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_枇杷论文

枇杷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枇杷论文,栽培技术论文,高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枇杷是雁山区近年水果产业结构调整主要发展的春夏熟水果之一,总面积达28.5h,产量556.4t,平均667产达到1300kg。1997年开始雁山区从四川省农科院和福建省农科院引进的大果型枇杷新品种有大五星、解放钟、早钟6号、长红3号、太城3号,主要种植乡镇为草坪乡、雁山镇和柘木镇。本人主管草坪乡的水果生产工作,引种大果枇杷面积6.7h,经过多年来的试验、示范,并对雁山镇和柘木镇所种的品种进行了调查研究,以品种“早钟6号”较适合雁山区种植,其4月底~5月上旬成熟,成熟早,质细,味甜,有香气,市场价格好,6a生丰产树平均667产量可达1100kg。现将大果型枇杷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1 建园

1.1 园地选择

由于枇杷在冬季开花结果,幼果抗低温能力弱,栽培地的最低温度以不低于-5℃为宜。枇杷对环境的要求不严,平地、山地、沙地均可,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而不积水、pH值6.5的微酸性土壤为佳,行向选择南北向。

1.2 苗木定植

以每年11月~次年3月为最好定植时间,冬季有冻害的地方以春季为好,在雁山区种植枇杷的常用密度为667栽111株,株行距为2m×3m;或667栽52株,株行距3m×4m。

1.3 栽植技术

栽植穴长80cm,宽80cm,深60~80cm,将苗木的根系和枝叶适度修剪后放入穴中央,舒展根系,扶正,边填土边轻轻向上提苗,踏实,使根系与土壤密接。填土后在树苗周围做直径1m的树盘,浇足定根水,栽植深度以根茎露出地面5~10cm为宜。

2 土壤管理

2.1 培土

利用河泥土、塘泥、冲积土、肥沃红黄壤等加稻草进行果园培土。

2.2 树盘管理

每年除草5~6次,并用生草、花生苗、稻草等覆盖树盘,覆盖厚度10cm以上。

2.3 深耕(翻)与扩穴改土

12月中旬~2月中旬春梢萌发前,或9月上旬~中旬,耕深15~20cm,埋施有机肥、化肥,促进树冠、根系的生长。挖环状沟,深宽各40cm;或开条状沟,沟长1.5m,深、宽各50cm,施入秸秆、草料、石灰、磷钾肥、钙镁肥、牛栏粪等。

3 水分管理

主要做好灌溉和排水。注重抽花穗、开花后、秋冬季、夏初等主要时期的干旱情况而采用各种灌溉措施。注意雨季、梅雨季节的降雨及成熟期土壤水分管理,防止果园积水。

4 施肥

4.1 定植肥

定植穴填入秸秆、杂草、绿肥并撒上石灰,回填10~20cm表土后,每株分层施入土杂肥30~40kg、钙镁磷肥1.5~2.0kg及火烧土、草木灰等。

4.2 生长肥

4.2.1 幼树薄肥勤施,每隔2~3个月施稀薄人粪尿或复合肥1次,一年5~6次。新栽植树到当年秋季施第一次肥。

4.2.2 成年树采果后及夏梢抽生期,5~6月,重施,促夏梢、树势恢复为花芽分化作准备。速效、迟效肥结合,占年肥量40%~50%。开花前,9~10月疏花穗,结合扩穴改土,深翻。促进开花、坐果。以厩肥、堆肥等有机肥为佳,结合化肥,占年施肥量20%~30%。春梢抽发和幼果增大期,2~3月疏果后,促春梢和幼果,占年施肥量10%~20%。幼果迅速增大期,3月下旬~4月中旬,促果实膨大和夏梢萌发,结合根外追施0.3%尿素,3%过磷酸钙浸出液。施肥量,N:P:K比例为2:1:1.5;壮年树视土壤肥力,每667用氮10~15kg、磷6~12kg、钾7.5~15kg。

5 整形修剪

5.1 整形

枇杷树形一般采用主干分层形,干高30~60cm处,第一层主枝3~4根;第二层2~3个主枝,第三层1~2个主枝,三层以上中心主干露头并控制树高。最后形成第一层与第二层间距为1~1.2m,第二层与第三层间距80cm左右,树高2~2.5m。

5.2 修剪

(1)采收后,剪除衰弱、枯、病虫害、密生、交叉、强势徒长等枝;结果枝多年后基部无叶,枝条过长,留10cm短剪。(2)抽穗期10~11月,重点剪除过密、下垂、病虫等枝及花穗基部副梢,短截结果枝和徒长枝,调节结果量。(3)幼果期,为预防冻害,秋季修剪延至2、3月间结合疏果进行。(4)疏芽,幼梢不超过3cm时进行。成年树减少副梢,促结果枝,在采果或修剪后、夏秋季、花果穗基部的芽要及时摘除。(5)骨干枝上发生较强枝梢从基部剪除或近基部短截。从基部开始各级主枝、副主枝由下往上,生长量依次减少。(6)结果枝不能远离骨干枝,隐芽萌发后留1~2个芽培养为结果母枝,竹节状的马鞭形结果枝应回缩更新。

