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美信仰_美学论文

论审美信仰_美学论文

论审美信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198(2002)05-0136-07

“信仰主义”,传统哲学上又称之为“僧侣主义”。在我国一度产生较大影响的由前苏联罗森塔尔、尤金编纂的《简明哲学辞典》将之视为“重信仰而轻科学的反动理论”[1]。列宁将信仰主义称为“一种以信仰代替知识或赋予信仰以一定意义的学说”[2]。“信仰”(fides),体现为超越知识和实证的情感活动,然而又不单纯由情感的因素所组成,有时它也带有一定的理性成分,所以它将情感和理性高度地糅合在心理结构之中。信仰在人生价值方面具有明显的二重性:一方面可以确立主体的终极关怀,顽固地守望着生命的道德意志和神圣理想;另一方面,蒙昧的信仰可以引诱存在者陷入一个危险的精神泥潭,使自我被虚幻的意识所欺骗,从而丧失掉生命的智慧和清醒理性。然而,就传统神话的“信仰”而言,它往往没有什么负面的因素,因为神话思维它本身就拒绝科学和实证的观念,它更大程度上是趋向于艺术和审美的层面。

一、神话信仰

神话的特征之一是它呈现出精神的信仰性,这种“信仰”的心理原因主要是情感,理性只发挥辅助性功能。神话的信仰从内容上考察,主要相关于上帝、神灵、英雄、正义、永生等方面发生。本文在此仅仅涉及相关于美学的方面。

神话思维首先关涉到对于生命循环即永生的信仰。卡西尔认为,神话“对生命的不可毁灭的统一性的感情是如此强烈如此不可动摇,以至到了否定和蔑视死亡这个事实的地步。在原始思维中,死亡绝没有被看成服从一般法则的一种自然现象”[3]。列维—布留尔在《原始思维》中说:“生和死的观念对我们来说只能由生理的、客观的、实验的因素来确定,但原始人关于生与死的观念实质上是神秘的,它们甚至不顾逻辑思维非顾不可的那个二者必居其一。对我们来说,人要不是活着,就是死的;非死非活的人没有。但对原始逻辑思维来说,人尽管死了,也以某种方式活着。死人活人的生命互渗,同时又是死人群中的一员。”[4]马林诺夫斯基更为深入地论述了这一问题:

不死的信仰,乃是深切的情感启示底结果而为宗教所具体化者;根本在情感,而不在原始的哲学。人类对于生命继续的坚确信念,乃是宗教的无上赐予之一;因为有了这种信念,遇到生命继续底希望与生命消灭底恐惧被彼此冲突的时候,自存自保的使命才选择了较好一端,才选择了生命底继续。相信生命底继续,相信不死,结果便相信了灵底存在。构成灵的实质的,乃是生底欲求所有的丰富热情,而不是渺渺茫茫在梦中或错觉中所见的东西。宗教解救了人类,使人类不投降于死亡与毁灭;宗教尽这种使命的时候,只利用关于梦、影、幻像等观察以为助力而已,有灵观的核心,实在是根据人性所有的根深蒂固的情感这个事实的,实在是根据生之欲求的。[5]

马林诺夫斯基所论述的宗教对于生命永恒的信仰,实际上和神话思维的生命循环意识属于同一性的问题。从文化哲学意义考察,人类信仰起源的根本性原因就是对于死亡的畏惧心理,悲剧意识与生俱来地沉积于人类的心理结构之中。原始心灵对于生存所面临的第一个畏惧对象就是死亡,它也构成了人类精神的最高的最本源性的痛苦。海德格尔以哲学语言勾画了灰暗的生命背景:

向死亡存在奠基在烦之中。此在作为被抛在世的存在向来已经委托给了它的死亡。作为向其死亡的存在者,此在实际上死着,并且只要它没有到达亡故之际就始终死着。此在实际上死着,这同时就是说,它在其向死亡存在之中总已经这样那样作出了决断。日常沉沦着在死亡之前闪避是一种非本真的向死亡存在。[6]

