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22)
【摘 要】郭峪古城建成于明朝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以高大、坚固、窑洞密布的城墙著称,城墙内有大量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防御建筑和祭祀建筑。住宅形制规整,磨砖对缝,做工精美,是研究中国古建筑的重要案例。保护和延续郭峪古城的建筑特色和传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城墙;建筑;民居;保护
The Conservation Status of the Ancient City GuoYu
Shi Yuan-yuan
【Abstract】The ancient city GuoYu was established in Chongzhen eight yearsMing Dynasty (1635 AD). It is famous for the tall, strong, densely dispersed cave walls.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well-preserved houses of MingQing dynasties, defensive structures and ritual buildings within the city walls. It is an important case study of Chinese ancient buildings for its neat residential shape planning, well milled bricks and exquisite manual work. To protect and continue the architectural features of the ancient city GuoYu has a very meaningful significance.
【Keywords】City Walls; Buildings; Residences;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TU7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6)22-0180-02
郭峪古城位于山西省南端,沁河流域,属晋城市阳城县所辖。据传郭峪村初建于唐代,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村落。郭峪紧邻河南省,与陕西省也相隔不远,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加上铁矿藏丰富,所以在明朝后期发展起来,形成一个富裕的乡村。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四月至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四月,陕西农民军在两年间先后四次攻打郭峪,烧杀掳掠,导致郭峪村乡野凋敝,民不聊生。为了抵御流寇侵袭,在当地名人望族之一,曾任顺天巡抚的张鹏云的提议下,当地村民于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正月十七开始修建郭峪城。村民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到当年十月份就竣工完成了。建成的郭峪城占地18万平方米,城墙高耸坚固,并且布置了数十门铁炮用以御敌。当年农民军在阳城附近频繁活动,伺机劫掠,郭峪虽然近在周遭,但因城防严密,百姓安居城内,虽不免生活困窘,但人身安全无忧,得以安然度过荒年。此后郭峪村民又于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在村内富户王重新的带领下,于城内高地上修建了高达七层的豫楼,进一步加强了村子的防御能力。郭峪村民风淳朴,崇文好德,明清时期文风鼎盛,走出了十几位进士,二十余名举人,居高官要职的常有郭峪村人。村内修建的官宅规模宏大,数量众多,质量上乘。到清康熙末年,随着清政府禁止开矿、禁止民间私自炼铁,郭峪村逐渐走向衰落,各处建筑出现了坍塌倾颓,不复往日的繁盛和风光。民国年间郭峪村民曾经在村长的带领下修复城墙,但在建国后土改过程中重新遭到破坏,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又修复了部分城墙。近年来,郭峪古城以其珍贵的明清建筑遗存、独特的防御式格局受到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重视,保护和维修工作紧随其上,其历史面貌正在逐渐恢复中。
郭峪古城的城墙在明末建成时高三丈六尺,合12米,宽5.3米,周长1400米,巍峨壮观,是郭峪的象征和屏障。经过三百余年的岁月磨炼,目前仅有东、北两面城墙相对完整,西面残存约百米,南面的城墙已不复在。郭峪的城墙之所以著名,并不单纯因为它的高大,更主要的是因为它的结构特殊,世所罕见(图1)。除了一般城墙具有的城门、雉堞、角楼外,郭峪的城墙由城内至城外分三层递增高度,在每一层上都增建窑洞。这些窑洞平时可以用于村民生活,战时则可以驻军、储存战备用品等。据说郭峪古城的城墙上共有628眼窑洞。正是因为这些数量巨大的窑洞,所以郭峪才得名蜂窝城。郭峪的城墙不求平直,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与城内的民居建筑共生,对外威严,对内亲切,有些地方能看到住宅的屋角紧挨着城墙。城墙在城外形成了高大完整的立面,在城内则形成了具有现代建筑几何形态构成式的丰富造型。当地政府于2015年4月8日启动了郭峪古建筑群城墙一期保护修缮工程,有计划、有根据地对城墙进行修缮。修缮的原则是不改变城墙原来的位置和布局,不改变原来的型质,不改变原来的结构,不改变原来的工艺。目前工程进度良好,城墙的面貌得到了梳理和提升。
