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鸿雁[1]2000年在《视障儿童与正常儿童自我概念和个性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有盲人800多万,视障人群也是残疾人中更为困难的一个群体,他们是国家建设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如何有效地开发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塑造健康人格,激励他们以积极的态度投入杜会生活,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自我概念是个体非常重要的心理建构,它作为人格的核心,不仅影响个体的认知和行为风格,还会影响到个体的身心健康。因此,对视障儿童自我概念的研究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它不仅可以丰富心理学理论,从理论上为视障儿童的教育提供心理学依据,还可以从实践上推动视障儿童的教育。 在视障儿童自我概念的研究方面,西方作了大量工作。研究结果发现:盲生更多地考虑他们的未来;更需要与他人达成和谐的关系;更难以控制脾气;他们觉得人们从总体上对他们期望不高;盲生评价自己或事物比较极端,不是过高的正面评价,就是过高的否定评价。盲生对于身份、物质自我、道德自我等方面都倾向于极端否定。对视障儿童个性方面的研究发现,盲生较明眼学生焦虑程度更高,情绪更不稳定,更固执,掩饰性弱,但对于是否较正常儿童更内向则结论不一致。 这些研究多数忽视了弱视儿童这一群体,没有充分注意到在视障儿童群体中弱视儿童与盲童的差异。另外,由于自我概念与人格的密切关系,本研究试图将视障儿童在这两方面的特征同时呈现出来。并与正常儿童加以比较,更清晰全面地呈现盲生和弱视生的心理特征。 本研究采用了应用广泛的二十句陈述自我概念测验技术(TST)、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及深入访谈法,选定自强中专的明眼、弱视和盲生共93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研究。旨在探讨视障儿童与正常儿童在自我概念及个性方面的共性与差异,为视障儿童教育及正常儿童青少年期教育提供参考,以利于培养具有完整自我概念和健康人格的建设人才。 本研究采用较为普遍的分类法,将TST测验结果分为四个维度:物质自我、精神自我、社会自我和其它,分别代表个体对自我的认识、体验和评价的四个方面。用EPQ测量调查对象在精神质、性向、掩饰性和情绪稳定性方面的表现。研究结果如下: 1.在自我概念的结构特征方面,明眼学生、弱视生和盲生是一致的。他们对自我概念的认识主要集中于精神自我与社会自我两个维度,对物质自我及其它则很少关注。他们的自我概念都有理想化和矛盾性的特征。这是他们在自我概念方面的共性。 2.在物质自我方面,弱视生与明眼学生和盲生存在显著差异;在精神自我方面,盲生与弱视生、盲生与明眼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社会自我方面,明眼学生与弱视生间存在显著差异;性别方面的比较发现,女生较男生对社会自我方面的认识更丰富,差异显著。 3.在人格问卷中,明眼学生与弱视生在性向方面有显著差异:在精神质、掩饰性和情绪稳定性方面,明眼学生、弱视生和盲生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但访谈中发现,视障学生普遍有压力感,尤其是盲生。很多视障学生情绪比较低落。 4.在发展方面,明眼学生、弱视生和盲生在自我概念和个性方面的差异均随年级的升高而减小,共性逐渐大于个性。 5.对于这三类学生内部差异的检查发现,视障学生在自我概念和个性方面的内部差异明显大于明眼学生内部的差异。 6.父母教育程度对视障儿童的自我概念及个性无显著影响Z致残年龄对盲童精神自我和社会自我造成显著差异。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如下建议: 1.对视障学生应寄予高的期望,鼓励他们自强不息,给予他们坚强的支持。关注弱视生,对视障学生应该因材施教。 2.切实关心视障学生的心理适应情况。 3.对视障学生进行适当的干预,如动机训练和归因训练。使他们能养成有利的归因风格,对于成败要从自身的能力出发去分析,树立信心。使他们在学业成绩或能力提高的基础上,对自己不断提出更高的目标,不断取得更高的成就,积极影响周围人对自己的期望。
宋鸿雁[2]2001年在《视障儿童与正常儿童自我概念和个性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采用二十句陈述自我概念测验技术 (TST)、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及深入访谈法 ,对自强中专的明眼、弱视和盲生共 93人 ,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研究。研究表现 :在自我概念和个性方面 ,这三类被试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 ;三类被试在自我概念和个性方面的差异均随年级升高而减小 ;视障学生在这两方面的内部差异明显大于明眼学生内部差异 ;致残年龄对盲童的精神和社会自我影响显著。
