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为的巨作——《当代中国档案学文库》读后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老有所为论文,巨作论文,读后感论文,文库论文,当代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代中国档案学文库》第一卷,已由中国档案出版社于1999年11月出版。我能够读到这部巨作,首先要感谢中国老教授协会档案与文秘研究所和主编陈兆祦教授,还要感谢诸编委,尤其是各分卷的主编。为什么要感谢?因为这是一部好书,是一部既有现实意义,又有历史价值的档案学文献资源库。这样的好书是有关人员付出了辛勤劳动的结果,如果没有他们的劳动,我们是无法得到满足的。
老教授协会档案与文秘研究所由国内著名资深老专家、老学者主持,他们带领和组织已经在档案事业作出贡献并愿继续为之奋斗的老同志进行研究,贡献余热。我们已经看到该所到现在已组织了五次档案学术年会,并组织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论文。她已经成了我国档案事业的特种部队,起着特种的作用。现在以档案与文秘研究所为核心,又组织编辑出版了这部巨作,而且将继续出版,这是我国档案史上的创举,它对我国档案事业和学术研究的发展,必然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没有把这部巨作读完,也不可能一下子读完,但是已经发现了它优越的生命“基因”。《文库》以1997~1998年我国发表的论文为主,同时又选用1991~1996年已发表但未编入《中国档案管理精览》的有较高价值的论文,共1350篇,从内容上看包括了档案学专业的各个方面,可谓之内容极其丰富。我是搞科技档案工作的,订了10多种档案学刊物,经常翻阅,但是《文库》的《经济和科技档案管理与利用》分卷,已经使我大开眼界。现在的档案学刊物据统计已有70余种,再加上许多其他有关报、刊发表的档案学论文,每年达数千甚至近万篇,使一个再虚心、再愿学习、再有精力的档案研究人员也无法全部看到或看完,而读该《文库》可以基本达到这一目的。我在这里用了“基本”二字,实际上真正达到“基本”已经是不错了,因为任何一个人由于精力、时间的限制,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部阅读自己专业领域的所有资料。但从另一方面说,档案学各个分支学科的知识又是相互联系的,尤其是当一个人在研究和写作的时候,几乎需要各个方面的相关知识,《文库》可以像手册一样,供学习和研究有关问题时参考。由此可知,内容丰富、资料齐全,可以说是《文库》的一大特点,又是《文库》的生命力的主要“基因”。
从《文库》的“后记”中可以看出,《文库》是档案事业和档案学研究的连续出版物,它的第一卷是1997~1998年为主的档案学论文,以后每两年出版一卷,这就使《文库》的价值倍增,真正地成为名副其实的档案学信息资源库。特别是《文库》丛书,论文的入选原则,每卷都以规定的最近两年出版的有关论文为主,但又选用近10年间从未入选但又有价值的论文。我们知道,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有一个过程的,今天认为不甚重要的东西,明天实践证明,又是较重要的,这样的论文就应该补充入选;另外,编选这样大规模的论文集,从上百种有关刊物的数以万计的论文中挑选,难免有疏漏之处。采用以规定时限为主,同时再补充近10年内尚未入选《文库》的优秀论文的方针,可以使《文库》的内容更加全面,质量更高,更能反映出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发展的状况,所以它又是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史。从另一方面看,这一举措无疑是会提高广大作者的积极性,好的论文得到认可、交流,体现了公正、公平原则,它激励着广大档案工作者对《文库》的热爱、信赖和支持。
《文库》虽也是在出书热浪潮中的出版物,但它的宗旨却不一样,它是实实在在的智力、劳动产物,是发展档案事业的丛书。这首先表现在上述收集论文的质量上,其次表现在定价的合理上。这部330万字装帧精美的图书,定价255元,而且论文作者订购,每一册又可赠送一个作者纪念册,每两册可以赠送一册完整卷,单从这一事例看,就可以看出它不是以盈利为目的。但最重要的是论文入选的质量,我们说该收集的编选不一定没有疏漏,但敢说质量、水平是高的,因而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文库》的出版,对档案界说是件大事,对档案与文秘研究所说是个重大贡献,更说明档案界老一代的档案学家的心怀,它的精神在感染着年轻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