海德格尔将死亡设定为存在者的存在的起点并且视之为时刻伴随此在的压抑性势能,他试图由此唤醒此在对于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的领悟,这似乎为生命存在灌注了一种哲学的蕴含,然而毕竟无法排遣对于死亡的随时袭来的畏惧感。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丹麦王子对死亡之思似乎比海德格尔更有着诗人的敏感,他的“生存还是毁灭”(to be or not to be)的独白成为文学史的经典台词之一。对于生命与死亡的永恒论题,任何的理性思考都显得苍白和脆弱,对于死神的黑色阴影,生命中所有的智慧和意志必将有如秋天里的面临萧瑟西风的枯叶。而惟一能够救渡人类的工具只能是神话的永生信仰,它以想象力和情感来克服精神对于死亡的极度恐惧。神话以神灵、上帝、英雄的生命循环的故事模式使我们确信,永生是客观的不容怀疑的事实存在,而且死亡的生命还可以复活,因为生与死之间并非存在着一条不可逾越的界限。荣格以现代人的观念深刻地意识到神话的永生信仰的存在意义:“‘你脑子里关于上帝的影像或你对灵魂不朽的观念已经消失了,这造成了你的心理新陈代谢功能失常了。’古代的长生不老药,实际上比我们所想的不知道要深奥多少倍,要有意义多少倍!”[7]神话的永生信仰构成人类精神的首要信仰,这种信仰以情感抗拒经验和以想象力抗拒逻辑实证,它具有原始思维的特征和诗意的倾向。当然也具有某些潜在的美学特性,只是美学的信仰排斥它所隐含的功利和欲望的成分。

传统神话信仰的另一个构成对象的是神灵、上帝、英雄等方面,即神灵的信仰。如果说神灵或上帝具有超越现实的想象因素,为人类精神的异化形式,而英雄则由现实性的人物演变与提升而来。他们共同构筑了神话信仰的偶像。无论是对神灵、上帝或者英雄的信仰,其同一性都在于,首先,神话意识都将他们看护为自己的神圣偶像,他们是一种真理与正义的象征,代表了一种完善的道德走向和伦理价值。其次,他们是救世主,担负着拯救世界、历史、人类的神圣使命和责任,同时也往往能够实现人类所赋予的重任。再次,他们集中了人类所有的智慧和预见性,甚至具有超越人类所有经验和智慧的神秘力量。最后,他们都属于永生的存在,无论是神灵、上帝还是英雄,他们的生命循环不息,即使死亡也可以复活。正像神话学家所说:

英雄崇拜几乎和人类文明一样悠久。甚至原始人就已经认识到,他之所以能够在异己的和经常是敌对的世界中生存下来,全靠其杰出首领的英勇和足智多谋。于是就有了各个部落所尊敬的一系列文化英雄,人们在故事、舞蹈、歌唱中赞美这些人物的技能和勇敢。当这些文化发展得比较成熟,其历史演变较为复杂时,那些熟记本部落大量口头传说的长者,就开始巩固和充实他们的历史,从而使某些前辈完全具有神话的性质。久而久之,这种进程就把英勇的斗士变成战无不胜的半人半神,并把贤哲尊奉为偶像化的圣人。这种圣人包括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创立者在内。佛佗、基督和穆罕默德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但经过数百年的历史演变,他们自身的个性特征已被纯粹神话的气氛所湮没。……10世纪宋代的一幅中国画所示,佛祖已经舍弃世俗人格的一切痕迹,具有纯属神话的品格。[8]

神话思维中对于神灵的信仰,其实属于神、上帝、英雄乃至于祖先的综合体信仰,他们成为同一逻辑的不同存在形式而已。他们构成神话意识中最普遍的崇拜对象和信仰对象,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审美的意味。然而,他们作为神话思维的产品,附属一定的欲望目的和利益动机,从而限制了审美活动所应该具备的自由品质,使自己不可能获得超越性的主体功能。同时,又因为依赖对外在事物的信仰导致自我的无限可能性的消解,促使自我意识的萎缩,使功利性的信仰妨碍于诗性精神之飞扬,由此使审美活动不可能具有独立性和自由性。

