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瑞和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51800
摘要: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管理从宏观层面讲是政府采取行政干预、经济及法律手段规范建筑装饰工程市场的价格管理,从微观层面讲是施工企业以装饰工程市场价格为导向,在工程施工全过程采取成本控制、计价、定价的管理活动。近年来,随着建筑装饰工程数量的逐年递增,施工企业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也暴露出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将结合工程造价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的有效对策展开全面论述。
关键词: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管理;困局;对策
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建筑装饰工程全过程,牵涉到设计、采购、施工的每一个环节,而影响工程造价的原因主要包括建筑装饰市场的宏观调控价格、人力资源投入、材料采购价格、人为浪费等。施工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以设计环节的造价预算管理为着眼点,及时分析和总结影响工程造价的外因与内因,并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逐步构建起工程造价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格局。
一、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管理的困局分析
(一)设计流程不规范,问题考虑不周全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建筑装饰企业如同雨后春笋应运而生,企业规模及数量呈现出逐年递增态势,而一些资质等级低,专业技术力量薄弱的设计单位也见缝插针,相继涌入建筑装饰市场,以求获取一席之地。在这种局面之下,部分规模较小的装饰企业为了节约设计成本,与一些非正规的设计单位签署了合作协议,将建筑装饰工程的设计工作全权进行委托设计,这就使得设计标准与相关的数据信息与实际工程发生冲突,甚至设计流程极其简化,设计方案与施工图纸漏洞摆出,不但装饰效果差强人意,而且材料浪费现场严重,忽略装饰材料市场的价格走势,给施工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比如对建筑室内的护墙板而言,完全可以采取普通的工程板作为衬底,但是设计时,却使用了9厘夹板,这种材料市场价格高,仅仅这一单项工程,就增加了施工企业的经济负担。部分设计单位一味的追求高大上,不从建筑物本身的实际市场价值出发,采用一些高尖精的装饰材料,而在施工过程中,这些材料与建筑本身的匹配度极低,以至于经常发生返工、复工现象,无形当中使施工企业蒙受了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企业形象也受到严重影响。
(二)计价标准不统一,预算定额形式化
部分施工单位针对装饰工程的每一个分项工程、分部工程计价随意,并未执行国家以及建筑装饰行业的预算定额标准,擅自作主,私自定价,与定额标准出入较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超标准计价的情况。另一方面,针对建筑装饰材料而言,一些材料供应商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肆意哄抬材料价格,给使材料市场价格出现混乱格局,施工企业采购的装饰材料远远高于市场标准价格,这就增加了企业的材料成本投入,企业的赢利能力受到严重考验。此外,一些材料供应商与施工企业达成共识,开具的票据只是简单的收据凭证,并没有正规的发票,材料价格无法在票据上面得到真实体现,这就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高估冒算现象严重,人员专业水平较低
对于部分建筑装饰企业来说,内部编制的定额子目存在严重的项目不全情况,因此,在向建设单位索要工程造价款时,往往漫天要价,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即便按照现行的装饰定额进行报价,施工企业也趁机钻定额子目不齐全的空子,胡乱套项、高估冒算,工程竣工后,造价核定值与标准定额之间出现较大出入,使建设单位蒙受了巨大损失[2]。另外,由于部分施工企业在招录专业的造价预算人才时,往往考虑人才的学历与学识,却忽略了实际工作经验,在编制造价预算时,没有相关的从业经验与现场灵活应变能力,导致预算项目遗漏的情况,进而出现概算中估算超了,预算中概算超了,结算中预算超了的“三超”现象,使装饰工程造价难于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现场施工管理混乱,施工技术力量薄弱
