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李永健[1]2000年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人力资源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如何建立科学、高效、系统、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最大限度的发挥人力资源的整体效能已经成为管理学界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之一。 我国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脱胎于传统的人事管理体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我国传统的人事管理体制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国家公务员暂行条理》、《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等法规的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现代人力管理制度进入了新的阶段。尽管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促进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好秩序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还处在初步的发展、建立阶段,制度本身并不完善,管理制度下的一些机制还存在明显的弊端,例如:激励机制过于单一,任用机制缺乏透明性,监督机制不具全民性,考评机制不全面等等,所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开发利用,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市场经济的的高速、健康发展不相适应。 国内外的学者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制度建设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呼吁亟待建立一个科学、高效、系统、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以促进知识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以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为研究对象,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着重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激励机制、任用机制、监督机制、考评机制等几种机制发展的现状、存在的弊端及原因,并针对存在的弊端提出了改进措施。在研究如何发挥激励机制、任用机制、监督机制、考评机制等作用时,分别将“以德治国”思想引入激励机制,强化了精神激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要作用,将“三个代表”思想作为考评、任用干部的基本内容和原则之一,以及探讨了如何发挥监督机制的前瞻性作用等问题,旨在对如何建立完善的、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发挥一些积极的作用。

周传蛟[2]2006年在《社会转型期社会保障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是社会个体成员幸福安康的本质需要。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社会转型进程明显加快,伴随着这一进程,出现了人口老龄化、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社会结构分层增多、弱势群体规模扩大、社会保障待遇分配不公等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在社会转型中,解决这些新生问题,从制度上消除、化解诸多不和谐因素,需要建立一个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此背景下,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不可避免地被推到了历史的前台,这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反思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得出的必然结论。研究社会转型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无论是对深化和完善理论本身,还是对确立现实的发展道路,都有着重要且深远的意义。本论文从社会保障概念的内涵、社会保障的特征与功能入手,充分运用制度分析、比较研究、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着重考察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演进的历程,探讨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范畴的涵义,提出了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思路。全文分为导言和正文两部分,正文部分共有6章内容。导言部分主要阐明了选题的理论背景与实践背景、论文选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详细综述了社会保障理论研究现状、理论成果及不足,说明了研究方法,并概述了全文的结构框架、主要观点和创新点。第一章分析了社会保障概念的内涵、社会保障的特征及功能。首先,本章从广义与狭义两个层次界定社会保障概念的内涵,提出与中国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内涵;其次,从七个方面论述了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第三,分析了社会保障的经济、人本、政治和社会功能。第二章分析了计划经济时期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首先,划分了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与发展的四个阶段;其次,分析了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特征;第三,对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做出正反两方面的评价。第三章论述了中国社会转型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出的要求。首先,阐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进入加速期;其次,从工业化进程、社会结构分化、经济全球化、“三农”问题、人口老龄化、人口政策、转型期的就业形势等

张瑞岚[3]2014年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政治发展是世界各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普遍性问题,也是我国建国后所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思想,并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实践中取得重要成就。目前,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到了关键时期,而政治体制改革更成为影响整个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梳理、总结和凝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对于现阶段中国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分四个部分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进行分析和考察: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表达本文写作的整体构想。此部分在界定“政治发展”、“政治发展思想”等核心概念以及与选题相关的其他概念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的现状,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首先,梳理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渊源与历史资源,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政治发展的思想、现代西方政治发展学说、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及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其次,具体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分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初步形成阶段:1978至1989年:“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1989至1997年: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997至2002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基本形成阶段:2002至2007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007年至今:“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基于文献分析,主要考察:第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要求和道路的思想,即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以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第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政治发展的任务和途径的思想。首先,民主和法治作为中国政治发展基本任务,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主方面,通过研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强化权利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等思想,系统地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从立法、执法(执政)和法治观念的角度,研究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培育和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以探讨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思想。其次,研究以政治体制改革为途径推进中国政治发展的思想,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思想。文章的第四部分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特点和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主要特点是坚持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的有机统一、坚持人民大众的立场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从中国国情和现阶段的实际出发、吸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其重要意义在于:在理论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政治发展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中,指导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实践,并为新形势下中国政治发展指明了方向。

