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nternet的商业化(论文文献综述)
朱振华[1](2021)在《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美国对域名资源的商标权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域名是一种网络标记,其功能是用具象的字符替代抽象的IP网络地址,方便用户访问互联网资源。域名是应对接入互联网节点不断增多而开发的技术产物。而商标是特定符号构成的用于区分产品与服务的商业标记。两者都具有标识符特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互联网的商业化带来域名需求的剧增,其商业价值也不断凸显,这种由技术催生的数字资源与商标这种传统商业资源之间因相似性而产生了冲突,并由此引发了关于域名资源的集体行动。对于美国来说,把商标权引入网络空间以治理域名资源,既有技术可行性,也能服务于美国的政治经济目的。技术上,域名系统是互联网中为数不多的需要执行中心化管理的节点。美国对域名系统的技术垄断,以及域名的垂直管理架构,为美国控制域名资源提供了技术保障。而在政治经济层面,以解决域名与商标冲突为契机,用商标权治理网络空间,不仅能够维护美国大商业集团的利益,为它们在开拓网络边疆的过程中建立有利的制度保障,同时也能服务于美国同时期的全球信息技术战略。本文的研究问题是,美国是如何利用商标权来实现对域名资源的控制?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作为分析框架,结合历史分析方法,对美国以商标权划定域名资源产权,以及在网络空间建立商标权保护制度的过程进行了历时性的考察。美国以商标权划定域名资源产权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域名的技术治理时期。在技术治理时期,因为域名的商标价值不大,对传统商业集团带来的冲击有限,并没有引起美国政府的关注。第二个阶段是互联网商业化后,域名资源的商业价值凸显,域名与商标冲突开始不断加剧,引发了围绕域名资源的集体博弈,并受到了美国商务部的注意。在第三个阶段,美国政府为了维护商业资本的利益,也为了阻止域名治理走向国际化,不惜违反相关的行政法规,开始动用国家的行政力量,建立了私营性质的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划定了域名资源的产权,使其成为了美国的“私有资源”。在界定了域名资源的产权之后,美国以ICANN为起点,不断强化网络空间的商标权保护制度,通过建立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反对与争议解决程序、商标信息交换中心、预注册权限和注册通知服务、域名的统一快速终止程序、商标授权后争议解决程序等制度,用以维护商业资本的利益。基于上述考察,研究主要获得了以下三方面的发现。一、以商标权界定域名资源的产权,减少了美国商业资本在开拓网络边疆过程中对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它们创造收益、积累财富的动力,从而提升了经济绩效。二、美国在网络空间建立的商标权保护力度远甚于现实世界,大幅节约了解决域名与商标冲突的交易成本,使得前述的预期收益得以强化。三、美国以商标权治理网络空间,增大了其对网络空间的政策制定权。美国主导的解决域名与商标纠纷的制度成为了全球准则,为美国商业资本迅速地占领全球市场提供了制度保障,强化了美国在互联网全球治理中的霸权地位。国际社会虽然对此进行长期抗争并获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传统以主权国家主导的抗争难以适应网络社会的治理需求,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互联网全球治理的现状。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以跨学科的视角,从微观的商标权入手去研究互联网的全球治理问题,为认识美国把控互联网全球治理的路径提供了新的解释。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虽然提出互联网的技术变迁、制度变迁以及美国的数字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关联并就此进行了解释,但未能建立量化模型,揭示域名技术、商标权保护制度与美国数字经济绩效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也将成为后续研究的方向所在。
李彤[2](2021)在《儿童网络隐私权的企业人权责任研究》文中提出儿童由于特有的弱势性,在网络空间中隐私权更易受到企业的威胁。因为儿童往往是探索和体验新的网络设备、服务和内容的先行者,在成年人意识到或者减轻风险的措施制定之前,就已经遭遇了网络隐私的威胁。尽管儿童对网络设备、服务等非常熟悉且积极尝试,但与成年人相比,他们并不了解各种网络活动蕴含的短期和长期风险。此外由于儿童不仅是当下和未来的重要消费者,而且能够影响同伴和家人的消费决定,儿童网络隐私带来的精准了解和吸引客户的可能,使得他们成为企业获取网络隐私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在此背景下,儿童网络隐私权的企业人权责任问题被提出。本文采用法解释学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历史研究法研究儿童网络隐私权的企业人权责任,通过分析企业威胁儿童网络隐私权的表现、危害和共识的形成,说明企业在儿童网络隐私权中负有人权责任的必要性;分析儿童网络隐私权中企业人权责任的现有规则,说明现有规则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在澄清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对企业人权责任的完善提出建议。根据研究,本文认为网络空间中,技术的发展使传统公共与私人空间的边界模糊化,造成个人隐私权的危机。企业是网络隐私权的主要危害者之一,儿童由于理解和保护能力不足、强大的好奇心以及消费者和影响者的双重地位,受到更严重的侵害,个人权利受到或短期或长期的负面影响。因其市场主体、社会主体和政治主体的地位,企业应负有尊重和支持儿童权利的人权责任。尽管在国际、区域、国别立法和行业自律层面均存在企业履行人权责任的要求,但是在这些规则及其实践中,企业人权责任的内容存在缺乏针对儿童网络隐私权的体系性规则、错误评估儿童能力、忽视儿童网络隐私素养的问题,原因在于对企业人权责任的内容和范围、监护人与儿童权利的平衡、儿童能力的差异性、儿童参与和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应在澄清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对企业人权责任进行完善。一方面,企业应进一步履行尊重儿童网络隐私权的企业人权责任,实施儿童网络隐私影响评估,细化的监护人知情同意制度,以及在网络隐私默认设置和技术措施中实现对儿童的特殊保护;另一方面强化对于儿童网络隐私权的支持责任,为儿童支持方式的转变提供技术解决方案,以及对儿童和监护人、教育工作者等其他责任主体进行网络隐私素养教育,从而整体推进对于儿童网络隐私权的保障。
