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教育:教育理论的新概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概念论文,偶像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崇拜偶像,是当前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研究青少年偶像崇拜行为及其教育策略是德育理论研究的新内容。
一、青少年偶像崇拜及其教育干预
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虽然不像许多人所夸张的那样已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但诸如崇拜明星、伟人,甚至历史反面人物等,作为新萌发的一种偶像文化,确实以其特有的方式越来越强烈地影响着青少年的精神生活和个性发展。
青少年偶像崇拜具有下列定义特征:(1),偶像崇拜是青少年发展过程中可能经历的必然阶段,其内容和方式可能随文化背景和个体差异而有所变化。青少年偶像崇拜与其心理成熟过程密切相关,是特指伴随现代青少年发展过程,并反映其文化心理和行为方式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心理现象。它不同于宗教文化意义上的那种反映人类对超自然力的恐惧、敬畏、忍耐与服从的精神文化心态。(2),偶像崇拜尽管存在个体差异和多样化特征,但就整体而言具有一定的选择倾向,其共性的文化特征是“流行性”、“青春性”和“情感性”。它以强烈的情感色彩感染和支配青少年的内心世界,使他们被所崇拜偶像深深地吸引,并产生情感的共鸣,整个身心融入青春偶像的精神世界之中。(3),青少年偶像崇拜虽也包涵一定的价值内容,但其崇拜方式主要是外部形象的欣赏与模仿。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对象往往都具有鲜明的,能够同青少年心理倾向相共鸣的外部形象特征。即使指向于政治人物,甚至反面人物,也主要指向于其外部形象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形象性是青少年偶像崇拜最重要的本质特征。青少年被形象所吸引,也被形象所感染,最终也以形象侵入和形象模仿表现出来。(4),偶像崇拜能够产生超越于现实和自我的情感体验,它排斥现实生活内容,使青少年迷恋或向往远离现实的人格形象和生活方式。同时,它还常常削弱青少年自我约束机制,产生超越于社会行为规范的行为方式,诸如冲动、破坏、超脱等行为表现。
教育干预青少年偶像崇拜行为,虽然在理论上还未得到广泛的研究,然而在实践上早已在传统教育中得到充分体现和运用。50—60年代是我国传统思想教育最为成熟,并取得丰硕成果的年代。作为传统思想教育重要标志的“榜样教育”曾经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育榜样之所以具有那样巨大的影响力,其重要的理论原因,就是榜样与偶像的完美结合和协调统一。那时的榜样即偶像,偶像即榜样,教育榜样与青少年偶像崇拜是指向于同一客体和对象。保尔、卓娅、苏拉、刘胡兰等英雄人物曾是一代人的教育榜样和崇拜偶像,他们曾以特有的方式影响着整个一代人的精神风貌。如今,当许多人回忆起自己的少年和青年时代时,仍然为这些曾经引导他们成长的教育榜样感到激动和自豪。在传统教育中,教育榜样包含着强烈的偶像特征,他们不但具有英勇无畏、舍己为人等教育榜样的价值特点,同时在教育和艺术的塑造下,具有完美的符合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外部形象特点。因此,教育榜样在借助于偶像影响的条件下,产生了超越于自身影响力的教育效果。
教育榜样与青少年偶像指向的一致性,使得青少年偶像行为在传统教育中发挥了积极的教育功能,这是传统教育以积极方式干预青少年偶像行为的特殊表现。然而,随着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文化形式的多样化及其青少年文化心理的变化,传统的教育榜样在其外部形式上显得越来越缺乏魅力,并常常远离青少年的心理需要。青少年很容易将偶像崇拜的对象指向于新的更能接近于他们心理需要和年龄特点的客体,从而导致偶像选择与教育榜样的分离。在传统教育中,由于偶像选择与教育榜样的一致性和积极性,因而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提出偶像行为的教育干预问题。两者的分离使偶像行为成为游离于教育榜样之外,甚至与教育要求相抵触,具有消极特点的行为现象。它还产生许多连锁性和破坏性的影响,如使榜样教育、理想教育失去昔日的光辉,并陷于困惑之中。一些调查显示,中学生对榜样教育和理想教育存有抵触,许多中学生坦言“榜样没有用”或“我们不要榜样”;也有一些教育工作者将当今中学生称之为“没有榜样的一代”。在这种新的教育背景下,从理论上提出偶像教育的命题,应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育干预青少年偶像行为,还因为其具有十分重要的道德意义和发展意义。