孟荣芳[4]2014年在《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碎片化》文中指出人口老龄化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普遍趋势,而对于我国而言,"老年人口基数之大、老年人口抚养比之高"特征异常显著,而且老年人口的地区分布不均衡,更多老年人分布在农村地区。在当前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情况下,老年人经济状况分布不均衡,老年人口的贫困发生率较高,所以由政府主导和提供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对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具有极其重要意义。但目前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呈现出"身份制"和"区域分割"的"碎片化"状况,造成了不同制度身份的老年人和不同区域的老年人,享受的养老金待遇水平差异性极大,造成了制度的不公平,同时也使得这项国家基本制度缺乏应有的制度刚性和持续性,因此对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碎片化"的制度原因进行阐释,有利于从根本上对制度进行整合。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作为国家基本制度,其突出特征是:国家是相应的责任主体,国家权力对社会基本养老保障的制度安排具有重要影响,前者突出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责任,并且这种国家责任来自于社会公民权利的让渡而形成的,因此保障和实现公民权利是国家应尽的责任。国家责任的范围引领了国家权力对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干预的范围和方式,国家权力在制度中的角色错位是造成制度"碎片化"的根本原因。同时由于地方政府对国家权力的分享,造成国家权力对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主导作用更加复杂化,而正是由于这种权力分享,使地方政府具有更多自主性,进而造成了地方政府在博弈中综合制定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形成了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对国家权力在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中的角色错位是本研究的重点。首先,由于国家权力没有坚持公正立场,在制度安排中对不同群体进行"选择性庇护",进而形成了 "身份制",即不同群体间适用不同管理方式并享受不同水平养老金待遇,这种对于社会公民差别对待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安排,从根本上损害了社会保障制度追求公平性的根本宗旨。其次,地方政府对制度安排形成了"区域差异",即不同统筹单位之间的养老金制度安排不同。第三,在"身份制"和"区域差异"之下,当社会公民的制度身份转变和区域迁移时,就会遭遇制度性障碍和福利待遇的损失,从而导致这种转变并不容易。本研究的分析思路为:第一章为导论部分;第二章论述了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作为国家基本制度,其原因及具有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应然层面的国家责任以及实然层面的国家权力问题,关照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通过"身份制"和"区域差异"的二维变量解析目前制度"碎片化"现状,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阐释。从宏观角度而言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形成了"福利科层制"的制度安排,中观层面的制度安排遵从"差序格局"逻辑;从微观视角运用公平理论对社会个体的公平感进行分析,即个体或统筹区域间会从横向与他人比较、纵向与自己之前情况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当前的制度安排是否公平。第四章到第七章是本研究重点部分,集中分析了国家权力如何导致了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身份和区域"碎片化"。第四章用"权力-庇护"框架,对中央政府权力在制度中的角色错位进行分析,认为由于中央政府对不同人群的选择性庇护,对不同群体适用不同制度安排,由此导致了制度的身份制分割,但改革的顺序却是由庇护边缘群体向核心群体扩展。第五章用"权力-博弈"框架,对地方政府权力在制度制定过程中的利益博弈进行分析,认为由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分权,地方政府在综合了地方利益,同时考虑中央利益、企业和公民利益的综合博弈状况下制定地方层面的社会养老保障政策,由此造成了制度的区域差异。第六章用"权力-剥夺"框架,对社会公民在"碎片化"的制度安排下,其身份转变和区域迁移过程中的权利剥夺和利益剥夺情况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身份和区域"双重转移"的农民工群体的权利和利益被剥夺情况。第七章指出了整合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碎片化"的路径,重点强调了顶层制度设计、"去身份化"以及区域差异整合的路径。第八章是研究结论和研究余论。