刘培[3](2020)在《基于大数据的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息技术、互联网与计算机等技术建构的网络空间成为与现实社会空间并存的第二空间。但网络空间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技术发展中不断演进的。随着大数据技术在互联网领域应用的广泛推进,借助于大数据可以量化一切的强大计算能力,网络空间确已进入到一个高度依赖数据和算法的阶段,形成了新型的“大数据-网络空间”。“大数据-网络空间”是在大数据技术深度介入下形成、以数据生态为核心、以算法为主导的、虚实深度交融的网络空间。它不仅是世界的数据化再现,而且是大数据算法与人的意向性协同敞开的网络空间。作为大数据技术形塑的空间,“大数据-网络空间”不是固态的、稳定的、不可更改的,而是可以被技术发展与各类媒体、政党、国家等主体意愿建造、编制和构筑,即“大数据-网络空间”具有可塑造性。“大数据-网络空间”作为各种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的传播载体和场域,同样也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大数据-网络空间”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带来了受众、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与传播效果的可量化与可计算,实现了精准化和个性化传播。另一方面,“大数据-网络空间”亦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带来挑战,主要包括:大数据技术理性张扬下传播者经验的下降与自身的隐匿、数据化传播受众画像的失真、假新闻深度转向与传播生态的后真相化、资本逻辑与算法逻辑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逻辑的干扰。面对这些挑战,已有相关研究往往集中在大数据技术薄弱、西方的数据霸权和意识形态渗透方式的多样化等方面进行探讨,而忽视了“大数据-网络空间”自身的可塑造性。“大数据-网络空间”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关系不仅仅是大数据以工具性载体助推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更重要的是“大数据-网络空间”是被技术和各种意识形态共同塑造与建构的。由此,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必然要求塑造“大数据-网络空间”,以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能力。如何塑造“大数据-网络空间”以提升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能力成为一个重要问题。首先,要规避算法主导的传播方式,建构基于传播者与受众能动性的个性化传播,从而积极地影响、修正甚至改变算法推荐主导的传播内容,以塑造主流意识形态在“大数据-网络空间”的核心地位。其次,以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从而建构“主流价值算法”。主流价值算法通过纠正流量至上的价值导向以消解各种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空间的挤压,从根本上塑造一个正能量的“大数据-网络空间”。再次,展开数据素养和政治素养的双维教育。通过数据素养教育提升传播者和传播受众的数据素养,同时强化大数据技术人员的意识形态教育。最后,推动大数据检测技术与平台监管齐头并进。积极研发大数据检测技术,以检测、识别和过滤虚假信息。且按照精细化、区别化的原则进行分类分级地监管各类传播媒体与平台,健全法律与行业规范的双重规制,从而有力推进“大数据-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
邵亚萌[4](2020)在《车联网物理层认证方法及测试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以及信息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车联网借助新一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车与万物的全方位网络连接,成为了汽车、电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作为新生技术,车联网不但为人们带来了更加舒适安全的交通环境,而且对提高交通效率、减少污染、降低事故发生率等有重要意义。目前国际上主流的车联网直连通信技术为DSRC和C-V2X。车联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融合了车载自组织网络、蜂窝网络、多接入边缘计算等多种通信技术。车联网应用的种类繁杂,不同类型的应用对于时延、可靠性的需求不同。本文从车联网面临的安全威胁入手,分析通信、终端、平台等多方面的安全威胁,总结了车内和车外网络安全策略。目前,世界上各国的车联网安全体系均采用基于PKI的安全方案,其核心是证书管理系统。本文分析了证书管理系统的基本架构,包括多种证书颁发机构(Certificate Authority,CA),即根CA、注册CA、匿名CA的多级CA结构,管理相关证书的申请、发放、使用及撤销。此外为了满足车辆之间互联互通的需求,不同的证书管理系统之间需要建立互信机制。在研究国内外车联网现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分析IEEE 1609.2标准中安全证书、签名的格式,计算不同类型的证书和签名占用带宽的比重,可以看出证书和签名占用的带宽资源较高。证书和签名占用过多的带宽资源又会导致一些问题:在交通拥堵或者通信环境恶劣的特殊情况下,传输签名和证书会影响V2X通信效率,并且有可能导致交通事故。并且随着5G、自动驾驶等新技术的发展,车联网系统对于通信效率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更加高效的安全机制。因此,在目前车联网安全方案的基础上,研究降低证书和签名的带宽开销的方法,对于车辆安全和车联网技术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自动驾驶等车联网业务的不断发展,这些新业务对于通信性能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安全占用了较高的开销,因此减少安全开销、增加通信性能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上述证书和签名占用通信资源较多的问题,本文提出了 V2X环境下基于信道特征的物理层认证模型,该模型基于Sage-Husa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可以在迭代过程中自动更新系统噪声和认证阈值。在模型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了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和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设计了一套物理层认证方案,该方案可以替代身份认证过程中的数字签名,有效的提升了有效信道容量。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滤波算法对于认证方案的影响,以及影响认证阈值的因素,并与基于均值的方案和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方案进行了对比,从准确率、误报率、漏检率三个方面分析了这些方案的优缺点。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可以减少观测值的波动并为后续的认证方案奠定基础。阈值的选择是一个博弈过程:单次认证成功率与接收方误认非法发送方的概率之间的博弈。另外,阈值受测量方法、设备精度和通信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并且通信环境对阈值的影响更大。本文所提出物理层认证方案对现有车联网安全方案的改动较小,并且有效地提升了有效信道容量。由于信道的时变特性,该认证方案可以防止恶意攻击者窃取合法用户身份,有效地提高了通信的安全性。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扩展了用于认证的属性特征,包括通信设备的特性和高速变化的信道特征,并引入了车辆的运动状态,辅助进行身份认证。本文提出了基于物理层特征的V2X认证模型,并基于卡尔曼滤波算法,细化了迭代模型和阈值模型。迭代模型主要根据前一时刻的物理层特征实现当前时刻的先验和后验估计,为整个认证过程提供基础。阈值模型分析了卡尔曼滤波中先验估计的数学特性,总结了认证阈值的计算方法。由于传统卡尔曼滤波算法只能用于线性离散的特征数据,本文引入了扩展卡尔曼滤波和无迹卡尔曼滤波,将用于认证的特征扩展到了非线性。同时根据这两个算法的核心思想改进了迭代模型和阈值模型。并在安全性和表现性方面,我们将基于非线性卡尔曼滤波的物理层认证方案与传统V2X认证方案和传统物理层认证方案进行了对比,并利用实验分析了基于物理层特征的认证方案的效果。实验采用了 RSSI、两车之间的距离、两车之间的相对速度三个特征,分析了扩展卡尔曼滤波和无迹卡尔曼滤波的过程和效果,认证过程和效果,以及影响阈值的因素。