神话的神灵信仰往往消解了存在者自身意义与价值,使人异化为神灵的附属品,人的自由意志被束缚在神灵的压抑性力量之中而不能发挥自主的作用,从而成为神灵的奴役和陪衬而无法成为历史舞台上的主角。此外,人在精神活动中由于处于边缘的地位,必然丧失自己的话语权力,他不可能去自由言说,当然也无法倾听到自己的声音。因为神已经作为人的代言人。尤其是随着这种信仰的权威被稳固,人的无限可能性只能逐渐地被削弱,直至丧失人的想象力和创造灵感。神灵的信仰最终导致人类审美精神的失落。

传统神话的信仰从抽象的观念形态来考察,还包含着真理和正义的信仰。有关真理问题,我们已经作了一定程度的探究,这里主要就“正义”问题进行简要辨析。

传统神话像信奉“真理”一样信奉一种叫“正义”的东西。“正义”在传统形而上学里,被抽象为和上帝同样神圣的存在,柏拉图信奉不移的“理式”,黑格尔迷恋的“理念”以及康德所推崇的永恒的道德律令,乃至叔本华的“生命意志”和尼采的“权力意志”等等,都可以看作哲学家所守护的“正义”的东西。神话思维同样规定了“正义”的存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将之视为纯粹的、抽象化的信仰对象。神话意识中的正义信仰,首先是借助于神灵或上帝来得以体现的。因为在原始人类看来,只有神灵或上帝才有资格充当“正义”的代表者或裁判者。其实,我们仔细地辨析“正义”的内涵,就会发现它不过是“真理”这一虚假意识在道德领域的变形而已,如果说真理象征为一种普遍的合理性和神圣性的存在对象,那么,正义则被隐喻为在道德层面的“真理”的仆人。黑格尔在《美学》中设定了一个可以实行对两种片面性的历史力量进行和解的超然存在——历史的永恒正义。他以古希腊悲剧《安提戈涅》为例证进行解说,认为悲剧中冲突的双方均有合理的一面,但是也都有片面的不合理的一面,冲突的双方最终导致一个悲剧性的结局,而这种结局则体现了历史的永恒正义的和解和胜利。(注:黑格尔有关《安提戈涅》悲剧的见解,可参见其《美学》第一卷第三章的相关论述,也可参阅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的“德国古典美学”里“黑格尔”一节。)“正义”被规定为一种道德和伦理的力量,亲情和法律的冲突惟有依赖于“正义”来衡量;而“正义”恰恰来自于神话意识的信仰,这似乎构成一个悖论或循环论证。事实上,传统神话所信仰的“正义”依然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产物,它假定一个驱逐自我或者使自我无法出场的境域,在这个境域里有一个端庄的偶像,它就叫“正义”。它既代表着道德也代表着法律、习俗,当然也象征一种合理的美的事物。因此,神话思维所信仰的“正义”一直是在历史上被供奉的虚假的偶像,并深刻地影响了迄今为止的哲学、政治、法律、经济等等方面。怀疑论美学认为,传统神话思维所构想的“正义”概念,和柏拉图“洞穴幻象”没有本质的差异。从美学视角上,这种“正义”只能成为一种虚假的审美抽象,而不可能成为审美活动的真正构成。

二、审美信仰

从神话意义上看,美具有信仰的相似性质,它构成人类的终极的精神家园之一。传统美学一个重要的思维误区就是遗忘了信仰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功能和地位。怀疑论美学试图恢复信仰在审美活动中的应有地位,同时将它与神话信仰作出必要的逻辑区别。

1.自我信仰。传统的神话信仰是遗忘了自我存在或自我缺席的信仰,信仰对象由神灵、上帝或非人的英雄来担当。怀疑论美学所推崇的审美信仰,将神灵、上帝、英雄从审美活动中驱逐出去,而将自我接纳为审美活动的主体并且将之安置到这一舞台的中心。或者说,将神灵、上帝、英雄还原为自我的象征体,他们转化为人的现实性存在,仍然获得在当今语境中的权力,然而仅仅作为一种精神性的抽象的或虚假的象征品而存在。神灵、上帝、英雄成为自我心灵的符号和存在的感性模式,自我精神的无限可能性取代他们成为审美活动的真正主角。