6 促进花芽分化

当枇杷幼树的营养生长达到一定的指标:30~40枝,300~400片叶子时,即可在早夏梢停长的7~8月枇杷的花芽分化期及时实施如下促花措施,可以促进幼树的提早开花结果,夺取早期收益。

6.1 控制N肥,增施P、K肥

6~8月,枇杷树夏梢长至20cm后,停止施用N肥,增施P、K肥,株施0.2kg磷肥和0.4~0.5kg硫酸钾,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0.1%~0.2%)。

6.2 控水

此期不灌水,并经常疏松树盘土壤和注意雨季及时开沟排水有利于造成土壤适当干燥而迫使地上部枝条顶芽停长,进行花芽分化,由叶芽转化成花芽。

6.3 及时拉枝和扭枝

拉枝和扭技对枝条顶芽停止生长和及时成花是至关重要的,促花效果特别显著,一般可达到90%以上。但是,必须是针对铺养枝,对各层主枝和中心主干切忌使用,特别切忌在主枝上扭枝,同时必须在早夏梢停长时的7~8月及时完成,错过了时间再进行促花,则效果非常差。

7 花果管理

7.1 疏掉花穗

在初花穗已明显,但尚未开花时最好,大果型“4去2”,“5去3”,易冻害区多留10%~20%,去外留内,去迟留早,去弱留强,树冠上部多疏。

7.2 修剪花穗(花蕾)

花穗生长至穗轴末端未完全张开前进行,自花穗和支穗的末端剪去1/3;穗茎部稍短需剪除基部2~3个支穗,但穗茎部有叶片保护的支穗,不宜去掉。

7.3 疏果

幼果稳定后,能区别好坏果时进行,去除病虫、擦伤、畸形、过密果、小果。大果型每穗留3~4粒,中果型4~6粒,小果型留6~8粒。旺树,结果枝强,叶片多可多留;反之,少留。

7.4 果实套袋提高优质果品率

幼果有拇指大小时结合疏果进行,一般2~3月间。套袋前喷1次托布津和菊酯类农药,以透光度高的白色纸或专用枇杷袋为佳。套袋后果实的外观美,果粉多,果锈少,日灼少,裂果少且减少了病虫害和鸟害。

7.5 增施Ca肥和喷施防裂灵防裂果

每年每株重施禾草5kg和1~2kg的钙镁磷肥,并结合幼果期喷施防裂灵800倍液可有效的防裂果。

8 病虫害综合防治

枇杷主要的病虫害有:叶斑病、炭疽病、黄毛虫、梨小食心虫、蚜虫、桃蛀螟等。

①叶斑病:选择抗病品种;剪除病叶;冬季清园;药剂防治: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粉剂800~1000倍液;0.5%~0.6%等量式波尔多液;30%氧氯化铜500~600倍液,交替用药效果好。

②炭疽病:认真进行冬季清园;早期摘除病叶;药剂防治:70%甲基托布津粉剂800~1000倍液;0.5%~0.6%波尔多液;30%氧氯化铜500~600倍液。

③黄毛虫:冬季或早春消灭枝干上越冬蛹;羽化期和幼虫期群集捕杀;药剂防治用90%敌百虫1000倍液;50%敌敌畏1000倍液;20%杀灭菊酯4000~5000倍液。

④梨小食心虫:40%氧化乐果1500倍液,50%杀螟松1000倍液,花期防治最好从蕾期开始预防,尽量在虫蛀入花内前打药,效果最好;虫蛀入花内,摘下顶芽销毁,以减少虫口量。

⑤蚜虫:在发生期用40%氧化乐果1500倍液加少量的白酒,防治效果较好。

⑥桃蛀螟:主要危害在10月的花期,用氧化乐界1000倍液或50%杀螟松1000倍液较好。

9 果实采收

枇杷果实在成熟前15~20d,糖分才开始上升,酸度下降,果重增加直到成熟时达最高峰,成熟以前的品质变化不大。因此,枇杷必须适时采收,否则会大大降低果实品质和影响产量。雁山区枇杷成熟一般在4月中下旬~5月初,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为保证质量,采收枇杷必须在充分成熟时进行,做到选熟留青,分批采收,既有利于恢复树势,又能提高果实品质。如果是鲜果外销或长途运输,可在八成熟时摘果。

联系电话:0773-5813820

标签:;  ;  ;  

枇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_枇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