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系统常用药物不良反应分析论文_李芹

兵团建工师医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目的:对心血管系统常用药物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上报于全国药物不良反应检测网络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不良反应报告90例,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血管系统常用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人群是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所包含的药品种类达到43种,降压药出现不良反应的比例最高;心血管系统常用药物不良反应所涉及到的药物包括注射制剂以及口服制剂;另外,心血管系统常用药物不良反应所累积的系统具有多元化,其中皮肤系统所占比例最高。结论:要控制和减少心血管系统常用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需要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加以重视,并加强不良反应管理,对临床心血管系统药物的应用进行规范。

【关键词】心血管系统;常用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在临床上,护理人员不仅需要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同时还要给予患者药物护理,能使药物最佳功效得到充分发挥,并控制和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1]。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药物的合理选择,能有效防治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这也是护理人员的重要职责之一。这就需要护理人员能熟悉常用药物的相关知识,清楚知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这有利于护理人员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关护理措施,确保给予患者正确的药物治疗[2]。本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上报于全国药物不良反应检测网络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不良反应报告90例,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上报于全国药物不良反应检测网络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不良反应报告90例。其中,男51例,女39例,年龄20—85岁,平均年龄(63.5±6.1)岁。

1.2方法

根据《心血管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新编药物学》的对心血管系统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处方进行归类分析,并根据化只能和的年龄、性别以及出现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和剂型,还有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进行药物统计分析。

2.结果

2.1 患者不良反应药物类别统计 在90例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中所涉及的药品数量有43中,其中主要涉及到降压药有19种39例,占比43.3%;周围血管扩药有4种18例,占比20%,其他的主要有强心药,降脂药,抗心律失常药以及抗心绞痛药等。见表1:

表1 90例患者心血管系统常用药物不良反应类别统计分[n(%)]

2.3 90例心血管常用药物不良反应累计器官情况分析 对90例患者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9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涉及到的皮肤以及皮下组织损害有31例(34.4%);11例消化系统损害,占比12.2%;神经系统损害20例(22.2%);心血管系统以及全身性损害各有9例(10%);呼吸系统损害有10例(11.1%)。

3.讨论

3.1 90例心血管系统常用药物种类分析。在本研究中,占比最高的心血管系统常用药物不良反应种类为降压药,其主要原因是降压药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我们对降压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表现进行分析,主要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卡托普利等成分引起患者神经性水肿、干咳以及皮疹等,再者就是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等,引起患者心悸、头晕以及下肢水肿等。在本研究中,还有2例患者使用降脂药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有为他订类药物,给患者带来肝功能损伤以及皮疹等不良反应,主要是因为肝肾功能退化患者对这类药物非常敏感,会使患者的耐受性降低[3]。所以,在临床上给予患者心血管药物治疗的时候,应该对患者的适应症给予充分考虑,降压药的药物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对药物进行合理使用,能使其发挥自身协同作用的同时,控制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而提高疾病治疗效率;

3.2 年龄因素与心血管系统常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关系。从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到,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占比最高,为57.8%,患者年龄越小,其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也就越低,显而易见,心血管系统常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年龄呈负相关趋势。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心血管疾病本就属于老年性疾病,老年患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特别是冠心病、心绞痛以及高血压等均是常见心血管疾病,所以老年患者也就成为了心血管系统常用药物的主要适用人群[4]。从药物作用机制来分析,老年患者的各个重要器官功能存在普遍衰退现象,自身对内环境稳定的控制能力以及机体储备能力均有所减弱,这就会导致患者排泄功能以及药物代谢功能受到损伤,进而导致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3.3 心血管系统常用药物不良反应以及药物剂型、累及器官系统分析。皮下组织损伤以及皮肤损伤在心血管系统常用药物不良反应累及器官系统中占比最高,占据34.4%;口服制剂是不良反应发生率中占比最高的,这主要与容易感知有关系。从患者合并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合并两种以及两种以上疾病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主要是因为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相关研究表明,同时服用两种以上的抗血小板药物,会增加出血量[5]。

总的说来,要控制和减少心血管系统常用药物不良反应,应该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并及时合理停药,避免药物蓄积中毒或者加重不良反应。很多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在停用药物之后会出现自愈或者病情加重的情况,这时就需要及时换用其他有效的替代药物,是患者的病情得到稳定。同时,需要及时治疗患者受损器官,因为药物损害到的各种系统和器官的治疗,应该和其他病因引发的相关器官损害治疗方式相同。比如药源性高血压患者在停药之后血压仍然很高,则需要选用正确的降压药物治疗方式[6]。另外,还要给予患者对症治疗,比如出现皮下损伤,可以采取局部用药的方式,出现药物热的患者可以使用解热镇痛药物治疗。所以,要控制和减少心血管系统常用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应该提高对药物两重性的认识,对用药指征有正确的掌握,避免因为用药不准确导致不良反应发生。

【参考文献】

[1]郭晓玲,郭海红,吕利娜等.心血管系统常用药物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9):95-97,147.

[2]谷晓亮.心血管系统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J].海峡药学,2017,29(1):211-212.

[3]姜艳丽,王志华.心血管常用药物的观察和必要的告知[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0):179-179,169.

[4]汪海英,王琳.细菌感染性腹泻常用药物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100-101.

[5]苗洪志,徐坤.心血管系统常用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3):117-118.

[6]苏恒海,母光妍,向倩等.心血管内科患者华法林与其他药物联用相关的出血发生情况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4,16(1):15-21.

论文作者:李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3

标签:;  ;  ;  ;  ;  ;  ;  ;  

心血管系统常用药物不良反应分析论文_李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