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角下广西壮语传承推广传播策略探索
罗琪 桂林理工大学商学院
摘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时代审美改变、多元文化等多种元素的相互作用冲击与普通话的推广普及,使得壮语的生存发展空间受到压缩,壮语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危机。文章从传播学的视角对广西壮语传承现状问题进行中微观分析入手,对广西壮语的传承推广传播进行探析,从壮语文化信息的推广渠道、媒介、应用、宣传及壮语文化信息自身等方面提出对策,希望能为语言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和壮语的传承延续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助力壮语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 传播学;广西壮语;传承推广;策略
语言文字是识别民族种类的一个重要标志,对保存和传播民族历史和文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壮语文化是壮族人民历经千年延承至今的文化瑰宝,也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的一部分,它不仅是壮族人民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更是壮族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由于口音、地理位置相近,广西壮语对与东南亚的交流往来有着独特的优势,有利于推动国家、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
而今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带来的现代化、信息化、城镇化进程的步伐加快,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和人民生活水平在发展提高,经济和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各地的交流、汉语使用频率增加,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冲击导致壮语逐渐衰退,一些壮族人对本民族语言的认同感逐步降低。壮语现今发展式微,其传承保护刻不容缓。
一、广西壮语传承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群体压力下壮族人产生羞于使用壮语的趋同心理
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和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个人与社会的联系也日益紧密,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会因其所处地理区域、人口种族等原因而归属于某一群体,而生活在群体中的人会受到来自群体的影响。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但东西部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十分不平衡,造成人们对壮汉语言价值的认同存在较大差异。汉语作为我国通用语言,人们也更倾向于以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为荣。因而以壮语作为母语的壮族人,无论是作为壮语的传播者还是受传者,都会受到来自当前社会群体对于语言倾向的某种程度的压力,进而产生趋同心理,在人际交往中觉得说壮语会让其普通话夹带口音,为人取笑而羞于说壮语,降低对本民族语言的认同感。
(二)现代人对媒介过度依赖难以实际接触壮语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技术和大众传播高度发达的社会和时代,人们对于文化信息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为了迎合大众并从中获得切身利益,媒介尤其是网络媒介极尽所能地吸引人们的目光而对新奇流行、通俗娱乐的文化信息包装传播。由于媒介质量良莠不齐,其中不乏大量的低俗化、碎片化、过度娱乐化的信息,使得人们被淹没并沉溺在这样的表层信息传播氛围中,满足于通过媒介所了解、接触的信息,不愿意通过现实中的活动去学习、实践、真实体验壮语文化,缺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继承,即便在传播中获悉关于壮语的文化信息,也没有去学习、去说的热情。此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范围、时间经历与能力有限,无法做到与自身有关的所有外部环境、事物进行实践接触,只能通过诸如大众传播一类的途径和各类媒介去感知体会,因而对壮语的传承与推广传播极其不利。
(三)壮语文化信息缺少传播途径与渠道
直至目前,壮族作为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并没有拥有相应独立的壮语有声数据库,在其他几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相继开设其对应的民族卫视频道的情况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唯一一个没有开播本土民族语言电视台的自治区,开播壮语卫视对壮语的保护和发展至关重要。[1]在广西区内开设的为数不多的壮语媒体节目、媒介刊物的特点不够突出,节目较为单一、趣味性不强,难以吸引大众。专注于展示壮族壮语文化的网络公众号、媒体数量甚少,人们缺少对壮语的了解途径。在大力推行说普通话的背景下,无论是在校园还是社会环境中,壮语的使用频率大幅降低,壮语可使用的机会逐渐减少,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口语使用的这一途径。
(四)壮语传播信息文化属性不强
虽然现在已有一些组织机构或个人对壮语的严峻传承现状有所行动,但是效果甚微,其传播的壮语文化信息所寓的壮语文化内涵不足导致的壮语信息文化不强是重要原因。组织机构或个人为了急切地将壮语信息传递出去,使得一些传播中的壮语信息所显示的文化属性不强,缺乏壮语文化底蕴,甚至表意不清,无法表现出壮语文化的魅力,在其传播传承的过程中社会感召力不强,难以经受时间的考验以承担任重道远的文化传承任务。
二、广西壮语在传承中的传播策略选择
(一)丰富壮语传播推广途径,提高壮语社会影响力