罗斌[5]2011年在《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制度建设》文中研究说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过去30年,我国经济发展依靠投资和出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我国经济之所以保持长期的平稳、高速增长,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我国凭借劳动力等要素比较优势和外向型产业发展战略,及时把握住国际第三次产业转移浪潮机会,迅速跻身于世界制造业的大国地位。但是,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过于依赖第二产业,过于依赖物资消耗,经济增长方式很不合理。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求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这为我国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促进生产要素向效率更高的产业转移,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明确了方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一个重大命题,是一个涉及产业经济学和协同学的理论和方法,并要求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重大课题。三次产业协同带动涉及的内容很丰富,需要从资源禀赋、区位特点等要素出发,对三次产业的现状、影响因素分析,包括所必然涉及的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相关政策和市场规制作用,以及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时间序列进程、动态过程和实质、主导产业和接替产业的短期与长期的权衡和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空间展开过程,甚至三次产业的产业链的深化与拓展带来产业集聚、产业转移的动态比较优势和要素流动分析、三次产业协同带动指标体系的内容和框架结构等等。作为博士论文,显然不可能对所涉及的这么多问题——进行有深度的分析和研究,为了说清楚主题,不少很重要的问题虽然我也思考和研究过,但我在本文中只能忍痛割爱,不去涉及。为了全面实现小康,西部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经济需要大力发展的地区。西部大开发虽然已经整整十年了,但在产业发展模式上仍然存在着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其中重要的是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三次产业发展的孰先孰后、重点何在一直是讨论甚至争议较大的问题。本文除了论证三次产业的协同带动是别无选择的道路外,重点是要明确实现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根本在于制度建设。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制度与政策虽然存在着区别,但制度与政策密不可分,制度建设通常是通过若干政策的制订实现的。所以,本文在对制度建设进行论述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从产业经济学的规制角度,对政策措施的采用与实施用较多的篇幅作出了说明。本文立足于产业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借鉴和吸收复杂科学尤其是系统论和协同学等最新研究成果,采用系统仿真、演化动力学和计量经济学等现代研究方法,对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内在作用机制、外在表征形式、外在或内生条件的影响因素等诸多方面展开理论和实证的研究。这个思路构成了本文的逻辑线索和写作脉络,在章节安排上:第一章:论文研究目的、方法和结构。首先提出本文研究的问题及研究的目的,说明选题的由来,指出研究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制度建设的意义和目的。随之介绍研究方法,立足于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借鉴协同学、系统学等学科理论,融合主流经济学学术规范和传统,结合理论和实践;坚持实证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历史与逻辑分析相统一、广泛采用比较分析等方法,加深对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制度建设这一问题的认识,提出相关建议。着重介绍了结构体系的安排,并总结可能的创新点。第二章:理论及文献综述。综述后续研究的理论平台及研究现状。介绍本文研究需要涉及的理论体系,简介了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及模式、产业区域布局理论以及新制度经济学和规制理论。重点对近期关于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的理论文献、政策及成果进行梳理综述。第三章:对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认识。本章是全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在分析三次产业协同带动提出背景,明确这一概念提出原因的基础上,给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定义,分析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内涵。并说明提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重大意义,指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是我国产业发展到现阶段的客观要求。三次产业协同带动是经济良性循环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根本途径和重要内容,也是对经济增长理论的创新。这一章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也采用了定量分析的方法,给出了量化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模型,并对模型的使用方法和衡量标准做了介绍。第四章:对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具体认识。在分析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地区的特殊情况,具体地阐述西部这一特定区域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内涵。首先是站在区域对比的角度,突出重点,分析西部地区三次产业的现状,找到与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差距。从现实出发,明确指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对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发展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同时,分析实现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约束因素。通过对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具体的分析,以此区别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共性和个性,提出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设想。第五章:研究现阶段制度不能充分发挥促进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作用的原因。本章是后续研究的引子,主要说明在西部这个区域,历史上产业发展各阶段同制度建设密切相关,尤其是西部地区三次产业的现状存在着明显的制度成因,进而探寻现阶段制度的缺失,为后续构架促进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制度建设勾勒出重点。在本章中分析制度建设对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效能,实证考察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发展的各个时期同当期制度的关系,探索西部地区三次产业现状的制度建设成因及影响制度的重大因素,详细梳理现阶段制度对促进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存在的欠缺。第六章:给出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制度建设建议。本章构建建设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制度建设框架,给出建议,是全文研究的落脚点,也是研究的实际意义所在。首先就促进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提出了研究制度效能的理论模型,并说明影响制度效能的各方面要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加大总量供给及其针对性、提高制度效率、健全实施环境、完善制度变迁路径及方式等建议,来增强制度对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效能,完善制度建设。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并对未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可能的创新:一、过去我国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使用较多的是“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三次产业协同带动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个全新理念。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这一新概念进行有独自见解的探索。并具体紧密结合西部的实际,从多个方面分析西部地区的三次产业协同带动。首先是从深度认识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角度出发,将带动和协同有机结合起来,认为三次产业的发展都具有主动性,三次产业都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三次产业的带动性是一种互补关系。不仅认为三次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着很强的关联度,并认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涉及到产业链、区域、特殊同常规等几个层面。同时,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有很强的全局观念和现实针对性。进而,在多种约束因素下认识西部这一特定地区的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分析西部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现状及其与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差距,研究中强调现实约束因素,从全国特别是西部地区现阶段经济发展的特点、西部地区资源禀赋、国际经济形势、西部临边区域环境等方面具体认识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强调内外环境适应性,找到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发展的着力点。二、通过分阶段地梳理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同制度的关系,明确提出制度不仅是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制约因素、影响因素,更为重要的是统领、协调和促进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关键因素。通过探索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历史和现状的重大制度成因,及制度建设对促进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缺失;系统梳理影响产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并从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角度,分析现有制度建设的不足,提出为促进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需要完善的制度建设要点。三、从制度建设的角度研究西部地区三次产业的协同带动问题,并给出了建议,构建促进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制度建设框架。在全面分析相关制度建设的基础上,考察制度供给的来源,强调增强制度供给,特别是政策扶持;分析制度发挥作用的机理,强调提高制度效率;研究制度实施环境的组成,强调完善实施环境;探索制度变迁的路径和方式,强调推动制度变迁向更高级层次演变,提出通过这四个方面来全面增强制度建设的效能,系统性地引导和促成西部地区三次产业的协同带动。同时,针对制度建设框架引进系统控制理论,强调通过组合的方式构建制度建设框架来系统性地发挥制度建设效能,并强调制度建设自我完善的生命成长性。目前还没有人做这个工作。不足之处: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制度建设这个课题研究内容涉及十分广泛,作为博士论文难以详尽论述,加之作者水平有限,不尽不到之处,万请见谅。

