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两高中一优”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_农业论文

我国“两高中一优”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_农业论文

中国“两高一优”农业持续发展的挑战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一论文,中国论文,持续发展论文,对策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持续发展这个概念已被学术界、科技界和决策界普遍接受。持续发展的定义:满足当代需求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未来需求之能力的发展。不管怎样,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是食物、纤维等生活资料,即农产品。因此,农业的持续发展,即持续农业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战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正在积极研究符合自己国情的持续农业模式,尤其在中国,持续农业问题具有深远的意义。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情、农情不失时机地提出农业持续发展的新战略和新概念——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中国农业近中期的战略目标,但随着21世纪的到来,持续农业将是21世纪的主旋律和世界农业发展的热点,在强调产品和效率方面两者近同,但持续农业同时强调资源与环境保护。本文力求立足中国农业实际,从“两高一优”农业和持续农业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方向和建设途径。

一、对“两高一优”农业概念的理解与认识

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般过程和基本条件看,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根本差异在于前者以经验为基础,而后者则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为此,要实现传统农业向“两高一优”农业的飞跃,必须以科技为动力,以物质投入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逐步建立以流通为重点的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体制和以生产为重点的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等服务体系,促进“两高一优”农业的持续发展。

1.高产是关键。

高产是国计民生的基础和关键,与优质高效互为前提,是一定优质高效基础上的高产,不仅指农业总产量,更指农业单产,尤其是在中国人均耕地减少的态势下,耕地年单产的提高是关键。据资料显示,中国粮食增产潜力很大,尤其是在提高现有耕地单位面积产量上。目前,中国同一类型地区粮食单产水平悬殊,高的每公顷7500-15000公斤,低的只有3000-5000公斤。通过改造中低产田、兴修水利、扩大灌溉面积,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等工程和生物措施,可使每公顷产量提高1500公斤是可能的,同时在全国不同地区已实现的最高产量来看亦是可行的。

另外,随着中国6500万人口基本解决温饱之后(1995年),高产的内涵也要从单纯的数量标准转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型,逐步实现优质。这就要求健全高产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不同农产品的比产、比价、比效、比质问题。

2.优质是核心。

按照《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和城乡居民的饮食习惯,今后中国人民的食物构成将是中热量、高蛋白、低脂肪的模式,膳食结构变革的方向就是提高食物质量,向营养化、方便化转变。自1984年以来,中国人民的营养水平明显改善,平均每人每天供给的热量达到2727大卡,蛋白质和脂肪分别达到70克和52克,高于同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国家,基本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低于发达国家且差距很大。因此,在一定产量基础上追求优质是消费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亦是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筹码和增收的重要条件。

优质是一个综合的动态概念,有其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其内涵主要包括安全品质、营养品质、外观品质、食味品质;其外延可扩展到外包装、时令品质、加工品质等。安全品质是优质的基本要求,国际国内出现的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安全食品热,是其最佳体现,其价格比一般产品高。营养品质是优质的核心,食味品质要适合消费者口味,外观品质是商业竞争的必要条件,产品分级包装是产品实现档级增值的重要手段,时令品质是解决淡旺季矛盾有所缓和的重要手段,加工品质是营养强化,农业实现高效的根本出路,发达国家初级农产品与农产品加工制品在消费中的比例已达到4:6水平,有些高达3:7或2:8,因此,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实现优质高效农业的难点和突破口。

3.高效是目标。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首要问题是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保护资源和环境。农业是基础产业,在基本解决温饱后,经济效益是经营农业的主要驱动力。因此,高效自然就成为“两高一优”农业的第一目标,高产优质可视为实现高效的主要途径。大量事实表明,靠传统狭义的农业自身要实现高效是困难的,真正的高效农业必须通过发展非农产业来实现。

二、持续农业与中国农业面临的挑战

1.持续农业。

持续农业是将持续发展的思想应用于农业而产生的一个新名词。对于持续农业的定义,存在各种各样的说法,但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通过重视可更新资源的利用,更多地依靠生物措施来增进土壤肥力、减少石油产品的投入,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保护资源、改善环境和提高食物质量,以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其实质就是应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寻求农作物与其环境之间的最适关系,并通过这种最适关系,去提高农业的生产力、稳定性和持续力。农业的持续性包括生态持续性、社会持续性和经济持续性三方面。生态持续性主要关注于生物—自然过程以及生态系统的永续生产能力和功能;社会持续性强调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食、衣、住等)和较高层次的社会文化要求(如教育、就业、娱乐、平等、安全等),持续不断地提供充足而可靠的农产品以满足社会需求,是持续农业的一个主要目标;经济持续性主要考虑农业生产者的利益,即产量的持续性,农业经营的可获利性。