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介对文化的传播效果不言而喻,但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不能局限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等传播途径,积极运用电影、微博、微信、网络等新媒体媒介对壮语文化信息进行传播,尤其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壮语文化信息的数字化转型。大众传播充分显现了时代特征及其带来的传播便利性和优越性,因此在壮语的传承推广传播过程中要积极利用各类传播的途径尤其是大众传播途径,充分发挥其社会遗产继承功能,通过大众传媒的高频使用和多途径推广赋予壮语一定的社会地位,增强其社会化教育功能,提高壮语的社会影响力。同时,在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利用现代技术科学而拓宽的传播途径,也能为壮语的传承延续搭建更为宽广的传播平台媒介与渠道,能在多样化保存壮语文化原貌的基础上更好地为传承推广普通话服务,为当前和将来的壮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服务。
(二)推进壮语传播应用研究,增强壮语现实传播效果
营造良好的浓郁的壮语氛围,可提高壮语对壮族群体的文化暗示与感染力,削弱消除壮族人讲壮语的羞惧心理,提高壮族人民的群体意识,在壮语的熏陶中提升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此外,在这样的营造出来的拟态壮语文化信息环境中为壮语的主要传播和受传主体的壮族人营造良好的氛围,主要可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对已有的广西少数民族语言资源数据库规范系统进行扩充,面向社会征集并收集广西壮语资料,在区内设立多个壮语调查点,对各类壮语进行数据采集、技术处理和资料存档,对壮语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建立壮语有声资料数据库;结合区块链技术和壮语有声资料数据库,由专业平台团队开发具有系统性、开放性的壮语资料平台,鼓励吸引人们使用学习、上传或分享平台上的壮语资源资料;将表现形式新颖生动的壮语文化产品借助大众传媒进行壮语文化信息的传播,如微博、微信、各大视频网站等新媒体与报纸、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平台;积极争取获得区内和国家的各方面支持,推进广西壮语卫星频道的建设工作;建立壮语展览馆、壮语艺术文化博物馆等。
化学镀镍废水从废水调节池输入到沉淀池A,加稀盐酸调节并保持废水的pH为4 ~ 6,加入螯合剂使镍离子沉淀完全。在处理后的废水中取样,加螯合剂后不再有沉淀物生成即可。
(三)拓宽壮语传播媒介渠道,扩大壮语受众接触面
通过各类媒介平台,在保存壮语相关资料的同时能让人们对壮语文化有更理性、全面的认识,提高人们对壮语的认同感和传承保护意识,扩大了壮语与传播者、受传者的接触面,为人们学习壮语提供壮语平台途径。
(1)高温稳定性。本研究选用室内车辙试验评价TPS排水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TPS排水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结果如表4所示。
综上所述,在当前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学情境的设置对于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建立、理解和应用,对于落实学科的核心素养尤为重要。
设立针对壮语保护发展的调研专项资金,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对壮语进行广泛深入的“田野式”调查和研究,积累壮语资料数据,为壮语保护相关政策、方案、法令以及壮语教科物的编写和审定提供专业支持,为壮汉双语模式在区内的广泛应用提供保障。组织相关学会深入调研壮汉双语教学实验模式,在巩固提高壮汉双语文同步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双语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和实验,为区内壮汉双语教育事业开创新局面。如对区内各教学单位的教师招聘增设壮语等级条件,要求教师能掌握壮汉双语教学能力;在区内壮族地区小学实施壮汉双语教育,充分发挥壮族儿童学习壮文易懂、易学、易用的母语优势;充分发挥壮语文教学功能,提高壮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培养民族文化传承和培养壮汉兼通的人才。还可以在区内开展壮汉双语法治工作,《民事诉讼法》规定:各民族公民都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民事诉讼的权利。在壮汉语言不通时,相关法治人员可为语言不通的双方进行壮汉双语翻译,使诉讼各环节顺利进行。
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获各项临床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t检验;统计学软件分析得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传统的方言调查,主要依靠口授笔记,凭借人工的听审辨别纸介记录方言,单一枯燥,记录结果也会因记录个体不同而产生差异。利用当前发展迅速的现代化技术手段,拓宽壮语媒介渠道,增加壮语的推广手段,可提高壮语文化信息生产和传播效率,扩大壮语传播的受众面。如:
当今时代,基层已成为党和国家施政为民的重心所在,加强基层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竞争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决定未来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探索班组建设的方法策略,培养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筑牢科学发展根基,对于构建和谐稳定发展的油田意义十分重大。
(四)营造良好的壮语熏陶环境,增强壮语感染力与民族认同感
推进壮语的传播应用研究主要从壮汉双语应用研究方面入手,在其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人们创造了接触并使用壮语的契机,强化对壮语的经验性接触与传承保护意识,大大增强了壮语的实际传播效果。此外,壮汉双语应用更具人文关怀,也能提高人们对壮语的认同感。