肖进[3]2017年在《视障儿童自我意识与行为问题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有学龄期视障儿童13万,视障儿童的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较为突出。自我意识是个体自身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状态的知觉和自我评价,指主体对自己的认识,儿童自我意识如果出现不良倾向会影响儿童的学习、生活,并导致各种行为问题的发生。视觉障碍可能会带来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问题,由此可能出现更多行为问题。本研究采用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使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83名视障儿童和他们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在问卷调查基础上对个别视障儿童进行访谈和观察,探讨视障儿童自我意识与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视障儿童自我意识总体水平及各维度均显著低于常模。全盲儿童自我意识水平显著高于低视力儿童;视障女童自我意识水平高于视障男童;8-10岁组视障儿童自我意识水平最好,14-16岁组次之,11-13岁组自我意识水平最低;城镇视障儿童自我意识水平高于农村视障儿童。2、视障儿童的行为问题表现较严重,与常模比较差异显著。视障儿童比较普遍的行为问题有退缩、社交问题、思维问题、注意问题、攻击行为。多组不同类群视障儿童组别之间存在社交问题显著性差异。3、视障儿童自我意识总分与行为问题总分存在非常显著负相关,自我意识水平与行为问题之间在多个维度上存在显著负相关,提示自我意识水平越低的视障儿童行为问题越多,自我意识水平越高的视障儿童行为问题越少。自我意识总分对退缩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对行为问题总分、注意问题、违纪行为有非常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智力与学校情况能够负向预测思维问题,合群因子负向预测攻击行为,幸福与满足体验低的儿童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自我意识访谈和行为问题观察结果进一步发现:视障儿童家庭生活环境和早期干预,对视障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黄艳华[4]2004年在《听障儿童人际信任与个性特点的关系及其与正常儿童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际信任越来越受到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研究者的重视。在诸多影响人际信任的因素中,考察个性与人际信任的关系,不仅对于改善听觉障碍儿童的人格状况,增强其人际交往的能力和技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可以为特殊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干预依据。 本研究以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人际信任量表(ITS)、信赖他人量表(FIPS)为工具,对山东省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的201名听觉障碍儿童,209名正常儿童的个性特征、同伴信任、信赖他人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测量研究。结果发现: 1、男女听障儿童在个性的精神质因子(倔强性)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男听障儿童的得分显著高于女听障儿童,男听障儿童与女听障儿童相比倔强性更显著;男、女听障儿童在个性的其他维度及同伴信任、信赖他人总分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2、城乡听障儿童在个性的内外向因子存在显著差异,城镇听障儿童的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听障儿童,城镇听障儿童比农村听障儿童更倾向于外向;二者在个性的其他维度及同伴信任、信赖他人总分上的没有显著差异。 3、家长是否懂手语的听障儿童在个性的内外向因子存在显著差异,家长懂手语的听障儿童在内外向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家长不懂手语的听障儿童,家长懂手语的听障儿童更倾向于外向;二者在个性的其他维度及同伴信任、信赖他人总分上没有显著差异。 4、听障儿童个性的精神质因子与同伴信任的可依靠性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信赖他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个性的情绪稳定性与信赖性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信赖他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掩饰性与同伴信任的信赖性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与信赖他人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同伴信任的信赖性与信赖他人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 5、从人际信任与个性的路径图分析,精神质对可依靠性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听障儿童人际信任与个性特点的关系及其与正常儿童的比较研究对信赖他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情绪稳定性对信赖性具有负向预测作用,而对信赖他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掩饰性对信赖性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而对信赖他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信赖性对信赖他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6、听障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在个性各维度上均出现了显著性差异,听障儿童更具有倔强性和掩饰性,.