2.中国农业面临的挑战。

中国农业历史悠久,在历史上对满足人类的衣食需求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并积累了丰富的持续发展的传统经验。但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加快,在当前和今后“两个转变”的逐渐实现,特别是市场经济机制的建立,农业对市场需求的适应程度和应变能力将成为这一产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面临着来自生态、经济和社会等方面诸多非持续因素及其组合的挑战。

生态挑战 中国,尤其是农村的生态环境恶化程度已相当严重。虽经20多年的努力,在局部上有所改善,但整体仍在不断恶化,且有加剧之忧。

中国土壤侵蚀面积已达130×104Km[2],占国土总面积的13.5%。荒漠化进程加剧,1949-1980年间已有65000Km[2]的土地变成沙漠,现在还有158000Km[2]正在经历荒漠化过程。同时,盐碱化、污染化、石漠化、旱灾频繁普遍存在。

人均资源不足,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目前人均耕地0.115ha,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0.278ha),甚至低于印度(0.1981ha),同时地区分布差异很大,南方红黄壤区人均耕地仅约0.062ha,而长江下游和三角洲则不足0.047ha。且耕地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减少。可见,人地矛盾将更加尖锐,保证“高产出”仍将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很多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发展节水型农业势在必行。

社会挑战 人口压力是对中国农业发展的持续性挑战。据预测未来几十年中国粮食需求量为:2000年人口接近13亿,按人均占有385公斤计算,总需求量为5亿吨;2010年人口接近14亿,按人均390公斤计算,总需求量达到5.5亿吨;2030年人口达到16亿峰值,按人均占有400公斤计算,总需求达到6.4亿吨左右。1995年粮食总产量为4.666亿吨。同时随着人民的生活标准和食物结构的改变,这种压力会加大。

目前家庭承包的农村土地使用制并非没有缺陷,如农民对土地缺乏长期性的投资兴趣,热衷于短期行为,掠夺式开发,对农业的持续性构成一定的威胁。

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断削弱,农业生产潜在危机日益加大;同时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和大量兼业农户的矛盾。

农业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差,观念落后,影响新技术、新农艺、新政策的推广和落实。

经济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市场经济对农业的持续性是有某些潜在危险的。特别是随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迅速上涨和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继续扩大,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愈来愈低,增产不增收,高产低效等问题日益突出。

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以农户为主的小生产方式与大市场间、分散经营方式与规模效益间的矛盾日益明显,影响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

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单一,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

三、促进“两高一优”农业持续发展的建议

1.“两高一优”农业与持续农业的有机结合是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方向。

从前面的分析看出,在强调产品和效率方面,“两高一优”农业和持续农业是近同的,但持续农业同时强调资源和环境保护,力求农业的生态、经济、社会持续性的统一。中国国情决定了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持续应是发展的同步目标。只追求高产优质高效忽视业已存在并还继续恶化的资源环境问题,则“两高一优”农业不会长久,但只强调资源环境保护,则不符合于中国的国情。因此,强调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农业与持续农业的结合,发展可持续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应是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2.节水改土化、林网化和规模化是“两高一优”农业持续发展的三个切入点。

(1)走节水改土型农业之路,大力开发和推广高效增产实用技术是关键。水资源稀缺已是全球性的问题。就中国而言,全国人均河川经流流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全国农用灌溉用水(1980年)约占总用水量的80.7%,每人每年可获取的可再生水量已由50年代中期的4500m[3]逐步下降到现在的2500m[3],今后将逐步逼近到1700m[3]的周期性水荒临界标准。中国的旱灾受灾面积由70年代之前的1000-2000万公顷增加到近些年的2000-3500万公顷,旱灾成灾面积由700万公顷增加到现在的1500万公顷。旱灾早已成为中国农业的主要自然灾害。为此,中国的农业发展必须走节水型之路,逐步建立节水型社会将是中国长期的战略任务。

所谓节水型灌溉农业就是在充分利用降水和各种形式的水资源的基础上,采取水利和农业综合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益的一种灌溉高效农业。它是以灌溉节水为主要内容,结合农田水分保蓄措施,水资源保护措施,节水型耕作方法和栽培技术、适水种植的作物布局,节水新材料和新制剂及抗旱作物新品种,节水管理体制等,来提高中国缺水地区有限水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益的一种灌溉农业模式。那么,如何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呢?在幅员辽阔的中国不可能采取统一的固定的模式。中国农业节水技术措施的研究源远流长,但从深度和广度来看,农业节水技术措施开始由单一措施向节水栽培、节水灌溉、节水管理相结合的系统化、综合化方向发展。