通过实验可以看出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和无迹卡尔曼滤波的认证方案可以有效的承担V2X环境中身份认证的职责,并且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和更低的开销,可以有效降低安全对于通信资源的消耗。目前车联网技术还处于研究与验证阶段,其技术应用带来的交通安全问题、信息安全问题等尚未验证,所以测试是车联网的重要一环。本文分析了抽象测试系统,并从一致性、功能、性能三个方面,分析了相应测试系统的测试目的、系统架构、优缺点等。抽象测试系统是一些标准组织制定的车联网测试架构,仅描述了最基本的架构体系以及各部分的目标和功能,并没有指定具体的设计、实现方式和软硬件设备。开发人员可以根据自身已有的条件和能力,在抽象测试系统的基础上,设计开发测试系统。协议一致性是车联网通信的基础,一致性测试可以保证车辆之间的互联互通。功能测试可以在不同场景下,判断应用能否正确够触发并做出合理的动作,以保障车联网应用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性能测试可以验证基础网络通信的效果,并进一步判断网络通信的性能是否支持车联网应用。然后本文分析了汽车网关测试、渗透测试、加速测试、外场道路测试等测试方法。网关测试是保障汽车网关正确运行的手段,因此它可以满足车联网安全的需求。渗透测试是通过模拟恶意攻击者的攻击方式,测试目标系统网络安全的手段,是车联网系统开发中重要的一步。加速测试可以解决车辆测试过程缓慢的问题,有效的降低车辆可靠性验证过程的成本和时间花费。车联网及其应用在正式推广使用之前,必定要经历外场道路测试以及大规模示范运行,外场道路测试需要大量的基础网络设施和交通设施、测试车辆、测试人员等,因此如何有效的降低测试开销尤为重要。最后本文结合多种测试方法的优点,提出了虚拟环境和现实环境相结合的端到端测试系统,其测试对象可以是应用的功能、协议一致性、通信性能等多种类型,包括了场景、通信和应用三大部分。该系统可以承担全协议栈的测试任务,并有效降低测试的成本。
魏巧凤[5](2020)在《网络空间中用户数据商业化利用的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强势介入人类的现代生活。一方面,网络时代的到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网络购物、线上社交、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引领全新的消费模式,创造出许多商业奇迹。另一方面,无处不在的数据收集与挖掘,引发人们对于个人隐私、数据与财产安全的担忧。本文聚焦于用户数据的商业化利用这一核心环节,分析其现存问题与成因,力求发现数据经济背后的深层逻辑,在借鉴欧美域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本文的主体共包含六部分,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用户数据商业化利用的概况。用户数据是指与用户接入网络有关并以数字化的方式保存的个人数据资料,而数据控制者是指能够单独或共同决定个人数据处理的目的和方式的自然人、法人、公共机构、行政机关或其他组织。数据控制者的行为贯穿数据收集、使用、交易、共享全流程,是用户数据商业化利用的核心环节。用户数据商业化利用的主要途径有数据使用、共享、交易等,个性化推荐、开发数据产品、第三方账号登录、数据交易是其中的典型模式。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用户数据商业化利用的法理基础。个人信息自决权理论是用户数据商业化利用的基础和来源,其核心在于信息主体对自身信息的控制权与选择权。数据财产权理论为数据控制者收集、使用、交易用户数据提供合法支撑,可以细分为数据收集权、使用权与流转权。数据主权理论则为用户数据保护和对数据控制者进行法律规制构筑外部屏障,对内表现为对公民的数据管理权,对外则表现为限制数据跨境流通的控制权。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用户数据商业化利用存在的问题。数据控制者在收集、使用、交易、共享用户数据等过程中,广泛存在着过度收集、超越授权使用、非法交易用户数据等问题,其间也伴随着用户数据泄露和数据犯罪蔓延等问题。第四部分探讨了当前我国用户数据商业化利用问题的成因。我国现阶段数据立法层次低且分散,使得用户数据权利法律保障不足。互联网行业缺乏自律,数据侵权现象广泛存在。政府部门缺乏有效监管,打击和处罚力度较低。用户数据安全意识不足,加重数据安全风险。第五部分探讨了欧盟和美国在用户数据商业化利用方面的立法经验。欧盟的保护主义立法理念使得欧盟采取数据统一立法模式,在保护用户数据方面卓有成效,但阻碍了欧洲互联网产业的创新与发展。美国的实用主义立法理念则使美国采取专门立法与分散立法相结合、主要依靠行业自律解决用户数据商业化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的方式,与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相适应。第六部分提出关于我国用户数据商业化利用立法和制度构建的完善建议。我国应当立法明确规定公民的数据权利,完善国家监督与管理体系,加强互联网行业自律和数据控制者的自我约束,全面增强用户的数据安全意识。
李斌[6](2020)在《网络市场渗透下的企业竞争与效率提升 ——特征事实与解释》文中指出互联网销售渠道的出现使互联网的商业属性被开发利用。这种新业态的兴起,不仅是一个全新销售渠道的建立,更是传统经济秩序、流通渠道、资源配置重塑的历史进程。网络市场正在通过重塑现实经济的市场结构来改变现实经济效率。这种现象正在世界各国上演。但是,中国场景下的效率意义却更引人关注。如此庞大而又处在转轨时期的经济场景使得网络市场对经济结构的影响更加明显。同时,网络市场所推动的互联网创新、创业热潮为中国经济催生出了新的创新发展方式。因此,由中国特有的经济背景所提炼出的特征事实和案例为理解政府提供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如何促进企业创新、改善生产效率、完善市场机制、培育市场竞争环境提供了独特的视角。然而,以中国为场景,从微观层面检验网络市场渠道对市场竞争、企业创新以及行业资源配置效率影响的文献却较少。鉴于此,本文试图将中国场景下有关互联网经济影响的研究支脉推进到对互联网更细化功能的识别,即以对中国经济市场结构、商业模式、流通体系、区域分布、市场分割影响更深远、更受瞩目的网络市场渠道为核心变量。以此为基础,本文分别从成本加成率、市场范围拓展、创新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中国经济场景下,网络市场渠道影响企业竞争与效率的微观特征事实和作用机理。本文首先基于成本加成率在网络市场渗透下的变化,从微观实证角度验证网络市场渠道的渗透对企业总体成本加成率的作用及其结构性差异,并由此揭示网络市场渠道如何影响市场竞争环境、企业竞争行为以及资源配置效率。研究发现:网络市场渗透降低了制造业企业总体市场势力和定价能力。网民基础更大的城市,会面临更多由网络市场引入的外部竞争。这使得原有的区域分割受到了来自中性的网络技术的削弱,因而降低了企业平均(总体)市场势力,并提升了总体市场竞争效率。除此以外,在网络市场渗透下,集聚度更高行业的企业成本加成率下降更多;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较低企业的成本加成率下降得更多,其受到互联网市场引入的外部竞争压力更大;非国有经济更能抵御网络市场渗透所引入的外部竞争压力,而国有经济的市场势力却受到了更大的冲击;第三产业占比更高区域内企业的总体成本加成率下降更少,更有能力抵御网络市场渗透所引入的外部竞争压力。在证实了网络市场渠道对市场竞争的促进作用以后,本文在后续章节通过应用现有微观数据来度量微观企业对网络市场渠道或者电子商务的应用,从而提供另一个识别网络市场渠道影响的研究思路。本文在第四章基于区域市场进入和要素配置视角,从供给侧检验微观企业互联网销售渠道的应用对行业总体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作用机制。通过利用企业异质性和新经济地理分析框架,这部分研究对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机制进行了解释。通过运用分位数回归,研究结果证实了网络销售渠道对要素配置扭曲的纠正,并发现配置效率改善的证据主要是来自于劳动力和中间品要素。除此以外,网络销售对供给侧生产效率的改进主要体现在多区域销售企业上,并且是通过促进小企业的成长,拓展其市场范围而实现的。