但其更倾向于内向且情绪稳定;二者在同伴信任、信赖他人上也出现了显著性差异,听障儿童对同伴的可预测性、信赖性信任程度更大,对他人的善良、友爱更有信心,但是对他人的可信性缺乏信心。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把听觉障碍儿童的个性、信任同伴和信赖他人三者结合起来加以研究,并且构建了三者关系的路径模型,揭示了三者之间复杂的关系,从而为特殊教育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干预依据。关键词:所障儿童;人际信任;信赖他人;个性;
陈立, 申芸芝[5]2015年在《国内视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中指出国内视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心理健康内涵分析、现状调查、影响因素、心理健康教育等领域,但存在视障儿童心理健康的界定模糊、内涵探讨相比缺乏,调查取样范围小、调查工具相比欠科学,研究方法相比单一、研究范式比较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重视不够、理论指导教育实践不力等问题。因此,未来研究应探讨与建构视障儿童心理健康内涵,研究适合视障儿童特点的调查工具,转型视障儿童心理健康研究范式,重视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
杨晓翠[6]2016年在《特校学生心理健康的问卷编制与调查》文中认为特校学生是一群特殊的儿童群体,虽然存在着生理障碍,但与其他正常学生一样,正处于身体机能不断成熟、心理和个性品质逐渐形成的人生发展的关键期。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特校学生不仅承受着身体或器官功能损伤带来的困难,而且还可能相伴随地遭受心灵上的二次伤害。因此,特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值得关注。本研究试图通过编制特校学生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其心理健康的状况及其特点,为特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指导与事实依据,其最终目的是为特校学生的身体和社会功能的康复与补偿提供强大的心理支撑,促进其更好的社会融入。本论文的实证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进行相关文献研究、开放式问卷和专家问卷调查,再结合已有量表的相关题项进行问卷理论结构的确定和问卷题项的编制,然后对问卷进行项目分析和因素分析,确定问卷的实证结构,再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最后形成具有了具有良好信、效度的特校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可以作为特校学生心理健康评估和进一步相关研究的工具。第二部分,通过使用特校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对1071名特校学生开展问卷的调查,将收回的有效问卷的数据输入到spss18.0软件中,统计分析特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人口学变量(性别、年级、障碍类型、智力水平、残障程度、家庭结构、是否独生、父母教育方式)上的差异及特点。研究结果概略如下:(1)关于问卷编制。自编的特校学生心理健康问卷有自我意识、学习适应、人际关系、生活适应和挫折体验这5个维度,共有24道题。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59,重测信度为0.804,和长处与困难问卷的关联效度为-0.658,信度和效度都符合标准。(2)关于现状调查。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但在年级、障碍类型、智力水平、残障程度、家庭结构、是否独生子女以及教养方式等类型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由此,根据本研究调查结果揭示的差异特点,借鉴前人对于特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建议与对策,研究者提出了特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5条建议。
