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隧洞施工坍塌的处理研究论文_杨知冲

水利工程隧洞施工坍塌的处理研究论文_杨知冲

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水利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施工质量显得至关重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与好坏,更对人们的生命财产有着一定的影响。在水利工程隧洞施工中,坍塌的原因有很多,若不采取及时、正确的处理,势必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关键词:水利工程;隧洞;坍塌原因;处理措施

引言

作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水利工程隧洞施工非常关键,直接关乎整体工程质量。通常情况下,水利工程隧洞施工专业性强、难度大,实际工程实践过程中各类问题频发。施工单位要结合工程背景,在施工前期采用专业手段进行坍塌控制,有效规避塌方事故,提高水利工程的安全性。

1 水利工程隧洞施工坍塌原因

1.1 地质环境差

大多数水利工程隧洞坍塌是由软弱围岩、膨胀性土等不良地质条件引起的。泥岩和炭质板岩都属于软弱围岩范畴,其变形会导致塌方。造成塌方的原因有很多,任何一种不良地质都有可能使水利工程隧洞出现坍塌。膨胀性土也会对水利工程产生影响,造成塌方事故。施工过程中土体与空气接触,受水量的影响时而膨胀,时而收缩,易导致开挖时坍塌或后期出现结构体挤裂。此外,岩溶发育类等不良地质也是诱因。

1.2 地形、地貌和浅埋原因

一些偏压隧洞施工过程复杂,隧洞开挖之后,使原有平衡遭到破坏,隧洞单侧应力过于集中,导致结构失稳,出现塌方事故。水利隧洞施工过程中有时候会遇到浅埋地形,隧洞开挖之后,对自成拱效应产生干扰,也会对原有结构产生破坏,使其失稳,造成坍塌事故。

1.3 设计、施工不合理

开展前期设计工作时,设计人员没有深入了解地层情况,导致在开挖方式的选择、支护参数的确定等方面存在问题;或者没有对隧洞开挖过程及其外部地质环境进行准确预估。这些设计方面的失误都会造成水利工程隧洞施工坍塌。同时,具体工程实践中未按规范对施工支护进行设置,施工过程缺乏连贯性,施工技术人员水平有限等都会导致坍塌。

1.4 地质勘查工作不精确

对于水利工程隧洞施工来说,施工前做好地质勘查工作极为重要。地质勘查工作是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一项基础工作,更是做好隧道施工、取得优质施工质量的前提。根据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特点,一般会选择比较特殊的地段来进行施工建设。在勘查工作中,如果勘察工作提供的资料不准确,一定会给隧道施工带来不利影响。譬如,由于勘测人员业务工作水平不高、缺少相关的工作经验等因素,最终导致提供的资料有误,在施工爆破中未能避开软弱破碎底层或是对某地段的下河、走向等勘测不明,最终使得设计方案有所改变,这不仅会给隧洞施工带来一定的施工风险,还会导致隧道施工出现坍塌事故。

2 水利工程隧洞施工坍塌处理

2.1 保持塌方体的稳定

倘若水利工程隧洞出现坍塌,要对坍塌情况进行预测,然后喷射混凝土,并及时封闭;选择工字钢或方木等,用以对其进行支撑。与此同时,也要在第一时间对清除和锚固部位进行确定,及时处理塌方界面内的危石和裂缝。施工人员要及时加固原有支护结构,控制塌方,或者采取喷射混凝土、架设支撑等方式,做好两端的局部衬托砌工作,避免塌方进一步严重化。

2.2 明确认知塌方体情况及周边地质状况

通过采用地质雷达、超前水平钻等进行探测,对塌方体情况及周边地质状况具备明确的认知。该过程中,要注重综合探测,经不断比较,对塌方体情况和实际地质环境背景进行了解,继而确定选择何种方式进行塌方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支护塌方段