这说明,网络销售渠道是从技术层面由下而上削弱了旧有市场分割、冗长的流通环节、中介机构的榨取以及多区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为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增加了新动能。在第五章,本文探讨了网络销售渠道对创新竞争的影响。研究主要聚焦于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研发竞争这一产业组织理论的经典话题,并为其提供网络销售渠道环境下的特征事实和微观解释。通过一个简单的企业研发古诺竞争模型,本文提出了互联网销售渠道促使中小企业进行更多研发的检验命题,并就如何产生这一特征事实进行了解释。为了验证以上命题,本文采用近年才开放申请的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构建四年跨度(1999年-2002年)的非平衡面板。研究发现:虽然网络销售渠道降低了产品的营销成本,但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更大;随着网络销售渠道破除了制约中小企业创新的市场障碍,中小企业通过创新进入市场的“求生欲”、挑战既有大型在位企业的“竞争欲”将得到激发。因此,中小企业更有动力开展研发活动的特征事实得以在研究结论中(理论或实证)体现,特别是在网络销售渠道情景下。在第六章,本文探讨了网络销售渠道(e-selling)对企业创新(以新产品开发度量)的异质性影响,从而,为企业通过电子商务战略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提供策略选择。本文通过使用公司规模和公司运营经验作为两个基本的门限变量,并采用GMM门限回归方法建立实证模型。为进一步探索电子商务如何影响企业新产品开发,并为企业经理人提供更多的管理启示,本文还分别引入其他决策变量(包括:企业网络销售渠道应用强度、销售规模、电脑普及率等)以及企业所有制形式进行更多的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网络销售渠道对小企业和经营经验丰富的大企业新产品开发有正向影响。随着其他决策变量(包括:企业网络销售渠道应用强度、销售规模、电脑普及率等)的增加,网络销售对小企业新产品开发有递减(或不增加)的影响;而对大企业,网络销售对新产品开发却有递增(或不减少)的影响。此外,网络销售渠道对国有企业新产品开发的影响不显着,但对非国有企业的影响是正向的。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对互联网影响经济社会变量的特征事实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为互联网所引领的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提炼有用的经验和政策指导。更重要的是,本文将中国场景下有关互联网对经济影响的研究支脉推进到对互联网更细化功能的识别,从而明确网络销售渠道和互联网技术的作用边界以及网络各属性的具体功能和作用效果,使政策制定者在制定互联网发展战略时更加有的放矢,更明确、有效地采取配套组合措施。同时,通过明确网络市场渠道对不同区域或者微观主体的异质性作用,可以更好了解它对市场竞争、资源配置和创新活动的作用机理、特征事实和规律,并对指导政策制定、宏观经济管理、经济发展都有较多现实意义。此外,在互联网环境下,经济个体的行为以及市场环境也因此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深入了解互联网经济下的运行机理也有助于企业经理人更好的适应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从而为企业制订相应的创新发展战略提供帮助。最后,中国经济的特有属性为相关研究和政策评估项目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场景。因此,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和改革的巨大作用,都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宝贵经验,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值得推广和借鉴。本文也因此可以为其他国家利用网络市场渠道提升本国资源配置效率和创新能力的政策提供中国经验和案例支持,并为理解政府提供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如何促进市场竞争、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创新活力提供独特的视角。
张鑫佩[7](2020)在《网络玄幻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网络玄幻小说作为最受欢迎的网络类型小说,它的出现与成长所携带的文化语义是复杂的。网络玄幻小说向内扎根传统,传承通俗,向外吸收西方奇幻文学的养分,同时在现代文化语境下生长,在网络空间传播。相比于网络玄幻小说自身文学性的单薄,其传播与接受作为文学现象蕴含的丰富性更值得研究,所以网络玄幻小说的研究价值在文本之外,媒介力量、商业资本、大众文化语境等多重外力共同为网络玄幻小说塑形,颠覆原有的读写关系和创作逻辑,建构属于网络文学的生产机制和审美观念。本文在第一章对网络玄幻小说的起源、发展、分类等概况进行梳理;第二章在媒介视野下观照网络玄幻小说之网络性,网络媒介与文学乃至整个社会语境的多维互动为网络玄幻小说营造全新的成长语境;第三章关注网络文学场中的读者、作者与网络文学网站,其中读者到“上帝”的转变,作家到写手的转变,以及网络文学作为隐性中介的潜在化影响,都在无形中影响网络玄幻小说的文本建构与书写。第四章进入网络玄幻小说文本内部,把握其创作层面的特征。相对于文化语境的复杂,网络玄幻小说在文学性层面过于单薄,但并不意味着玄幻小说无法深刻,“文青”派作家作品的存在以其不输于精英文学的厚度代表着网络玄幻小说经典化的可能。把握其内在肌理之后再观照网络玄幻小说的此在和未来,就会发现网络玄幻小说的出现与繁荣是文学自我发展的偶然,但更是社会发展、媒介变革、大众文学需求提升下的必然。同时繁荣之下暗藏危机和泡沫,消费语境下商品性对文学性的侵蚀,泛娱乐化对批判思维的遮盖等负面影响不断蔓延。为此更应以客观公正的态度看待网络玄幻小说的发展,建立契合网络文学语境的评判与约束机制,对其进行正确的规范和引导。
童浩[8](2020)在《老年的消逝:抖音老年网红传播现状及商业化调研》文中认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下沉和老龄化人口的增长,老龄化群体触网人数和时间持续提升,成为互联网中的新人类。以抖音为代表的移动端短视频平台,具备娱乐性强、创作门槛低等特征,给了很多老年人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部分老年人通过在自己、年轻子女或者MCN机构的帮助下成为了移动短视频网络红人。从普通互联网老年用户到特殊的老年网红,老年网红的诞生需要不断的学习年轻群体的新技术、内容运营新方法,方可在以年轻群体为主的抖音短视频平台上获得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其实正反映了米德曾提到过的“后喻文化”时代,老年群体需要不断向年轻群体学习,方不会落后于时代,焕发人生第二春。基于上述背景,本次报告研究对象为抖音短视频老年网红群体。在梳理现有短视频、网红、后喻文化和童年的消逝相关文献后,主要采用网络田野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这类特别的老年群体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他们的主体形象塑造、内容生产呈现、受众心理状态和商业化等方面的特征和问题。最终得出以老年网红作为典型代表的特殊老年群体,在后喻文化时代背景下如何被年轻群体影响塑造,以及如何进一步改进老年网红的传播策略和商业化手段。报告最终发现:第一,抖音老年网红在主体形象的塑造就考虑了年轻群体的需求,采用了体现长辈身份的共性名称、人格化特质的头像和强调年龄身份特征的抖音号简介。第二,抖音老年网红在内容运营过程中,背后有明显的年轻群体策划痕迹、拍摄内容也会根据年轻群体的需求不断调整。第三,抖音老年网红的受众关注老年网红也是由于老年网红群体传递的更多是年轻群体关注的内容和崇尚的价值取向。