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乳房胀痛护理干预120例论文_蔡碧蓝

(泉州市妇幼保健院 福建 泉州 362000)

【摘要】 目的:探讨产后护理干预对乳房胀痛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7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产妇分娩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乳房乳房胀痛程度和硬结发生情况。结果:乳房疼痛情况:在无和轻度疼痛程度方面,观察组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在中度和重度疼痛程度方面,观察组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乳房硬结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乳房硬结发生率(8.33%)显著高于对照组(25.0%),组间差异(P<0.05)。结论:产妇产后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乳房胀痛程度,控制乳房硬结情况,有利于顺利完成母婴喂养。

【关键词】 护理; 产妇; 产后期; 乳房胀痛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6-0247-02

产后乳房肿痛是分娩后早期发生率较高的状况,主要表现为乳房肿胀、同时乳房胀痛可放射至臂膀,对上肢正常活动造成影响,给产妇带来了较大的痛苦。近年来,相关临床研究发现,产后给予产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乳房胀痛发生率[1]。故本次研究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7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7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76例产妇均为健康产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产妇乳房发育均正常,已排除合并疾病者、肝肾功能异常者、精神异常者等。观察组产妇,平均年龄(26.17±3.16)岁,平均孕周(40.52±0.54)周,平均孕次(1.26±0.49)次,分娩方式:剖宫产14例,顺产22例。对照组产妇,平均年龄(26.41±3.28)岁,平均孕周(40.32±0.37)周,平均孕次(1.18±0.26)次,分娩方式:剖宫产15例,顺产21例。两组产妇在孕周、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 P>0.05),认为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产后按常规给予护理干预,包括:会阴护理、饮食干预、母婴指导等不作详述。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增加综合性干预,具体如下:

1.2.1 产后早期干预。分娩后早期,护理人员开始乳房按摩,先涂抹薄薄一层婴儿润肤油,然后避开乳头部分,从乳房根部顺着乳腺管方向轻轻按摩乳房,疏通乳腺管。按摩时间:10min/次,3次/d。护理人员可教授患者自行按摩,指导其动作,便于产妇自行按摩。

1.2.2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告知产妇乳房胀痛属于常见现象,可通过护理和治疗痊愈,避免产妇过分担忧和焦虑。积极与产妇沟通,培养产妇良好的情绪状态,使产妇主动配合护理人员。

1.2.3乳头、乳晕干预。护理人员指导产妇使用温开水清洗乳头和乳晕,告知产妇清洗要动作温柔,不可使用碱性、刺激性清洁产品,避免乳头皲裂发生。

1.2.3 早吸吮及母婴喂养干预

产妇分娩结束后,立即让新生儿吮吸母亲乳头,每2h吮吸1次,促进催乳素分泌,提高泌乳量。首次哺乳前,护理人员要告知产妇母乳喂养重要性,产妇产后存在身体不适感,加之泌乳量较少,极易使其丧失泌乳的信心,反而不利于其乳腺泌乳,应积极进行鼓励。指导婴儿的嘴应含住母亲大部分乳头和一部分乳晕,进行哺乳[2]。

1.3疼痛评价

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乳房疼痛情况,评分0~10分,0分为完全无痛,随分数上升,疼痛加重。轻度疼痛:1~4 分;中度疼痛:5~8 分;重度疼痛:9~10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乳房疼痛情况比较

在无和轻度疼痛程度方面,观察组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在中度和重度疼痛程度方面,观察组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乳房硬结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乳房硬结发生率为8.33%(3/36),对照组发生率为25.0%(9/36),观察组乳房硬结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产后乳房胀痛不仅影响产妇正常生活,也给早期泌乳和母乳喂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而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预防或减轻乳房胀痛。本院总结长期积累的妇产科护理经验,针对产后乳房肿胀制定了疼痛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后,乳房疼痛程度以无和轻度疼痛为主,而对照组产妇则以重度和中度疼痛为主,可知综合护理干预有效减轻乳房疼痛程度,具有较高的护理价值。

国内外文献资料报道显示,产后护理是改善产妇乳房胀痛的重要途径,因而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实施于产后护理中,预防乳房肿胀发生[4]。

综上所述,产妇产后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乳房胀痛程度,控制乳房硬结情况,有利于顺利完成母婴喂养。

【参考文献】

[1]闫素芹.护理干预对减轻产后乳房胀痛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4):41-42.

[2]刘丽.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乳房胀痛的护理效果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6(09):151-152.

[3]苗满花.护理干预对产后乳房胀痛、硬度及泌乳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4,6(32):115-117.

[4]杨娜,李春梅,毛英.徒手护理干预对减轻产后重度乳房胀痛的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1,8(01):161-162.

论文作者:蔡碧蓝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9

标签:;  ;  ;  ;  ;  ;  ;  ;  

产后乳房胀痛护理干预120例论文_蔡碧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