从理论上讲,青少年偶像崇拜虽然有不良的行为表现,但在本质上还不能说是一种不良的行为品质,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对青少年偶像崇拜持淡化和不干预态度的原因之一。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它在青少年道德发展和人格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影响作用。青少年偶像行为是一种具有综合特征的行为表现,是社会、文化和道德在青少年心理和行为上的特殊表现形式,具有强烈的道德和价值指向性,能间接地反映和制约青少年个性发展和道德发展的方向和水平。从实际情况看,青少年偶像崇拜多指向于富有“流行性”特征的人物形象,甚至指向消极人物的形象特征。此外,偶像崇拜也可能是干扰青少年这一特定年龄阶段个性发展过程的重要因素。依据心理学的研究,青少年期是个性成熟和发展的关键年龄。在这一年龄阶段,他们越来越关心儿童期所未曾关心的问题,如人类生活问题、政治历史问题、伦理道德问题等,这对于青少年阶段的社会化过程显得特别重要。然而,过度的偶像崇拜可能削弱和干扰青少年社会认知的扩大和分化过程,使他们沉浸于偶像想象的心理世界之中,而冷漠周围客观世界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一些典型的、关于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报导已清楚地显示这一点。为此,对青少年偶像行为给予及时、合理的教育干预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青少年偶像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正确把握青少年偶像崇拜及其心理活动过程的规律与特点,是研究青少年偶像行为及教育干预策略的理论前提。主要应从两个基本视角来考察,一个是积极的层面,一个是消极的层面,并科学辩证地认识和理解这一特有行为方式的教育意义。
青少年偶像行为是其特定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附属品”,它的产生具有必然性和过渡性(或暂时性)。从性质上讲,更多地表现为心理行为,而不是道德行为;这是教育干预过程中正确把握偶像行为的基本点。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人常常从青少年偶像行为消极的外部表现,从偶像行为与青少年道德发展,及其个性发展的相关性出发,把偶像行为看作一种“纯”品德行为,往往简单粗暴地加以排斥和否定。但是,如果我们把青少年偶像行为放到其发展过程的整体背景上来加以分析,就可以从深层次上把握偶像行为的性质和特点,就比较容易看到偶像崇拜是青少年发展过程中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的外部表现形式,是特定年龄阶段的心理反应行为。心理学研究对青少年期有着种种解释和具体描述。诸如“动荡不安”、“充满矛盾”等等。心理学研究认为,青少年期是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特殊发展阶段,有着既不同于儿童,又不同于成人的心理活动内容。在认知、情感和活动等各个方面都将发生特殊的变化,产生特殊的心理行为反应。诸如情绪波动、自尊下降、叛逆行为,甚至自杀倾向等等。偶像崇拜也是这一系列心理行为过程的一个特殊附属物。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说,将青少年偶像行为理解为一种“心理行为”较为确切和合理,也有助于在理论上和教育实践中正确对待青少年偶像行为。青少年偶像行为作为一种特殊心理行为,具有必然性和暂时性的特点,是青少年期内心理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是不可避免的。另一方面,偶像行为会伴随着青少年“过渡期”的结束而消失。从这个意义上说,偶像行为也是一种过渡性的幼稚行为。
青少年偶像行为在其外部形式上具有一定的消极性和破坏性,但同时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心理发展功能。青少年偶像崇拜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行为和心理活动过程,主要有三个行为特点:冲动性心理活动倾向、超现实的情感体验、过渡的行为反应。如过于激动、兴奋和不由自主的情绪体验,往往同时伴随着超越社会行为约束标准的行为反应。诸如热衷于名人隐私、收藏名人用品、放弃正常生活方式、陷于偶像幻想境界等等。这些行为特征在青少年个性发展和道德发展过程中将产生不利影响,阻碍正常的社会化过程,降低趣味品格,削弱对学校生活的兴趣和热情等等。尽管偶像行为对青少年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但它依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发展功能和意义。从心理学的一些研究看,偶像行为在帮助青少年顺利度过“过渡期”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有三方面功能:(1)自我平衡功能。