第四、抖音老年网红商业化过程中所运用的商业变现手段都是需要不断地学习并结合自身的人设确定合理的商业模式。同时,笔者发现老年网红作为特殊的老年群体要想在抖音等年轻群体集聚的互联网平台上获取话语权,就必须采取年轻群体喜闻乐见的方式去传递年轻群体喜欢的内容和价值取向,而非老年群体那个时代的文化。因而,在抖音老年网红身上,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老年的消逝”的文化图景。后喻文化时代下,抖音老年网红作为特别的老年群体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主体方面存在老年网红身体健康状况容易受影响,人设容易塑造但难以突破,缺乏整体的形象设计等问题。内容方面存在拍摄场景单一化,拍摄内容家庭化、容易被模仿导致同质化趋势等问题。商业化方面则存在不符合老年网红自身人设,受众认可度不高等问题。因而,报告也从传播主体形象塑造、内容生产策略、受众心理状态安抚和合理的商业化手段等方面对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老年网红发展提出了研究建议,助力短视频老年网络红人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规避一些常见的问题,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
冯冉[9](2020)在《大病网络募捐的识别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互联网和社会保障体系均具有“链接/连接”属性,两者的结合推动了社会信息高效传递,社会风险互济共担。大病网络募捐是网络时代一种新型的募捐模式,有效地弥补了传统募捐和医疗保障制度的不足,为困难群体寻医治病提供了资金支持,是社会公益的主要输出渠道。大病网络募捐的便捷性和低成本使得大量求助项目上线筹款,一套有效运行的识别机制,及时拦截和处理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募捐秩序,保障募捐事业健康发展显得尤为必要。本文梳理大病网络募捐的发展概况发现,大病募捐主要依托于三种类型的网络平台,不同平台上的募捐项目的法律特征又有所区别,构成了募捐模式上关于公益募捐和私益募捐的分化,最终直接影响到适用的法律规范,也影响到了识别机制的运行效果。既有的识别机制是以网络平台方和社会舆论为主体建立起来的,在识别不合格募捐项目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目前各类网络诈捐事件频发也宣告着识别机制存在着一定的漏洞。识别机制受限于募捐项目本身,不仅对既有项目存在识别失灵,而且也没有在募捐环节前后作合理延伸,导致了前后环节的识别缺失,无法充分发挥出网络募捐的技术优势。为应对识别机制出现的问题,本文以社会权利、契约精神和福利污名等理论为指导,提出“资格-资质-分类”三阶段的识别分析框架。资格层面要加强主动识别,确保全民资格得以实现;资质层面是对既有识别机制的加强,强调要契约精神来引导法治理念贯穿识别过程;分类层面强调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进行精准识别。在路径优化构想的基础上,从募捐参与主体的角度出发,分别给出具体的对策建议:监管方需要提供良好的规制环境,平台方要积极承担直接的识别责任,发起方要培养履行义务意识,捐赠方则要积极行使监督权利。
熊晓[10](2020)在《M公司高效商业化团队建设研究》文中提出在信息互联网时代,知识传播的速度日益剧增,激烈的竞争和紧迫的时间要求互联网企业对市场挑战和外部变化必须迅速做出快速的反应,传统的企业管理手段在当代互联网企业实际运用中已经出现了不足。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竞争激烈化的趋势,互联网企业大多采用扁平化的团队式管理,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因此建设团队、管理团队成为了互联网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此外,纵观国内互联网行业,随着工作量和外部竞争压力的增大,员工加班已成家常便饭,从团队建设和管理的角度开展高效团队建设研究,完善企业团队管理,进而提高工作效率是缓解加班困境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高效团队建设综合理论模型作为理论基础,深入分析模型内容,结合互联网企业团队实际情况提取了高效团队建设要素,作为构建高效团队综合评价模型的理论基础。接下来通过指标体系设计、指标权重确定以及综合评价体系建立三个步骤,完成高效团队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指标体系框架包括6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分别采用AHP法、FD法并结合Delphi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选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完成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之后,针对M公司商业化团队的实际情况,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团队建设情况并开展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显示团队整体高效性评价为“良”,并发现团队在制度建设、绩效管理和变革抵抗三个方面存在一定不足,本文针对性的提出了改进建议。实证结果也表明本文建立的高效团队综合评价模型具有可操作性和适用性。最后对高效团队建设策略展开研究,提出包含形成期、磨合规范执行期和休整期三个时期的10个步骤的高效团队建设策略框架,为互联网企业高效团队建设提供思路和建议。本文利用高效团队建设理论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到企业团队实践当中,丰富了理论的实践价值,为互联网企业高效团队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能够对相关企业团队的建设工作起到启发和推动作用。
二、Internet的商业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nternet的商业化(论文提纲范文)
(1)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美国对域名资源的商标权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三、理论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 |
六、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政治学视角的研究 |
二、传播学视角的研究 |
三、经济学视角的研究 |
四、法学视角的研究 |
五、存在的不足与研究趋势 |
第三章 美国以商标权治理域名资源的背景 |
一、美国以商标权治理域名资源的技术背景 |
二、美国以商标权治理域名资源的政治经济背景 |
第四章 美国以商标权界定域名资源的产权 |
一、域名资源的技术治理 |
二、商业化环境下域名治理的权利争夺 |
三、美国国家角色的回归 |
第五章 ICANN及其域名资源商标权保护制度 |
一、ICANN的商标权保护制度 |
二、后ICANN时代的商标权保护制度 |
三、ICANN制度的争议及其实质 |
第六章 国际社会与美国域名资源治理霸权的博弈 |
一、把抗争纳入世界信息与传播新秩序运动 |
二、建立常态化的互联网治理论坛使抗争制度化 |
三、推动《国际电信规则》的修订 |
第七章 结论 |
一、研究问题的回答 |
二、思考和启示 |
三、不足与展望 |
附录 相关英文缩略语 |
参考文献 |
(2)儿童网络隐私权的企业人权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企业对于儿童网络隐私权负有人权责任的必要性 |
一、网络技术对儿童隐私权的影响 |
二、企业侵犯儿童网络隐私权的表现 |
三、企业侵犯儿童网络隐私权的权利危害 |
(一)免受暴力的权利 |
(二)免受经济剥削的权利 |
(三)最大限度发展的权利 |
(四)免受歧视的权利 |
四、儿童网络隐私权中企业负有人权责任共识的形成 |