支护工作在稳定塌方之后开展。通常,锚喷支护适用性强,性价比高,不仅用时短,而且安全性好,还能够节省不必要的用料。施工人员确定塌方洞体状况之后,选择排架、井箍、人字架等方式,对塌方体进行支撑。选择支撑构件时,要兼顾其刚度和强度,使连接过程更加紧密,不会出现移动或变形情况。

2.4 衬砌和回填

完成支护工作之后开展模筑衬砌工作,立刻成环并对注浆孔进行预留。隧洞周遭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要及时通过监控量测和超前地质预报,预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断层、涌沙等情况,标清桩号、规模、位置等元素,引导施工人员合理选择开挖和支护方式。观测围岩,看其是否存在变形情况。

2.5 及时控制隧洞周边水流

水利工程隧洞施工坍塌与水也有关系,发生塌方之后施工单位要及时控制隧洞周边水流。结合具体工程背景,通过改道处理地表水,同时不能在水道底部设置隔水层。将止水帷幕放到隧洞中,提前进行注浆,确保其隔水性能,或者采取集中排水方式在隧洞内部开展引流工作。

2.6按照坍塌的不同程度,采取不同的补救措施

在水利工程隧洞施工发生坍塌时,我们要根据坍塌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处理措施,如果由于不同因素造成面积微小的坍塌,可以直接采取清理措施,采用支撑点的方式对隧洞坍塌部位进行加固,这样可以减少坍塌造成的人员伤亡。一旦隧洞发生坍塌情况,势必会对周围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减少坍塌面积,应及时采取支撑点的补救方式,以免发生二次坍塌。在这样的情况下,应采用超前支撑的方式对隧洞两端进行加固,使隧洞均匀受力,避免塌方的延伸,使用钢拱固定的方式,对隧洞顶棚进行防护。

2.7 加固未发生塌方的地段

一旦隧洞发生了一次塌方,就会对整个隧洞施工造成不良影响,与第一次塌方地段联系越紧密造成的影响就越大。因此,隧洞在一次塌方出现后,就需要对没有塌方的地段进行加固,起到稳固、防护的效果,可以对隧洞没有坍塌的地段进行支撑点加固,使用大直径钢筋和工字钢制作钢拱架,以此对隧洞薄弱地方进行支撑。此外,也要对隧洞中不稳定的围岩做好防护措施,隧洞地质容易出现松动,在进行岩体加固时,可以通过衬砌的方式来稳定隧洞围岩。

3 水利工程隧洞施工坍塌预防措施

一些隧洞岩性发育不良,施工中要提前控制,特别是在爆破时,可选择放小炮或者不放炮。倘若施工环境许可,也可增加开挖人员数量,但要使断面规整,以确保后期支护顺利,将塌方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水利工程隧洞施工切忌盲目,既要了解施工范围内的地质、水文情况,也要掌握其动态变化规律。倘若地质构造复杂,可先采取一定方法预测岩体稳定情况,为后续水利工程隧洞施工奠定良好基础,将事故率降到最低。注重围岩支护,其对隧洞塌方的预防非常有效。施工单位要结合具体工程背景,选择恰当的支护方式,在不同的施工阶段或施工环境下,分别采用初期支护、永久性支护、锚喷支护等方式。同时,依据隧洞开挖情况和施工进度,分区域分阶段施工。

4 结语

综上所述,隧洞坍塌属于常见性工程问题,施工单位要结合具体工程背景及以往施工经验,提高对该问题的重视度。施工初期,结合地质勘查情况及施工要求,制定与之相匹配的施工方案,对施工过程进行动态检测,依据实际工程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案,选择合理的施工技巧和方法,最大程度的解决水利工程隧洞坍塌问题。

参考文献:

[1] 涂春祥.隧洞坍塌处理施工技术及应用[J].科技信息,2010,(35):180-181.

[2] 谢延强.松散软岩隧洞开挖施工及坍塌变形处理措施[J].云南水力发电,2006,(06):98-99.

[3] 杨晓盟.引汉济渭工程秦岭隧洞岭北施工废水水质预测与分析评价[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论文作者:杨知冲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1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隧洞施工坍塌的处理研究论文_杨知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