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泌尿系统结石的主要预防手段介绍
拒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泌尿系统结石的发病率在1~5%,呈现一定的地区差异,与此同时,本病的发病率呈现一定的逐年升高趋势,目前临床诊疗中针对泌尿系统结石患者治疗的主要难点在高水平的复发率,而针对未患病人群或泌尿系统结石的高风险人群,有效的预防也极为重要。
想要有效预防泌尿系统结石,首要即明确泌尿系统结石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本病的发生与遗传、人口学因素、饮食行为习惯、生活居住环境、社会经济水平等多种因素相关,而近年来本病的高发区域,则与部分主观因素及无法规避的客观因素相关,主观因素有人们饮食结构、机体内环境的改变等,客观因素即社会经济水平发展、环境改变等。
泌尿系统结石的发生呈现一定的性别差异,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这与男性不良饮食行为习惯如抽烟酗酒、暴饮暴食、高脂高蛋白饮食等行为较之女性有显著差异相关。因而有效的预防泌尿系统结石发生及复发的主要手段为改变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合理饮食,日常生活中多饮用温开水,严禁憋尿,同时须进行定期的适量运动,定期开展健康检查。与此同时,加强对泌尿系统结石的认知,明确泌尿系统结石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提高对本病的重视度,在预防泌尿系统结石发生方面意义重大,需从官方途径获取相关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泌尿系统结石的自我饮食干预
泌尿系统结石的发生、复发与人们的饮食行为习惯直接相关,而这也是较难纠正及容易忽略的部分,须予以高度的重视,现就针对泌尿系统结石有效的自我饮食干预方式进行介绍分析:
2.1、合理饮水:每日确保充足的饮水量,在预防泌尿系统结石方面意义重大,饮食须以温开水为宜,严禁用饮料、咖啡、茶等替代,确诊泌尿系统结石的患者,每日饮水量须控制在2500ml左右,合并泌尿系统结石高风险人群,每日饮水量宜在2000~2500ml左右,足量的饮水能够有效维持机体尿液的稳定性,同时确保机体内部代谢水平处于活跃旺盛的状态。从事高温作业如建筑行业、厨师等,每日水分消耗量较高,因而须确保每日饮水量的充足,同时久坐不动的办公室人群,每日饮水量普遍不足,且因长时间的久坐不动,机体运动量较为缺乏,机体内部代谢水平较低,易发生泌尿系统结石,故而须重视每日饮水的同时,增加适量的活动锻炼,加速机体的新陈代谢。泌尿系统结石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地域及季节差异,南方患病率要高于北方,同时夏季发病率高于冬季,这主要与不同温湿度下,机体排汗量不同相关,伴随排汗量地增加,机体内水分的流失也在不断升高,若未及时补充水分,尿液会逐渐浓缩,促使尿液中结晶物质处于饱和甚至过饱和状态,从而导致尿盐的沉积形成结石,这也是须合理饮水的根本原因,须予以重视。
2.2、合理饮食:泌尿系统结石的高发与不合理饮食直接相关,已有较多调查研究发现,肥胖人群发生泌尿系统结石的风险较高,这主要与肥胖人群饮食中摄取的脂质、盐、蛋白质等物质超标相关,在泌尿系统结石的预防中,须严格限制上述物质的摄取,确保摄取均衡且充足,同时须结合自身生理状态进行科学的调节,必要时可获取专业医师及营养师的支持与指导。而与此同时,泌尿系统结石的患病人群及高危人群也须减少或避免促进泌尿系统结石生成的物质,即草酸、胆固醇等食物,如土豆、茶、菠菜、坚果、西红柿、豆制品、排骨、肥肉、动物内脏等,可多食用柑橘、香蕉、冬瓜、石榴等碱性及偏碱性的蔬果,同时日常饮食须重视纤维素的补充,预防结石的发生或复发。 上述为预防泌尿系统结石合理饮食的主要措施,而人们也须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科学合理补充各类营养物质,每日进行适量的运动,根据自身生理条件及运动习惯,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促进机体代谢,预防结石,而易发生泌尿系统结石的患者,多参与跑、跳等运动,促进结石的下行以排出体外。在每日睡前,可主动排尿,能够有效将易引发泌尿系统结石的物质排出体外,从而降低结石的发生风险。泌尿系统结石是临床诊疗中的常见病变,目前已有较多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案,因而面对本病,须保持平常心态,不需过度紧张,养成良好生活饮食行为习惯,患病者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治疗,从而降低本病对自身产生的不利影响。
论文作者:杨以刚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5
标签:结石论文; 泌尿系统论文; 饮食论文; 机体论文; 发生论文; 饮水论文; 患者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