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护理对轻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治疗的影响论文_高菲菲

个体化护理对轻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治疗的影响论文_高菲菲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人民医院 044000

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个体化护理对轻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轻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护理干预模式,研究组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率、护理的总有效率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率、护理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50例,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44例,两组对比存在现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治疗的轻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施行个体化护理干预手段,不仅能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率,同时还能提升其整体治疗效果和提高护理总满意度,是一种高效的护理干预模式,值得临床应用[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分析盐湖区人民医院自2018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进行治疗的轻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32例男性,18例女性,患者年龄分布:20~45岁,平均年龄为(34±1)岁,病程时间为:3~14天,平均病程为(7±1)天;研究组中31例男性,19例女性,患者年龄分布:22~48岁,平均年龄为(35±1)岁,病程时间为:3~15年,平均病程为(8±1)天,两组患者的病程程度、病程、年龄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外科学》中对轻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②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诊断为中重度闭合性颅脑损伤;②患者本身患有严重心、肺、肝、肾疾病,或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症。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生活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等基础性护理工作。研究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包括:①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进行针对性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意义,并同时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家庭环境、职业等,从而为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提供参考。②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工作:患者因为外伤入院,外伤带来的疾病影响加上入院面对陌生的环境与人群,以及脱离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患者非常容易出现各种不良心理行为,比如焦虑,失眠等。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疾病健康教育,同时注意倾听患者的倾诉,拉进与患者的距离,使得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减轻焦虑。③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充分理解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告知患者家属自身过度焦虑、烦躁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到患者的身心状态,告知患者家属一定要保持情绪上的问题,要配合临床各种治疗与护理工作,做好充分沟通,告知患者家属不管是医生还是护理人员都以患者康复为最终目标,最大限度得到患者家属的支持与理解,确保后续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④采用个性化指导:在健康教育以及心理辅导过程中针对文化程度不高或者健康宣教不佳的患者及家属采取个体化的辅导,通过利用宣传小册子等方式向患者及家属宣传疾病知识,尽量选择通俗易懂的方式,争取让每一位患者都能够了解到治疗依从性的积极意义。同时让患者及家属认识到最大限度的配合医生、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的稳定、康复都有重要意义。⑤个性化饮食护理:要求护理人员结合每一个患者的实际病情,在符合患者治疗要求前提下,为患者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告知患者家属需要准备患者康复必要的营养元素及可以进食的食物种类和状态,比如,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饮食以及低盐低脂饮食等。告知患者及家属全面的营养均衡饮食对促进患者疾病恢复有重要意义。⑥加强环境干预:确保患者居住环境通风良好,做好每日的清洁以及消毒工作。要求患者饭前便后洗手,注意个体卫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⑦出院健康教育:患者出院之后护理人员需嘱咐患者及家属各项注意措施,确保饮食全面、营养、搭配合理。同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作出更加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1.3观察指标

疗效判定标准为:治疗后,患者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基本消失,身体功能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均有明显改善,但未恢复正常;无效:患者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均无明显改善,护理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2]。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率及护理的总有效率对比:研究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率(95.0%)高于对照组(72.5%),研究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85.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5%)明显低于对照组(12.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闭合性颅脑损伤多为交通事故、跌倒、坠落、打架等意外事件导致的头部致伤,多数存在事故责任判定或赔偿纠纷,再加上患者受伤后身体不适感增强,导致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情绪波动,进而影响到整个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针对这个方面,在治疗期间,临床还需为其提供个体化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首先是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减轻其在治疗过程中焦虑心理。其次,也要重视患者的临床护理、生活护理工作,主要体现在心理护理、健康宣教、饮食护理等方面。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总有效率85.0%显著低于研究组97.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50例患者各指标(头痛消失时间、止吐时间、头晕消失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这与研究组采用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有很大关系,本次个性化护理干预重点从心理干预、饮食干预、健康教育等方面开展,通过采取各种手段拉近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有效降低患者焦虑,依从性差的情况发生[3]。同时在护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配合多元化的护理工作,在解决轻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治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基础上实现对患者、患者家属的护理。利用全面性、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手段督促患者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利用饮食干预促进患者机体免疫力的提升。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9例(18%),研究组护患纠纷发生1例(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50例(100%);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43例(86%);差异对比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发现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可大大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这对于目前紧张的护患关系、医患关系的改善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针对轻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手段可促进患者康复,提升其整体治疗效果,降低护患纠纷发生,实现护患两方关系的进一步缓和与改善,值得临床综合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博婷,方宝珊.护理干预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6,(10):14-166.

[2]刘克彩.个性化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基层医药,2012,11(20):100-102.

[3]张艳玲,靳立新,秦玲.个性化循证护理联合药物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对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04):40-38.

论文作者:高菲菲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  ;  ;  ;  ;  ;  ;  ;  

个体化护理对轻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治疗的影响论文_高菲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