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工程造价影响因素探讨论文_李豪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工程造价影响因素探讨论文_李豪

天祥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与传统建筑方法相比,在劳动力、材料和建筑机械的成本上差异很大。装配混凝土结构绿色、节能环保,其工程造价是影响推广使用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影响部分构件规划设计、制造、运输和施工阶段成本的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最大限度降低工程造价和控制工程造价的方法和手段,为装备式混凝土结构的造价控制提供了有利影响。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造价;影响因素

前言: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作为建筑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其本质是绿色节能和环保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预制建筑未来发展的最初动力应始于其项目成本预算和成本控制,降低成本和环保要求。在项目规划设计的基础上,加强构件的生产和运输阶段管理作为手段,选择先进的施工技术作为解决施工成本高的主要途径。

1、装配式建筑造价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有预制结构和现浇结构,工程造价与现浇结构相同,是直接工程造价。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费用中,现场预制构件的制造、运输和安装费用增加,主要是因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在施工工艺和方式上差异很大,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可以重复使用、人力需求减少、维护时间缩短等。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主要采用EPC,即合同规定的工程总承包商,用于设计、采购、施工、试验等,实现设计运行时集成、结构布局集成和预制安装运行时集成。例如,装配式混凝土板包括钢筋、混凝土、模具、隔热层、装饰、预埋管道等。建筑价格是根据风管图元计算的。在传统的定额定价制度中,在钢筋、混凝土、模具、恒温器和地下室完工的数量中,预埋管道是安装定额的一部分,其成本控制与现有的浇筑结构大不相同。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一个重要指标是预制混凝土构件的体积与总建筑构件的比例,以及预制混凝土构件与作为单个建筑构件使用的所有混凝土构件的比例。结构体系的选择和预制系数的确定直接关系到混凝土复合结构的成本,相关研究表明,预制系数稳定在混凝土复合结构单方面成本的46%到65%之间。装配速度继续大幅增加成本,不利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发展。这样的装配水平太低,达不到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业化的原定目标。显然,控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成本因素是多方面的,值得相关人士进一步研究。

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优势

2.1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在传统施工过程中,由于现场采用湿作业方式,现场机械很多,材料很多,施工过程很多,难以管理人员、材料、机械和能源的能耗,会造成噪音污染,固体悬浮灰尘污染,造成预制建筑的混凝土构件是在PC工厂制造的,然后运到现场安装。施工现场散装建材较少,混凝土作业到位较少,施工现场布置较好。与此同时,它大大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噪音和扬尘污染,使损失和废物减少了一半以上,有效地减少了施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了污染的减少和环境保护。

2.2 建筑质量高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通过设计、制造和施工对建筑质量提供了全面控制,从而提高了建筑质量。传统的建筑施工方法是现场浇筑的,大部分都是木制的,需要大量的支撑。组装的建筑构件是工厂预制的,严格按照图纸设计,拥有整洁的外观、蒸汽保养质量更有保障。传统建筑的现场施工质量各不相同,工人流动性高,管理困难,施工质量难以保证,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严重受限。装配的建筑构件是工厂制造的,根据工厂管理系统和标准系统预制的,大部分构件是提前装配好的,构件是一起形成的,工厂生产人员相对稳定,技术水平得到保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材料用量和保存温度,可以更好地确保建筑零部件的质量。建筑构件在进去工地上之前必须接受多次检查,并且可以使用软连接进行装配,从而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

2.3 能够减少施工中的安全隐患

传统的浇筑混凝土是主要的施工方法,需要现场大量的钢筋和模板进行施工,使得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和散装材料更加复杂,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更加困难,风险也更大。装配的建筑物中使用的建筑部件由工厂预制、现场运输、安装,现场只需要少量的支撑模块,实施保护只需要一个支架,因此实施现场的动力线路清晰,安全管理相对简单。

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工程造价影响因素探讨

3.1设计对工程造价影响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应考虑结构类型、预制系数、控制模式、设计规模、建筑高度、标准层数等因素。以上每个因素都是影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成本。目前,从设计阶段到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所有图纸均由设计院根据装配方式进行设计和检查。PC部件制造商根据工厂设备和设施条件,根据设计院图纸,结合建筑功能、建筑平立面、主体结构机械状态、预制构件承载力、工程造价等因素,深化构件的生产设计。深化PC构件制造设计是预制混凝土结构成功实施的关键环节,以实现构件尽可能多的模块和通用性。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必须多次考虑到工业生产的需要,只有大量重复使用才能分担投资和降低生产成本。各专业深化设计对接、土建部分、装饰装修、设备管道等。例如,在电路板上,为了减少装饰,结合预制构件的生产技术,实现构件的集成功能生成,降低构件的施工成本。可预测性降低了现场施工的难度,充分利用了起重机的效率,减少了脚手架的使用,降低了直接连接成本,并降低了测量成本。

3.2 标准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PC构件设计和生产的标准化程度远远低于传统建筑。我国PC构件组成部分的统一标准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许多项目实际上无法参考地图集。在施工和验收阶段,各场地还使用自己的地方标准和规范文件,统一的行业标准尚未完全确立。PC组件产品质量标准也是生产企业质量认证与第三方检验机构检验相结合的方式,我国尚未制定PC组件生产和验收的统一标准。

3.3 专业人员缺乏

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策综合作用下,我国目前建筑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对产业链专业人员的培训。首先,在源头上,大学和技术学校几乎没有与建筑有关的专业。PC部件的生产是制造业和建筑业相结合的一部分,大量PC部件工厂的出现造成了一线管理人员严重短缺。建筑和监督公司也缺乏相应的专业人员,建筑团队中的农民工人众多,尚未转变为专业装配式混泥土建筑工作人员。

3.4 施工对工程造价影响

如果组装率超过一定的安装成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限制,合理的组装率尤为重要。在设计和生产阶段控制标准元素,减少安装难度,提高一致性,并显着提高建筑效率。在安装、运输和装配风管部件时,确保对成品进行保护,以减少重复维修的次数。建立具有一流管理和优秀管理能力的项目团队,选择技术人员团队进行作业水平的提升、装配和测量,确保安装速度和准确性,避免施工延误或误工的现象。

4、结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重点,这是建设建筑产业化的必要途径。它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能源,发展了绿色建筑,促进了建筑工程的改进和质量保证。施工过程更符合绿色施工的要求,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不遵循常规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施工成本差别很大。组装后的混凝土结构主要采用EPC模式,其成本主要涉及设计、生产和运输三个阶段,施工具有成本影响因素,设计应充分考虑到结构形状、预制率、管理模式、项目规模、建筑高度、数量等因素生产和运输应充分考虑到生产技术、改进温度控制维护、模板旋转效率、部件深度生产过程、运输半径等因素。施工阶段应充分考虑到施工计划等因素,通过持续的做法,优化了装配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使之成为优质施工改造和现代化及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李丽.装配式建筑工程与现浇建筑工程成本对比与实证研究[J].建筑经济,2013(9):102-105.

[2]石建光,林柯枝.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结构体系和生产方式[J].厦口科技,2014(1):43-46.

论文作者:李豪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9

标签:;  ;  ;  ;  ;  ;  ;  ;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工程造价影响因素探讨论文_李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