怀疑论美学的自我信仰首先清洗掉“本我”(id)“自我”(ego)的因素,因为它们禀赋着潜意识本能的欲望,容易将审美活动引导到一个生命的享乐场所,从而构成对审美活动的破坏性力量。然而它接受“超我”(super-ego)的入场。因为“超我”不仅仅限于道德的结构,它还可以引导存在者走向一个高尚的审美目标。其次,怀疑论美学的自我信仰排斥道德戒律,认为自我信仰不是道德信仰而是诗意信仰,因为道德自律与他律都不能解决审美的问题,道德倾向和美没有任何本质性的必然联系。关于这一点克罗齐有过精湛之论。最后,怀疑论美学的自我信仰抛弃实践意志的因素,认为存在主体所具有的日常经验与生活目标并不意味着和美之间有什么关系,相反,它们恰恰有可能形成对审美体验的障碍和遮蔽。

在这样一个前提之下,怀疑论美学的自我信仰,首先就属于纯粹意识的自我确立,也就是自我心灵对于自我存在的直接“阅读”或直接领悟,自我就是自己的摊开着的“书本”。“自我”为生活世界“立法”,为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确定一个标准,并由此圈定一个“世界”中心;其次,怀疑论美学的自我信仰,就是自我对自我的怀疑与否定、提问和回答、批判与重建。它不仅仅是获得一种“自恋欲”(narcissism)的显明,而是集聚了自我信仰和自我批判的精神对立,正是在这种对立中使“信仰”得以可能,由此也表明,传统神话的信仰基本由情感所构成,而怀疑论美学的审美信仰却导入了理性的因素。最后,怀疑论美学的自我信仰,仅仅限于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之中,并且这种信仰不构成话语垄断和权力意志,它只是独立自足的不妨碍他人存在和自由的自我意识。怀疑论美学的自我信仰也不是真理信仰或者科学的、实证的信仰,仅仅是虚拟的、幻觉的、假定的信仰形式,并且自我也时刻意识到这种信仰的“虚无”性质,它仅仅是把它作为一种形而上超越性存在而守望着。犹如神话思维中守望那个永远不会出现的“太虚幻境”或者屈原《九歌》中的湘水女神,然而这种以自我信仰作为图腾崇拜的心灵活动,为审美活动打开了一扇惊鸿一瞥的窗口。

2.虚无信仰。无论是传统的神话信仰还是宗教信仰、政治信仰,它们无一例外地都确定一个理性的或感性的功利主义的目标,至少是为了某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或者某一个社会集团所役使,它们无法超越工具性质的范畴。除此之外,其它信仰均有现实性的目的性和具体的物质对象。即使是神话信仰和宗教信仰,也都设定了神灵和上帝的存在。而怀疑论美学意义的自我信仰的这个“自我”,既不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上的“本我”和“自我”,也不是现实存在中的那个物质化生存和工具化生存的那个“自我”,它严格过滤掉了本能欲望和实践意志等因素,它仅仅作为精神的无限可能性的象征品,作为纯粹的审美抽象的存在,然而它却是充满悟性和生命智慧的此在。这个“自我”,就是高度虚无化了的自我,它排除了种种本能的、实践的、工具化的、功利主义的外在因素,而只作为诗意的和智慧的生存方式而存在,它只是一个悬浮的、空灵的、幻觉化的自我,类似于庄子哲学中的“真人”境界,或者是秋水游鱼的绝对自由和澄明的境界。与其说是对自我的信仰,还不如说是对自我所想象的生命的理想境界的沉迷。然而,正是这种对于自我的虚无化的信仰,可以将自己从现实世界的身“累”和心“累”中解救出来,同时使自己置身于审美欢愉和艺术创作的宁静之中,当然不是走向宗教的“寂灭”或“轮回”,不以毁灭生命的应有权力为代价。审美的虚无信仰也不是颜回式的自我忍受和自我摧残,否定所有应有的物质享乐,甚至连生命的基本存在都不能保护;它仅仅是在诗意的原则上撇弃单纯对于物质享乐的迷恋,而引导心灵飘逸到一个更空灵、更自由、更澄明的精神目标。

