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中的有效记忆方法_初中化学论文

浅谈初中化学中的有效记忆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记忆论文,初中化学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还有一个问题至关重要,那就是帮助学生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所谓化学基本观念,不同于具体的化学知识,例如元素观、微粒观、化学反应与能量观、物质分类、化学社会观、化学价值观等,都是在概括具体化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备化学基本观念是学生学好化学必不可少的前提,对学生学好化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比较琐碎复杂,记住这些概念和知识是学生形成化学基本观念的必要前提,而记住这些对学生来说却相当困难。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有效记忆初中的化学知识呢?本人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归纳总结出这样几种记忆方法。

一、数字归纳记忆法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内容繁多,学生记忆起来比较困难,即使当时记住了,过后也容易遗忘或混淆。对此,教师可指导学生采用数字归纳记忆法,即将注意事项中有关的问题归纳为几点,并以数字编号。这种记忆方法简洁高效,条例清晰,记忆牢固。

例如:取用块状固体的操作程序是先将试管横放,然后把药品放在试管口,再将试管慢慢地竖立起来,让药品缓缓滑到试管底部,对此可归纳为:一横、二放、三慢立。用数字编号的关键词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降低了记忆难度,增强了记忆效果。

再如:过滤时操作需注意六点,分别是:制作过滤器时滤纸应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能留有气泡;滤纸的边缘应低于漏斗的边缘;过滤时液面应低于滤纸的边缘;往过滤器中倾倒液体时,烧杯口应紧靠玻璃棒;玻璃棒应靠在三层滤纸之处;漏斗下端的管口应紧靠烧杯内壁。将这六点归纳为“一贴”、“二低”、“三靠”,记忆起来不仅简洁高效,还能持久不忘。

二、口诀记忆法

所谓口诀记忆法,就是将复杂抽象、难以理解的化学知识编成口诀或顺口溜,尽可能压缩记忆材料,加大信息浓度,让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又很有兴趣,许多口诀能长久不忘,有的甚至终生牢记。

例如:初中化学中的化合价,是学习与记忆的难点,很多教辅材料中都将其编成风格各异、内容相似的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如钾钠银氢一价寻,二价氧镁钙钡锌,铝三硅四永不变,还有变价元素在后边,铜汞一二铁二三,硫是二四六,磷有五三三。

记得当我宣布需要把化合价全部记住时,同学们立即一脸哭相,然后面面相觑,再然后异口同声地感叹:“太难了”。

“别着急,老师教你们一招。”我回头在黑板上疾笔写下了一首顺口溜。

同学们满脸疑惑地读完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脸上渐渐露出了惊喜的表情,然后争先恐后地放声朗读起来。几分钟后,大家纷纷举起手嚷道:“老师,老师,我记住了。”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当然,还有很多内容可以编成这样既押韵又容易理解的歌诀,甚至还可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例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注意事项就可以编成这样的顺口溜:“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前者颠覆要爆炸,后者颠覆要氧化。”

这段顺口溜把实验开始时先通氢气后加热说成“氢气早出晚归”,把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氢气说成“酒精灯迟到早退”,这种有趣说法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了记忆效果,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学习化学的无穷乐趣。实践证明,口诀记忆法让老师教得其乐融融,学生学得轻轻松松。

三、关键词记忆法

化学基础知识内容比较琐碎,记忆后容易遗忘,理解运用起来更是比较困难。但如果不能获得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化学观念就很难形成,因此,即便琐碎难记,我们还是得掌握。方便记忆的另一种方法是抓住具有代表意义的关键词理解记忆。

例如:初中化学中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是重点内容,要求学生规范解题步骤,完善解题格式。但学生计算时总是丢三落四,步骤不全。这时,可指导学生归纳几个有代表性的关键字来记忆,如第一步设未知量,可归纳为一个“设”字,第二步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归纳为一个“写”字,第三步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可归纳为一个“找”字,第四步列比例式求解,可归纳为一个“列”字;第五步写出简明的答案,可归纳为一个“答”字;最后一步是回顾检查,可归纳为一个“查”字。这样复杂的六步用六个关键字就解决了,学生再也不用花费大量时间去记忆,学习起来就轻松多了。

再如:解释水的状态变化的原因,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三态变化。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失去能量时,运动减慢,分子间的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又变回液态。记忆时抓住“能量”、“运动”、“间隔”这三个关键词,即可解释和记住水的三态变化。因此,关键词记忆法能将琐碎复杂的化学知识化繁为简,既减轻了学生负担,又改变了学生死记硬背的陋习,还有助于克服学生学习化学的畏惧心理。

四、对比记忆法

化学中有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不但难以理解,更难以灵活运用,这对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极为不利。对比记忆法针对易于混淆的化学概念、理论等,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比较,找出概念之间的共性和个性、区别与联系,抓住其内在属性,从而帮助学生突破这一记忆难点。

例如:元素与原子这两个概念,很多同学难以分清,运用起来容易混淆,这样就很难形成微粒观和元素观。此时就可运用对比记忆法,见表1。

通过表1以可清晰看出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这样的对比能加深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深刻理解。当然,除了概念之间可用对比记忆法外,在学习一些物质的性质时,为防止相互混淆,亦可采用对比记忆的方法,例如,在学习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时就可以采用列表的方法进行对比记忆。

学习记忆初中化学知识和概念,只通过以上方法,有时还不能够形成知识体系,学生的记忆仍处于一种凌乱状态。因此,在进行阶段复习或专题复习时,可采用图表记忆法。

所谓图表记忆法,就是将所记忆的内容以结构图或表格的形式列出,使各概念或问题之间脉络清楚,层次分明,如关于分子、原子、元素等概念间的关系就可用下图表示:

从这个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这一组概念之间的关系,既能相互区分,又可以帮助形成知识体系,实现知识由点到面的转化,提升了学生归纳概括知识的能力,为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解决具体化学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初中化学知识内容虽然琐碎复杂,但巧妙记忆,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标签:;  ;  ;  

浅谈初中化学中的有效记忆方法_初中化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