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运行管理与规划设计对策探讨论文_田刚

城市交通运行管理与规划设计对策探讨论文_田刚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 518029

摘要: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是城市道路得以长久使用的重要环节,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城市交通运行是否正常有序。在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时应该遵循很多原则,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合理的分配路权资源,正常情况下,城市交通的重点是机动车辆,所以在路权分配上要重点考虑机动车道,而其他交通模式主要起到辅助作用,所以在分配路权时,在此必须考虑多个因素。

关键词:城市交通;运行管理;规划设计

一、城市交通运行管理与控制的现状概述

自20世纪90年代起,交通问题初现端倪。近些年,由于城市机动车和驾驶人增幅远远高于道路的增幅,城区道路趋于超饱和,造成拥堵现象愈演愈烈,城市交通瓶颈日益凸显。在城市骨干道路交通网络建设基本定型的大背景下,大力推进交通管理服务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加强城市交通规划及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是加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提升交通服务水平,进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现象的根本办法。城市交通控制的发展有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交通自动控制技术源起于交通信号灯的诞生,可追溯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交通运输控制水平进一步提升。不能仅将交通控制系统看作硬件与软件的简单组合,还要考虑交通管理人员构成和基本组织形式,以及与设备设施相匹配的技术和管理能力。尽管交通控制系统无法直接创造道路通行能力,但它作为一种工具,可以使现有通行潜能得以充分释放。如今,人们对交通系统的规模复杂性和开放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逐渐意识到单独考虑车辆和道路均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问题。

二、道路环境与交通特性的分析

现在的道路规划设计,对道路环境与交通特征分析还重视不够,在道路与交叉口规划设计文本中,很少论述道路周边地区用地性质及现状交通特征,更没有预测该路的车辆组成、速度与运行特征分析。众所周知,城市道路处于人口与房屋密度很高的城市繁华地区,它要为周边或邻近地区居民服务,因此,在规划设计道路时必须满足沿线社区与车辆行驶所提出的要求,必须尽最大可能减少对周边地区环境的负面影响。城市道路网络上的交通一般分为两类性质,一是为相邻地区街坊或建筑物客、货车辆进出,速度不高,流量不大的地方性交通服务,两侧多为对进出口要求较多的住宅、商店、文教机关等社区。二是为行程长、速度高、流量大的通行性交通服务,惟其速度高,对进口控制要求较严。由于两种交通性质要求不同,故其规划设计要求也自然相差较大。实际道路设计时往往会遇到很难简易判断的复杂情况,既有长途通过性交通,又有有出入要求的地方性交通,甚至还有多种形式混合性的交通。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调查、认真分析,从周边环境、社区性质、出行要求、进出口分布、交通运行特性等作具体深入的全预测工作。

三、城市交通运行管理与规划设计的路径

1、强化规划协调布局

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将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公共交通专项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布局交通线网,优化节点设置,促进城市内外交通便利衔接和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立体交通体系建设,形成地铁、轻轨、高架桥、快速路一体化网络格局。要与道路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使用。加强公共交通用地综合开发,按照市场化原则实施土地综合开发,收益用于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弥补运营亏损。

3、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树立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理念,将其放在城市交通发展的首要位置,按照方便群众、综合衔接、绿色发展、因地制宜的原则,由轨道交通网络、公共汽车、有轨电车等组成城市机动化出行系统,从根本上缓解交通拥堵、出行不便、环境污染等矛盾。对于停车场站等建设项目、车辆和设施设备的配置更新等,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给予资金和政策扶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打造智慧交通运行管理平台

以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为基础,推动公交、出租、停车等交通相关信息的接入和汇聚,实现数据的深加工处理及融合。建立扁平化、点对点、全时空的智能交通管理指挥系统,借助智慧交通运行管理平台和相关技术力量,实现交通辅助决策数据支持和交通综合运行指挥调度,强调协同运用,基础信息资源共享。

5、强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

加强行业管理监督,把好市场准入、标准规制、执法监管关口。提升全民交通安全意识、文明意识、法治意识,弘扬守法出行理念,倡导加强行人和非机动车各行其道、遵守交通信号,加强对私家车争道抢行、不礼让斑马线等交通陋习的查处,形成文明交通人人有责、安全交通人人有为的良好氛围。

四、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

1、行人过街设施

针对行人过街和无障碍设施建设给予充分关注,体现公平、合理、以人为本的交通理念。以调查为基础提出行人过街安全岛的关键技术指标,不仅考虑行人短暂停留的要求,同时考虑未来骑车者过街的需要。相关规定提出,新建安全岛宽度应大于2.0m,特殊情况下最小宽度不宜小于1.75m,这与标准规定一般城市安全岛的最小宽度1.5m。的要求有所提升;改建、治理交叉口的安全岛宽度应大于1.0m,长度不宜小于连接处人行横道宽度。

2、无障碍设施

城市道路是一个综合性、开放性的空间,除满足普通出行者的使用需求外,也要考虑特殊人群的需求,体现城市的包容和关怀。在城市交通政策在编制过程中,针对道路无障碍设施的布置进行了专题研究。目前,一些城市障碍设施建设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系统性和连续性有待加强。通过无障碍设施的系统化布置,形成道路通行范围的无障碍环境;尤其在一些重要地点如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公交车站、过街设施之间及人行道,合理设置缘石坡道、轮椅坡道、垂直电梯及盲道,形成通行的连续性;同时,为提高服务水平,通过设置无障碍卫生间、低位电话和盲文地图,保证相关群体平等参与的权利。

3、交通稳静化措施

近年来由于机动化快速增长引发了居住区人与车之间的矛盾增加,降低了居住生活质量,使得街道空间交通以外的功能正在逐步丧失。如何缓和交通给居民带来的冲击,还居民安全、宁静的生活环境,保证行人在移动时获得良好的道路品质是城市交通方案编制过程中思考的重要问题。一些城市交通规划过程中提出出采用4类交通稳静化措施改善人居环境,寻求交通安全与交通运输功能之间的平衡。4类措施包括:抬高人行横道、设置减速装置、交叉口压缩设计等。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居住区周边道路机动车车速、保障行人安全。

4、交通环境改善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方案对公共设施(包括公共服务设施、遮挡设施、地上杆线及箱柜、公共艺术)以及各种设施之间的整合提出了相关要求。考虑到一些城市夏季气温较高且多雨,在一些人行道及有特殊需求的位置(二次过街、轨道交通车站、公交车站)设置风雨廊,为行人创造舒适的交通环境。同时,针对以往人行道上设置多种公共服务设施影响道路市容环境及行人通行安全的问题,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人行道上的各种设施应采取共架、集约化、代用、兼用、改用等措施促使设施之间整合,减少对道路空间的占用,同时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市容环境。

结束语

现阶段还有很多的问题存在于城市道路建设之中,这就需要相关的政府和部门给予高度的重视,并采取一些相关的措施,促进城市道路规划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缪江梅.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3:210.

[2]郭一麟,杨新苗,郭占全.我国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条件工作的研究建议[J].城市,2016,03:43-47.

[3]贾炜.浅谈中小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J].科技与企业,2013,11:135.

论文作者:田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城市交通运行管理与规划设计对策探讨论文_田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