一是教育环境的形成。在壮语的传播发展过程中注重教育氛围的营造,使得壮语可在学习中传播、在传播中学习。首先,家庭作为人重要的成长环境,许多习性都在此习得。壮族家长可多使用壮语与子女进行交流,培养子女学习壮语的兴趣;[2]家族、宗族之间可延续家族壮文族谱的使用等。其次,校园是促成人成长学习的主要场所。社会大众是语言使用和保护的主体,青少年又是社会大众的关键人群,而教育能对青少年的认识产生重要的影响。[3]因此,可在不影响普通话推行的基础上,区内实施“壮汉双语教育、教学”和开设种类丰富的壮语特色教育课程;针对学前教育、小学、中学、大学等不同阶段的教育安排开设相应学习程度的壮语课程,提高青少年对壮语的认识和使用能力,增强学习兴趣和传承意识;区内高校扩大壮语专业考生招收,增加壮语专业学习费用减免名额,开设壮语选修课程,以供壮族学生及其他民族感兴趣的学生修学;校园文化活动中,开展相关壮语活动,如壮语演讲、壮文书写比赛、壮语戏剧山歌进校园等活动;组织学生到具有鲜明广西壮语特色的地区开展相关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们了解壮语。最后,社会培训环境的培养。专门开设的壮语培训班为壮语后期学习提供了可行渠道,在此人们可进行交互式学习,本真地体验壮语语境语态,更好地了解与掌握壮语。
二是宣传环境的促成。有力的宣传能够极大地增强文化的感染力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传者。第一,强化媒体公众宣传。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在广告中插播一些带有壮语元素的特色公益广告;自治区的旅游形象宣传中设计并使用带有壮族特色元素的广告宣传和壮语宣传语;城市宣传打破单一的汉语宣传方式,推行使用壮汉双语宣传,在区内公交车、车站等公共设施、场所加入壮语播报;拍摄壮语纪录片,以最真实的视角来向人民大众展示壮语的魅力。第二,进行社会文化活动宣传,将壮语融入到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活动中[4]。如在壮族“三月三”、自治区周年庆等节庆时,在举办的民族文化节中表演壮语戏曲、壮语小品、壮语山歌等文艺节目;在校园中开展壮语文比赛、壮语歌舞表演等活动;增加广西广播电台、广西电视台和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官方媒体带有壮语的节庆、文化宣传等,打造出属于广西的民族特色文化品牌,提高壮语的社会影响力。第三,推进电视电台节目改革。在确保普通话推广并结合区内各壮族聚居地语言交流特点的基础上,区内各级电视、电台节目中增设的壮语新闻、文化娱乐节目、栏目;适当增加壮语节目播出的时间;突破一些节目或影视作品对语言的限制,制作壮语影视作品;在壮语影视作品、节目中使用壮汉双字幕,人们在观看时通过中文知晓作品、节目表达的信息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壮文,扩大壮语传播接触面又能贴近壮族民众的播报方式感染力更强,也更受民众喜欢。
(五)增强壮语信息文化属性,提高壮语传播吸引力
在把握好壮语文化和传播受众的广泛性文化需求的基础上,提高创新思维,开发具有高质量文化内涵的壮语文化产品,将难以形象化的壮语文化进行搜集并予以形象化,转化为一定的符号载体,在当前人们对媒介过度依赖的环境中促成人们愿意接受壮语文化信息。通过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展现、传播壮语文化,如对热门动画片、影视剧、小品、歌曲等进行壮语配音翻版播出,难度和成本较低,也易于被大众接受;地方电视台、广播电台根据广大群众需求推出壮语方言类节目;根据壮语调研点、壮语资料数据库和各个平台收集的壮语资料,制作相关壮语影音出版物、教科物、书籍、资料汇编等;开发设计表现形式新颖生动的壮语特色广告、宣传视频、科普视频、科普漫画、表情包等创新形式的壮语文化产品,增强壮语传播的趣味性,符合人们当前的文化需求,提高壮语的传播吸引力。
三、结语
提倡人们保护壮语并不是引导学、说壮语而摒弃普通话,而是在保证普通话的良好推行的基础上促进壮语的发展延续,保护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二者相互依存,并不相悖。允许和承认多种语言的存在,可充分发挥其社会角色,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利于建立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无论是对于何种文化,使用才是最有效的传承和保护,语言只有在使用的过程中才能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对壮语的传承和保护,要把握好壮语文化,提高文化创新思维,开发优质有内涵壮语文化信息产品,增加传播宣传的途径渠道和媒介,做好壮语学习宣传,扩大与群众的接触面,为人们能接触、学习、使用壮语创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端正对待壮语的态度,提高对壮语文化的认同感。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壮语想要获得良好的传承发展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依靠强大的经济驱动力吸引更多的人们来充当壮语的传播者与受传者,提高壮语在社会中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地位。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各方共同努力,人人共同参与,壮语方能延续。
参考文献:
[1]黄润柏.壮族文化传承与发展路径探析[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02):46-50.
[2]李诗奂.广东粤语的发展及岭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J].学术评论,2012(03):103-108.
[3]曹志耘:保护方言与推广普通话“并行不悖”[N].红网,2018.
[4]林伟力.如何做好少数民族语广播节目——以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壮语类节目为例[J].视听,2018(05):31-32.
项目基金: 桂林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国家级项目《“异彩南桂”壮族民俗文化推广工作室》,项目编号201810596064。
(指导老师:周章明、霍晓萍)
标签:传播学论文; 广西壮语论文; 传承推广论文; 策略论文; 桂林理工大学商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