高岩[6]2015年在《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提升研究》文中提出校长的领导力建设一直是学术界比较关注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的加速推进,中小学校长应该是教学领导者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小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基础教育的实施场所,其教育不仅仅在于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在于唤醒每一个人的人性,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的人完整的人,成为社会的有用之人,这是中小学教育的精神体现和价值追求。中小学校长处于学校管理系统的领导地位和决策地位,其自身拥有的权力与内在素质成为一所学校不断发展、超越的重要前提,校长要领导好学校和发展好学校,发挥对学校的“灵魂”作用,取决于他的领导力。校长的领导力有多方面表现,教学工作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领导胜任力必然是校长领导力中最为重要的核心能力,它不仅是校长职业区别于其他管理工作的主要因素,也是衡量校长专业化水平的根本指标。因此,本研究以管理学、领导学、组织行为学和胜任力研究相关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360度反馈法、行为事件访谈法、焦点团体访谈法,采用量化分析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以期为中小学校长整体素质的提升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全文共分五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对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的本真追寻。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的内涵非常丰富,涉及到领导能力、教育理论、教学领导、胜任力等范畴。但限于时间和精力,也为了研究的深入,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的本体解读仅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的内涵阐述;二是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的特征剖析。同时,为了避免混淆和对相似概念进行区分,还对教学领导和课程领导、教学管理、行政领导;胜任力和能力、胜任特征等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分析比较。第二部分是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来源及结构分析。本部分从五个方面分析了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的来源并以此提出了五个结构要素,其分别为目标决策能力、组织管控能力、业务指导能力、质量评估能力以及条件保障能力。在探讨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作用机制的同时提出了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基本模型,即五力模型。第三部分对中学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的现状进行了考察。在借鉴了Hallinger等人的校长教学管理量表、Maehr & Ames的教学领导量表、Murphy的校长教学领导统整架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制了《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在重庆、四川、山东、黑龙江四省市范围内选取了17个区(县)50多所中小学的3000多名教育工作者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发现,中小学校长的教学领导胜任力整体水平不高,现实中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普遍高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地区的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由于中小学校长在教学领导胜任力结构上的认识偏差,致使各地的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也正是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价值所在。第四部分探讨分析了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提升的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发现,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的提升是受到多方面条件和因素影响制约的。它既有国家政策因素的影响,也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直接或间接管理、干预有关,同时社会环境、家长的过度期望也直接对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产生影响。除此以外,学校的师资队伍水平、学校氛围等都不同程度制约着校长的能力提升与发挥,更为重要的是,校长自身的思想理念、能力素质、精力投入等更是胜任力的提升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第五部分探讨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的策略提升。提升策略主要有四个:一是理念提升策略。理念提升策略从善于自我反思、坚持终身学习、坚持教学为主的思想等方面提升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二是角色嬗变策略。角色嬗变策略从正确认知校长角色、遵循和把握教学规律、实现校长职业化角色转变等方面阐述提升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的方法。三是能力强化策略。能力强化策略从加强自我教学领导修养、强化教学领导的实践历练、实施教学规范化管理三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的方法。四是环境支撑策略。校长的教学领导胜任力的提升,不仅有校长自身因素的影响,外部环境的影响也非常重要。因此,教育管理部门要不断加强校长专业化发展和职业化制度建设,要转变评价考核方式、定期开展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工作的相关培训、提供校长教学领导实践发展的专项课题等方式支持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本研究的创新之处表现在:一是研究视角上的创新。突破了过去单纯从领导理论的角度研究中小学校长领导能力建设问题的现象,使单一视角分析框架变为领导学、管理学、教育学的多维视角分析框架,为中小学校长领导能力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维和研究视角。这一认知意向的多维化和丰富化,不仅在横向上扩展了中小学校长领导能力研究的问题域,在纵向上也加深了人们对中小学校长领导能力特别是领导教学能力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改变长期以来中小学校长只是行政负责人的片面认识;二是研究内容及结果上的创新。其一,通过对教学领导、胜任力等有关文献的系统梳理和综合分析,提出了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的问题,并对其内涵进行了理性阐释;其二是构建了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胜任能力模型并提出了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的提升策略。