郭峪古城中数量最多的是民居建筑,目前保留下来的明清两代的宅院大概有四十处,房子一千余间。这些民居所反映出来的明清时期的建筑格局、建筑做法、建筑形态是研究中国民居建筑的活化石。郭峪古城中的民居多为砖木结构:底部是青砖铺地;墙身是砖墙直接承重,或者由木柱、石柱承重,柱间砌空斗砖墙;建筑上部都是抬梁式木屋架、坡屋顶、瓦屋面。建筑外部用清水青砖墙、木窗木门扇、木质栏杆、栏板和灰瓦,历经数百年风吹雨打而呈现出一派沧桑古朴的景象(图2)。村子里的民居以四合院为主,也有三合院。历史上一些官员富户的宅院有几进或几列院子,如张鹏云的老宅曾经是有六个院子的大宅,窦家大院是由按照“田”字形排列的四个四合院组成的,被称作棋盘院,谭家院是“一连三院式”,等等。住宅通常是坐北朝南,正房和厢房以三开间为多。单层房是少数,大部分是二层,也有一定数量的三层建筑。三层的房子一般是四合院或三合院的正房,厢房和倒座一般都是二层,所以郭峪村的房子比较高大。目前从遗留下的宅院中仍然能够看到令人叹为观止的牌楼式大门(图3、4),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灵活、精巧的楼梯布置和空间利用,可以想见当年屋宇林立、粗犷与细腻并重的北方民居的典型景象。现在很多宅院都有破败的情况。曾经的大宅支离破碎,分别属于不同的主人,有的已经坍塌,遗存下来的宅院也有局部的墙颓屋漏、楼梯不见、二层走廊地面破洞、栏板断裂不全等状况。古城里的住宅目前仍属村民所有,房子里都有当地村民居住。这种情况有利也有弊。好的方面是,村民仍按照传统习俗在传统民居中生活起居,建筑功能得以保留和延续,古城的生活氛围浓郁。不好的方面是,村民根据自身的生活需要对建筑进行维护和改造,有些做法破坏了民居的建筑特色,在游客参观游览的时候也有不便。政府或文化部门想要对民居进行加固或升级改造、以及配套设施完善等工作时也会面临着各种利益纷争而难以推进。
郭峪古城中现存的明清建筑物中除了城墙和民居外,还有两个特别精彩的建筑,就是豫楼和汤帝庙。豫楼位于城的西北方向,宽7.5米,长15米,高33米,这样1:2:4的比例关系造就了不同寻常的高耸之势,凌驾于古城所有建筑之上(图5)。战时豫楼是全村的瞭望塔和指挥中心。而且豫楼形制特殊:入口在一个和普通民居没有两样的三合院里,在院子的底部有一座两米多高的台子,台子大约15米见方,台子底部是豫楼。豫楼一层高度的外墙中央是一个突出的半圆形拱券,拱券两侧各有一组细长的石台阶,可以到达楼的入口。从入口进去是二层的地面,从这一层可以沿楼梯到达最高的七层,俯瞰全城;也可以从一个隐蔽的楼梯下到一层,一层外墙上没有窗户,只有通气孔,内有石碾石磨、石灶台,竟然还有一口井。顺着一座靠着一层外墙设置的陡峭楼梯可以继续下行,然后是曲折漫长的地道,地道为砖砌拱券结构。据考地道有两条,分别通向王家十三院和村外,考察过程中发现目前开放的只有通向王家十三院的一条地道开放,另一条地道状况不明。这种形制的碉楼在我国古村落中及其少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豫楼的七层还是坍塌的,后经修缮,目前整座楼状况良好,有专人管理和维护。穿越地道的体验非常吸引人。汤帝庙位于城内西侧,始建于元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明清时期多次整修,包括明嘉靖年间因火灾损毁,后于万历年间修复,清顺治年间也曾整修。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大殿出现了整体向北偏移的情况,后经拉直扶正,现存庙内建筑主要是在2000年修饰而成的。汤帝庙在历史上既是村民祭祀的地方,也是议事、表决、村社活动的场所。大庙是四面围合式布局,中间是高差三米的两层院落。北面为正殿(图6),南面是戏台(图7),下院东西两侧是两层建筑,下层为客房,上层做看台。正殿是一组大木作建筑,面宽九开间,因为有谮越的嫌疑而分为三个大殿使用,中间供汤帝,左右分别供奉关帝和昭惠王。大殿斗拱雄壮,七铺作,柱间斗拱施一垛,单檐悬山顶,举折平缓,屋脊上饰黄绿色琉璃瓦及五组琉璃雕塑。虽然经历数次修缮,但是依然保留了原始的尺度和做法,气势恢宏。斗拱及梁架上的彩绘剥落得很多,木柱上的漆面也很不完整,倒是与庙宇的古朴气氛很是协调,如果粉饰一新反倒会让人有看到假古董的不愉快。如何在保护古建筑的安全和延续其历史风貌之间找到平衡,是文物保护工作者必须谨慎拿捏的问题。
客观地说,郭峪古城的保护并不是大张旗鼓地进行的,步子也不是迈得很大,但是正是得益于这种谨慎和保守,才给现代人保留下了这个原汁原味的明清古城。现在有很多所谓的古建保护工程做得太多、太过,让人看了“耳目一新”,难以和历史朝代发生联系,丧失了文物本身的历史感。在这一方面,郭峪古城非常难得的既留下了历史的形态,也延续了历史的神韵,是非常值得肯定和珍重的。当然,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古城向游客开放是大势所趋,所以郭峪要在市场条件下,平衡村民和游客两者的利益需求。笔者认为,一定要让村民继续留在古城中生活,这样才能延续古城的魂,不至于沦为一座徒有其表的陈列品。虽然建筑史的书上经常花很多的篇幅介绍宫殿、坛庙和陵墓,但遍布中国大地最大量的建筑形式还是各式的民居。民居也是最能触动人们心灵的建筑载体,保护民居就是保护我们的民族记忆。
郭峪古城凝聚了中国老一辈建筑工作者的心血。上世纪九十年代,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陈志华、楼庆西、李秋香三位老师共同组创的“乡土建筑研究组”,调研、测绘了大量的古村落建筑,其中就包括郭峪村,给郭峪留下了一批难能可贵的原始资料。1998年,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参观郭峪古城,称赞其是“中国民居之瑰宝,雉堞高城郭峪村”。经过当地政府和文物工作者的努力,2006年,郭峪古城的整个古建筑群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郭峪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有这样的保护基础和日益提高的大众对村落保护的自觉性,郭峪古城应该会有更好的未来。
作者简介:石媛媛,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教授。
论文作者:石媛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知识》2016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9
标签:建筑论文; 城墙论文; 民居论文; 古城论文; 村民论文; 明清论文; 崇祯论文; 《建筑知识》2016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