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茹
(吉林省扶余市士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吉林扶余 131200)【摘要】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血栓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按常规治疗调整血压、血糖等,并酌情给予胞二磷胆碱,拜阿司匹林等药物进行常规治疗,入院第二天治疗组给予奥扎格雷钠80mg,加入生理盐水200毫升静脉滴主,然后再给予舒血宁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糖尿病患者用生理盐水),对照组单纯给予血塞通4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一日一次,两组均以两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血栓性脑梗塞可提高临床疗效,用药安全,未见明显严重不良反应。
【关键词】舒血宁;奥扎格雷钠;急性脑梗死;治疗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4-0122-02
1.前言
血栓性脑梗塞是一种脑血管内发生血栓,栓塞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的疾病,又名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它包括常见的脑动脉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简称脑血栓)和脑栓塞,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致残率极高,严重危害了中老年人的健康。
2.一般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5岁,脑CT检查提示:腔隙性10例,多发性脑梗9例,并发冠心病7例,并发高血压18例,并发糖尿病5例;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3岁,脑CT检查提示:并发冠心病8例,并发高血压19例,并发糖尿病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对比无显著差异性,具有可比性。
2.2 排除标准
排除对奥扎格雷钠过敏及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
2.3 治疗方法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按常规治疗调整血压、血糖等,并酌情给予胞二磷胆碱,拜阿司匹林等药物进行常规治疗,入院第二天治疗组给予奥扎格雷钠80mg,加入生理盐水200毫升静脉滴主,然后再给予舒血宁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糖尿病患者用生理盐水),对照组单纯给予血塞通4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一日一次,两组均以两周为一疗程。
2.4 疗效判定标准
按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及日常生活能力缺陷程度进行评分;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好转: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小于18%;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大于18%。其中,有效包括:基本痊愈、显著好转、好转。无效包括:无变化、恶化、死亡。总显效=基本痊愈+显著好转。
3.结果
疗效比较,见表。
表1 脑梗塞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
奥扎格雷钠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血栓性脑梗塞的总显效率为90%,对照组总显效率为60%,比较治疗结果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小于0.05,治疗组由优于对照组。
4.讨论
奥扎格雷钠为血栓烷合酶抑制剂,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扩张血管的作用,从而改善脑血栓急性期血运循环障碍,改善脑缺血时的能量代谢异常。舒血宁注射液是银杏叶中提取物制成的,主要成分是黄酮甙类,具有高效的抗血小板活化因子的作用,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明显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的百分比,改善血液的流变性,降低血粘度,从而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改善肢体运动障碍,黄酮甙类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可提高血液中红细胞SOD的活性,抑制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对缺血性脑损伤有明显的的保护作用,还可以改善缺血脑细胞的能量代谢,提高脑细胞的耐缺氧能力,有利于患者智能的恢复。二者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可更好地改善血栓性脑梗塞患者在急性期的脑部血液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减轻血栓性脑梗塞的症状和体征,降低患者的致残率,疗效显著,是目前治疗急性血栓性脑梗塞较好的药物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奥扎格雷钠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血栓性脑梗塞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治疗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实践中,应该加强对其临床实践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具体治疗实施方案的客观性。
【参考文献】
[1]陈兴洲,李宏建,陆兵勋.恶化性卒中[M].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14.
[2]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29):319-383.
[3]张鸿,赵冬雪,郑东明等.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康复.2014(19)102-103.
论文作者:王艳茹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4
标签:血栓论文; 注射液论文; 格雷论文; 生理盐水论文; 脑梗塞论文; 患者论文; 疗效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1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