虚无信仰肯定了精神的超越性和诗性,撇弃对于物质的追逐,但是肯定了生命的基本的感性权力。另一方面,虚无信仰也排斥意识形态对于审美活动的否定、侵占和腐蚀。审美信仰的虚无性必须否定任何意识形态对于自己的渗透,它才可能保持自我的纯粹性和独立性。虚无信仰或者表述为对“虚无”的一种信仰态度,它惟有悬置意识形态才可能保证自己获得一种纯粹意识和诗性精神,回到最高的澄明状态。意识形态作为理性化的存在方式,它必然以逻辑化的方式、强制的社会力量迫使心灵活动服从于它的存在,从而使精神的自由被剥夺,由此丧失审美活动的主体性和想象力。同时,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是具有功利性的或者潜藏一定欺骗性的精神存在,它也必然使心灵活动陷入功利目的和虚假意识的泥潭,无法获得对美的领悟。由此,审美主体惟有守护着对虚无的信仰,才可能使审美得以可能。这构成怀疑论美学的又一个基本的理论原则。

3.直觉(intuition)的信仰。怀疑论美学放弃对于知识、理性、经验、实践、真理等等的信仰,转而趋向于对直觉的信仰。因为只有凭借直觉活动我们才可能接近美的本身,或者更确切地说,从自我意识中获得美的领悟。克罗齐将直觉看作是知识的构成之一:

知识有两种形式:不是直觉的,就是逻辑的;不是从想象得来的,就是从理智得来的;不是关于个体的,就是关于共相的;不是关于诸个别事物的,就是关于它们中间关系的;总之,知识所产生的不是意象,就是概念。[9]

和克罗齐的这一看法不同,怀疑论美学将直觉理解为非知识形态的精神活动。尽管直觉活动可能符合于知识形式,但是在美学意义上,我们将它和知识严格区分开来。同时,我们也不接受克罗齐的直觉即是表现的观点,而认为直觉就是未经过表现也不必经过表现的心灵活动。然而,克罗齐关于直觉具有联想的特性这一看法我们予以采纳,因为它符合于实际。怀疑论美学认为,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不依赖于逻辑形式把握世界和认识自我,既不赋予现象界以客观形式,也不以自我情感去征服对象,它仅仅以直觉的方式去想象化地领悟世界和阅读自我,或者说是对自我进行提问和回答,由此直觉被设定为精神的信仰之一。然而,直觉仅仅存在于心灵的隐秘之处,它不能被表现或被形式化,因为它一旦被“表现”,就必然被改变为一种逻辑化的和观念化的东西,带有工具理性和目的性。并且这种“表现”使其堕落为现实性的“话语”,成为非我的东西或异化的东西。从“表现”的形式来看,它往往借助于语言或者其它感性符号得以呈现,而这些形式仅仅揭示美的外象,不能呈现美的本真存在。

怀疑论美学对于直觉的信仰旨在于表明这样的姿态,那就是美仅仅在直觉活动中可能属于澄明的或者本真的存在,它才是原初状态的未被变形或异化的了自我,同时也因为对于直觉的信仰,才排斥了逻辑工具和其它功利性目的对于美的侵蚀。因为知识形式对于审美活动是不可靠的,它容易以概念和逻辑的方式来切割世界和心灵,由此破坏审美的完整性和有机统一性。还因为直觉活动潜在地与诗意的想象相沟通,对直觉的信仰也就是意味着对于诗意超越的向往和守望。在庄子哲学里,充满智慧和幽默的审美活动都是借助于直觉得以展开的,它放弃语言、逻辑、知识、经验、情感等等理性与感性的因素,在最大程度上衍射想象力和体验的功能,以直觉去承担审美智慧的开启和发挥诗意的创造,才保证了心灵的自由和完整,获得了精神的无限可能性的展开。所以,审美活动对于直觉的信仰就是对自我的信仰的直接延伸。

怀疑论美学的审美信仰和传统的神话信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以自我的超越现实欲望和否定知识形式的魅力获得独特的存在方式。在传统神话被现代心灵逐渐消解的今日,我们必须看到,神话思维依然存在于我们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同时现代心灵仍然在制造新的神话和神话信仰。怀疑论美学有限度地规定自己的审美信仰,并打通和神话思维的潜在联系,希冀承认和设定一种当今文化语境之中的审美神话和审美信仰。

〔收稿日期〕2001-12-26

标签:;  ;  ;  ;  

论审美信仰_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