当儿童刚刚进入青春期,原先儿童期的自我同一性遭到破坏,因而常常陷入困惑、矛盾和不可自拔的心理冲突之中,原先那种平静的内心平衡被打破了,自我出现分裂和危机,进而出现种种不良行为反应。为了获得新的自我平衡,往往重新寻找一种“模特”作为自我平衡的对象。偶像行为可以看作他们寻找新“模特”,实现新的自我平衡的心理途径。偶像崇拜是自我否定期求得自我肯定的一种特殊形式,是青少年追求理想自我的体现。他们选择具有完养人格形象的崇拜偶像,也符合于青少年的认知水平和价值标准。因此,偶像行为既是这一特定心理活动过程的产物,同时也是促进这一心理过程的动力因素。(2)情感依托功能。一些心理学家将青年期(包括青少年期)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期”。青少年在失去旧的情感基础及表现形式之后,偶像崇拜正是他们寻找到的一种新的情感依托与情感表现的完美形式,这是他们能够接受,又能表现自我与独立的情感依托形式。偶像崇拜有助于在情感的波动期维持它的相对稳定性。(3)群体归属功能。青少年期,心理上正处于重新建构阶段,前所未有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使青少年常常处于精神困惑之中,通过选择共同的崇拜偶像投射自我及自我价值,这可称之为“偶像同一性”。偶像同一性有助于青少年在群体中得到相互认同,以达到精神上的安慰与稳定。群体归属功能,实际也是青少年自我平衡和情感依托的另一表现形式。即通过相互认同获得自我认同,通过群体的共同性获得情感的相互依赖。
综上所述,青少年偶像行为在心理学和教育学上都具有极其重要又极其复杂的意义,既有消极的影响,又具有积极功能。因此,我们在提出偶像教育这一新概念时,必须正确地把握青少年偶像行为的本质和特点,不能简单地进行“是”或“非”的判断,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进一步研究偶像教育的内容与策略。
三、青少年偶像教育的理论内涵
从概念定位的角度看,人们很容易混淆偶像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理论界限及相互关系,可能将偶像教育混同于一般道德教育的内容,这是十分错误的。偶像教育之所以在性质上区别于一般德育内容,有三点原因:(1)教育对象内容的特殊性。青少年偶像行为在本质上不是一种单纯性的道德行为,而是同道德品质、个性行为有密切关系的一种发展性心理行为。青少年偶像行为在其形成、反应折射过程中具有综合性特点,它既来自于道德的影响,也能反过来影响道德的发展,但同时又不单纯是道德品质的反映。(2)偶像教育在内容、形式与方法上更接近于心理教育的手段。偶像教育主要的任务不是灌输某种价值标准或行为规范,而是认知方式的输导及其价值思想的交流等等。(3)从偶像教育的目的看,不仅是为了实现其道德教育的价值,更多地是为了实现对青少年个性整体的调节和控制,使之具有健康的人格,并帮助他们能够顺利渡过身心发展的困难阶段。因此,偶像教育在意义和功能上与道德教育相联系,而在内容形式及方法上属于心理教育的范畴。偶像教育在理论上的特殊性,要求我们既要明确偶像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又要了解它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殊要求。偶像教育与德育工作中的榜样教育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偶像教育不是通过树立榜样形象,将教育要求或价值规范赋予榜样形象之中,并借助于榜样形象实现教育影响和价值传递。偶像教育是对青少年自发产生的偶像心理及偶像行为进行科学的调节和合理的干预,使青少年偶像行为发挥积极的心理功能,并同时产生积极的道德影响。
偶像教育是青少年期特殊的教育内容,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功能。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期是一个“过渡期”,是个性发展的“动荡”阶段。良好的教育条件可以促进“过渡期”的平衡发展,减少不良的“发展性”行为的发生。偶像教育正是适应这种需要,针对青少年期特定的发展性行为,即偶像行为所进行的教育指导。一方面,通过对“过渡期”整个心理过程的教育指导,促进其心理过程的成熟,从而形成偶像行为的积极化走向,减少不良的偶像行为反应。另一方面,通过对偶像行为本身的输导和调节,推进青少年整体心理过程的成熟和发展。诸如,通过对自我观念的教育,帮助青少年以更为积极的方式寻找自我认同的途径,减少偶像化心理过程的极端性与破坏性等等。偶像教育还具有道德功能,主要表现在通过积极指导,以提高偶像崇拜的道德境界。如积极干预不良的偶像崇拜对象和崇拜方式,尽可能使偶像对象指向于教育榜样,促进偶像与榜样的协调与统一等等。
