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童年秘密,让孩子做自己-读《童年的秘密》有感论文

发现童年秘密,让孩子做自己-读《童年的秘密》有感论文

发现童年秘密,让孩子做自己
——读《童年的秘密》有感

邓雪梅

(重庆市渝北庆龄幼儿园 重庆渝北 401120)

意大利教育家、哲学家、医生蒙台梭利最广为人知的是她对教育的贡献,她的教育风靡全球,拥戴者众。我重读《童年的秘密》,走进蒙氏教育,思考我们对幼儿园教育的理解,那就是“尊重、顺应、激发”。因此,我们要让儿童按照自己内心的呼唤来成长,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让孩子做自己。

一、发现独一无二的秘密,让孩子做特别的自己

《童年的秘密》在第三章《新生命拥有神秘的本能》和第6章《心灵的胚胎》里提到:“新生命体绝不只是一个物质的机体,有自己的心理或者精神法则。”“人类就像手工制作出来的个个不同的艺术品,每个人都有他的独特之处。”“每个人都是件了不起的艺术品。”……

童年的第一个秘密: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

中国互联网正在蓬勃发展,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电子商务诚信联盟等行业协会以及每个企业都有义务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不被泄露。行业协会及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相关的规范来约束自己进而用户信息。在我国,大型的企业均制定了相关的企业规范,例如百度发布百度隐私权保护声明,在信息提取、信息使用等方面做了规定,严格保障信息安全。此外,新浪、搜狐等大型企业均发布了企业规范。比较世界各国在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措施,美国是比较重视行业协会发挥自律作用的国家。美国建议性的行业指引、网络隐私认证计划、技术保护模式是美国行业自律的主要形式。在行业自律如何发挥作用方面,我国可以借鉴美国模式[7]。

互联网赋予大众前所未有的信息资源及话语权,通过网络渠道,社会主体对经济政策、社会事务、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公共议题直接提出诉求、期望和建议, “倒逼”政府部门采取措施和行动来回应民意,在客观上促成了政府决策主体的多元化。大众参与到决策制定中来,成为实质性的社会治理主体,社会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和表达权通过网络渠道得以彰显,这些挑战驱动着政府决策模式进行创新。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的方差分析,各组和对照组比较采用 LSD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教育的目的不是消灭这些独特性,让所有的孩子都成为同样的人,而是要尊重、呵护和培植儿童与生俱来的独特性。在区域活动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童年的秘密》第十三章《儿童有自己的行动节奏》有这样的描述:“儿童做事的速度、节奏、方式与成人不一样,儿童希望可以按照自己的努力去做事,去成长。”第10章《阻碍儿童成长的因素》里说:“成人不应依自己的意愿随意支配儿童……”

儿童A:“地球是圆形的。”

儿童B:“地球会转动。”

儿童C:“地球上有很多国家,外国人的皮肤颜色不同。”

儿童E:“我什么都不知道。”

儿童D:“我知道四大洋五大洲。”

这些答案在成人看来是不标准的,却是儿童心理的真实反映。从这些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个儿童都是不同的,都有不同的思维和认知水平,不同的视角和心理状态。但是,你能说哪个答案是对的吗?那个说不知道的儿童难道就是无知的么?

“这不是真正的地球,只是一个实验基地。我们都是实验品,我们的生活圈都是规划好的,有的人在我们的世界里扮演了好几个角色,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感觉某个陌生人很面熟的原因。我们就是一群被监视的小丑……

莱布尼茨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儿童从出生就注定了他与别人不一样,爱他,就要尊重并接受他的不同,给予适合他的环境,让他做独特的自己。

二、发现规律、有节奏成长的秘密,让孩子做自信的自己

师:“你了解地球吗?”

