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二科 辽宁沈阳 110032)
摘要:目的 评价快速康复理念指导下微创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及股骨颈骨折患者72例,按入院时间分成快速康复护理组和传统护理组,每组 36 例。传统护理组患者实施传统的临床路径,快速康复护理组患者在传统护理基础上添加快速康复训练及护理优化,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快速康复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优于传统护理组(P<0.05),两组术后远期康复效果第 3 个月及第 6 个月 ADL 评分无明显差异,但在近期康复效果术后 1 个 月 ADL 评 分可看出,快速康复护理组组患者 ADL分值高于传统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微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中,应用加速康复理念能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护理满意度,加快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快速康复;微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指导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大多应用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股骨颈骨折、骨性关节炎、髋部骨折等疾病的治疗[1]。传统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存在创伤大、出血多、髋关节周围肌肉损伤多以及术后患髋功能恢复慢等不足[2-3],Super-Path是经髋关节后上方入路行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一种手术方式,具有切口小,恢复快等优势【4】,目前深受临床医生的青睐。从未来发展角度看,微创关节置换无疑代表着未来发展的趋势。随着观念的转变、技术的进步和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化,加速康复理论随之出现,它通过采取一些已证实安全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降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激水平,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这必然也是未来的趋势之一,我院骨二科 2017年 1 月~2018年 1月对 36 例行初次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因康复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 2017年 1 月~2018 年 1 月收住辽宁中医药大学骨二科初次单侧髋关节置换术的 36 例患者为加速康复护理组,其中男 19 例,女17例;年龄 45~82 岁,平均(65.21±12.32)岁。通过本院病案科系统查询系统调取 2016 年1-11月在本院行初次单侧全髋置换术患者为传统护理组 36 例,其中男 21 例,女 15 例,平均(64.54±14.08)岁,两组病例手术均由同一手术组完成,采用相同的麻醉方式———全身麻醉。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置换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有可比性。见表 1。
1.2 护理方法
本研究为临床对照研究,两组均以传统优质护理为基础。快速康复组:即在常规护理措施上进行优化。由责任护士担任快速康复护理小组组长。本组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1 术前准备:快速康复组:患者术前1天晚 10 点进食后开始禁食,予做常规会阴部备皮及留置尿管准备,术前3天予镇痛治疗,美洛昔康15mg口服,1次/d,提高患者疼痛阈值。予术前心理疏导,鼓励患者将心中的想法说出,宣泄不良情绪;或者暗示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好,安全性高,劝导患者勇敢接受手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应对能力。传统护理组:传统择期手术禁食 12 h、禁饮至少 6 h。常规会阴部备皮,并给予留置导尿。
1.2.2 术后护理:快速康复护理组:创口引流管引流量 24 h<50 m L 或 48~72 h 后拔除,留置尿管 3~4 d 拔除,术后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法 ①予镇痛泵应用;②使用特耐40 mg,iv,bid,连续使用 3 d;③术后予患处冰敷30 min/次,2小时更换一次以减轻疼痛感。下肢感觉恢复即可鼓励患者进行足趾关节活动,减缓患者紧张心理。术后当天患侧肢体保持抬高,高于心脏水平,以利于静脉回流,消除水肿。术后 6 h 指导患者行肌肉静力收缩运动以及其他关节的活动,例如股四头肌静止性收缩。术后第一天可下地行走,并且在术后第1-2天:进行深呼吸训练,行轻柔的患髋屈伸活动以及收缩臀部周围肌肉或者利用床上拉手做引体向上运动及踝关节屈伸和股四头肌等长舒缩运动。术后第3-4 天,当髋关节屈曲接近 90°时,待患肢肿胀逐渐消退,逐步行下蹲锻炼,逐步扩大患髋关节活动度直到出院。总的原则为主动为主,循序渐进,从小至大,护理人员还应与患者进行一些轻松愉快的谈话,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其保持心情愉快,促使伤口早日愈合。传统护理组:术后应用镇痛泵,当创口引流管引流量 24 h<50 m L 或 48~72 h 后拔除,留置尿管 3~4 d 拔除,术后医嘱予美洛昔康15mg日1次口服,按患者需求给予其他止痛药物。根据患者自身意愿进行安排下床训练,强调早期锻炼的重要性。
快速康复护理组及传统护理组出院时向患者交代每次复查随访时间,让患者于术后 1 个月﹑3 个月﹑6 个月来院复查,进行 ADL 评分,以后每年复查一次。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患者住院期间有无并发症、患者护理满意度、住院天数、术后 ADL 评分。
1.3.1 满意度调查 使用本院制定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共 10 项,每项 10 分,总分 100 分。90~100 分为满意,80~89 分 为较满意,≤79 分为不满意,用满意及较满意计算患者满意度。两组均于患者出院前一天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共 72 份表格全部收回。
1.3.2术后 ADL 评分 患者出院后制定随访计划,并根据 ADL 评估表进行电话问卷调查,记录 ADL 分值。
1.4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 SPSS21.0 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两组患者无死亡病例,均治愈出院。快速康复组发生肺内感染1 例,尿路感染1例;传统护理组发生肺内感染3例,下肢静脉血栓2例,尿路感染 2 例。快速康复组组并发症明显少于传统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调查结果显示,快速康复组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调查明显高于传统护理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比较见表 3,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注:快速康复护理组在术后1个月ADL 评分高于传统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远期随访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目前快速康复理念已经应用于临床各个科室,这种理念对治疗和护理起着促进作用[5]。一般患者年龄较大,在手术前应予充分的心理疏导,可减少应激反应[6],快速康复指导训练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及功能锻炼,在术后有着重要的作用,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创伤小,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优良方法,术前及术后的康复锻炼能使患者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手术后积极的康复锻炼,能够有效地降低并发症、提高疗效。但康复护理要求较高,这就对护理人员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护理人员不但要注重基本理论的培训,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要将护理技术与医疗技术同步发展,为患者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护理干预[7]。快速康复指导与训练可以很好的应用于临床,这对于改善关节功能、维持关节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晓声,陈铁柱,陈宏文,等. 后外侧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体会[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8(1):275.
[2]方军,张凤清. 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 护理学报,2009,4(16):49.
[3]傅天水,黄奕铁,黄凯. 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 失 败 中 的 应 用[J]. 中 国 骨 与 关 节 损 伤 杂 志,2011,26(4):340.
[4]Zhao X,Lin T,Cai X Z,et al. Comparison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and mini - incision technique for total hip ar-throplasty:a sub - group meta - analysis[J]. Chin Med J,2011,124(24):4316.
[5]姜志伟,黎介寿,汪志明,等.加速康复外科用于直肠癌前切除患者价值探讨[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1):59-61.
[6]付丽敏,杨小华,吕永明,等. 加速康复外科在全膝置换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22(5):2019-2022.
[7]王月虹,方冬梅,刘忠芳,等. 改变康复训练流程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2011,8(26):713-714.
论文作者:马继媛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0
标签: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关节论文; 快速论文; 传统论文; 两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