梁春鸿[7]2003年在《21世纪中国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战略的竞争。大力实施人才战略,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也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开启富民强国兴党大门之急需。执政党领导人才是人才研究的一个特殊领域,是统率其他各类人才的人才,代表着党和国家的未来,是最可宝贵的人才资源。中国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是指未来我国领导人才如何发展、如何壮大的总体构想和谋划。概括起来说,构筑21世纪中国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必须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需要出发,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加强领导人才执政为民的能力建设为主题,以调整和优化执政党领导人才结构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努力建立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执政党领导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的局面。这是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关键一招。本论文在学术研究方面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把人才战略作为经济与政治发展的统一命题来考察;二是把人才战略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命题统一起来加以考察;三是把过去、现在、未来的人才战略作历史、辨证的统一考察;四是把我国人才战略与国外相关问题作比较研究考察;五是把人才战略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作为统一体加以考察。通过探索性的系统研究和开拓性的理论阐述,初步形成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的理论框架。论文主体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研究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的基础理论和现实依据,主要体现在第一、二章中。第一章着重进行理论分析。主要是概括地论述了领导人才的特征、本质、地位和功能,通过对人才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城镇化战略和“走出去”战略关系的论述,提出人才战略是诸多战略的制高点。同时,阐述研究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的历史必然性和极端重要性。第二章主要作现实分析。论述进入新世纪,我们党执政环境的巨大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当正确认识执政党领导人才的现状,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必须认清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以形成正确有效的战略指导。我们党为加强领导人才队伍建设,积累的宝贵经验,应该成为实施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的优势。而我们的劣势是领导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这是在未来发展中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并使之达到扬长克短的根本变化。因此,对症下药,提出新的战略,对执政党领导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具有全局性的长远意义。第二部分研究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的主体部分,包括第三章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的指导思想和目标,第四章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的重点和步骤。着重研究领导人才战略指导思想的形成和特点,强调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发展为主题,坚持以人为本,调动海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阐述确定领导人才战略目标需要处理的若干重大关系,要紧紧围绕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人才保证这个目标,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精良、结构合理、环境优良的领导人才队伍,努<WP=3>力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为此,必须实行科学的富于实效的决策,突出重点、兼顾其他,有步骤、分阶段地加以实施。论述选择战略重点和确定战略步骤,是实现战略目标的部署和对策。着重阐述我们应当突出以培养和造就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可持续发展的高中级领导人才队伍为重点。围绕这个关系党和国家发展前途的全局性的重点问题,加强领导人才执政能力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培养选拔优秀年轻领导人才,深化领导人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领导人才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同时,阐明事物不但在空间上表现为整体和部分,而且在时间上表现为过程和阶段。21世纪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的目标,是一个大的长期的人才发展战略目标,只有通过完成一系列相衔接的阶段性战略任务,才有可能最终实现。因此,划分战略步骤也是实现战略目标的部署和对策,并且提出部署21世纪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三部分研究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最生动和具体的部分,包括第五、六、七、八章。第五章提出确立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人才观,强调观念变革是造就高素质领导人才的先导。第六章把“三个代表”与“三大规律”的认识贯通起来,论述了着力提高执政党领导人才的综合素质,是全面实施领导人才战略的核心内容。第七章提出并阐述完善和创新领导人才战略的“六大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才辈出局面的形成,是实施人才战略的根本保证。第八章论述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的与时俱进,21世纪中国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的总体发展思路,总结中国共产党实施人才战略的宝贵经验,比较其他国家实施人才战略给我们的有益启示,树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人才战略,把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可

