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老年性白内障合并高血压围手术期影响的分析论文_张菲菲

(江苏省阜宁县人民医院 江苏盐城 224400)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性白内障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06月至2017年06月收治的200例老年性白内障合并高血压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治疗组(160例,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术前(P<0.05),但治疗组患者术后收缩压、舒张压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性白内障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手术效果,更好的控制患者血压,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性白内障;高血压;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2-0265-02

白内障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致盲眼病,主要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晶状体代谢紊乱而使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光线无法很好到达视网膜所致,一般患者表现为视力模糊、减退[1]。根据相关研究表明[2],老年性白内障发病率高达60%~70%,高血压也是老年患者常见的慢性疾病,对于老年性白内障合并高血压患者而言,血压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白内障手术的顺利开展。为了确保手术的顺利开展,非常有必要加强患者的护理干预积极控制患者血压,为进一步探讨分析老年性白内障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的影响,本文对比分析了我院2015年06月至2017年06月收治的200例老年性白内障合并高血压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以及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

1.基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06月至2017年06月收治的200例老年性白内障合并高血压患者,现将200例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治疗组(16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中男90例,女70例;患者年龄55~90岁,平均年龄(68.2±3.1)岁。对照组中男30例,女10例;患者年龄55~89岁,平均年龄(68.9±2.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数据差异对比经过统计学软件处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给予患者服用降压药物后1h测量患者血压,若发现患者血压持续不降应适量给予相应的降压药物,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1.2.1术前护理

1.2.1.1术前评估。老年患者机体功能逐渐下降,可能不仅存在高血压,还可能伴有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因此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客观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同时还应该指导患者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以及心电图等项目,确保患者无手术禁忌症[3]。

1.2.1.2心理护理。由于患者长期存在视力障碍,非常希望术后能够尽快恢复视力,加上可能担心手术结果,因此情绪并不是非常稳定,可能会出现失眠等症状。加上高血压患者常常也会出现失眠、抑郁等精神症状,血压波动幅度比较大,这样会容易导致患者围手术期出现血压不稳的状况。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的性格、临床表现等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向患者详细讲解相关的疾病知识,使患者及其家属能够基本了解手术治疗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疏导患者的不安情绪,也可以鼓励患者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平静、轻松的进行手术。

1.2.1.3药物指导。患者进行全身检查、眼部检查后,当天就可以安排手术,为防止出现血压突然升高的现象,应嘱咐患者卧床休息。而且根据人体血压变化基本规律,8:00 和14:00是血压波动高峰期,在这之前应给予患者服用降压药。如果患者血压持续不下应给予10mg心痛定,用药后1h应监测患者血压,待患者血压平稳即可手术。为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降压药物的基本信息,包括药物名称、用法、用量、禁忌症、副作用等。

1.2.2术后护理

1.2.2.1病情观察。术后应加盖眼罩,而且应观察患者眼部是否出现渗液、渗血、辅料脱落等情况,如果出现严重渗液应更换眼罩。同时,应仔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以及眼部压力情况,如果术后3d眼部压力过高,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用药降低眼压。

1.2.2.2生活指导。术后应指导患者注意休息,为患者营造安静、温馨的睡眠环境,确保患者得到充足的休息。同时,嘱咐患者尽可能少用眼,防止眼部疲劳。劝诫患者戒烟戒酒,平时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畅通。如果大便干结,切记不可用力排便,可采用缓泻剂,防止引发眼部并发症。值得注意的是,术后千万不能用力擦眼或揉眼。

1.2.2.3药物指导。护理人员嘱咐患者饭后服药,因为激素类药物可能会刺激胃黏膜,如果患者存在胃病可根据医嘱适当减少药量,甚至可停药。术后应根据医嘱点滴眼药水,眼部保持清洁。同时,应嘱咐患者定期回医院复查,术后6个月内不能做剧烈运动,也禁止提拉重物,防止人工晶体脱位。

1.3 评价方式

统计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所有研究所得数据纳入SPSS 18.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处理,通过(x-±s)表示两组计量数据,采用t进行检验,通过χ2检验两组计数数据,P<0.05说明组间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术前(P<0.05),但治疗组患者术后收缩压、舒张压更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压变化对比(x-±s,mmHg)

 

3.讨论

目前,临床主要采用人工晶体植入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白内障患者,但由于患者不太了解手术过程,担心手术安全性及效果等诸多原因可能会出现神经活动功能亢进现象,这样就会导致患者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非常不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为此,非常有必要加强老年性白内障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本次实验研究表明,两组患者术后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术前(P<0.05),但治疗组患者加强综合护理干预后,术后收缩压、舒张压更低于对照组(P<0.05)。这和李晓寒等[4]研究报道结果基本一致。术前,首先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客观的全身评估,指导患者进行相关检查,确保手术在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同时,术前应重点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患者进行恰当的心理疏导,增强患者的信心,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进行手术。为了维持患者血压稳定,术前应给予适当降压药物服用,将患者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以及术眼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症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术后还应该指导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包括饮食、日常休息等方面,尽可能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综上所述,老年性白内障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手术效果,更好的控制患者血压,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田茹,赵守媚,江林鸿,等.老年性白内障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8):341-342.

[2]胡立文,刘扬.我国人群白内障与高血压关系:基于3247 例白内障患者的荟萃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3,13(2):267-270.

[3]刘莉.护理干预对老年性白内障合并高血压围手术期影响的分析[J].大家健康,2015,9(18):558.

[4]李晓寒.老年性白内障合并高血压80例围手术期护理方式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7,5(10):68-69.

论文作者:张菲菲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0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老年性白内障合并高血压围手术期影响的分析论文_张菲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