翻开中国地图册,年降水少于500mm的广大地区为中国的旱农区,水分不足是制约其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因此,纵观古今,因地制宜,尽量保蓄和充分利用有限的降水资源,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是人们进行旱作农业生产的基本思路,即如何充分利用和提高有限雨水资源是发展旱农的关键,为此,必须走集水型旱作农业发展道路。

所谓集水农业就是指在水分不足的干旱区、尤其是半干旱区(年降水量为250-550mm),人们通过采用某种人工雨水富集技术直接利用天然降水(即不需要利用经过自然富集和转化了的天然降水)来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一种高效农业。其关键是人工富集天然降水地表地下再分配系统中的无效降水部分(主要是无效蒸发部分)。为此,在旱农发展的新阶段——集水农业,需要运用作物子系统(P)、抑蒸子系统(E[,t])和蓄灌子系统(C)三者的综合藕合技术,使极为宝贵的有限降水得以有效地集蓄和高效利用。

在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时,必须时刻注意经济用水问题。即就是在农业用水体系中引入适合于社会主义市场经规律的市场化管理机制,促进水资源的商品化和水利产业化。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水利看成是“福利”事业,对水的商品属性几乎没有什么认识,供水价格和水价值的严重背离,一方面造成了国家水资源紧张,另一方面浪费水的现象又很严重和人们的节水意识愈来愈淡薄,尤其是农业用水。为此,今后在发展节水型农业时,除贯彻实施水利部为加强水利建设提出的五大体系建设的同时,在具体措施上优先重点考虑:一是逐渐改变用水量以福利性为主和商品性为辅的现象,增加水的商品化程度;二是要增加农业用水供给的竞争,加强农水一体化管理;三是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水利投资体系;四是逐步实现水利的产业化。

中国农业土壤(土地)退化现象日益严重,必须坚持不懈地综合整治,走改土型之路。培肥土壤,不仅能改良土壤质地和结构,而且还能提高土壤蓄水量和土壤水份利用率,实现以肥调水,以肥调气。

(2)抓好农区林网化建设,增加科技及物质投入是基础农区生态系统的优化与否是农业赖以持续发展的生命支持系统,其中森林是农业及整个生态系统的骨架。目前中国森林覆盖率仅13.4%;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1/6;全国沙漠和沙漠化土地面积约有153.3万km[2];与此同时,石漠化也威胁着南方生态环境,70年代以来平均每年石漠化面积约933km[2],到80年代以来石漠化程度更趋加快。由于缺乏绿色屏障,农业对自然灾害的抵抗力下降,各种灾害的受灾和成灾面积比70年代以前增加一倍。为此,今后必须加强农地林网化建设。在具体运作上应采取:

一是保证农区林业用地的增长需求,宜林区坚决退耕还林;二是实行特惠政策治理沙化,水土流失,石漠化土地;三是进行科学化管理,推行农林一体化管理模式;四是应用经济手段,使农区林网逐步实现产业化;五是运用法律手段,使农区林网保护走向法制化;六是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林网建设资金投资体系,保障农区林网建设。

现代农业的特点是从资金密集型开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即农业的投入结构转向增加资金、技术投入乃至人才投入。在中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要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必须改变当前的农业投入结构和增加农业投入。

首先,必须把农业的增长方式尽快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增加科技投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努力提高农业科技在中国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农业技术一般有传统技术、适用技术、现代技术和高新技术四类,它们的比例关系和组合形式构成了农业技术结构。当前,根据中国农业技术现状,结合土地不足、劳力丰富、资金短缺的国情,考虑土地、劳力、资金、技术相互替代的原理,以增加科技投入为突破口,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技术结构和智力基础。在个体运作上,除继续大力实施“丰收计划”外,重点突出以下几点:

一是加快现有科技成果转化和重大农业技术的科研攻关与引进;二是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坚持实施“绿色证书”工程;三是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实现农科教一体化。

其次,增加资金投入。

再次,增加人才投入,优化农村劳动力结构。

(3)走高效、集约、适度规模化经营之路是目标。纵观农业发展历程,传统农业追求的目标主要是自给自足,以“石油农业”为代表的近代农业往往以高投入和生态环境恶化为代价追求高产出和高效益的目标。60年代后以农业高产出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双重目标的“生态农业”发展较快,90年代初FAO提出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为目标的持续农业方兴未艾。中国经过建国30多年的数量型农业发展,农产品量的供应大大好转,而品种、质量、效益问题渐趋突出。于是,近年提出了“两高一优”农业发展模式是符合国情的。其中,高效(尤其是经济效益)是“两高一优”农业的第一目标,高产优质可视为实现高效的主要途径。大量事实表明,靠传统狭义的农业自身要实现农业的高效是困难的,必须从“大农业系统”观念和现代农业的特点出发,从农用生产资料经过市场进入农村,并和农村内部的土地、劳力等要素,按一定的经营组织形式结合起来开始,直到农产品经过流通进入市场为止的广义农业生产活动来考虑,实质是要大力培育农业系统内部产业链的延伸和产前、产中、产后部门的发展。可见,真正的高效必须通过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非农产业来实现。