牟彦茗[7]2010年在《特殊教育学校交往空间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特殊教育学校是我国实施特殊教育的主要形式,对其他形式的特殊教育机构起着示范作用;它既是特殊教育发展水平的窗口,同时也是一个地区文明程度发展的标志。特殊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和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发展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作为一种隔离式的教育方式,特殊教育学校的容易造成残疾儿童与社会生活的脱节,不利于他们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现代特殊教育所提倡的融合教育、全纳教育的理念推动了特殊教育向更加开放的方向发展。在新的形势下,特教学校的建筑设计应该怎样应对这样特殊教育理念的转变,为残疾儿童提供适宜、多样、开放校园环境,真正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成为特殊教育建筑设计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论尝试从有利于校园交往的角度出发,对特殊教育学校的设计进行研究。文章通过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对残疾儿童交往行为以及校园中各种交往活动进行分析,提出特教学校交往空的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外特殊教育建筑实例对比研究,从规划布局、空间构成设计到细部设计,逐步深入地分析和探讨特殊教育学校交往空间的设计方法和策略,希望为特殊教育建筑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教育建筑设计的必然要反映特殊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发展,在国家大力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形势下,对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对比国外特教建筑的成功案例,提出切实可行的建筑设计方法,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连赟[8]2010年在《中国特殊音乐教育:历史与现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这个世界文化大碰撞、大冲突、大融合的时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各种思想、理论、学说、观念风云际会,特殊音乐教育获得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然而,我国无论是音乐界还是教育界,对全国约1500万眇盲、聋哑、弱智等学龄残疾儿童的音乐教育一直少有关注,相关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出于对当下特殊人群的关注和人际平等的思考,论文以中国数千年特殊音乐教育的历史发展和时代变迁为题材,采取史料梳理和个案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特殊音乐教育进行了现象考察、理性分析和策略研究,力图客观而系统地再现中国特殊音乐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以期促进中国特殊音乐教育变革与发展。论文大体上分为三个部分:前四章从特殊音乐教育的学科概念和相关理论入手,对中国特殊音乐教育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全面考察,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第五章和第六章主要研究当今世界特殊音乐教育发展潮流和中国特殊音乐教育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论文最后则重点就如何推进中国特殊音乐教育健康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绪论首先对古今中外特殊音乐教育进行了简要论述,阐释了论文选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并以此引出研究思路。继而对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进行了全面分析评价,交待了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客观地指出了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论文中的问题与不足。第一章主要解决了特殊音乐教育是什么、为什么教和如何教等三个基本问题,界定了特殊音乐教育的对象群,明确了特殊音乐教育的学科概念、主要理论和常用模式,厘清了特殊音乐教育与普通音乐教育和音乐治疗的关系,并着重指出开展特殊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第二章对新中国成立以前长达数千年的中国残疾人音乐教育状况进行了史料研究,分析了中国古代残疾人音乐教育在培养对象、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特点。接着,论文对近代中国特殊音乐教育发展史进行了论述,指出西方传教士对中国现代特殊音乐教育发展的贡献,初步探讨了解放前中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学制规定、师资培养、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生源情况,以及民间特殊音乐教育状况等。第三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特殊音乐教育发展进行了全面阐述。解放后,中国政府对旧社会各类特殊教育学校的接管和改造,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措施,构建政府特殊教育行政管理体系,加强师资培养和学科建设,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特殊音乐教育的发展。