偶像教育包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几乎体现在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诸如性格教育、认知教育、情绪教育等等。依据偶像行为的特点来看,把握好两方面的教育内容是十分重要的。(1)认知输导。认知输导主要是一种关于偶像意识的认知性交流,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价值分析和价值思考的方法,形成对偶像正确的认知方式。从实践上看,青少年极端性的偶像行为,往往来之于一个重要的认知原因,就是缺乏科学完整的偶像认知。只是从外部特征或某种单一的片面的价值尺度追求偶像对象,常常把偶像的外部特征理想化,进而陷入超现实的偶像想象的心理世界之中,并同时可能产生许多不良的行为表现。如崇拜偶像的行为习惯,甚至生理缺陷等等。通过认知输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认知方式,对于调节不良的偶像行为具有积极的意义。认知输导具有整合作用,可以改变幼稚性认知方式,推进青少年心理成熟和自我调节水平。即改变片面的外部的欣赏方式,由形象性认知向价值性认知转变,帮助青少年科学地对待崇拜偶像,把握崇拜偶像的真实性、合理性和客观性,摆脱夸张的、虚幻的偶像印象。认知输导具有指向作用,可以帮助青少年改变错误的偶像选择,使偶像选择指向更符合于教育要求,更适应于发展需要的偶像客体。这体现了偶像教育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是偶像教育的关键内容和价值所在,也是偶像教育实施过程的难点部分。认知输导具有价值作用,建立正确的偶像价值观,是认知输导的主要任务之一。认知方式的基础是价值,认知输导的任务不是灌输某种教育价值,更不是强迫青少年改变或放弃他们的偶像崇拜活动,而是提供有意义的价值内容及多样性的价值形式,帮助青少年选择偶像价值判断的合理标准和科学方法。(2)行为控制。偶像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采用广泛的心理教育的手段调节和控制不良的偶像行为,帮助青少年在内在的偶像需要与外在的行为表现之间寻找合理的平衡,避免“情绪性”的认知及行为方式,学会“理智性”的认知及行为方式,使偶像行为维持在适度的、合理的、健康的水平之上,减少不良偶像行为对青少年心理成熟和道德发展的破坏性。青少年偶像行为其心理反应过程的最大特点就是情绪化支配,通过偶像教育的种种途径和方法,可以从外到内帮助青少年学会控制情绪表现方式及其过分强烈的张力,学会选择适当而有节制的途径释放内心的情感。行为控制可以控制行为的极端性,即维持行为的极限水平,使之不违背心理和道德规范能够接受的最低要求。如避免在心理上完全丧失对正常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兴趣,陷于偶像幻想之中,进入病态状态,背离最基本的道德原则等等。行为控制还可控制行为的破坏性。偶像行为的破坏性主要指对学校教育的排斥及对社会行为规范的冲击,如由偶像模仿导致的反抗行为、暴力行为、小集团,包括不适当的偶像化服饰与发型等等。
结语
偶像崇拜及其行为表现,无疑是青少年特定年龄阶段最重要的心理活动内容和人格表现方式之一,对青少年精神发育和人格成熟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教育工作者若能真正站在青少年的视角来体察偶像崇拜及其心理活动过程,必然会体验到青少年成熟和发展过程中那种真切的情感、丰富的心理活动内容和巨大的人格影响力,这些正是教育理论研究之所以不可忽视青少年偶像教育,并在理论上提出这一科学概念的根本原因。换句话说,偶像教育的提出,既是教育理论研究的成果,更是现代青少年身心发展过程内在规律的客观要求。
然而,在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过程中,偶像教育却是一个未被重视的教育盲点,其内在原因亦是复杂多样的。其一,理论研究的空乏。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的已有研究看,对青少年偶像行为认识普遍存在一定的误区,仅仅将之看作青少年特定年龄阶段心理震颤的一种消极反应形式,对其积极的心理功能缺乏应有的认识。因此,在理论上忽视偶像教育也就不足为怪了。其二,青少年偶像行为本身在理论研究中没有很好的定位,它在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及个性研究等多个领域之间游动。其三,青少年偶像行为在实际人群中其外显方式具有相对有限性,尽管许多青少年实际存在偶像崇拜现象,但真正表现出强烈的行为反应的毕竟为数不多,更多的青少年可能在外部反应上亦较为温和,难以为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其四,偶像行为大多表现于青少年的课外和校外生活之中,具有一定的隐敝性,不易为学校发现。于是,这样一个实际特别需要给予关注的教育问题从理论研究中被忽略了,并造成一个不该出现的教育盲点。
今天,关注青少年精神生活中的这样一个重要课题,只是偶像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起点,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讨论偶像教育的具体途径和多样性的教育方法,建立行之有效的教育内容。这对于丰富教育理论,解决青少年特定发展阶段的心理矛盾,实现积极的道德影响,无疑具有不少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