第二章 儿童网络隐私权中企业人权责任的规则及其实践中的问题 |
一、儿童网络隐私权中企业人权责任的规则 |
(一)国际层面的相关规则 |
(二)区域层面的相关规则 |
(三)国内层面的相关规则 |
(四)行业自律的相关规则 |
二、儿童网络隐私权中企业人权责任在规则与实践中的问题 |
(一)缺乏针对儿童网络隐私权的体系性规则 |
(二)错误评估儿童的能力 |
(三)忽视儿童网络隐私素养 |
三、儿童网络隐私权中企业人权责任的问题分析 |
(一)企业人权责任的认识不清 |
(二)监护人与儿童权利的平衡不足 |
(三)儿童能力差异的了解不深 |
(四)儿童参与和发展的重视不够 |
第三章 儿童网络隐私权中企业人权责任的完善 |
一、尊重儿童网络隐私权的企业人权责任 |
(一)儿童网络隐私权影响评估 |
(二)细化的监护人知情同意制度 |
(三)网络隐私默认设置和技术措施中对儿童的特殊保护 |
二、支持儿童网络隐私权的企业人权责任 |
(一)儿童支持方式的转变 |
(二)网络隐私素养的提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大数据的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缘由与研究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2 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与网络空间的内在关联 |
2.1 意识形态概念的演变 |
2.2 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方式的变迁 |
2.3 网络空间及其可塑性 |
2.4 网络空间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内在关联维度 |
3 大数据技术对网络空间的形塑 |
3.1 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变革的技术基础 |
3.2 大数据技术的生产力属性与功能 |
3.3 “大数据-网络空间”的界定 |
3.4 “大数据-网络空间”的本质 |
3.5 “大数据-网络空间”的主要特征 |
4 “大数据-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机遇与挑战 |
4.1 “大数据-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机遇 |
4.2 技术理性的张扬与传播者的遮蔽 |
4.3 数据化受众画像的失真 |
4.4 假新闻扰乱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环境 |
4.5 政治逻辑、算法逻辑与资本逻辑的博弈 |
5 掌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主动权:提升塑造“大数据-网络空间”的能力 |
5.1 建构基于传播者与受众能动性的个性化传播 |
5.2 设计主流价值算法 |
5.3 展开数据素养与政治素养双维度教育 |
5.4 大数据检测技术与监管齐头并进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车联网物理层认证方法及测试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车联网安全相关技术 |
2.1 引言 |
2.2 车联网系统 |
2.3 车联网面临的威胁和挑战 |
2.3.1 车联网应用需求 |
2.3.2 时延/可靠性的需求 |
2.3.3 车联网安全威胁 |
2.4 车联网安全策略 |
2.4.1 车外网络通信安全 |
2.4.2 车内网络安全 |
2.5 车联网证书管理系统 |
2.6 结论 |
第3章 证书和签名对V2X通信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证书与签名的分析 |
3.3 证书和签名对通信效率的影响 |
3.4 结论 |
第4章 基于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的V2X物理层认证方法 |
4.1 引言 |
4.2 相关工作 |
4.3 模型 |
4.3.1 V2X环境下中基于信道特征的认证模型 |
4.3.2 信道特征的迭代模型 |
4.3.3 认证阈值模型 |
4.4 基于信道特征的物理层认证方案 |
4.5 结果 |
4.6 结论 |
第5章 基于非线性卡尔曼滤波的V2X物理层认证方法 |
5.1 引言 |
5.2 相关工作 |
5.3 模型 |
5.3.1 认证模型 |
5.3.2 迭代模型 |
5.3.3 阈值模型 |
5.4 基于非线性卡尔曼滤波的认证方案 |
5.4.1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认证方案 |
5.4.2 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的认证方案 |
5.4.3 比较和分析 |
5.5 实验结果 |
5.6 结论 |
第6章 V2X技术测试方法 |
6.1 引言 |
6.2 V2X通信测试 |
6.2.1 抽象测试系统 |
6.2.2 一致性测试 |
6.2.3 功能测试 |
6.2.4 性能测试 |
6.3 V2X设备测试 |
6.3.1 汽车网关测试 |
6.3.2 渗透测试 |
6.4 场地及仿真测试 |
6.4.1 加速测试 |
6.4.2 场地测试 |
6.5 测试工具 |
6.6 虚拟环境和现实环境相结合的端到端测试系统 |
6.7 结论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网络空间中用户数据商业化利用的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一、用户数据商业化利用概述 |
(一) 用户数据 |
(二) 数据控制者 |
(三) 用户数据商业化利用的途径 |
1. 个性化推荐 |
2. 开发数据产品 |
3. 第三方账号登录 |
4. 数据交易 |
二、用户数据商业化利用的法理基础 |
(一) 个人信息自决权理论 |
(二) 数据财产权理论 |
1. 数据收集权 |
2. 数据使用权 |
3. 数据流转权 |
(三) 数据主权理论 |
三、用户数据商业化利用存在的问题 |
(一) 数据控制者过度收集用户数据 |
(二) 数据共享过程产生数据泄露 |
(三) 数据控制者非法交易用户数据 |
(四) 数据控制者超越授权开发数据产品 |
(五) 数据犯罪问题严重 |
四、用户数据商业化利用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 数据立法层次低且分散 |
(二) 互联网行业缺乏自律 |
(三) 政府部门缺乏有效监管 |
(四) 用户数据安全意识不足 |
五、用户数据商业化利用立法的域外经验 |
(一) 欧盟用户数据商业化利用的立法及评析 |
(二) 美国用户数据商业化利用的立法及评析 |
(三) 欧美用户数据商业化利用立法经验的中国借鉴 |
六、完善我国用户数据商业化利用的建议 |
(一) 建立统一的数据保护法体系 |
(二) 完善国家数据监督与管理体系 |
(三) 加强互联网行业自律 |
(四) 增强用户的数据保护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网络市场渗透下的企业竞争与效率提升 ——特征事实与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学术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逻辑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边际贡献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互联网对经济绩效的影响 |
2.1.1 互联网作为信息交流渠道影响经济绩效的文献 |
2.1.2 互联网作为商品交易平台影响经济绩效的文献 |
2.2 互联网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
2.2.1 互联网作为信息交流渠道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
2.2.2 互联网作为商品交易平台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
2.3 互联网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