教育要尊重和适应儿童的发展需要和节奏,而不是适应教师的需要和节奏。

在《有规律排序》的活动中,有的孩子无论如何都完成不了给物体排序的任务;走迷宫的游戏,有的孩子每次都找不到出口;小鼓娃的节奏练习,有的孩子永远都踩不到鼓点上……智力有高低,发展有迟缓,能力有强弱,儿童个体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幼儿园教育要尊重这种差异。我们都知道不能搞一刀切,不能用一个标准、一种模式去评价儿童。可是,如何设定个性化方案,让每个儿童都能达到最近的发展区域,却是大家一直困扰的难题。

童年的第二个秘密——儿童有自己的天赋和行动节奏。

中国老话有“七坐八爬九拿抓”的说法。这就说明儿童的成长是有规律的。著名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告诉我们,不顺应规律的“提前教育”并不能让儿童得到更好发展。“珠心算”训练、教写字,学拼音这些小学化倾向,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超出了儿童的能力范围。这不仅占用了儿童游戏时间,还让儿童产生了焦虑和挫败感,从而丧失了学习兴趣。

发现儿童的秘密,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首先,教师要学会观察儿童。教师在观察中会发现:小班儿童喜欢一个人玩,喜欢“破坏”和“重组”。他们把玩具倒出来又装上,装上又倒出来,那是因为他好奇,喜欢看玩具从框里蹦出来的样子和听玩具落地的声音,即使“破坏”也是无意识的行为;中班儿童容易与人发生争执,喜欢“告老师”。这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自我”已开始形成,规则意识还需建立;大班儿童喜欢竞争和冒险,渴望关注,渴望得到认可。“我想”“我要”,这些字句经常被他们挂在嘴边。因为有了走进的观察,我们才能深切理解,适宜的教育才有可能。其次,成人要等待儿童慢慢成长。一个扣扣子的动作,他可能要练习二十遍才能学会;他刚开始用筷子吃饭,饭菜会洒得满桌满地;简单的拍球动作,他用了整整一个学期都没学会。别着急,让他慢慢去尝试,我们要做的是:睁开眼,闭上嘴,打开耳朵,迈开腿,等待等待再等待。我们用足够的耐心去观察、去聆听,让儿童在愉悦的情绪中释放天性,发展个性,实现自我自信地成长。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玉树抗震救灾工作快速有力有序有效地展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赢得了全世界的赞誉。

三、发现儿童自我成长的秘密,让孩子做自主的自己

《童年的秘密》第六章《心灵的胚胎》里提到:“儿童成长发展的力量在于他自己,是儿童创造了他自己。”蒙台梭利认为,儿童身上“存在着一种神秘的力量,它给儿童孤弱的躯体一种活力,使它能够生长,教他说话,进而使他完善……”儿童天生具有“吸收性心智”,能通过与周围环境、人和事物的密切接触和情感的联系,获得各种印象和文化,利用他周围的一切塑造自己,从而形成心理、个性和一定的行为模式。

童年的第三个秘密——儿童具有自我成长的力量。

儿童不是一个事事依赖我们的呆滞的生命,也不是一个需要我们去填充的空容器。所有儿童天生具有一种吸收文化的能力,他们在其“内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工作着。他们能够自己建设自己,其发展是自身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生物学潜能的展开。父母和教师,作为孩子发展的外部条件,“只有以恰当的方式给予这种帮助,儿童才能更好地建设自己”。

幼儿园走道上摆放了砖头、水管、牛奶盒、木块四种材料。自由活动中,教师观察到:几个儿童在激烈讨论,要搭建重庆轻轨,吵吵闹闹10分钟后,搭建轻轨1、2、3号线的3个组产生,材料被分成了3份,他们热火朝天地投入到建构中。活动持续了近一个小时,有模有样的轻轨搭建出来了。有的组搭出轻轨路线经过的标志性建筑、还添加了各种辅助材料。整个过程中,儿童自己讨论、分组、做计划、分材料、分享关于轻轨的知识、评价别人的搭建。每一个儿童都在调动他的所有感官,情绪愉快地参与活动,语言能力、空间能力、交往能力、建构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儿童有自我成长的力量。成人要相信儿童,给予适宜的支持,让儿童成为自主的自己!

“儿童有一百种语言,而我们偷走了九十九种。”作为幼儿教师,我们似乎都懂这个意思,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懂?真的在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耐心地等待他们自己长大呢?因此,我们一定要让孩子做自己!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止血时间,同时观察治疗前后1 d、3 d收缩压变化情况、脉搏情况,统计好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标签:;  ;  ;  ;  ;  

发现童年秘密,让孩子做自己-读《童年的秘密》有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