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工作的实践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程论文,物理教学论文,高中论文,背景下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在全国实验区的推广与实施,如何妥善处理初中进入课改,但高中还没有进入课改而引发的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课程资源等方面的一系列教学矛盾,使初高中物理教学能够有机的整合并协调发展,这是每位高中物理教师都必须关注的一个现实问题。下面是笔者结合实验区一年多以来的物理课改实践和经验,针对初高中的物理教学衔接问题的几个关键环节谈一下我的思考与体会。
一、加强学习研究,切实做好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衔接工作
从旧教材到新教材,从物理教学大纲到物理课程标准,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教学要求和教学评价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因此,为了保障初、高中物理教学工作能够顺利地对接和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逐步延伸,作为教师必须认真学习物理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积极开展新、旧教材的对比、分析和研究,理解新教材(本文以人教版教材为参考)及物理课程标准的编写理念,掌握新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切实做好从物理教学大纲到物理课程标准的衔接工作。
物理教学大纲与物理课程标准在性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两者存在如表1所示的几个方面的差异。
表1
项目
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由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中应 课程标准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
结构注意的问题,关于教学要求的说明、教学内容和教学要 四部分组成。
求、考核与评价、课时安排及两个附录组成。
教学大纲关注教学工作的开展,是教师进行教学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与考试的命题
性质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是检查学生学习成绩和衡量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依据。
教师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
教学大纲强调和重视“双基”,从知识、能力、态度课程标准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课程目标三个维度提出简约要求,表述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比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要求,对目标的描述形象、具体,
较模糊,行为主体不明确,教学要求过于抽象。可操作性强。
教学内容主要依据物理学科的知识体系来确定 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由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
的,由运动学、声学、光学、热学、力学、电磁学、原子物 部分组成,其中科学内容包括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
教学内容理等部分组成,并列出相应的教学要求。重视物理学科 能量三部分。内容标准注重物理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学科本位”倾向明显。 强调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学习,关注科学、技术、社
会观点的渗透。
大纲中没有明显的“教学建议”栏目,但“教学中应注 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
意的问题”所反映的“教学建议”的操作性不强,有些笼学主导,积极倡导多种教学方式,如讲授、讨论、实
教学方法统。提到的方法有讲解、实验、讲座等教学手段。这些方法 验探究、自主学习等,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
都注意知识和技能的传承,忽略了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 趣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教学大纲的考核与评价的作用是检查教学质量,获 课程标准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得教学反馈的信息,帮助实现教学目标,通过考核帮助学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强化评价的诊
教学评价生发现学习中的长处与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评价的方断、发展、促进、激励的功能,弱化评价的选拔、淘
式由书面检测、书面作业、书面、口头和操作相结合的实汰、外在诱因和压力的作用。
验考核等。
从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比较中可以发现,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内容标准、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把掌握“双基”和培养能力的物理教学目标和任务向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转化。因此,深入开展物理课标的研讨活动,深刻领会新课改革的意图,这是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中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二、服务学生的未来发展,切实做好课程内容标准的衔接工作
长期以来,物理教材过分强调物理知识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对物理概念、规律表述的准确性和逻辑关系严密性的过高要求,是造成学生学习物理困难的主要原因。物理新课程在结合国际、国内教育目标的发展动态,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有关精神,大胆删除了原教材中“繁、难、偏、旧”和过分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培养。物理课程将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较好地贯彻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目标。从物理课程的内容标准来看,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重大调整。
(一)增强了时代气息,加强了物理与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
按《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要求编写的物理教材,精选了很多适合学生终身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适应现代生活所需的基础知识。另外还设置了科学世界、S·T·S栏目扩展学生的科学知识,介绍、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联的问题,内容几乎涵盖了当前有关环境、能源和科技等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内容如表2所示)。
表2
类型内容
我国水资源概况,塑料、化肥、清洁剂、灭蚊片和
环境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大气污染,地球的温室效应,热
岛效应,失控的能量释放等。
炊事、交通、取暖等方面所消耗的能源,电冰箱
能源内外温度差与所耗电能的关系,新能源(太阳能、地
热、风能、水能等),核能等。
海市蜃楼现象,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的功能,
超导现象及超导体在磁悬浮列车、输电等方面的应
科技用,纳米技术,高压锅原理,潜水艇的浮沉原理,机
翼的升力,超声波及激光的应用,微波炉的原理,光
缆通信和卫星通信,三峡船闸的通航原理等。
物理课程中科学世界、S·T·S教育的着眼点不在于学生能够提出多少有实际价值的建议,而在于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和活动的参与,使学生逐步树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科学技术的意识,通过这种方式将人文精神渗透到科学课程中。
