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泰来县人民医院 162400
摘要:宫颈癌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所占比例仅次于乳腺癌。宫颈癌的发生以及发展属于从渐变转为突变的一个过程,宫颈癌疾病有前病突变演变成真正的宫颈癌,需要的时间将近有10年,因为宫颈癌在癌变前的病变阶段较长,所以可在早期诊断出宫颈癌,对于降低宫颈癌疾病的病发率起到一定的效果。本次研究主要是对人乳头瘤病毒的生物特性、致病机制、与宫颈癌的关系、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恶性肿瘤
近几年,不少医学研究中表明了人乳头瘤病毒和宫颈癌存在密切的关系,人乳头瘤病毒属于宫颈癌疾病多种诱发因素的其中一种, 而不少相关的医学研究均表明,人乳头瘤病毒和宫颈癌存在密切的关系,属于诱发宫颈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本次研究则主要针对这一点,对两者的关系研究进行综述。
1 人乳头瘤病毒分子的生物学机制
HPV病毒属于双链闭合环状DNA病毒的一种,可感染患者的皮肤与粘膜,其嗜上皮性、宿主特异性以及组织特异性等较强,在人、动物中的分布情况较为普遍。HPV DNA编码的开放阅读框架有5~8个,其中包括E2、E4(E3)、E5、E6、E7、E8(E1),在病毒DNA的参与中起到多种作用,例如细胞转化、调控、翻译、转录以及复制等[2]。E8(E1)与HPV DNA的复制相关,其对病毒在开始复制时具有重要意义,E8(E1)突变会使病毒基因组受到破坏;E4(E3)和HPV的成熟胞质蛋白相关;E2与HPV DNA转录反式激活相关;E5所编码的一种小蛋白和细胞的转化相关;E6在有关联的蛋白介导作用下,会与P53蛋白想结合,使P53蛋白的降解失活;E7在结合Rb蛋白后,会导致其失活;其中E6蛋白、E7蛋白和HPV病毒致癌存在密切的关系。
2 人乳头瘤病毒的致癌机制
人乳头瘤病毒引起宫颈癌,E6与E7基因编码中的原癌蛋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E6蛋白在E6-AP的特异性影响下会与P53蛋白相结合,导致P53蛋白出现降解失活的情况,进而启动了细胞周期,对细胞的凋亡产生抑制作用,而细胞凋亡由于受到抑制而大量增殖,所以引发了肿瘤。另外,E7蛋白在结合Rb蛋白偶,会使E2F与Rb复合物之间发生解离情况,导致E2F起到转录因子的效果,而转录G1期若进入S期的所需基因,则会导致细胞周期出现失控状况进而发生永生化。有相关研究发现,相比低危型的人乳头瘤病毒,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中,E7蛋白与Rb之间的结合能力更高。
3 人乳头瘤病毒类型和宫颈癌之间的关系分析
有相关的医学研究指出,人乳头瘤病毒类型与引发宫颈癌存在一定的关联,该研究中表明,在宫颈癌中,有99.70%左右的宫颈癌组织均具有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而研究发现,感染有人乳头瘤病毒的人群中,最终演变成宫颈癌疾病的人则仅占2%,因此研究认为,宫颈癌的诱发因素除了与持续反复性的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相关外,还与其他的因素相关,而患有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则会加大患者患上宫颈癌的几率。
在多种致瘤病毒中,人乳头瘤病毒属于最多样的一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今已确定的人乳头瘤病毒类型大概有110多种,当中与肿瘤有关系的有20种,与生殖道感染相关的有35种。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致癌性等方面看,可将与生殖道感染相关的人乳头瘤病毒分为2类,一是高危型,二是低危型。其中高危型共有13种(包括HPV16、HPV18、HPV31、HPV33、HPV35、HPV39、HPV45、HPV51、HPV52、HPV56、HPV58、HPV59和HPV68),这13种病毒均属于宫颈癌的诱因。
通过研究宫颈癌的组织标本发现,在多种高危病毒中,感染几率最高的为HPV16型与HPV18型,而在非洲西部地区最为常见的病毒为HPV45型,HPV59型、HPV39型这两种只有在美洲中部地区与南部地区才可见到,在中国较常检出的类型为HPV52型与HPV58型。IARC组织(即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1999年就ICC(浸润性宫颈癌)的HPV类型对22个国家展开了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有1035例ICC病例是通过组织学而确诊,HPV DNA为阳性的占有99.70%,而其类型以HPV16与HPV18为主。此外,不少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以及实验室的研究数据结果均反映出一个结果,即人乳头瘤病毒属于引起宫颈癌的首要病因,其与宫颈癌存在十分紧密的关系。
4 人乳头瘤病毒的检查方法分析
人乳头瘤病毒的检测方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抗体检测方法,一种是DNA检测方法。
在DNA检测中,较为常用的检测技术有2代杂交捕获技术、DNA芯片分型检测技术以及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1)2代杂交捕获技术。此种检测方法属于全世界唯一得到美国FDA(食品药物管理局)所认证的检测手段,该种检测手段可鉴定的人乳头瘤病毒类型有多种,具有良好的重复性、敏感性等。然而,该检测方法所需要的仪器十分昂贵,在人群调查中并不适用。
(2)DNA芯片分型检测技术。该种检测方法在工作效率方面以及多重感染的检测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而且该检测技术所需要的样品量较少,具有污染小的长处。然而,此种技术所需要的仪器十分昂贵,在成本方面也较为昂贵。
(3)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该检测技术具有易于操作、费用低、灵敏性高等优点,但其存在假阳性率过高的弊端。不适合在检测未知型病毒以及变异性病毒。
在抗体检测中常用的检测技术有两种,分别是virus-likeparticle(VLP)ELISA与Papillomavirus Neutralization Assay。
(1)virus-likeparticle(VLP)ELISA。该种技术较常见于外国,在国内也有较多相关的报道,然而该技术长在实验中应用,并且该技术所需要的仪器较为昂贵。
(2)Papillomavirus Neutralization Assay。该种技术在评价疫苗的免疫效果中,灵敏性相对较好,与virus-likeparticle(VLP)ELISA相比,其所需要的试剂、仪器等均相对廉价一些,易于操作。
参考文献:
[1] 安妍,孙秀明,姚军.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技术研究新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09,21(04):256-257
[2] 张劲丰,安宏亮.高危型HPV病毒含量与宫颈癌前病变程度的关系研究[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28(06):535-536
论文作者:杨娜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2
标签:宫颈癌论文; 病毒论文; 蛋白论文; 人乳论文; 的人论文; 乳头论文; 关系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