈的怀念,贯穿始终的红高粱是他对故乡自然景物的敬畏,故事中处处体现的民俗情节是他对家乡的永恒记忆。乡土情结对莫言的创作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他不满足于对故乡进行单纯的书写,他立足于民族的高度,深入挖掘一个民族对生命意识的理解与反抗,实现了乡土情结的升华。
由于发展方程的指数不稳定的存在性问题与指数稳定及指数二分的研究有着较大不同,进而指数不稳定性是动力系统渐近行为分析的有力工具之一,由此关于发展方程的不稳定性方面也获得了极大的关注[11-15].如文献[11]利用Banach函数空间对演化族的指数不稳定性进行了讨论;文献[13]利用测试函数方法讨论了演化族的指数不稳定性与容许性条件的联系;文献[14]利用Banach序列空间和Banach函数空间分别给出了线性斜演化半流一致指数不稳定的充要条件.
随着技能等级的提高,其学历结构呈现偏高的态势。初级工中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占26.27%,中级工中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占39.98%,高级工中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占58.63%,技师中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占69.12%,高级技师中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占73.13%。由此表明,要培养高技能人才需要提高技术工人的文化程度和整体素质。
表6:样本企业技能型人才年龄分布情况 单位:人(%)
(四)技能型人才需求预测
表7:不同行业的企业对各等级技能人才未来两年的需求情况
调查显示,多数被调查企业目前还未建立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占比39.04%),三成被调查企业自己建立了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占比30.14%),部分被调查企业的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是与相关培训机构合作建设(占比19.18%),少数被调查企业的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是与高校合作建设(占比7.53%),其余被调查企业是与行业协会合作建立的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占比4.11%)(见图1)。我们在企业的走访调查中还了解到,多数企业有与高校合作的意愿,但目前的困难在于,首先缺乏企业与合适高校交流沟通的信息平台,其次高校更倾向于跟规模产值较大且技能人才占比较高的企业合作。另外,根据调查我们还了解到样本企业对技能人才每年的教育培训次数较少,为人均5次。
调查显示,样本企业技能型人才总体收入偏低,2017年年平均收入仅为58003元,与重庆市2017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65545元的平均工资相比,差别明显。分等级来看,年均收入随着技能等级的升高而提高,初级、中级工年均收入均在6万元以下,分别为50707、55060元,高级工、技师年均收入有所提升,分别为66831、70343元,高级技师年均收入最高为137270元。
虽然不懂,但也能理解看直播人的那份激动。有人说:“一切都是青春安排最美好的样子,那是属于我们的青春。”那些付出过时间的东西,我们很难从心底抹去。
四、思考与启示
通过对重庆市工业服务业企业的基础调研及分析,结合重庆市技能人才的基本情况、技能人才的行业分布结构、供求情况,对重庆市实施技能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有以下思考与启示:
(1)鼓励技术技能人才在重庆市落户。鼓励在重庆市工作满一定年限,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外地户籍技能人才在重庆市落户。实施急需紧缺人才安家补贴。对重庆市的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给予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安家补贴和相关激励政策,支持市内重点产业发展。
(2)引导我区技能型人才提高技能等级。对取得不同等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企业职工,分别按照不同的等级标准进行补贴。对于市内产业发展中紧缺急需职业(工种)的,给予更高标准的补贴和鼓励。
(3)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补助。在企业中承担生产操作类岗位,积极参加培训并取得技师、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职工,分别按照不同等级标准给予一定补助;对参加高级技师继续提升培训合格的一定补贴奖励。
(4)鼓励校企校地合作培养技能人才。引导和鼓励院校与市内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对不同等级校企合作的技能人才培养分别给予不同程度的补助和支持。比如,对重庆市企业与各院校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对合作建设学生实训(实习)基地等相关合作给补助和支持。
(5)选拔奖励优秀技能人才。对在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奖,在国家、省、市级职业技能一类竞赛获奖等技能人才,根据竞赛分级、分类不同给予一定奖励,并提供晋升高级技师等职称评定的绿色通道。
(6)建立大师工作室,引导人才技能提升。根据重庆市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需求方向,建立大师工作室,甄选重点企业和技能人才参加新型学徒制培训,建立大师工作室制度。对于技术好,并且在生产线取得过重大成绩和有重要贡献的技能型人才,给予一定的补助,形成师徒良性循环的大师工作室氛围。
雪萤又照着刚才的步骤做了一次。这一次,她开始在床上扭动,似乎正在与人搏斗的样子,她用左手制住想象中的敌人,右手果断出击。又是“噗”的一声。饱满的枕头渐渐瘪了下去,枕面留下一个又一个窟窿。雪萤翻身爬起来,将碎枕头卷在一起,扔进了垃圾筒。
(7)建立技能人才互联网共享平台。重庆市政府应建立和完善技能人才供需网上对接平台,对全区技能人才的发展做好支持和服务工作,建立良好的政策措施和保障机制。
1.3 数据分析 采用 Excel 2007处理数据并制图,采用DPSV7.05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应用 Duncan’s 新复极差法(SSR 法)进行显著性检验(P<0.05)。
参考文献:
[1]姚永清.昆山地区技术技能型人才现状与需求的调查[J].职教通讯,2018(6):48-54.
[2]高建宁.应产业转型升级,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2):102-104.
中图分类号: C9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537X(2019)03.0094-04
标签:技能人才论文; 发展现状论文; 人才需求论文; 重庆论文;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