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青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空潜科 北京 100048)
【摘 要】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护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根据患者不同的性格特点及心理需求,对我科2013年4月-10月收治的100例老年(大于60岁)慢性病患者,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增加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增强了其对抗疾病的信心,提高了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调查大于98%。结论:对老年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时,要以病人的心态去理解病人,尊重老年人的人格和隐私,顾忌到病人的感受,从而让老年人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及护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关键词】护理干预;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5-0318-02
Applic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in mental nursing
【Abstract】Objective: Understand the role of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mental nursing. Methods: 100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over 60 years) with chronic disease in our department from April – October in 2013, According to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psychological needs of different patients, specific nursing intervention. Results: Through effe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creasing the patient's trust in nurses, and enhance their confidence in the fight against the diseas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nursing satisfaction survey more than 98%. Conclusion: When psychological care for elderly patients, to the patient's mind to understand the patient's personality, respect for the elderly and privacy and aware of the feelings of patients, so as to make the elderly accept the treatment and nursing with positive and optimistic attitude.
【Key words】Nursing interventio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Mental nursing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并呈现出老龄化增长速度快、老年人口数量多、高龄趋势明显等特征[1]。然而,由于老年人自身生理机能退化,不健康的生活饮食方式,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老年慢性病患者越来越多。“慢性病”病程长且病情迁延难愈,老年病人除长期饱受病痛的折磨外,心理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常常表现为焦虑,过分依赖,悲观忧郁,孤独感强等[2]。如何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使老年人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度过各自的晚年生活,已成为当今老年人心理护理的重要内容,也已成为当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笔者通过对1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不同心理特征进行分类,并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使患者的心理状态均得到很大的改善,增强了对抗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4月-10月我科室门诊收治的100例住院的老年慢性患者。其中女性42例,男性58例;年龄60-91岁,平均年龄72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上68例,高中以下32例。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100例老人均能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其中病情好转出院98例,转院1例,护理满意度大于98%。
2 护理
通过与病人交谈、家属沟通,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兴趣爱好、生活经历等,并记录下来。针对老年慢性病患者不同的性格,和不同的心理需求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具体实施如下:
2.1 焦虑型心理问题护理 老年患者大多都从岗位上退下来,空闲时间比较多,每天会把生活的大部分重心放到体会着身体病情微小的变化,害怕病情恶化,整日胡思乱想,有时会夸大身体的病痛,甚至会说出与其病情不相符的症状。同时反复的强调病情的严重程度。
护理人员要细心倾听病人的主诉,对病人的诉说的病痛,表示理解和同情。同时安慰病人,不要从轻易批判病人的主诉与病情不符,让病人对护理人员产生不信任。鼓励患者多与人交流,同时引导他们打太极拳、下象棋、练气功、散步等活动。分散注意力,减轻压力,从而帮助病情恢复。
2.2 过分依赖型心理问题的护理 有些老人患病后常有依赖感,表现为对药物,家属、护理人员以及医院的依赖,认为只有价格昂贵的药品才有治疗效果,只有住院才能治好病,因此各项生理指标都达到出院标准后不愿出院,待观察数日后确实没问题,得到经值医师确认后,才办理出院手续,有些患者病情好转后,会要求做全面的检查,甚至从头检查一遍,而并非疾病所必需。
护理人员应鼓励老年患者最大限度地发挥残存的功能,延长独立生活的时限。护理人员或陪伴者注意不要过多插手、包揽,以免老年患者因依赖而丧失残存功能;积极鼓励患者培养其情趣爱好,以增强对生活的兴趣和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加强锻炼使其恢复或部分恢复自理能力,以减少对他人的依赖。对患者有针对性的疾病知识宣传教育,引导她们正确的认识与对待自己的疾病,让患者明白昂贵的检查和药物并不是最好的治疗,如果不对症,不仅浪费有限的医疗资源反而有害身体的康复。在病人出院时与患者沟通,与患者一起制定饮食、康复计划,详细解释出院带药的用法剂量及用药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的复诊时间。
2.3 悲观忧郁型心理问题的护理 老年患者离退休后失去了工作岗位,加之慢性疾病反复发作而多次住院治疗,易产生沮丧、忧郁等情绪,在治疗过程中,不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有较强的被动性。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首先要对老人采用合理的称呼[3],使他们在精神上得到安慰,在情感上得到满足。其次运用相应的沟通技巧,让他们把心理话说出来,鼓励其采用宣泄、自我安慰等方式来调节情绪。再次要详细说明每种药物的用法、用量、作用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口服药应做到服药到口,并为其打印口服药单,输液过程中要密切巡视病房,严格控制输液量及滴速,观察患者用药后的疗效及副作用,使老人感到备受关心与重视。
2.4 怕孤独心理问题的护理 进入病房,病人便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下,周围都是陌生的面孔。由于离开家人、朋友,加上病痛的折磨,常使患者感到孤独、失落。因而变得多思、失眠、烦躁易怒,心理上失去安慰。
首先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操作技能,减少因护理技术的操作失败而增加病人的痛苦。其次对于老人提出的合理的要求,实行首问负责制,确保老人能快速、准确的得到答复。再次护士应用运用礼貌得体的语言,调动老人的社会关系,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关怀。要鼓励患者的亲朋好友来看望老人,多与老人交谈。鼓励儿女在生活上多照顾陪伴老人,如带些老人喜欢的食物、书等。
3 体会
把握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来满足病人的感情寄托和心理需求。老年患者往往多种慢性病相互交叉,其性格特点以及心理需求也没有截然的界限,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应本着“患者至上”的原则,做到眼中有患者、耳中有患者、心中有患者,为患者提供全面而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总之,诚恳的态度,和蔼的表情,细心的问候对于老年慢性病患者无疑是一剂良药。只有用心去做,才能使护理工作更贴近患者;只有从病人的心理护理入手,才能更好的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万波;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
[2]赵彩云;车秀英;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沟通[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1 (04).
[3]瞿佳;浅谈如何提高护患沟通的有效性[J].四川卫生管理干部学院报,2002(04).
论文作者:王青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5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5
标签:患者论文; 老年论文; 病人论文; 心理论文; 病情论文; 病患者论文; 老人论文; 《河南中医》2015年5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