2.3.1 互联网作为信息交流渠道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
2.3.2 互联网作为商品交易平台对企业生产经营方式创新的影响 |
2.3.3 互联网作为商品交易平台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
2.4 市场结构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
2.5 企业规模对信息技术应用和创新的影响 |
2.5.1 企业规模对网络信息技术应用的影响 |
2.5.2 企业规模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 |
2.6 相关文献评述与潜在研究空间 |
第三章 网络市场渗透与企业市场势力 |
3.1 引言 |
3.2 数据和变量描述 |
3.2.1 数据来源 |
3.2.2 变量描述 |
3.3 估计策略、逻辑及模型设定 |
3.3.1 企业成本加成率的估计 |
3.3.2 估计策略、逻辑及实证模型 |
3.4 实证结果 |
3.4.1 基础回归结果 |
3.4.2 进一步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络销售、市场拓展与资源重配 |
4.1 引言 |
4.2 理论框架 |
4.2.1 模型的基本设定 |
4.2.2 网络销售渠道与多区域市场进入 |
4.2.3 网络销售渠道对要素配置效率的改进 |
4.3 数据和模型 |
4.3.1 数据及变量 |
4.3.2 实证检验策略及模型设定 |
4.4 实证检验 |
4.4.1 生产函数及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 |
4.4.2 网络销售对多区域市场进入的结构性冲击 |
4.4.3 网络销售渠道对资源配置的结构性冲击 |
4.4.4 实证结论及解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网络销售、企业规模与R&D竞争 |
5.1 引言 |
5.2 理论框架:一个基于创新锦标赛模型的解释 |
5.2.1 模型设定 |
5.2.2 比较静态分析 |
5.3 数据和模型 |
5.3.1 数据、变量和统计描述 |
5.3.2 估计策略和模型 |
5.4 实证检验 |
5.4.1 主要结果 |
5.4.2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网络销售渠道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
6.1 引言 |
6.2 方法和数据 |
6.2.1 变量和数据 |
6.2.2 估计策略、方法和模型 |
6.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3.1 主要结果 |
6.3.2 稳健性检验 |
6.3.3 进一步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政策涵义及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涵义 |
7.2.1 提升市场竞争效率和营商环境的政策涵义 |
7.2.2 提升要素配置效率的政策涵义 |
7.2.3 提升企业创新活力的政策涵义 |
7.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7)网络玄幻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网络玄幻小说之前世今生 |
第一节 网络玄幻小说发展历程 |
第二节 网络玄幻小说的起源与分类 |
第三节 网络玄幻小说对武侠小说的传承与发展 |
一、武侠小说的困境与变革 |
二、从武侠到玄幻的三个阶段 |
三、武侠、玄幻之对比 |
第二章 媒介视野下网络玄幻小说的三个维度 |
第一节 内维:网络玄幻小说之“网络性” |
第二节 外维:大众文化语境下的网络玄幻小说 |
一、网络文学整体文化语境的变迁 |
二、大众文化语境下网络玄幻小说特质 |
第三节 跨媒:网络玄幻小说IP产业链跨媒介运营 |
一、跨“介”:IP导向下网络玄幻小说的多元生态 |
二、消费符号:资本侵蚀下异化的网络玄幻小说 |
第三章 消费者与生产者:网络玄幻小说新型读写关系 |
第一节 隐匿的中介:网络文学网站的潜在影响 |
一、当下网络文学网站运营机制 |
二、作为商业资本抓手的网络文学网站 |
三、网络文学网站对读者消费的呼唤和对作者的商业规训 |
第二节 网络玄幻小说读者:消费语境下“读者神话”的建构 |
一、读者中心——作为消费者的读者 |
二、主动参与与积极生产——作为粉丝的读者 |
三、从“我”到“我们”——读者在阅读中建构身份认同 |
第三节 网络玄幻小说作者:“自由写作”的假象与“草根写作”的自觉 |
一、从“作家”到“写手”的转变 |
二、网络玄幻小说写作的“超位性” |
三、“草根写作”的自我认知 |
第四章 网络玄幻小说创作特征 |
第一节 网络玄幻小说文本分析 |
一、长线串珠式的叙事结构——以《斗破苍穹》为例 |
二、故事情节的快感机制——以《斗罗大陆》为例 |
三、简化的小说语言——以《星辰变》为例 |
四、扁平化人物:投射自我想象——以《遮天》为例 |
第二节 网络玄幻小说“第二世界”的建构逻辑——以《择天记》为例 |
第三节 “文青文”——网络玄幻小说的经典化可能 |
第四节 “输者为赢”——网络玄幻小说创作逻辑分析与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老年的消逝:抖音老年网红传播现状及商业化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风生水起的短视频网红经济 |
1.1.2 作为互联网新人类的普通老年群体 |
1.1.3 后喻文化时代下特殊的抖音老年网红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文献梳理 |
1.3.1 关于网红的研究 |
1.3.2 关于短视频的研究 |
1.3.3 关于后喻文化的研究 |
1.3.4 关于童年消逝的研究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现实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5.1 网络田野法 |
1.5.2 访谈法 |
1.5.3 案例研究法 |
2 抖音短视频老年网红发展概述 |
2.1 抖音短视频老年网红核心概念界定 |
2.2 抖音短视频老年网红发展历程及分类 |
2.2.1 主体:从素人广泛参与到明星入场 |
2.2.2 类型:从大众化搞笑娱乐到时尚养生垂类细分 |
2.2.3 生产模式:从家庭小作坊运转到MCN机构运营 |
2.3 抖音短视频老年网红兴起的动因 |
2.3.1 资本入局老年市场 |
2.3.2 技术赋权老年素人 |
2.3.3 去老年化特质契合年轻群体需求 |
2.3.4 政府行业政策监管力度加大 |
3 抖音短视频老年网红案例研究 |
3.1 传播主体分析 |
3.1.1 抖音短视频老年网红代表简介 |
3.1.2 抖音短视频老年网红形象塑造 |
3.1.3 抖音老年网红主体形象特征 |
3.2 传播内容生产分析 |
3.2.1 抖音短视频老年网红视频内容主题分类 |
3.2.2 抖音短视频老年网红短视频标题类型分析 |
3.2.3 抖音短视频老年网红生产内容特征 |
3.3 受众心理分析 |
3.3.1 情感的映射:联想到自己的亲人 |
3.3.2 崇尚年轻的心态:生活方式年轻化 |
3.3.3 反差感的搞笑娱乐:话语表达年轻化 |
3.3.4 满足年轻群体精神需求:传递向上的力量 |
3.4 商业化策略分析 |
3.4.1 广告变现 |
3.4.2 抖音商品橱窗 |
3.4.3 抖音直播打赏 |
3.4.4 线下活动 |
3.4.5 文化产业:品牌衍生收入 |
4 抖音短视频老年网红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 样本选取及分析 |
4.1.1 样本选取 |
4.1.2 样本分析 |
4.2 传播主体方面的问题 |
4.2.1 老年网红身体健康问题 |
4.2.2 老年网红人设容易塑造难以突破 |
4.2.3 老年网红缺乏整体形象设计 |
4.3 内容生产方面的问题 |
4.3.1 老年网红拍摄场景局限性强、单一化 |
4.3.2 老年网红拍摄内容家庭化、同质化 |
4.4 受众方面存在的问题 |
4.4.1 年轻受众群体尊老爱老心理制约商业化 |
4.4.2 年轻受众群体质疑老年网红生产力 |