十年动乱期间,中国特殊音乐教育陷入了历史倒退,教育质量急剧下降。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重新确立了特殊教育政策方针和指导原则,九年制义务教育在特殊教育领域全面推开,中国特殊音乐教育劫后重生,发展迅速。第四章主要以京、沪、宁三地五所特殊教育学校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听课、现场考察、师生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考察各校在硬件设施建设、音乐师资培养、音乐课程安排、教育方式、教学科研等方面情况。第五章通过研究美、英、日等特殊教育和音乐教育水平较为发达国家的现状,总结了当今世界特殊音乐教育发展所呈现出的五大趋势,并从体制、制度和基本状况等几个方面对中外特殊音乐教育进行比较,客观地指出了中国特殊音乐教育中的问题和不足。第六章以前五章研究为基础,对中国当代特殊音乐教育体制和相关问题进行整体省察,揭露了中国特殊音乐教育在教育制度、行政体制、基础设施、职业选择、师资培养、理论研究、教材编写、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等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弊端,继而从文化环境、传统观念、经济体制和全球化背景等客观层面进行深度窥析。第七章是论文的主要落脚点。本章从教育的功能本位这一基本命题出发,对当前扭曲的教育目标进行了归位思考。在对个别化教育理论进行探讨的同时,论文提出了多元理论融合的思想,以此为基础,对中国当前特殊音乐教育在教学机构、师资培养、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等方面提出了初步构想。余论部分则以“认识”为统揽,着重分析影响中国特殊音乐教育的核心要素,并从宏观层面对中国当代特殊音乐教育的未来发展进行了理性思考。
王莉[9]2017年在《学前视障儿童教育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过去十年来,视障儿童的学前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就教育课程而言,还没有像针对九年义务教育学龄阶段的视障、听障、智障儿童那样形成一套比较科学、规范、系统、完整的课程来指导教师教学,国内关于学前视障儿童教育课程开发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课程设置的理论探讨和零散的关于教学方法策略研究方面,关于学前视障儿童教育课程开发的深入研究不多。本研究主要以个案研究的质化研究方式为主,辅以量的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搜集、问卷调查、个案学校实地观察、访谈、文本分析等方法,选取广州市启明学校(原盲人学校)幼儿部作为研究对象并收集其学前教育课程开发的相关资料,主要围绕个案盲校“为何进行学前教育课程开发”、“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运作状况”、“课程实施效果的调查和访谈”和“课程开发的问题和思考”等多方面展现国内盲校学前教育课程开发状况,结合各类调查对象、访谈人员和视障儿童教育专家的建议,提出课程开发调整和改进的建议和对策,有利于管中窥豹,一叶知秋,可以为各盲校的学前教育课程开发提供样板和参考,以促进全国盲校学前教育课程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本次研究结论如下:首先,尽管存在许多缺点与不足,个案盲校学前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能够让视障儿童接受比较科学、系统、规范、完整的学前教育与训练,能够较好地对视障儿童进行缺陷补偿、功能康复以及潜能挖掘,有利于他们今后的身心健康发展。其次,未来个案盲校学前教育课程开发需改进以下几点:一是课程目标需要兼顾视障儿童身心发展的特殊性;二是课程设置需要考虑视障儿童身心发展的整体性;三是课程实施应加强整合性和实践性,形式多样化和游戏化;四是课程评价方式应多元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五是提高幼儿教师、家长和小学教师等的课程开发参与度,共同做好课程开发与建设工作。
李拉[10]2015年在《对新中国特殊师范教育制度建设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在世界越来越追求社会公正与教育公平的今天,特殊教育发展水平日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与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而特殊教育的发展又依赖于大量优质师资的养成。近些年来,国家对特殊教育日益重视,“发展特教,师资先行”的理念已逐渐演化成为具体的政策导向与教育实践。在这样的背景下,大批高等院校陆续涉足特殊师范教育,截止到2014年全国已有60余所高等院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实施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与培训,我国特殊师范教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但从目前的实践来看,特殊师范教育还远不能满足我国特殊教育快速发展对师资数量与质量的需求,特殊师范教育在发展中还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困惑与问题。这些困惑与问题的出现与我国现有特殊师范教育制度的不完善是紧密相关的。然而,目前关于我国特殊师范教育制度的相关研究却非常薄弱,系统的特殊师范教育制度研究在我国更为缺乏。