现代农业是高度集约化和专门化的农业。中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近代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演进中,要求农业生产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如何根据中国地少人多,各地条件悬殊的国情,既需发挥各区优势,又要使各类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众多农村剩余劳力得到妥善安排,应考虑走出一条“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适度专门化”的路子,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区域结构;在农业集约化方面应强调:

一是土地利用集约,努力增加单位面积产出量;二是劳力集约,多发展劳动密集型非农产业;三是投入集约,主要是种子、灌溉、化肥、资金等;四是知识,科技集约,发展以节地、节水、节能、节肥为主的资源节约型农业;五是经营集约,走贸工农一体化之路。

中国农业持续发展要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必须改变农业的经营组织结构,逐步实现由分散型经营向规模型经营的转变,即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当前普遍推行的以家庭承包制为基础,集体与个体充分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而且在不断完善和改革这种经营体制中,逐步解决发展现代农业与业已形成的细小农户家庭经营空间分散性、生产盲目性、经营风险性、行为短期性、规模狭小性等之间的矛盾,实现中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第二个飞跃。否则,若不逐渐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农业劳动力的生产效率就无法提高,农业劳动力的收入就难以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不能实现,农业机械化就难以普及,农业的现代化就失去了坚实的基础。这一点不仅为人少地多的发达国家所证明,而且亦为人多地少的不发达国家所证明。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实行适度规模经营要具有一定的基本条件,抓住适宜的时机和选择切实可行的方式,切不可强而为之。那么,如何立足于国情,正确引导中国农业发展走向适度规模经营?本文认为,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在把握好条件和时机的前提下,具体操作方法是:在具备条件的地区,抓住近年来国内有的地区试行的“两田制”(“口粮田”和“责任田”分离)时机,可以积极引导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户规模化经营水平;在条件尚不具备地区,则应积极创造条件,量力因时促进向适度规模经营的转化。在具体经营组织方式上,要因地制宜建立起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如集体“反承包”、股份合作制和农户间自主转包转让等)和经营方式(如兴办集体农场、农业车间、联户农场、家庭农场、农民生产合作协会、公司+农户+基地等)。

3.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必须因地制宜地选择经营模式。

(1)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立足于挖掘现有耕地潜力,以提高效益为目标,重点发展几种高效种植作物,优化种植业结构,实行集约化经营,提高产业、增加效益。主要是立体种植和保护地栽培。

(2)农牧结合模式。该模式充分利用种养业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发展畜牧业,实现粮食转化和秸杆过腹还田,依靠畜产品增值和增加有机肥料,达到农牧结合,提高效益的目的。

(3)种养加结合模式。该模式是以种植业为基础,带动农产品的深加工,以加工业启动畜牧业,提高农业初级产品的转化率,把农产品的生物转化增值和加工增值结合起来,建立种养加结合的转化、增值生产经营流程,形成农业内部的良性循环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4)城郊经济模式。该模式是根据城市市场的需要,分区域开发农林牧副渔业,满足市场供应,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全面发展农村经济。

(5)农工商结合模式。该模式是以农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商业为龙头,以工业和加工业为主体,把农业、工业和商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商业贸易带动工业,以工补农带动农业发展,实现多项多次增值、构筑现代农业结构。

(6)林特经济模式。该模式是以林特资源和气候资源为基础,通过开发利用,把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产品优势,实现增值增效。

(7)庭院经济模式。该模式是利用庭院、开展养殖业、经济高效种植业和加工编织业等,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技术融为一体的集约经营。

(8)观光旅游经济模式和庄园经济模式。

4.开展重点项目的综合研究。

(1)开展“两高一优”农业建设和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主要包括总体战略和对策;水、土资源开发和管理对策;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布局与优势互补等。

(2)不同区域“两高一优”可持续农业优化模式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研究。如黄淮海平原农业持续发展研究、南方红壤丘陵区农业持续发展研究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研究等。

(3)土地退化,即沙漠化、盐渍化、贫瘠化、污染化、石漠化的时空变化规律、反馈机制和测报防御体系的研究。

(4)搞好大、名、特、优、奇、稀农副产品商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和规划。

标签:;  ;  ;  ;  ;  ;  ;  

我国“两高中一优”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