冯乐坤[8]2015年在《国有财产的中央与地方分权研究》文中认为自继受前苏联公有制中的国有财产理论以来,我国国有财产范围不仅极其广泛,又遍及全国各地,因国有财产统一由中央作为统一主体进行具体管理也不现实,为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国有财产一直存在着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分权管理,中央与地方一直分享着国有财产的利益,各级地方对其直接支配的国有财产事实上已经处于享有所有权之实,但各级地方所直接支配财产仍然被视为国有,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冲突就会不断发生,为此,在借鉴前苏联后期以及俄罗斯立法转而采纳对国有财产实行的中央与地方分别所有以及各主要国家所采纳地方所有理念的基础上,我国理应赋予各级地方对其直接管理支配的国有财产享有所有权。不过,我国地方所有是将部分国有财产主体从国家变更为地方,地方所有财产其实就是对国有财产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具体进行财产分权的结果,立法就应确定中央与各级地方之间对国有财产的具体划分标准,各级地方所有财产范围也就最终得以确定。然而,受各国行政区划所形成的各个地方均为地方所有权主体的影响,地方所有层级往往与地方层级具有对应性,地方所有权的形成其实就是以各国不同的行政区划制度为基础,既然我国目前行政区划所形成的地方层级实行三级或者四级模式,我国地方所有层级理应分为省级、地级、县级、乡镇级等层级,因现实中的我国地方层级处于变动之中,地方所有财产必然会面临在各级之间进行具体分割,具体分割标准理应予以明确。当然,未来立法在对地方所有财产规定的过程中,不仅要适用各级地方所有权平等、利益衡量的理念,也要采纳“一般+分散”的立法模式,即宪法、民法进行一般性规定的同时,相关单行法也应对其加以规定,尤其要允许各地方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形而对各级地方所有财产范围进行规定。

赵志鲲[9]2015年在《大学教师激励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学教师管理制度关乎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术研究的水平,也关系着大学这个学术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大学教师管理制度对教师行为既有规范和约束作用,同时,也有很好的激励作用。理想的大学教师管理制度能有效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安心学术,乐于教书育人,从容进行科学研究。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目前,大学教师管理工作中却常常呈现出另外一种情形: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下降,大学教师为发表论文而研究,学术不端现象屡见不鲜;大学教师管理制度本应有的激励功能未能充分有效地释放出来,学术组织的特殊性被漠视,激励工作背离大学教育和学校管理的客观规律;大学教师激励制度不但没能很好地发挥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功能,反而导致教师的行为偏离其应有的轨道,远离了制度设计的初衷,加上多重因素的影响,激励工作背离其本真的追求,大学教师激励中出现诸多问题,激励效果不尽如人意。导致大学教师激励工作出现问题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来自大学外部的影响,也有来自学校内部的因素:社会转型期的种种矛盾与困惑,政治、经济等领域的逻辑原则不同程度地主宰着学术领域;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诸如行政权力对教育对学术的过度干预、政府资源配置的错位、经济利益的驱使以及大学教师管理制度本身存在缺陷;加上社会普遍存在的浮躁心态、急功近利倾向加剧等。大学教师激励中的问题不容小视,它反映出在教师管理过程中工具理性彰显,价值理性趋弱,大学理念与大学精神日趋式微,大学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下降,久而久之,导致大学教师精神压力加大,产生职业倦怠感,甚至出现职业危机。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激励出现问题是大学教师管理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当前条件下,探索解决大学教师激励问题的办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解激励问题和激励异化现象。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基于学术组织的特性,借鉴国内外大学管理的有益经验,可以从三个方面推进大学教师管理改革,较好地解决大学教师激励中的问题。一是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去除大学浓厚的行政化管理色彩,处理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二是要尊重大学教师的劳动,基于大学教师职业的特点,推进大学人事管理分配制度改革,坚持分类评价的理念,完善大学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淡化量化管理模式;三是在激励理论的指导下,坚持适度、公平、分类和有效激励的原则,处理好学校事业发展与大学教师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公平与效率、激励与约束、教学与科研、教师与行政人员、竞争与合作之间的关系,重视大学教师个体的发展与教师团队建设,构建理想的大学学术生态环境,使大学回归学术与大学教育功能本位,让教师在“理想”的大学里实现大学的“理想”。