(二)降低教学要求,删除“繁、难、偏、旧”的内容
物理新课程在关注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同时,对原教材中的一些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删除了其中繁、难、偏、旧的内容,适当降低了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同时又适当增加了一些了解性知识,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1.删除的内容
力学:(1)合力的概念,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非平衡力的概念;(2)液体内部压强的定量计算(公式),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3)浮力产生的原因;(4)功的原理;(5)抽水机和水泵。
电学:(1)简单的电现象,电量的概念;(2)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串、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总电阻);(3)电功的公式;(4)焦耳定律;(5)保险丝的规格及选择;(6)装配直流电动机模型。
热学:(1)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2)热力学温标。
其他:(1)火箭;(2)放射性现象。
2.降低教学要求的内容
力学:(1)长度测量中对估计数字不做严格要求;(2)力的概念;(3)力的图示;(4)滚动摩擦;(5)浮力的计算;(6)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7)大气压强规律;(8)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和公式。
电学:(1)电流的概念(无确切定义);(2)电功率的计算;(3)超导;(4)焦耳定律;(5)保险丝的作用;(6)磁铁的吸铁性和指向性。
热学:计算热量的公式。
其他:凸透镜成像的条件。
3.新增加的内容
(1)了解乐音的特性,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2)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3)了解人眼成像原理;(4)尝试对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等发表见解;(5)能描述固、液、气三态的基本特征;(6)了解动圈式扬声器的结构和原理;(7)了解微波炉的原理;(8)纳米;(9)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0)机翼的升力;(11)空气开关;(12)会用电度表测量电功。
4.要求提高的内容
(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像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性;(2)导体和绝缘体;(3)测小灯泡电阻,画出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并进行讨论;(4)测量电功的仪表;(5)制作弹簧测力计;(6)了解生活中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有一定的方向;(7)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8)连通器原理。
因此,在高中阶段要积极开展新、旧物理课程内容的对比研究,针对当前高中物理因尚未实施课改带来的某些知识内容的脱节,可以采取有计划、分步骤的方式进行落实与弥补,同时要关注新教材中新增加知识和教学要求发生变化的内容,使初、高中教学达到有机的统一,这是不断提高教学有效性和确保高中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三、实施科学探究教学,切实做好学习方式的衔接
物理课程内容标准有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组成,教材将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列为同等重要的地位,旨在强调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学习。科学探究不仅是教学方式,也是教学内容,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对于已经熟悉并初步掌握科学探究一般方法的学生来说,在高中阶段是否将这种学习的方式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将直接影响并制约其终身发展。因此,大力开展以科学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习研讨活动,坚持以探究的方式教,教探究的方法,服务于学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着想,这是高中物理教师必须关注的核心内容。从初中物理新教材内容来看,除了原有体现科学探究教学内容的实验外.还将部分验证性或测量性实验转化为新教材的探究性实验,同时又增加了许多新的探究内容,其形式不仅包括学生分组实验、演示实验,还有家庭小实验、小制作、调查与研究等。教材中的科学探究内容如表3所示(见下页)。
表3
年级
探究内容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探究声音怎样从
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3)什么因素决定音调的
高低。(4)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5)色光的混合
八年级与颜料的混合。(6)光反射时的规律。(7)平面镜
上册 成像的规律。(8)凸透镜成像的规律。(9)固体熔化
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0)水的沸腾。(11)串联电路
中各点的电流有什么关系。(12)并联电路干路电
流与各支路的电流有什么关系。
(1)串联电路中各点间的电压有什么关系。
八年级(2)怎样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高度。(3)电阻
下册 上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4)磁化钢针。(5)通电螺
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6)研究电磁铁。(7)让线
圈转起来。(8)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
(1)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2)测量液
体和固体的密度。(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摩擦
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5)二力平衡的条件。(6)重
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7)弹簧测力计的制作
与作用。(8)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9)杠
九年级杆的平衡条件。(10)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11)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12)压强跟
流速的关系。(13)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14)动能
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15)重力势能的大小跟什
么因素有关?(16)斜面的机械效率。(17)怎样改变
物体的内能。(18)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除上述探究实验外,还有二十几个演示实验等内容,在此不再一一列出。因此,充分挖掘并且利用这些科学探究的素材,广泛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以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懂得认识未知事物的方法,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无疑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对于学生来说,其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这需要在教学中长期规划和统筹安排,要把科学探究落实在日常的教学中。目前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方式的教学衔接问题,需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构建多元的科学探究活动体系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主的科学,与生产、生活、社会的联系比较密切,在物理教学中要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教学,特别是实验探究教学,构建多元的科学探究体系,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探究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在日常教学中,除用好课堂这一教学主阵地外,还要关注课外、校外、家庭和社区等活动基地,做好课内、课外互补,校内、校外相结合的主体探究活动网络。在活动内容上除物理实验探究外,还有家庭小实验、小制作、调查与研究等形式。探究活动的组织形式既可以是教师指导下的探究活动,也可以是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或者是小组合作探究活动。
