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分析论文_包全喜

工民建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分析论文_包全喜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混凝土项目是工民建施工中关键的项目,对工程整体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必须注重施工技术要点,做好相关的控制管理。从混凝土配置方面开始,严格控制浇筑、振捣、养护等工序质量,保证混凝土施工能够满足工民建施工整体要求,提升工民建施工质量。

关键词:工民建;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1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工民建工程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行业,每年不单能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很好的满足人们多元化的建筑需求,对于人们生产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在这些工民建项目中,混凝土是必需的施工材料,无论是哪个环节或者流程中都大量应用到了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从工民建施工一线来看,混凝土浇筑技术是最为核心的一个环节,如果这个环节的施工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那么,整体施工的质量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为此,对于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必须要高度重视。从施工技术上来分析,浇筑环节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中影响最大,直接影响着技术应用的质量,只有将相关的应用要点谙熟于心,在施工中科学有效的予以运用,这样技术的应用才能取得最大的效果。影响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的因素非常多,常见的有各种配料、配比等,一旦出现差错,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对于这些细节之处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除此之外,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在实际施工应用的时候,还要确保符合最初的设计要求,不能随意对最初的设计进行更改,这样才能保证主体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科学性。

2混凝土浇筑施工常见问题

1)漏筋问题。混凝土结构主要由钢筋材料和混凝土组成,两种材料的融合程度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韧性和强度。混凝土要有效包裹钢筋。若钢筋露出来,长期和水分接触,很容易发生锈蚀,影响结构性能。2)裂缝问题。混凝土浇筑作业中,横向裂缝比较常见,这增加了作业的难度,极易使得墙体产生倾斜,影响结构的使用性能。

3工民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3.1做好技术应用前的各项准备

1)结合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开展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工作。施工中对浇筑作业时易产生质量或安全问题的位置、工序要加以说明,例如梁板的标号及混凝土振捣作业的时间等。2)基于浇筑作业的基本需求,准备施工作业的材料和设备。对使用的设备要做好性能检查及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的状态。按照混凝土浇筑作业的材料需求和要求,准备充足的、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

3.2保障混凝土材料的质量

材料在整个施工中居于基础性的地位,施工中所用混凝土的质量有基本的保障,才能保证整个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为此,对于混凝土质量一定要严格的控制,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对于符合施工标准的材料一律不允许出现在施工一线,这样可以很好的把控好施工所用的混凝土材料。除了这些内容之外,还需要对其他方面的材料质量予以严格要求:第一个方面是水泥。在进行抗渗混凝土配料室,应选择硅酸盐水泥保证其强大于32.5MPa同时要求水热化指标小于275KJ/kg。第二个方面是骨料。由于混凝土搅拌这种,粗骨料的颗粒极易造成空隙、间距等会严重影响到混凝土的抗渗性。因此对于骨料的选择应尽量采用颗粒均匀,且最大不超过31.5mm的机碎石骨料含泥量应小于1%。为了保证混凝土后期收缩较小在细骨料方面应采用中粗砂同时保证其含泥量小于3%。

3.3严格控制振捣施工工序

混凝土振捣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三个环节,即坡角、坡中以及坡顶振捣。为了能够切实保证混凝土振捣施工能够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能够覆盖整个坡面,则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工民建施工过程中,往往会使用振捣棒完成混凝土振捣过程,而必须对振捣棒插入深度、振捣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来说,振捣棒深度最好能够保持在50毫米以内,而控制其可移动范围在400毫米之内。插入振捣棒中,必须将混凝土振捣密实,然后将其表面进行刮平处理,在表面中撒上细小石料,在其完全凝结前,用模板将其抹平。

3.4做好搅拌环节的把控

在进行混凝土材料搅拌时,要做好连续性的把控,同时要做好搅拌全过程的质量把控,确保搅拌速度及强度能够达到施工要求。对使用的各类材料,必须要做好搅拌均匀性的把控。具体操作环节,不仅要做好搅拌时间的控制,还必须要做好含水量指标和温度指标等把控。动态化检验搅拌的质量,确保混凝土的性能,以免浇筑作业出现离析问题或者塌落问题等。

3.5混凝土强度控制

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工民建施工质量,必须有效控制混凝土的强度。因此,在实际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有关国家标准操作,混凝土配置工作也需要在实验室中进行反复操作,坚持科学合理化的原则,保证混凝土的性能,提升混凝土性能,保证其强度、硬度等能够符合工程实际。例如,在水泥型号、水泥用量控制中,必须选择标号较高水泥,同时同一个标号水泥一起使用,避免出现不同标号水泥混用问题。另外,水胶灰配置比对于混凝土强度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当水胶灰配比较小时,混凝土强度越高。当然,骨料控制也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在石质强度相同基础上,卵石表面光滑,但和水泥混合中,为了能够提升材料的粘性,需要选择碎石;在水胶灰比相同情况下,碎石运用到混凝土中能够有效提升强度。

3.6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配合比控制是混凝土项目施工中的关键控制点,在生产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富裕系数过高、过低,都可能影响混凝土性能。如果抬高,则会增加工程施工成本,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而太低则无法满足工民建施工需求,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影响施工质量。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具体来说,必须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结合工民建施工其他因素,严格按照混凝土配比原则,保证设计配合比与实际生产一致,减少外界变化对配合比的影响,能够对混凝土的配置过程进行动态化的监控。

3.7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

完成混凝土浇筑施工后,需要在12小时内,选择相关的材料对混凝土进行覆盖。一方面,在完成拆模操作后,需要在混凝土表面进行喷水,但喷水养护一般需要在浇筑完成后7天以上,而需要根据混凝土实际情况控制喷水的频率,确保混凝土能够处于一个相对湿润的状态之下。而如果冬季施工,温度低于5摄氏度,则需要进行蓄热养护,在混凝土表面加入一层外加剂养护,避免内外温度应力的存在而发生混凝土裂缝,或者混凝土强度下降问题。

结束语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建筑行业突飞猛进,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支柱型行业。混凝土作为工民建筑施工中关键的材料,混凝土施工质量关系到整体施工质量,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施工控制模式,注重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控制,做好各个环节施工质量管理工作,避免质量问题发生。基于此,加强对工民建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综上所述,以上内容就是对工民建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的论述。

参考文献

[1]陈庆瑞.工民建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8(09):136.

[2]朱国图.工民建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8(28):23.

[3]郭波.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控制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25):16-17.

[4]袁志超.浅谈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8(02):156.

[5]徐文佳.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探析[J].居舍,2018(04):59.

论文作者:包全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9

标签:;  ;  ;  ;  ;  ;  ;  ;  

工民建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分析论文_包全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