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慢性盆腔炎不孕症157例临床分析论文_范桂兰

范桂兰

【摘 要】 目的 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慢性盆腔炎不孕症寄信那个临床分析,为确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157例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慢性盆腔炎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确定发病原因,记录治疗后患者的排卵和妊娠情况。结果 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慢性盆腔炎不孕症的发病原因包括患者父亲或母亲有慢性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以及和激素相关的母亲月经不调和父亲早秃等;患者接受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消炎治疗和中西医治疗,治疗后,所有患者的排卵情况和妊娠情况均得到显著改善。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慢性盆腔炎不孕症的发病可能是由于高胰岛素血症和高雄激素血症相关的基因缺陷或异常导致的,抗炎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妊娠情况,但仍需要对夫妻双方进行全面检查,从而确定综合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慢性盆腔炎; 不孕症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以稀少排卵或无排卵、多囊卵巢、胰岛素抵抗或高雄激素为特征的内分泌紊乱症候群,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稀少、闭经;多毛,肥胖,卵巢增大,不孕等,同时,还伴随有心血管疾病和糖耐量异常等疾病的发生[1,2]。目前,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尚不清楚,有关的病理机制十分复杂,多数专家学者认为其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腺上功能紊乱、代谢、遗传等因素相关[3]。多囊卵巢综合征会严重影响女性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以及家庭和谐,因此对其及其并发症等进行全面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主要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慢性盆腔炎不孕症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其发病原因,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7例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慢性盆腔炎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原发性不孕患者84例,继发性不孕患者73例。患者年龄24-45岁,平均29.4±5.8岁,所有患者均已婚。不孕年限2-14年,平均5.02±1.8年;初潮年龄12-20岁,平均14.8±3.9岁;夫妻双方中男方精液检查异常者46例。

2.诊断标准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标准:(1)患者表现出典型的月经改变、功能性子宫出血、卵巢黄体功能不全、不孕、无排卵等表现;(2)黄体生成激素/促卵泡激素≥2,睾酮升高或雄烯二酮升高;雌二醇水平和中卵泡期水平相当等血激素水平异常;(3)B超检查结果显示卵巢体积增大,卵巢四周散在多于10个的囊性卵泡,直径增大,间质回声增强。慢性盆腔炎诊断标准:(1)有急性盆腔炎史;(2)临床表现出带下增多,反复发作的下腹和腰骶部酸痛;(3)妇科检查显示子宫骶韧带变硬、增粗、有压痛感,附件区压缩或增厚;(4)输卵管通液或造影显示输卵管堵塞,B超检查显示盆腔处有粘连或炎性包块。

3.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先进行3个月的抗炎治疗,治疗药物为青霉素,肌肉注射,80万U/d,每月用药7d,连续用药3个月;之后换着看口服北京大学第3医院自制的抗炎Ⅱ号,6粒/次,2次/d,连续服用3个月。

4.研究方法

对1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患者的家族史,对患者的胰岛素水平和雄激素水平进行实验室检查,分析发病原因,记录治疗后患者的排卵和妊娠情况。

5.统计学分析

对记录所得的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妊娠情况和排卵情况等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价比较进行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慢性盆腔炎不孕症患者的父母的相关疾病情况

根据表1可知,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慢性盆腔炎不孕症的发病原因包括患者父亲或母亲有慢性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以及和激素相关的母亲月经不调和父亲早秃等。

讨 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目前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和与高胰岛素血症和高雄激素血症相关的基因缺陷或异常有关。多囊卵巢综合征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殖能力以及日常生活,导致患者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激素检查可见性激素水平有所提高,高水平的雄激素血症会促进卵巢基质增生,抑制卵泡发育,加快其闭锁的速度,造成卵巢囊性增大和慢性无排卵[4,5]。慢性盆腔炎则是女性生殖器内和周围结缔组织以及盆腔腹膜出现的慢性炎症,多为急性盆腔炎未得到彻底的治疗,患者体质较差情况下受到感染,从而导致急性盆腔炎反复发作或病程迁延。慢性盆腔炎病情顽固,会引起输卵管黏膜出现不同程度的粘连,累及输卵管,从而导致患者出现月经紊乱、白带增多、不孕和腰腹疼痛等。排卵因素和输卵管因素是女性不孕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加强检查,尤其是患者骶韧带的变化。临床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盆腔炎的主要方法为消炎治疗,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卵巢排卵功能的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慢性盆腔炎不孕症的发病原因包括患者父亲或母亲有慢性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以及和激素相关的母亲月经不调和父亲早秃等;患者接受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消炎治疗和中西医治疗,治疗后,所有患者的排卵情况和妊娠情况均得到显著改善。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中夫妻双方中男方精液检查异常者46例,占29.3%。因此,女性出现不孕时也需要对男方进行检查,不能一味归责与女性,防止延误诊治时间[6]。

综上所述,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慢性盆腔炎不孕症的发病可能是由于高胰岛素血症和高雄激素血症相关的基因缺陷或异常导致的,抗炎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妊娠情况,但仍需要对夫妻双方进行全面检查,从而确定综合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奎泉.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合并不孕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药物研究.2013.9(2):96-97.

[2]贾闫红. 临床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慢性盆腔炎不孕症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4,1(12):2106-2107.

[3]罗桂英,陈嫦娥,陈媛,等. 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社会支持分析[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48(1):1340-1343.

[4]杨鉴冰,孙康.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因素及论治探讨[J].陕西学报,2012,35(3) : 6-8.

[5]马良坤,金利娜,郝琦,等.生活方式调整及药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0,42 (5):294-297.

[6]邹宇洁,杨菁,尹太郎.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学的研究进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2,47( 1) :64.

论文作者:范桂兰

论文发表刊物:《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4

标签:;  ;  ;  ;  ;  ;  ;  ;  

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慢性盆腔炎不孕症157例临床分析论文_范桂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