柯友平[10]2015年在《新形势下中国高校国防生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才强则事业强,人才兴则军队兴。要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没有大批高素质的建军治军骨干是不可能的。时下把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题中应有之义,这也为依托国民教育培养新型军事人才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无疑为普通高等学校国防生培养搭建了军地携手共育英才的战略平台。我国国防生教育工作虽然经历了十余年的探索和实践,但是当下还是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通过阐述中国国防生是我军人才培养的历史必然选择及其理论依据,回顾我国国防生教育工作的历史发展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与经验,诠释当前我国高校国防生教育体系及其实现路径,深入分析我国国防生教育现存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国防生教育的对策建议。本文具体分为六个部分,每部分主要内容如下:导论部分主要陈述了本次研究的起因以及研究价值,分析总结了本次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本次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揭示了本次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研究思路与方法等;第一章通过阐述我国开展高校国防生教育的历史背景与发展,揭示了我国国防生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通过对我国国防生管理和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深入剖析了我国国防生教育工作的发展情况与调整措施;第二章通过剖析我国高校国防生教育取得的成就,归纳出能够对我国国防生教育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经验启示。首先论述国防生教育取得的主要成就,从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推动了我军干部培训体制的改革完善、为实施军民融合发展国家战略提供了抓手、为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摸索了规律、推动了军事人才培养质量效益的整体提高五个方面分析;其次,总结了国防生教育取得的经验启示,论证国防生教育必须紧紧围绕践行强国梦和强军梦目标展开、必须着眼我军干部队伍素质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发挥其在全民国防教育中辐射示范效应以及必须注重新型军事人才培养质量效益的跃升等四个方面的经验。第三章分析了当前中国高校国防教育体系和实现路径;首先,归纳概括了我军国防生教育的总体目标,并从制定依据、制定策略以及最终目标等三方面进行说明分析。其次阐述了我国高校国防生教育的内容和原则;再次,分析和总结了我军国防生教育的主要方法,如理论教育法与实践教育法、制度管理法与心理疏导法、比较教育法与典型教育法等;最后,分析研究了我军国防生教育的主要途径,如思想政治教育、科文知识学习、军政理论教育、法纪条令教育、军政实践锻炼、文化环境教育等方面的问题。第四章通过阐述当前我国高校国防生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当前国防生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制约高校国防生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等三个方面内容,深入揭示当前我国高校国防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五章结合我国高校国防生教育的基本现状及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中国高校国防生教育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突出中国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地位、探索中国国防生军人情感和战斗精神培育路径、构建中国特色国防生教育管理模式、完善中国国防生教育考核评价体系、重视中国国防生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内容。

参考文献:

[1].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思考[D]. 李永健. 郑州大学. 2000

[2]. 社会转型期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 周传蛟. 中共中央党校. 2006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D]. 张瑞岚. 武汉大学. 2014

[4]. 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碎片化[D]. 孟荣芳. 南京大学. 2014

[5]. 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制度建设[D]. 罗斌. 西南财经大学. 2011

[6]. 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提升研究[D]. 高岩. 西南大学. 2015

[7]. 21世纪中国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研究[D]. 梁春鸿. 中共中央党校. 2003

[8]. 国有财产的中央与地方分权研究[D]. 冯乐坤. 西南政法大学. 2015

[9]. 大学教师激励问题研究[D]. 赵志鲲. 南京师范大学. 2015

[10]. 新形势下中国高校国防生教育发展研究[D]. 柯友平. 武汉大学. 2015

标签:;  ;  ;  ;  ;  ;  ;  ;  ;  ;  ;  ;  ;  ;  ;  ;  ;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