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肺癌患者实施呼吸道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张星

(湖南省肿瘤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 老年肺癌患者实施呼吸道护理管理的临床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我院于2015年9月~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老年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呼吸道护理管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胸腔引流时间等指标结果。结果 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胸腔引流时间等指标结果分别是(93.77±4.30)分、(12.80±4.17)天、(4.90±1.10)天,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肺癌患者采用呼吸道护理管理方式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胸腔有效引流,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老年肺癌;呼吸道护理管理;临床研究

肺癌是当前发病率非常高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1],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中,同时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的发病率,很多患者也有吸烟史,手术治疗也成为了当前治疗晚期肺癌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方式,但是在具体开展治疗工作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大的弊端,术后很容易引发一些不良的呼吸系统疾病。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大部分患者除了肺癌疾病外,还存在一些其他的心肺疾病,因此在治疗时明显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危险性,肺癌切除手术的时间也延长,术后容易出现创伤、肺部感染等不良反应症状,因此老年肺癌患者住院期间实施呼吸道管理尤其变得更加重要。下面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老年肺癌患者,分别进行呼吸道护理管理方式和常规护理方式,分组进行不同护理方式效果研究和对比。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5年9月~2017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老年肺癌患者,每组各40例。男44例,女36例。护理组,年龄55岁到83岁之间,平均年龄(70.22±6.05)岁。对照组,年龄55岁到83岁之间,平均年龄(70.23±6.07)岁。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呼吸道护理管理方式。

1.2.1心理护理

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方式对患者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有效探索,以科学的态度、适当的语言方式[2],合适的方式来对患者的内心情绪进行有效的护理指导,有效缓解患者的精神痛苦,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自身的年龄、性别、病情、职业等各个方面开展有效的护理指导工作,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开展个性化心理辅导工作,主动向患者解释和说明肺癌疾病的专业医学知识,使得患者能够从理性的角度认识到自身病情,从而减轻对于陌生事物的未知和恐惧感,鼓励患者之间进行心理交流,从而互相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帮互助方式,充分感受到患者家庭的温暖,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1.2.2术前护理

长期吸烟会使得支气管黏膜受损、变短,从而对患者的纤毛清除功能产生了较大的不良影响,粘膜下腺体的增生、肥大等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3],使得痰液明显增加,这些都容易对患者术后的肺部感染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因此护理人员一定要认真向患者说明戒烟的必要性,督促患者及早戒烟。

肺癌患者肺部顺应性下降,术后切口疼痛严重,因此患者的呼吸会变得非常浅、非常快,这对于血氧的正常运输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诱发低氧血症,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因此手术开始前,一定要加强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呼吸功能锻炼,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前一周也可以对患者实施咳嗽咳痰训练,加强呼吸锻炼,采用胸腹部最大的力量咳嗽,将咽喉位置的痰液可以有效排出,每天练习三次[4],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无效咳嗽或者是喉头发出声音。同时对于一些排痰无力的患者,可以进行胸部叩击,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湿化气道的方式,尤其是痰液较多患者,可以采用体位引流方式进行排痰,当然病情比较严重时,患者在不清醒状态下需要排痰时,可以进行机械排痰处理方式。

从而保证痰液的顺利排出。

1.2.3术后护理

手术过后,患者没有清醒时,护理人员应该保证患者平卧姿势,适当的将头偏向一侧,避免胃内部反流从而被误吸入气道内,患者清醒过后,保证患者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维持在正常水平内,选取半卧位姿势,使得膈肌下降,有效扩大患者的胸廓容积,从而有利于患者正常的呼吸。同时术后患者需要立即采用鼻导管或者是面罩进行吸氧操作,主动观察患者的胸廓运动情况,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多项指标结果,一旦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后,需要立即告知临床医师,及时的寻找问题所在,并且加以解决改善,保证其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0%以上[5]。

术后患者经常会出现切口疼痛等反应,这种情况下,就会对患者的气管、支气管内分泌物排出产生阻碍,引发一些不良并发症状,因此术后一旦患者疼痛加剧难以忍受时,需要遵照医嘱给予患者镇痛药物处理,可以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方式从而使得患者的支气管充分扩张,从而达到消炎化痰的效果,在整个医护过程中,护理人员一定要做好协助工作,保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

1.2.4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术后做好引流管护理,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在身体移动过程中引起引流管脱落等,同时在引流护理过程中,需要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运动,有利于将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得肺部扩张。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病人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造成感染。定时挤压引流管,30~60分钟1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

1.3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胸腔引流时间等指标结果分别是(93.77±4.30)分、(12.80±4.17)天、(4.90±1.10)天,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3.讨论

肺癌手术疗效优,但是手术会对患者的呼吸功能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再加上老年患者的心肺功能本身较差,因此很容易产生血流障碍,进一步导致气道分泌痰液不能够有效排出,呼吸道受阻,从而严重影响了通气情况。因此临床中很多患者选择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方式,但是其疗效较低,在治疗期间需要对患者开展有效的呼吸道护理管理方式,通过心理、生理等各个方面加强护理指导,保证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开展医护工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其病情稳定,及早康复。因此老年肺癌患者采用呼吸道护理管理方式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胸腔有效引流,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刘磊.对老年肺癌患者实施呼吸道护理管理的临床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1,02(2):68-69.

[2]胡亚红.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管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3):83,138.

[3]缪艳翎,杭琤,张侃等.呼吸道管理新模式在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影响[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9):328-329.

[4]接传秋.老年肺癌患者实施呼吸道护理管理的临床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6):3309-3309.

[5]姚娟.老年重症肺癌患者围术期呼吸道护理[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1):599-600.

论文作者:张星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7

标签:;  ;  ;  ;  ;  ;  ;  ;  

老年肺癌患者实施呼吸道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张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