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少数民族论文,院校论文,民族论文,大学生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409(2012)10-0034-04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少数民族的精英群体,是各少数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也是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批判、创新的重要力量。因此,在广大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开展国家认同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国家认同观,对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及其现实意义
国家认同是维系一个国家的根基。它指个人确认自己属于哪一个国家以及对这个国家产生归属感、依恋感的心理过程,是在有他国存在的语境下人们构建出的归属于某个“国家”的“身份感”。换言之,国家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政治共同体归属的确认以及个体对自己意欲归属的政治共同体的期待。在这一过程中,个人与国家之间发生情感上的结合,对国家的合理性表现出无上的忠诚,对国家的政治权威、政治制度、政治价值和政治过程等方面表现出深刻而坚定的理解、赞同、支持和信奉。
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关系密切,保持两者的高度统一,是实现多民族国家统一和稳定的思想基础,也是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坚定基石。我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反映了各民族的共同心愿,体现了各民族的共同利益。在我国现阶段,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民族人民的最高利益。胡锦涛同志指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符合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要大力增强我国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大力促进我国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不断形成实现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幸福安康的强大力量,不断形成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强大力量,不断形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强大力量。”[1](P227-228]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培养目标,决定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应该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中坚力量,也决定了必须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使其形成党和国家所需要的国家认同观的社会实践活动。国家认同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在我国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形势下,国内民族问题极易引发国际关注和干预,国际敏感热点民族问题极易引起国内反响和回应,民族问题面临复杂而多变的新情况,境内外敌对势力加紧利用区域发展问题、民族宗教问题,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和政治分化,使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产生模糊认识。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时代的晴雨表,作为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国家认同观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自身政治素质的高低,而且容易产生示范效应,对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其一,是新时期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要求。少数民族大学生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实现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统一,多做民族团结、国家稳定的事情,成为有才有德、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正是与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相一致的。
其二,是促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少数民族大学生步入大学生活时,既有生活和学习的适应问题,也有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重新定位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尤其是如果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出现不一致,极易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内心思想矛盾加剧,轻则影响身心健康,重则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乃至国家观、民族观。
其三,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的长久策略。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建设和发展的后备军,其言行在普通群众中具有较强的引导性和带动作用。如果他们能够形成正确、积极的国家认同观,能够客观地看待民族差异,无疑对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将产生积极影响,起到沟通中央和民族地方、各民族之间的桥梁作用,这对维护各民族间的团结和国家社会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民族院校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路径选择
民族院校是党和国家为了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和解决民族问题而创建的。作为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的主体,民族院校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如何在新形势下不断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不断探索和开拓民族院校的人才培养之路,是民族院校所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2](P224)
1.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核心,建构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内容。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必须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主阵地。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为重点,以中华民族认同为归宿,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和中华民族认同教育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实现三者的整体统一。这就要求坚持常规渠道教育,完善课程载体建设,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的系统性、规范性、渗透性,使少数民族大学生不仅懂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而且懂得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从整体上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和民族观,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我国当前的民族问题和现实问题,立志做民族团结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维护者和促进者。
一是坚持民族院校特色,开设《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系统讲授与国家认同教育相关的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祖国观等知识;二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世界观部分增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相关内容;三是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另辟一节专门讲授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四是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突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御辱的相关内容;五是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民族精神部分作为讲授重点并增加国家认同教育的相关内容。
