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400037
摘要:探讨长期卧床的病人压疮的预防与护理措施及其护理效果。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护理纠纷,对于难免性的压疮,针对不同分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关键词:长期卧床病人;压疮;预防;护理
1.压疮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是由于患者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导致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血、营养不良而导致的组织坏死。〔1〕长期卧床、消瘦、乏力、肥胖、水肿、严重认知功能障碍、ICU患者、老年人都易导致压疮的发生。据美国相关资料统计,71%的压疮发生在70岁以上的老年人〔2〕。一旦发生压疮,不仅给病人增加痛苦,加重病情、延长病情,严重时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3〕因此压疮的预防与护理是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压力、剪切力、潮湿、局部皮温高、营养不良、运动障碍、体位受限、手术时间、高龄、吸烟、使用医疗器具、合并心脑血管等等都是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
2、压疮的预防
2.1压疮的评估:评估患者皮肤情况是预防压疮关键的第一步。早期干预是预防压疮发生、发展的关键〔4-5〕。病人入院时,首先应给病人做入院评估,其中就包括了压疮的评估,常用的是Braden压疮评分。Braden量表评估项目包括感知力(活动及移动)、压力、营养、潮湿度、病情危重程度及摩擦力和剪切力6个条目〔6〕。分数越低发生压疮的风险越高,如果是高度风险(≤12分)应上报护理部,轻度风险(轻度风险:15-16分,中度风险:13-14分)以上应建立持续评估表,对病人进行跟踪评估,并采取预防措施。
2.2健康宣教:压疮的发生、发展与患者及家属掌握的医疗护理知识的多少及家属的重视程度存在着密切的关系〔7〕。因此我们应该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告知病人存在发生压疮的风险,向其讲解翻身、减压的重要性,指导家属学习护理知识,动员家属积极参与压疮的预防与护理。
2.3严格交班:严格实行床旁交接班,每班做到仔细的书面及床旁交接班,明确责任。对于难免性压疮和院外带入压疮,入院时由家属签字确认,减少了护患之间因护理不当引起的医疗纠纷〔8〕。并做好持续评估,采取措施。在压疮管理中实施奖惩机制,有利于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和竞争心理,可以增强科室内部护理人员的团体意识和团体凝聚力〔9〕。
2.4加强基础护理:压疮的预防要做到勤观察、勤翻身、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勤交代〔7〕.
2.4.1保持床单元整洁:每班必须保持病人床单元及被服干燥、清洁、平整、无渣,不可让患者直接卧于橡胶单或塑料单上,必要时加用气垫床防压疮。
2.4.2皮肤的护理:首先要保持皮肤清洁和适当的湿润。做好病人的健康宣教,避免病人用指甲抓伤皮肤,黏贴和去除胶布时动作轻柔,防止对皮肤的损伤。协助并鼓励病人定时更换体位,间隙性解除局部压迫,并建立翻身卡。大小便失禁者应勤跟换尿片,肛周涂以氧化锌保护皮肤。协助病人翻身时应避免拖、拉、推的动作,防止皮肤擦伤。30度侧卧更换体位法可有效缓解骨突部位压力,提高预防压疮的效果〔10〕。还应关注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也是压疮预防的一部分。
2.5正确采用减压装置:保持病人功能位的同时在病人骨隆突处使用减压装置。如脚手圈、R型垫、翻身垫、下肢垫等,不仅能将肢体处于处于功能位置,还能保护局部皮肤,起到预防压疮的作用〔11〕。使用透明薄膜辅料、水胶体类敷料、泡沫敷料均可达到保护皮肤的作用。对于压疮高危人群,可考虑在高发部位使用多层软硅胶泡沫敷料,以强化对压疮的预防。避免使用黏胶类敷料,防止对皮肤的损害。医用羊皮垫能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在椅子或轮椅上使用减压垫,避免直接坐在没有减压垫的椅子或轮椅上。禁止对受压部位用力按摩。
2.6营养支持:加强饮食营养的补充可明显减少发生压疮的风险〔1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急慢性疾病,或接受外科治疗而导致有营养风险或压疮风险的患者,在正常膳食外,可提供高蛋白混合口服营养补充剂或管喂营养。进食困难者也可采取静脉营养。如已经发生压疮,可适当补充硫酸锌等营养物质,促进压疮的愈合。当有营养风险时,应定期进行营养状况的再评估。
3、压疮的护理