建筑装饰企业数量的增多,也使装饰工程的专业技术大打折扣,一些没有资质,没有施工能力,没有技术含量的包工组织混入专业的装饰工程队伍当中,在实际施工中,现场管理一片混乱,施工上岗前没有技术、质量、安全交底程序,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人为操作失误与盲目施工情况无人制止,材料使用以次充好,工程造价管理形同虚设,给工程转包方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比如某一顶棚的装饰工程,在竣工一年后,便出现了裂缝与隆起现象,在二次改造时,施工企业承担了近50万元的返修费用。
二、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应对策略
(一)实施精细设计,规范造价管理
建筑装饰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管理息息相关,作为工程施工前的关键程序,上级主管单位必须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选定资质等级过关、专业设计能力过关的设计单位。设计单位必须第一时间进行现场勘验,深入工程项目实际,对设计方案从经济视角予以全面分析,进一步优化设计理念,遵循“经济、适用、美观“的设计原则,切勿追寻高精尖的设计元素,而忽略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设计人员必须树立高度的工程造价意识、主人翁责任意识,精打细算,精心设计,时刻秉持与时俱进的工作态度,积极应用新材料,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为施工企业制订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预算提供有力参考依据。
(二)完善预算定额体系,强化施工管理意识
建筑装饰企业应进一步完善工程造价预算定额体系,对工程造价实施事前控制,事前管理,及时收集和整理涉及工程造价方面的材料,比如建材市场价格趋势、机械设备台班定额、人工费用等,对不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预算定额结合装饰工程实际进行合理调整。管理人员与现场施工人员应强化施工管理意识,在施工过程中避免浪费现象的发生,严格执行定额标准以及相关费用的计取规定。关于材料供应商的选择,应从源头抓起,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材料合格供应商数据库,针对混凝土、涂料、板材、装饰配件等材料,应在数据库中进行仔细筛选,遵循“优中选优“的原则,确保材料质量符合施工标准要求。
(三)夯实专业力量根基,严把资质审查关
为了防止部分资质等级低、专业施工能力差的装饰企业滥竽充数现象的发生,建筑主管部门以及建设单位在资质审查阶段,必须从严审核施工企业的资质等级、技术力量、施工人员素质等要素,对假大空的施工企业坚决予以取缔,永久取消其进入建筑装饰市场的资格。针对招投标阶段任意哄抬标价或者恶意压低标价的行为,必须严厉予以打击和惩治,取消这些施工企业的投标资格,如果施工过程中,在材料使用上以次充好,在现场管理上涣散无序,在造价定额上子目不全,建筑主管部门有权吊销其营业执照,并及时更换施工单位,此外,当施工企业资格审核通过后,应根据相关规定颁发《施工企业取费资格证》,使取费过程公开透明,确保有据可查[3]。
(四)规范装饰材料价格管理,建立长效价格沟通网络
在建筑装饰工程中,工程造价有80%的费用来自于装饰材料,因此,装饰材料价格管理是施工全过程的重中之重。目前,装饰材料市场点多线长,材料种类多,更新速度快,材料供应渠道遍布四面八方,面对这种情况,国家及地方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应建立一个装饰材料价格的沟通网络,将全国各地的材料价格实行资源共享,材料供应商以及施工企业的材料采购部门能够第一时间了解装饰材料市场的价格走势。借助于沟通网络,供应商之间应达成共识,减少材料的上下浮动区间。此外,根据国家的宏观调控政府,针对装饰材料的生产与营销,应实行许可证制度,建立健全市场准入机制,以此规范装饰材料市场价格管理,给正常的经营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政府法律支持。
结束语:
建筑装饰企业要想走出工程造价管理的困局,首要任务是转换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站在高位、放远视角、平衡心态,优化企业内部的工程造价管理格局,使工程造价预算顺应当下市场总体发展趋势,精心组织、精细管理、遵照定额标准、严守国家政策,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愿景。
参考文献:
[1]刘涛心.建筑装饰装修工程造价管理及成本控制措施[J].装饰装修天地,2019(9):15.
[2]童峥.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7):1509.
[3]于艳.我国建筑工程中的装饰装修造价控制与管理[J].中国房地产业,2019(9):239.
论文作者:文凯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9
标签:施工企业论文; 建筑装饰论文; 材料论文; 定额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装饰工程论文; 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建筑细部》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