(二)充分发挥物理探究活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引领作用
新教材将物理实验融入整个物理教学的始终,体现更强的探究性,形象、直观、生动的物理实验在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方法、体验过程中有着其他方法无法替代的作用。物理新课程从教学目标出发,对物理实验的内容和实验的方式进行了重大调整,淡化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区别,物理实验不再是简单地达到训练某一技能、验证某一知识或规律的验证性实验或测量性实验,而且是让学生通过实验亲自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提出问题→做出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解决或解释问题,从而让学生体验科学的过程,了解科学方法,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彻底改变了物理实验的教学方式,实验教学不再是“教师做,学生看”的格局,而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情境创设,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场面。今后的物理课程,除了必要的科学结论要有“知道××”“理解××”等终结性要求外,还应该包括“经历××”“通过××学习××”这样的过程性要求,增强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这既是物理课程改革的本义,也是物理教学改革的方向。
四、强化课程资源意识,切实做好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的衔接
长期以来,由于教学大纲的刚性规定太多,广大物理教师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存在片面性,导致课程资源匮乏,直接影响课程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因此,树立全面的、正确的课程资源意识,积极探索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建设符合课改要求的优质物理课程资源,是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重要内容。
(一)树立全面、正确的物理课程资源意识
一本教材、一本大纲、一本教学指导用书、一本练习册,这是教师眼中的全部课程资源,这种狭隘的课程资源观点直接影响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事实上课程资源相当丰富,从课程资源的功能可分为素材资源和条件性资源。如各种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科技图书、录像带、视听光盘、计算机教学软件、报刊等素材性资源;人力、物力、财力、场地、设备、设施和环境等条件性资源。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等既是素材资源,也是条件性资源。按空间分布的不同,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因此只有树立全面的、正确的物理课程资源意识,切实理解课程资源的内涵,才能寻找合适的途径和方式,更好地开发建设优质物理课程资源。
(二)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物理课程资源开发网络
从构成课程资源的诸多因素来看,不论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差异有多大,它总是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场所、媒体等内容。因此,围绕课程资源的相关要素,广泛收集有用的资料和信息,建设并合理应用课程资源,这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的基本思路。目前,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关注以下几个环节。
1.优秀教学经验的积累与提炼
物理新课程对每一位物理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课题,大家之所以感到实施课改比较困难,主要原因是没有现成的方案、课例和教学方式可以借鉴,因此广大的一线物理教师要从平时的日常教学中,总结、提炼点滴的教学经验或教学心得。例如对典型课例、案例、教学设计的总结,转变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的经验,对考试或评价改革的探索等都可以成为物理课程资源。
2.大力开发实验室资源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实验室是物理实验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对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是每次课程改革的重点,物理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最多的是通过实验来进行的,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备、模型等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一方面,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完善实验室设备,优化实验配置,改善实验条件,加快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另外,与新教材相配套的物理器材较少,所以既要鼓励物理教师对过去的实验器材进行改造,使之适合新教材的要求,又要鼓励教师用身边易得的简易器材来制作实验仪器,丰富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加快信息化资源的开发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物理课程改革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物理课程,既有利于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又有利于发展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因此,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利用幻灯片、挂图、录像带、视听光盘、多媒体软件等常用的课程资源外,还要有计划地开发、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化课程资源,逐步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借助于学校的数据库、局域网、因特网等网络资源,实现物理课程资源共享,推进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四)社区资源的开发与合理应用
社区资源是最重要的校外课程资源,因此,课程标准提出了开发社区课程资源的要求。教学中,要善于依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开发工厂、农村、文化基地、科研单位、科技馆、少年馆等社区资源,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增进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
综上所述,初高中物理教学工作的合理衔接与过渡是每一个中学物理教师必须关注的一个现实问题。切实做好新教材、新课程的研讨、学习工作,加强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研究,为即将到来的高中物理教学课改做好应对工作,这是每位物理教师的职责和任务。
标签:物理论文; 课程资源论文; 高中物理论文; 中学物理论文; 课程评价论文; 教学评价论文; 实验物理论文; 教师评价论文; 课程开发论文; 科学论文; 课程标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