3.1解除局部压迫:主要原则是定期翻身减压,加强防护措施,特别是不能患侧卧位,使受压部位局部悬空,称之“架桥法”〔13〕。
3.2物理疗法:氧气吹气疗法,去除腐肌和痂块,用氧气面罩距皮肤约1cm处罩住患处,持续吹氧20-30分钟,每日2次,10-14天为一个疗程,能有效抑制厌氧菌的生长,增加组织的含氧量,有效改善局部组织营养代谢,此效果较佳〔14〕。
3.3湿润疗法: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在新颁布的行业指南中特别强调:保持创面湿润环境是标准的伤口处理方法。敷料和创面用药是湿性治疗的关键〔13〕。传统的方法保持压疮伤口的干燥,但实验证明在无菌条件下湿润的环境更有力于创面上皮细胞的形成,创面不经过一般的结痂而自然愈合,而且愈合速度要比干性环境快1倍〔15〕.目前许多湿疗伤口敷料可主动吸收伤口渗液、细菌和坏死组织,促进坏死组织的软化和分离,同时将林格式液释放至创面上并冲洗创面。而林格式液含有钠、钾、钙等离子,可刺激细胞再生,帮助肉芽组织尽快形成。
3.4外科手术治疗:对于大面积深达骨面的压疮,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采用手术修复可缩短压疮的病程,加速伤口愈合,提高治愈率。但如果患者机体抵抗力差,营养状况不好,压疮容易迁延不愈,也易造成全身感染。
3.5心理护理:鼓励病人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自觉配合医护的治疗,及早从疾病的负面情绪中走出来。向其讲解压疮的预防及发生机制,普及压疮的预防及各种护理措施,压疮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正确认识,积极对待,促进机体免疫力的恢复,全力以赴。
4、小结
预见性是压疮预防和护理的第一位。在充分的评估下,找出风险因素,制定完善的护理措施,及时有效的评价,把压疮消灭在萌芽状态。危重患者是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护理人员应当提高压疮的防范意识,是防治压疮的基础。认真落实好各项护理措施是关键。为病人普及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取得病人配合,以最少的资源发挥最佳的效果。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护理每一个病人,真真实实的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压疮额预防的护理做到制度化、科学化、人性化。
参考文献:
[1]王翠玲。压疮护理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J] .护理研究,2009,23(5):1375-1376.
[2]李晓蓉,循征护理在骨科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7):14
[3]王晓花,压疮的预防与护理[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6):193
[4]毕月红,王欣然等,ICU压疮高危病人的预防[J] .护理研究,2010,24(4c):1086
[5]董晓红,吕巧芸,压疮的防治新进展[J] .护理研究,2010,24(5B):1516
[6]田爱武,刘婷等,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在基层医院危重病人的适用性研究[J] .护理研究,2010,24(5):1174-1175
[7]王美菊,压疮的预防与护理[J] .吉林医学,2013,34(14):2828-2829
[8]廖冰野,韦南茉,预防术中压疮形成的方法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5):72
[9]张用娥,李艳,唐光英,压疮分类管理效果评价[J] .护理学杂志,2006,21(21):18
[10]朱文芳,胡克,范湘鸿,30°侧卧更换体位法预防压疮效果观察[J] .护理学杂志,2007,22(22):48-49
[11]王玉红,压疮的临床预防与护理[J] .现代护理,2007,4(17):80
[12]陈军,刘文清,浅析褥疮的发生与防护[J] .西南军医,2004,6(2):77-78
[13]靳宏征,压疮的预防与护理进展[J] .全科护理,2009,7(9):2532-2533
[14]孙贺,朴日红,何丽颖,压疮的预防与护理[J] .护理研究,2012,5(7):142
[15]钱良娟,压疮的预防与护理[J]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8):688-689
论文作者:卢兵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5
标签:病人论文; 皮肤论文; 发生论文; 创面论文; 患者论文; 风险论文; 敷料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