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四川 成都 610100)
摘要:《我住长江头》是青主创作的艺术歌曲中的经典之作,不仅具有较高的演唱价值,而且对我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章将通过对《我住长江头》的创作背景、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作进一步的分析、解读,以期能够全方位深层次地把握青主的艺术思维和挖掘该作品的精髓所在。
关键词:青主 我住长江头 词曲结合 中西结合
一、作者简介
二十世纪初,在萧友梅、赵元任、黎锦辉、黄自、青主等曾赴欧学习西洋音乐的作曲家的努力之下,艺术歌曲这一源自欧洲的声乐体裁在我国也逐渐得到了传播与发展。一大批优秀的中国艺术歌曲在当时内忧外患的复杂社会背景之下涌现出来。从德国留学归来的青主是当时乃至我国艺术歌曲发展史上一位重要的作曲家。他创作的《我住长江头》(宋·李之仪词),是这一时期古诗词艺术歌曲体裁的精品之作。它对我国的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是一首情思壮美、格调清新的抒情歌曲。它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青主身为一名共产党人,大革命的失败破灭了他的革命理想,黑暗的统治让他有口难开,但他对过去的战斗岁月一刻也没有忘怀,于是他拿起笔谱写了《我住长江头》。他创作的这首歌,绝非一般的情歌,而是借用宋代李之仪的词来抒发自己的复杂的心绪。由于当时历史时代背景特殊,他以音乐创作为载体,假借古代的爱情诗,寄托对过去战斗岁月和殉难战友的深沉思念,透露出对美好明天的向往。
《我住长江头》是北宋诗人李之仪的名作,原诗是这样的:“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短短的几句话读者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上片写相离之远与相思之切。用江水写出双方的空间阻隔和情思联系,朴实中见深刻。下片写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热切的期望。用江水之悠悠不断,喻相思之绵绵不已,最后以己之钟情期望对方,真挚恋情,倾口而出。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语言明白如话,句式复叠回环,感情深沉真挚,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体现出灵秀隽永、玲珑晶莹的风神。这首诗原是写对恋人刻骨铭心的思念和表现坚贞的爱情的,写出了隔绝中的永恒之爱,给人以“江水长流情常在”的感受。青主在谱写此曲时融入了自己无法用言语直接表达的复杂情感,将这首歌曲赋予了全新的含义。在创作手法上,特殊的年代赋予了青主特殊的生活阅历及创作观念,加之留学德国的音乐背景,因此他的这首艺术歌曲可谓是融合了多样化音乐元素。
二、词和曲的完美结合
歌曲要通过词曲的结合表达感情和意境,艺术歌曲更是需要以其曲表词意,令词依曲情,使词曲贴合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青主十分重视用音乐语言来表现中国古典诗词的唯美和高雅,在创作上更加精雕细琢,使得这类题材的艺术歌曲更加艺术化。《我住长江头》就是一首词曲情感高度结合的艺术歌曲的典范,独具匠心的词曲配合逐步升华了音乐的情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在旋律创作上,《我住长江头》的旋律自然、流畅、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它很少有大的跳动进行,使全曲显得悠远、意味深长,从其歌唱旋律中便可以看出,旋律的音程流动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级进和小跨度的音程跳进较多,使得歌曲旋律听起来质朴委婉。同时,歌曲的旋律更是密切配合着诗词声调的流向,作曲家通过巧妙地把握曲调与字韵之间的微妙关系,使得中国古典诗词所独有的字的韵律与旋律两者之间得到辩证的统一。因而乐句的结束处体现出朗诵古诗词的音调,在乐句句尾多次出现了向上或向下的拖腔,如该曲第一段首句“我住长江头”的“头”字在旋律上向上四度扬起;第二句“君住长江尾”的“尾”字旋律向下做了四度下落处理,使之听起来更接近于吟诵古诗的意味,却又比吟诗更具激情。他的这一有益尝试开创了用中国古代诗词来创作艺术歌曲的先河,并为其后的作曲家在这一领域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宝贵的创作经验。
2、在节奏上,本曲节拍的设置也贴合着歌词的表达。乐句中的字大都占时三拍,但句尾的结束字往往是六拍,使得歌曲中音乐的节奏与吟诵诗词的节奏基本是相同的,节拍重音同我们朗读这首词的重音也基本相对。在此种节奏的推动下,乐句如同延绵不绝的滔滔江水不断奔涌着,将声调、音韵、词意、曲意贴合得天衣无缝,呈现出中国古体诗词朗诵节奏与音乐的旋律线条的完美融合。这种艺术歌曲创作中的词曲结合的成功实践,对我国后来的艺术歌曲创作具有指导意义。
3、在曲式结构上,《我住长江头》由两段四句式的诗词构成。最后四句的曲式结构重复,很好地贴合了词曲的意境。在上、下两阕的连接处,作曲家运用了一个直线上升的旋律音程的跳进,将上阕平稳的情绪转向了下阕激情的歌唱,起着紧密的连接作用。作曲家还将下阕四句词作了单独反复两次的处理,在情绪上层层递进,使第二次的情绪发展走向高潮,将作曲家郁积心头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当年并肩战斗的老战友的怀念,作了充分的表现。全曲最后停留在高音区G上,并以ff的力度来结束。
三、总结
《我住长江头》以巧妙的音乐创作手法,表现了一条江水连着互相怀念的双方,并以江水的永不枯竭表示怀念之情的永远不绝,是一首非常真挚朴素的抒情作品。这首艺术歌曲所表现出具有民歌和吟诵韵味,并且在中西音乐融合方面做了成功的尝试,令多种音乐元素在歌曲中形成了完整的统一体。前文所介绍的《我住长江头》的两个鲜明的创作特点亦体现在了许多其他同一时期的艺术歌曲中,也让这首艺术歌曲成为中国艺术歌曲曲库中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优秀作品。也最能代表青主在这一领域的创作风格和艺术成就,这首作品连同他《大江东去》,成为了歌唱家们最钟爱的音乐会中的保留曲目。
参考文献
[1]管谨义编.《西方声乐艺术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8月.
[2]莫纪纲.《中国艺术歌曲演唱指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12月.
[3]薛良著.《歌唱的艺术》,中国文联出版社,1998年2月.
作者简介:任婷婷(1993年-),女,汉族,河南洛阳人,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声乐演唱与教学。
论文作者:任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8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0
标签:长江论文; 歌曲论文; 艺术论文; 我住论文; 旋律论文; 江水论文; 词曲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8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