4.5 商业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
4.5.1 老年网红商业模式不符合自身人设、变现认可度不高 |
4.5.2 老年网红推荐产品性价比不高、售后无保证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5.2.1 老年网红内容更凸显年轻化、拍摄场景多样化 |
5.2.2 打造老年网红团体、主体各有特色 |
5.2.3 结合老年网红人设定商业模式、把好产品关 |
5.2.4 老年网红市场野蛮发展、亟待加入人文关怀 |
5.3 研究局限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抖音老年网红访谈提纲 |
附录2 抖音平台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3 抖音老年网红年轻受众访谈提纲 |
致谢 |
(9)大病网络募捐的识别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网络募捐和网络慈善 |
二、大病网络募捐 |
三、识别机制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社会权利 |
二、契约精神 |
三、福利污名 |
第三章 大病网络募捐的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基本情况 |
一、募捐规模 |
二、主要平台 |
第二节 募捐模式 |
一、公益募捐 |
二、私益募捐 |
第三节 大病网络募捐的评价 |
一、积极作用 |
二、失范效应 |
第四章 大病网络募捐识别机制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识别机制的运行现状 |
一、识别流程 |
二、识别主体 |
三、识别对象 |
第二节 识别机制的运行特点 |
一、自查自纠与舆论监督结合 |
二、识别责任与募捐平台关系密切 |
三、个案式识别特征突出 |
第三节 识别机制的运行效果 |
一、识别效果分析 |
二、识别效果评价 |
第五章 大病网络募捐识别机制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识别机制的问题表现 |
一、前募捐环节的识别遗漏 |
二、募捐环节的识别失灵 |
三、后募捐环节的识别空白 |
第二节 识别机制的问题成因 |
一、政府没有提供充分适当的规制环境 |
二、平台方识别能力和识别意愿不足 |
三、社会公众的捐赠理念有待提升 |
第六章 优化大病网络募捐识别机制的路径构想 |
第一节 “资格-资质-分类”三阶段分析框架的整合 |
第二节 三阶段分析框架的识别运作原理 |
一、资格层面:社会权利赋予全民资格 |
二、资质层面:契约精神构筑资质门槛 |
三、分类层面:福利污名划定分类边界 |
第三节 识别机制的优化路径 |
一、营造良性环境,扩大识别覆盖 |
二、强化法律色彩,震慑潜在风险 |
三、发挥技术优势,提倡精准识别 |
第七章 改进大病网络募捐识别机制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监管方提供规制环境 |
一、优化法律框架,把握适用法律大方向 |
二、加强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运行环境 |
三、合理引导示范,适度参与不越界 |
第二节 平台方承担直接识别责任 |
一、完善运营理念,扩充识别机制的概念 |
二、扩展识别程序,优化识别效果 |
三、密切外部交流,吸收各方力量 |
第三节 发起方强化自我约束 |
一、树立平等理念,正视自身困境 |
二、强化规则意识,用法律进行自我约束 |
三、积极承担责任,坚持诚信公开原则 |
第四节 捐赠方包容评价和合理监督 |
一、积极行使权利,监督募捐流程 |
二、拥抱相容性文化,包容评价求助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M公司高效商业化团队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团队与高效团队 |
1.3.2 高效团队的建设理论 |
1.3.3 研究现状的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高效团队建设的理论基础 |
2.1 团队建设综合理论模型 |
2.2 团队建设理念和团队成员选择 |
2.2.1 团队建设理念 |
2.2.2 选择理论 |
2.3 团队发展阶段理论 |
2.3.1 责任和章程理论 |
2.3.2 绩效理论 |
2.3.3 变革的情感反应曲线理论 |
2.3.4 协同关系理论 |
第3章 高效团队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3.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2.1 Delphi法专家小组 |
3.2.2 一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3.2.3 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3.3 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 |
3.3.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3.3.2 评价对象的因素集和权重向量 |
3.3.3 评价对象的评语集 |
3.3.4 模糊关系矩阵 |
3.3.5 综合评价结果矢量 |
3.4 小结 |
第4章 M公司商业化团队建设情况评价与分析 |
4.1 M公司商业化团队简介 |
4.2 问卷设计与问卷发放 |
4.2.1 问卷设计 |
4.2.2 问卷发放与回收 |
4.3 问卷数据采集与分析 |
4.3.1 样本结构 |
4.3.2 信效度分析 |
4.4 团队工作情况的描述性统计 |
4.4.1 团队类型与发展阶段 |
4.4.2 团队加班工作情况 |
4.5 团队高效性的综合评价与分析 |
4.5.1 团队整体高效性的综合评价与分析 |
4.5.2 团队内部工作组高效性的综合评价与分析 |
4.6 小结 |
第5章 高效团队建设建议与策略 |
5.1 M公司商业化团队建设改进建议 |
5.1.1 规范化的制度建设 |
5.1.2 有效的激励机制 |
5.1.3 团队变动抵抗能力 |
5.2 互联网企业高效团队建设策略 |
5.2.1 策略概述 |
5.2.2 形成期建设策略 |
5.2.3 磨合规范执行期建设策略 |
5.2.4 休整期建设策略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个人简介 |
附录二 高效团队综合评价指标一级指标权重咨询表 |
附录三 高效团队综合评价指标二级指标权重咨询表 |
附录四 关于互联网企业高效团队建设情况的调查 |
四、Internet的商业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美国对域名资源的商标权治理研究[D]. 朱振华.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儿童网络隐私权的企业人权责任研究[D]. 李彤. 中国政法大学, 2021(08)
- [3]基于大数据的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研究[D]. 刘培.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4]车联网物理层认证方法及测试技术研究[D]. 邵亚萌. 吉林大学, 2020(04)
- [5]网络空间中用户数据商业化利用的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D]. 魏巧凤. 山东大学, 2020(02)
- [6]网络市场渗透下的企业竞争与效率提升 ——特征事实与解释[D]. 李斌.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7]网络玄幻小说研究[D]. 张鑫佩. 苏州大学, 2020(03)
- [8]老年的消逝:抖音老年网红传播现状及商业化调研[D]. 童浩. 南京大学, 2020(02)
- [9]大病网络募捐的识别机制研究[D]. 冯冉. 南京大学, 2020(04)
- [10]M公司高效商业化团队建设研究[D]. 熊晓.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