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建构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观、民族观,需要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加强广大一线教师的政治观教育,培养良好的师德形象,发挥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
2.以中华文化教育为基础,筑牢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根基。
“文化认同是人的社会属性的表现形式。文化认同一方面与族群相关,也与国家政治生活相关。同时又与全球化所形成的新的世界主义相关。文化认同构成本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中介形式。作为中介认同形式,文化认同就必须一方面与本民族认同有交叠的部分,另一方面与国家认同有交叠的部分,同时与全球认同(有人提出所谓‘世界公民’的概念)有交叠的内容。”[3]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样文化的国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多彩绚丽,每一个民族不论大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各民族文化共同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多样性统一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认同的强大思想基础,也是各民族文化生存和发展的依托和根基。
我们在构筑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基础上,特别要注意构造其共同文化基础,加强各民族成员的中华文化修养。一是在历史时间的绵延中不断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密切交往和文化融合,以时间拉近文化之间的空间距离,既要尊重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特性,保护文化多样的历史遗产,更要注重增大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文化交叠成分,使国家的文化认同必须大于民族的文化认同。二是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有关讲座和教育活动等形式,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中华文化教育,不断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文化修养。
3.以实践教育为载体,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真实感受。
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产生的归属感,产生这种归属感的基础,就是要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热情和高度的国家责任感,自觉爱护国家、建设国家、捍卫国家。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是一部熔铸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的光辉历史。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共同创造发展,维系了祖国神圣的疆土;近代以来,各民族人民前仆后继、英勇不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聚于统一的民族大家庭之中,建立了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使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与自然、经济等物质条件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不仅要继续加大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扶持力度,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解决求学、就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构筑他们对国家认同的心理基础,而且要通过大力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教育活动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体察民情,认清国际国内形势,把握时代发展脉搏,正确认识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现实及其所呈现出来的阶段性特征,不断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通过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民族地区的服务与考察,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的体验与感受,不断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感和自豪感,强化他们为中华民族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4.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手段,丰富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形式。
在多民族国家中,由于每一个民族都是在与其他民族的族性区别中自我辨认的,民族群体之间存在某些差异和隔阂是必然的。因此,要充分考虑各民族本身在历史发展中遗留下来的固有特性,强调各民族的一律平等,构建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以团结互助、平等交流为基础构建民族认同,是多民族国家增强国家认同的基本方法。
由于受自然、经济、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影响,各民族学生之间难免会出现一些生活习惯的不适应和人际交往上的不和谐现象,加上因生活地域、语言等某些客观原因造成民族之间沟通和了解的不够顺畅和深入,甚至还会出现一些相互之间缺乏尊重、不很认同的现象。因此,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就需要立足民族院校的具体实际,从校园建筑、人文景观建设到管理制度的建立、校风学风的营造等方面,大力营造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各民族学生在团结、进步、和谐、友爱的环境中接受熏陶。同时,无论是民族高校还是非民族高校,都要避免民族间的隔离,要注意增强民族间交往与合作,积极开展民族文化交流活动,帮助少数民族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自觉养成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习惯,在认同本民族、接纳其他民族的基础上,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并上升为对国家的认同。
5.以全面发展为目标,推动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情感升华。
认同包括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两大类。社会认同是在自我认同的基础上产生的愿意从属于其群体组织的亲近感和归属感。社会认同的形成需要拥有自我的骄傲感,并且能让自我在其群体组织中感受到成就和喜悦。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构建,不仅需要培养他们的自我认同,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感受到关怀和温暖、体会到成功的希望和喜悦,主动从内心深处去亲近和归属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大家庭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温暖怀抱。
由于历史和自然等原因,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跟内地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少数民族大学生从经济和教育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来到相对发达的城市和人才济济的高校,面对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巨大转变,面对学业和就业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和生理方面会客观上存在一些不适应,容易产生自卑、孤独、压抑等心理问题。因此,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一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学习、生活、生理等方面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要针对各民族学生的思想特点,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自我调节和驾驭自己心理的能力。二是根据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要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现实学业水平,尊重不同民族学生的差异和个性,从专业学习上多给予帮助和分类指导,充分挖掘他们的自我优势,鼓励他们大胆实践,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竞争力,让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不断感受到成功和成长的喜悦,从内心深处去感受党和国家的温暖,从行动上自觉地遵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构建现实意义上的国家认同。
总之,青年代表未来,青年创造未来。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我们要通过国家认同教育,使广大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的国家认同意识,从而更好地成人成才,这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具有十分紧迫的现实意义和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