特殊师范教育发展的实践需求与现有制度的不完善构成了显著的矛盾,凸显出对我国特殊师范教育制度进行深入研究的意义所在。本文从三个层面对我国特殊师范教育制度建设进行研究。第一个层面是对新中国特殊师范教育制度史的研究。首先使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与个案研究法,归纳新中国成立后特殊师范教育制度化的过程,力求形成我国特殊师范教育制度发展的清晰脉络。对我国特殊师范教育制度史的研究又划分为三个具体的历史阶段或时期,一个阶段是我国特殊师范教育制度化之前的时期,这一时期从清末、民国一直延伸到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之前。这一时期,虽然已经有了特殊师范教育,但总体来看还没有实现制度化,更多地表现为自发性。从20世纪80年代初一直到90年代末期,是我国特殊师范教育制度化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开启了特殊师范教育制度建设的历程,中等与高等特殊师范教育机构开始出现,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体系也逐渐建立。新世纪之后,在教师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特殊师范教育制度又迎来了一轮新的变革。无论是特殊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层次与培养机构抑或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制度,与特殊师范教育制度化的初期相比,都有明显变化,这种变化从制度变迁理论来看,是一次特殊师范教育的制度变迁。以上三个阶段构成了我国特殊师范教育制度完整的历史发展脉络,也是本文的前三章。在回溯我国特殊师范教育制度演变历程的同时,本文还借鉴新制度主义理论,通过新制度主义的制度化、制度变迁等概念或理论视角对我国特殊师范教育制度建设历程进行更深层面的梳理与分析。对制度演变历程的回顾,其核心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反思当前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制度问题不仅是制度研究的主要内容,而且也是进一步促进对现有特殊师范教育制度进行反思与完善的必要前提。这构成了本文第二个层面的研究内容,也是本文的第四章,对我国目前特殊师范教育制度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在对特殊师范教育制度问题进行分析时,本文将特殊师范教育制度问题分成四个层面的分析维度,分别是特殊师范教育的政策、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制度、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制度以及特殊师范教育的制度效果。特殊师范教育制度建设目前走到了一个亟待重新思考发展路径的重要时刻。基于对我国特殊师范教育制度自身存在问题的认识,结合我国特殊师范教育制度发展面临的时代背景,本文提出了构建“现代特殊师范教育制度”的概念与设想。这是本文第三个层面的研究内容,也是本文的第五章。笔者看来,现代特殊师范教育制度是对教育现代化、教师专业化、全纳教育等背景与理念的回应与贯彻,它表达着一种制度突破或制度创新,是一整套有革新意义的顶层设计与制度规则,具有专业性、实践性、标准化等特征。现代特殊师范教育制度的构建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背景与要求,结合自身发展中的“问题性”,并部分程度上吸收教育发达国家特殊教育教师养成的经验与做法。它既需要立足当下,解决当前特殊师范教育发展中面临的困惑与难题,又需要放眼未来,思考特殊师范教育制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依据这些目标与预设,本文从当代教师教育理论出发,提出了五条构建现代特殊师范教育制度的策略与建议。一是建立特殊师范教育机构发展的制度规范;二是调整特殊师范教育的招生制度;三是改革特殊教育专业,探索特殊师范教育大学化的培养模式;四是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的特殊师范教育制度;五是加强以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为基础的特殊教育教师标准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 视障儿童与正常儿童自我概念和个性的比较研究[D]. 宋鸿雁. 陕西师范大学. 2000
[2]. 视障儿童与正常儿童自我概念和个性的比较研究[J]. 宋鸿雁. 中国特殊教育. 2001
[3]. 视障儿童自我意识与行为问题的关系研究[D]. 肖进. 云南师范大学. 2017
[4]. 听障儿童人际信任与个性特点的关系及其与正常儿童的比较研究[D]. 黄艳华. 山东师范大学. 2004
[5]. 国内视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陈立, 申芸芝. 绥化学院学报. 2015
[6]. 特校学生心理健康的问卷编制与调查[D]. 杨晓翠. 重庆师范大学. 2016
[7]. 特殊教育学校交往空间设计研究[D]. 牟彦茗. 华南理工大学. 2010
[8]. 中国特殊音乐教育:历史与现状研究[D]. 连赟. 南京艺术学院. 2010
[9]. 学前视障儿童教育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D]. 王莉. 广州大学. 2017
[10]. 对新中国特殊师范教育制度建设的考察[D]. 李拉. 南京师范大学.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